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五)

王韶出知楚州。

這個消息在韓岡抵達襄陽沒多久,就傳到了他的耳中——世間總少不了有人爲他傳遞信息,甚至是不待吩咐,便將最近的一年多的邸報,包裝得整整齊齊地送來給他。

ωωω ⊕тTk án ⊕C○

“果然還是如此。”

韓岡嘆了口氣,王韶終究還是沒能逃過這一劫。他看得是最新一期的邸報,上面並不只是說着王韶,還有朝堂上其他方面的人事安排,對判讀朝堂上的變動,有着不可抹殺的巨大幫助。韓岡將新送來的邸報折了一折,他就換了下一頁來看。

穩定了西府五年的三位樞使,如今先後離開京城,而東府政事堂中,也是如同走馬燈一般。兩府人事上的動盪,就像屋外的狂風驟雨,只見是越來越猛烈,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個結果。

舊爲京西南路轉運司的衙署,現在在韓岡帶着全家老小住進來之後,就只是將“南”字去掉而已——京西路轉運司衙署。

這一座由四十多座大小樓閣所組成的建築羣,規模完全符合一名轉運使的身份,不過這一片建築,比起韓岡的年齡都要大,已經是老態龍鍾,大約有三十多年沒有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整修。從前面的大堂直到最後一進的後花園,幾乎每一處樓閣都是漏風漏雨得厲害。

韓岡書房的窗戶,在初夏的暴風雨嘩嘩的直響,雨水和風暴從門窗處的縫隙中擠了進來,用絲綿麻絮堵着縫隙後,感覺就好一點了,但天花板上的滲水就只能乾瞪眼。從房頂上落下來的雨水不是滴滴答答,而是幾乎流成了一條水線,幾個裝醬菜的小罈子放在滴水的地方,轉眼就積了小半壇出來。

房間裡到處都是水,桌上地上皆是溼漉漉的,雨水沿着書架向下淌着。但韓岡卻不心疼自己的藏書,他一向只對書中的內容感興趣,倒是不怎麼在意去收集所謂的珍本、孤本,就算全都泡爛了,大不了再花錢買就是了,反正裡面也沒有多金貴的版本。他就安安然然地坐着在潮溼的書房中,繼續翻看他的邸報。

王旖在外面喊了一聲,等了片刻之後,推門進來,看着韓岡依然故我地不動如山,王旖好氣亦復好笑,“方纔幾個小廝過去的時候,都說官人你是宰相氣度,雨水都臨頭了,還一動也不動。”

韓岡笑了,將邸報丟到一旁的書桌上:“若爲夫能耐雨淋便是宰相氣度,外面街巷上的小販,就都是宰相候補了。”

書桌上剛剛擦過,也全是水跡。王旖乘着邸報還沒有完全被溼透,趕忙揭了起來,雙手的食中兩指的指尖捏着,隨意瞥了兩眼,對上面王韶的出外並不感到如何驚訝,之前的徵兆太多,而韓岡也跟她說過王韶可能要出外了,只是平平靜靜地問了一句:“王副樞終於出外了?”

韓岡點點頭,嘆氣道:“王子純離了西府,元厚之進了東府,一出一入,人數倒不見少,可這事亂的……真不知道一年之後,兩府之中還有幾人能安然無恙的?”

“官人真是替古人擔憂。”王旖笑說着韓岡,“官人何須操心朝堂上之事?難道這是京西轉運使的差事不成?”

“說得也是,”韓岡自嘲地一笑,自己關心過度了,其實不論兩府中的姓名怎麼變動,他都是無關人等,根本不應該去多想,“不該管的,也管不了,只能是看看熱鬧好了。”

在王韶出外之後,緊接着就是元絳入政事堂。前後就差了一天,所以登在同一張邸報上。

元絳算是新黨的同情者,但也沒有旗幟鮮明地站在新黨一邊。論資歷,元絳可以傲視同儕,官場上的輩分可以比擬文彥博、富弼,比王安石還要年長十幾歲,只是升得慢了些。做過三司使、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眼下也終於做到了參知政事的任上。

韓岡與元絳不熟,但幾乎是在同時升任翰林學士兼權知開封府的另一人,韓岡卻是極爲熟悉——是蘇頌。權知開封府和翰林學士都是通往兩府的最後一級階梯,眼下的蘇頌,無論是地位還是資歷上,都很可能是參知政事的候補。如果政事堂不能取得平衡,說不定蘇頌也會被招進去。

在後王安石的時代,朝堂上要想重新找到一個平衡點,恐怕還要不少時間進行調整。只是這一切正如王旖所說,當真跟韓岡無關。

丟下了去爲“古人”擔憂,韓岡同時也丟下了溼透的書房,隨着王旖一起離開。書房中的陰溼,自有家中的僕婢來打掃,但唯一的問題,就是如果沒有一個晴天,再怎麼打掃,都會轉眼就變回原樣,一點也看不到改變。

