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

bookmark

朝堂上一團亂象。

本以爲將馮京弄下去之後,升任宰相的當是呂惠卿,最差也該是王珪這個老牌的參政——王珪雖然不親附新黨,但他不會違逆天子的心意,只要天子還要推行新法,他就不會加以反對,王珪做宰相,也是新黨勉強可以接受的選擇——這也是爲了維持新法的穩定。

呂惠卿和章惇都以爲天子也會如此想來,可誰知道竟然是吳充,而接替吳充位置的,更是呂公著。

呂惠卿不死心,畢竟現在的御史臺還是偏向新黨,如果有機會,得到將吳充或是呂公著釘死的鐵證,也不是不能翻盤。但誰也說不準一臺之長的鄧潤甫還能控制得住御史臺多久?

畢竟宰相和樞密使都成了舊黨中人,如果他們打算往御史臺中摻沙子——這幾乎是必然的,王安石也好,呂夷簡、韓琦也好,大權在握的宰相沒有不這麼做的——那麼事情就會變得很麻煩。

御史臺中的監察御史們,縱使是彈劾重臣,行動亦各自獨立,許多御史除了在禮節上對頂頭上司表示尊敬外,根本就不理會御史中丞的號令——這也是天子所期待看到的,沒人會希望擁有彈劾審訊之權的御史臺,變成一個用同一腔調發聲的權力機構——鄧潤甫對他下屬的約束力其實很小,又等於無。

章惇也是納悶,爲何皇帝會任用舊黨?不是想不出原因,而是可能性太多了,不知哪一條纔對。所以章惇乾脆就不想了。反正他現在只想暫時偃旗息鼓一陣,看看天子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青苗、免役、市易諸多新法給國庫帶來的收益,與每年的夏秋二稅比起來,已經是不小的比例了。如果想要廢除新法,想想會給朝廷的財計造生多大的窟窿。

如果吳充敢在此事動手,章惇樂得看他自食其果,多餘的錢是變不出來的,幾年來接連不斷的大災讓國庫如同瀉了肚子,根本沒攢下多少積蓄。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再有本事的宰相也應付不了千萬一級的窟窿,而吳充,在章惇看來也不過只能算得上中人之材罷了。

章惇不像呂惠卿那般不甘心,他的資歷淺薄但地位穩固,樞密副使至少能做上兩三年,也需要坐上兩三年,並不指望能往上跳,而呂惠卿可就是想着能宰衡天下,並不甘心在吳充之下做事。

章惇從鼻子裡冷哼了一聲,也不知是朝着誰人而發。不過他很快就低下頭去,看着手上的厚厚幾份紙頁。

這是他幾個兒子的功課,雖然已經請了西席,家中的門客也有有才學的,但章惇都是習慣於隔上十天半個月就檢查一遍。

章家是福建大族,又是書香門第,宰相出過、狀元也出過,各房之間的競爭心理很強,要不然章惇也不會因爲不願意屈居自己的侄兒章衡之下,便放棄了嘉祐二年所考上的進士之位。

眼下自己已經是執政高官,而比自家還要年長十歲的狀元族侄,現在則遠遠不及自己。只是他眼下算是贏了半步,但自己的兒子若不能考上進士,該丟臉的還是會丟臉,就算自己能做到宰相,在族中還是會被人暗地裡恥笑。心高氣傲的章惇哪裡肯接受這樣的恥辱。

對於兒子們的功課,章惇一向有着十二分的耐心,但也有着同樣程度的苛刻。點頭、搖頭,接着又是搖頭、點頭,手上的筆,也不停地在原捲上加以批改。

只是這樣挑剔中帶着一分滿意的神色,再看到新的一份卷子之後,立刻就化爲數九寒天中冰結的黃河,在厚重的冰層之下,有着直欲爆發出來的滾滾激流。

“將章持給我找來!”章惇厲聲對書房外喝着,立刻就有人應承了一聲,腳步聲轉眼就跑得遠了。

章惇的第二個兒子章持很快就被找了過來,來到門外的時候,臉色已經變得如同一張上好的澄心堂紙,腳步欲擡又止,就是不敢踏進去一步。

“還不給我進來!”章惇在房中一聲斷喝。章持不敢違抗,只得縮頭弓腰,邁着細碎的步子挪進房間。

章持這樣的,章惇看得更怒。一等兒子進房間,章惇便拿着那份卷子在他面前抖着,“這是你做的功課?!易、書兩經的題目沒一條答對的,這些天你到底在玩些什麼?”

“孩兒……孩兒……”章持吞吞吐吐,舌頭打結。

章惇臉冷着,“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在玩什麼。從你娘那裡要錢去買水晶鏡,要了幾次,買了幾塊?!你是眼睛不好嗎?”

