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露端倪

張嫺就這樣嫁出去了,張進家一家四口也變成一家三口了,當然日子還是要照樣過,小姐姐張嫺的出嫁對於張秀才和張進的生活影響並不大,他們依然早出去學館,傍晚返回家中,只不過家裡突然少了一口人,很不習慣而已。

但是,張嫺的出嫁對於張娘子來說,影響就大了去了,直接就是少了一個得力的幫手啊。

以前,家裡的家務活,打掃屋子,洗衣服做飯,還有給張秀才張進送午飯什麼的,都是張嫺在幹,張娘子只需要坐在織布機前好好織布就行了,這樣一天就能織出好大一段布來,幾天就能織出一匹布。

可是現在,張嫺出嫁了,那就不行了,以前張嫺做的事情全都要張娘子一個人來做,這樣不但織布的速度大大降低了,而且整個人忙裡忙外,腳不沾地,累死累活的。

所以這時,張娘子不由就想起張嫺的好來,在張嫺出嫁的兩天後,晚飯的飯桌上,她不由擔心道:“也不知道嫺姐兒這兩天在田家過的怎麼樣,能不能適應當人家娘子和兒媳婦的生活,可別剛嫁過去就磕磕絆絆了,那樣可不好。”

張進卻不以爲然道:“打掃屋子洗衣服做飯什麼都會,我姐那麼個能幹又溫柔體貼和氣的人,要是田家還不滿意,還一嫁過去就有什麼磕磕絆絆的話,那也一定是田家人的問題,是他們太過苛刻了,雞蛋裡挑骨頭!”

聞言,張娘子瞥了他一眼,不由失笑道:“你倒是挺維護嫺姐兒的?那怎麼嫺姐兒以前在家時,你總是調侃人家,和她時不時就拌嘴呢?”

那是拌嘴嗎?我是逗樂兒,誰和毛丫頭拌嘴啊!張進心裡如此腹誹了一句,口中卻分辯道:“娘你這話真是有意思,這能一樣嗎?人都分個裡外裡呢,我姐是親姐,田家卻是外人,他們之間有矛盾,磕磕絆絆了,我不維護我姐,還替田家人說話不成?那不是胳膊肘朝外拐了!”

“哈哈哈!”張娘子被他說的大笑,手指點了點張進道,“進兒,你這是典型的幫親不幫理啊!”

張進卻笑道:“娘這話又錯了,什麼幫親不幫理啊,親是我姐親,理也是在我姐這邊的,我是既幫親又幫理的。”

他這油腔滑調的歪理邪說,張娘子聽了笑的不行,附和道:“是是是!親是嫺姐兒親,理也是嫺姐兒這邊的,要是有什麼磕磕絆絆的,都是別人的錯,行了吧?哈哈哈!”

一邊的張秀才聽了他們母子倆這番對話,也是忍不住失笑出聲,隨機搖頭嘆道:“萬沒想到進兒居然是個幫親不幫理的,要是將來進兒考中了進士做了官,豈不是就要任人唯親了?這可要不得,還是唯纔是舉纔好!”

張進卻不同意道:“不管是任人唯親,還是唯纔是舉,最重要的是能把吩咐的事情辦好,只要事情能辦好,唯纔是舉也罷,任人唯親也好,這都不過是細枝末節而已,有什麼可說道的呢?”

張進這話是典型的實用主義了,不管是唯纔是舉,還是任人唯親,只要把他吩咐的事情做好,不壞他的事情,他是無所謂的。

但是,對於張秀才這傳統的讀書人來說,這種說法他就無法接受了,要是不能唯纔是舉,任人唯親也無所謂,那麼科舉又有什麼用呢?他們這些爲科舉拼了老命的書生豈不就是笑話,哪裡還有出路了?

所以,張秀才聽了張進這話,就皺緊了眉頭,搖頭道:“任人唯親實不可取的,歷朝歷代都有皇親國戚干政之事,以至於尾大不掉,最後難免傾覆之禍,還是唯纔是舉纔好,這樣纔是長治久安之計。”

張進卻不置可否,道:“這就是用人的問題所在了,爹說歷朝歷代都有皇親國戚干政之事,那又爲何不說歷朝歷代也有權臣當道之事呢?不過都是用人不當纔出現的問題,與什麼任人唯親和唯纔是舉並無什麼關聯的。”

“這,這”

張秀才一時之間卻是無法反駁了,因爲確實歷朝歷代也多有權臣當道,這些權臣各個都是選拔出來的頂尖人才,能因爲他們就說唯纔是舉不可取嗎?同樣的,能因爲歷朝歷代有皇親國戚干政就說任人唯親不可取嗎?這都不對,關鍵的還如張進所言的,都是用人問題而已。