此時雨水如注,倒懸而下,晶瑩透亮的水瀑就掛在圍廊前的屋檐上。

韓岡攤開手伸進雨簾中,讓滑落的雨水砸在掌心處,感受着清涼的溼潤,以及暴雨的猛烈,“雨要是能早些停就好了,四月初夏,雨水太勤對地裡的莊稼可不是件好事,對城裡的百姓更不好。”

王旖在後面搖搖頭,她的丈夫總是掛心着政事,無論是身在朝堂和地方,很少見他能輕鬆一點。除了處置眼前的公務,就是在書房中寫些什麼,或者是接見一下賓客,卻不見他出去與同伴找官妓喝酒,順便嘲風弄月。

不通詩詞歌舞、琴棋書畫的壞處就在這裡,會佔據大量時間的不良嗜好一概沒有,韓岡當然只能是將多餘的心思放在正經事上。

當然,這樣的問題在韓岡看來並不是問題,而且這也讓他能抽出更多閒暇時光,去陪着他的妻妾和兒女。

過了兩天,籠罩了京西路南段的陰雲,終於雨收雲散。被暴雨拘束在衙門中的襄州知府和襄陽知縣,亦終於能出來忙裡忙外,韓岡也派了人去監察和清點這一次暴雨所帶來的損失,同時以防有奸人想趁着如今的暴雨,將他們之前對府庫的虧空,全都給名正言順地報上來。韓岡心思細密,又深悉官員們的無恥,可不會給人利用這一場暴雨的機會。

清點災害傷亡人數和糧秣庫中損失的情況,大約用了六天的時間,而從報上來的數字上看,有很多值得韓岡皺眉的地方。

韓岡正拿着報上來的清單,一項項地仔細查看。清單上的許多地方,都被他用筆描了出來,那是值得商榷甚至審覈的項目。但不管韓岡怎麼對上面的數字質疑,但報上來的死亡人數,都已經遠遠超過他的心理預計。

死亡者竟然有一百六十餘人,同時還有六百多間民房垮塌,至於失蹤人數,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

韓岡皺着眉頭,正想着該如何解決這一個難題,卻聽見外面在通報,說是李家的二衙內到了。

“李家的二衙內?”韓岡幾乎都要忘掉了這個人,甚至連姓名都快忘了。藉着拜帖和殘存的記憶,終於想到京西轉運副使李南公次子的姓名。

雖然韓岡已經跟沈括說好,將他安排在唐州,但李誡既然是韓岡的幕僚,自然也得先來拜訪一下他的東主。

李誡是李南公親自推薦到韓岡幕中,是爲了讓他沒有功名在身的這位次子,能搭上韓岡飛黃騰達的路子。

說實話,韓岡對這位走後門的李家二衙內根本都沒放在心上。不是說考不上進士就沒本事,而是李誡據說是在天下各地遊歷,有着這樣的經驗,很容易就能投入任何一名州縣官或是監司官的幕府之中,但李誡卻是從來也沒有這個經驗,依然是一名布衣。

這跟李南公地位不高,功勞不顯,無法蔭補子孫有關,但更多的應該還是李誡本人缺乏足夠的能力。

——韓岡本來是這麼想的。尤其是見到李誡之後,發現他長得還算是周正,口才也不算差,在官宦人家做個幫閒一般的幕僚根本不成問題,這就更讓韓岡懷疑起他的能力來。

可說了幾句之後,卻發現李誡對營造匠作之事的瞭解,可算是真正的專家,並非世人只能看見成物一般的膚淺。

“營造一事,首要乃是度、量、衡。尺規衡器若有差異,前後製作出來的兩樣器物,就是天差地遠。”李誡拿着茶盞和蓋子,比畫給韓岡看,“如果製作杯蓋、茶盞的瓷胚時,定下的標識有所不同,這杯蓋就別想穩穩地蓋在茶盞上。”

韓岡很欣賞李誡的見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準的測量儀器,是工業和建造業大發展必不可缺的先決條件。他點頭附和着:“漕渠的開鑿當也是如此。”

“龍圖說得正是!”李誡一拍桌,“開鑿渠道,自然是要依靠水流。兩地之間高差是決定水流方向,哪能缺少精良的器具加以測量?繪製地圖、打造沙盤,一切的根基都取決自一開始的對山川地理的測量。”

看着李誡在面前侃侃而談,“當真難得的人物。”韓岡心中想着。

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上)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上)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中)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二)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三)第一十九章 廟堂(十)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七)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議(二十一)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七)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三)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七)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點畫(下)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二)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下)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中)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下)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八章 戰鼓尤酣忽已終(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撲(中)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六)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