章持坦白:“孩兒是在做顯微鏡。”

“顯微鏡?”章惇顧名思義,很快就想明白了實際的用處,“與韓玉昆的放大鏡有什麼區別?”

“比放大鏡要強出百倍!就是將凹透鏡和凸透鏡交疊起來,用兩節紙筒或是銅皮做的圓筒包住,做成的便是顯微鏡。就是細小如蟻蟲,其身上的須腿眼口,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就是兩種透鏡都要經過特別的挑選,不是隨意取用便能派得上用場。”

章惇臉色好看了些,口氣也不那麼嚴厲,“這顯微鏡是誰的發明?你又是從何得知?”他不覺得這是韓岡的發明,否則在廣西共事的兩年,韓岡肯定會跟他說。

章持搖了搖頭:“也不知是從誰那裡流傳出來的,反正現在京城中不少人都在自己造。孩兒是從國子監裡學來的。”他偷眼看了章惇一下,低頭道:“孩兒也是想着格物致知,所以纔會去造這顯微鏡。”

聽說章持不過是隨波逐流,章惇已經緩和了一點的臉色,立刻又冷了起來。

“韓玉昆之纔是天授,看得簡簡單單的東西,在他之前就沒人歸納得出來。這樣的學問,越是淺顯處越是見真功。就像是介甫相公的詩文,看着平易,卻沒人能學得來。想要沉在裡面鑽研,等你六經皆通之後再說!”

被疾風暴雨地一番訓斥,章持方纔煞白着一張臉,從父親的書房中退了出來。

“爹爹近日心情不好,哥哥你正好給撞上了。”章援不知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向着書房還沒有關上的大門張望了一下,嘻嘻笑地說着。

“你也別想逃!”章持發狠着,“少不了三哥兒你一份。別以爲你前兩天偷偷去了城東車馬行的蹴鞠場我不知道!今年的總決賽好看吧?!”

“好歹也能混過去。”章援不以爲意,他的成績比章持要好上一點。

但隨即書房中又是一聲吼,看到三兒子最近的功課,章惇的火氣又上來了。

章援笑不出來了,而章持的臉上則多了有難同當的欣慰笑容,“兄弟,‘子其勉之’……”

這時候,一名家丁從外匆匆而來,進了書房,就聽見裡面傳出章惇驚喜的聲音,“玉昆終於抵京了?!”

“好險。”章援如蒙大赦,丟下不甘心的章持一溜煙地先跑了。

……

原本屬於王安石的相府,已經被開封府所收回。王旁跟着王安石回了江寧,任職當地的糧料院。而借住在相府中的韓岡一家,自是不能跟着去江寧,也就搬了出來。

儘管又添了幾個孩兒,服侍他們的婆子、使女和乳母也隨之多僱傭了許多,不過王旖這位主母帶着一家老小從相府中搬出來之後,還是住回了原來的院子。

家中的人口多了,舊時的宅院就顯得過於狹窄,也不符合龍圖閣學士的身份。不過韓岡的職位早就公諸於衆。既然一家之主很快就要任職京西,全家便都可以跟過去,也就不在乎宅邸的狹小了。暫時擠一擠,倒還都能忍耐,也顯得家中熱鬧些。

不過這一天的韓龍圖府,卻是熱鬧得近乎於喧鬧,但周圍的鄰居只是派人打聽了一下,也就明白了到底爲什麼會這樣吵鬧。

這個家的主人終於回來了。

早在昨日快入夜的時候,韓岡提前派回來的家丁終於將消息帶回了家中。爲了迎接韓岡的歸來,韓府之中從上到下都是顯得手忙腳亂。

王旖倒不愧是大婦的做派,管了幾年的家,一個一個地吩咐着,從裡到外地安排得妥妥當當。當一切消停下來,都快到了中午時分。

王旖歇了下來,忙了一個上午,也是累了。嚴素心去了後院的小竈,準備親自爲丈夫做幾道拿手的小菜。而周南則看着幾個孩子。

雲娘已經做了母親,但她的心性還是如同少女一般,心急地要去門外守着:“三哥哥也該到了吧?”

王旖則拉着她,“前面都已經派了人去城門口守着了,官人要是到了,就會先趕回來通報的。”

“可是……”雲娘還是心急。

“雲丫頭,莫要讓人看笑話。安心坐下來等着,官人不會耽擱的……”

話聲未落,外院就一片聲喊了起來:“回……回來了。龍圖,回來了!”

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七)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三)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六)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下)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二)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一)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四十七章 節禮千鈞重(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三)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六)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五)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八十七章 塵囂(十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九)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七)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一)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三)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上)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二百一十七章 變故(十四)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議(十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五)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上)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五)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八)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上)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七)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一)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