如果用人不當,任人唯親會造成皇親國戚干政,唯纔是舉則會出現權臣當道的情況,這樣都會讓朝堂動盪,所以說,用人這個問題真的是一門大學問了,其中帝王心術更是深不可測的大學問,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那張娘子見張秀才居然被張進說的啞口無言了,心裡也是吃了一驚,隨即就笑着爲張秀才解圍道:“好了!好了!我們本來在說嫺姐兒在田家過的好不好,會不會有什麼磕磕絆絆的呢,你們怎麼就扯到什麼任人唯親和唯纔是舉上來了?實在是扯遠了,還是說回嫺姐兒吧。”

張娘子既然說話解圍,張進也沒抓住不放,只是笑了笑,就順從地又說回張嫺的事情了,就好像剛剛他和張秀才的爭辯沒有發生一樣。

不過,張秀才卻是把這番爭辯擱在了心裡,皺着眉頭反覆地琢磨着張進說的話,等到深夜時,他和張娘子躺在牀上時,他依然無法入睡,依然在琢磨。

忽然,他長嘆了口氣,一旁的張娘子聽到這嘆氣聲不由問道:“相公,這是怎麼了,爲何嘆氣啊?”

張秀才嘆道:“之前和進兒的一番爭辯你也聽到了,沒想到進兒卻是不把任人唯親當回事,唯纔是舉在他眼裡也不過如此,這讓我心中不安的很。”

“這有何讓相公不安的?”張娘子有些詫異問道。

張秀才苦笑道:“還記得三年前進兒五歲之時,他做的那首《憫農》嗎?那時我就說他是天授,將來不是治世能臣,就是大逆不道,如今三年看來,依進兒的早慧,我從不懷疑他將來能夠在科舉上會有所作爲,可是等他爲官之後,一路上官運亨通,平步青雲,那麼將來他真的成了治世之能臣了,你說他會任人唯親,還是唯纔是舉呢?要是任人唯親,那科舉豈不是要廢了?這豈不是要斷了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前程嗎?這讓我實在心憂不安。”

張娘子聞言失笑道:“相公也想的太多了,進兒還不過八歲,還未曾下場科舉過呢,怎麼相公就想到將來他要斷天下讀書人的前程呢?就算進兒將來哪一天真的要這麼做,那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們做父母的也只有支持他的道理的,如進兒所言幫親不幫理,胳膊肘不能朝外拐嘛,相公你說是不是?”

張秀才無言以對,苦笑着頜首道:“娘子這話也對,我們做父母的只有支持他的道理的,哪能反對他呢?如果連我們都反對他,這世上又有誰支持他呢?那進兒豈不是太可憐了些?唉!罷了!多想無益,一切都看天意吧!”

其實,張秀才的擔憂也沒錯,張進今兒的話也算是讓他將來的政治理念初露端倪了,他不管任人唯親,還是唯纔是舉,他要的是能辦事的人。

而且,對於現在以科舉唯纔是舉的方式,選拔出了一位位只會做官老爺的無能之輩,張進是不以爲然的,要是哪一天張進真的掌了權,恐怕可能第一個被篩除出去的就是這些只會讀書無用的官老爺了,還是那句話,他只要能辦事的人,不需要作威作福的官老爺們,這就是張進的基本政治理念了。

第兩百零二章 衛家小姐第六十章 緣故第三十三章 更加融入第四百一十八章 吃了上頭吃下頭第兩百七十二章 初次上門第十五章 資助第五百三十章 妥當安排第一百二十六章 堵嘴第四百一十章 野鴛鴦不敢見爹孃第五百一十七章 書院的一天教學第四百八十章 像老太師第十章 回到張家第八十七章 憧憬嚮往第十三章 親戚第五百零八章 課間閒聊第一百九十二章 院試如期而至第二十六章 明年一起下場考鄉試?第一百零九章 少年如夢第三百八十八章 惜才之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三章 權傾朝野第五十五章 窘境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日第五百一十三章 約嗎?約!第一百四十四章 優越全無第六十六章 進修課還在繼續第一百三十九章 邀請第三十三章 機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話第五十九章 縣試落幕第兩百章 值得同情!第十章 回到張家第十六章 田家少年郎第十六章 蹉跎了歲月第十九章 做客第一百八十六章 榜上皆有名第五百四十七章 忙碌第一百三十四章 露餡了第兩百零三章 砸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談話第三百三十五章 相見在今朝第四百七十二章 昂揚鬥志第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零一章 自殺自滅第三十六章 沒人願意被忽視第一百六十一章 伊人苦等第三十九章 出頭第四十二章 秀才不值錢第九十三章 不知是喜還是悲第十六章 蹉跎了歲月第十六章 商議第兩百一十八章 社會人,社會事第八十五章 起早第兩百零七章 吃驚第四百三十二章 自我介紹第兩百一十五章 一天第三百五十七章 情深意厚第四百零三章 偷聽第五百一十章 名聲不好第一百三十四章 露餡了第四十八章 胡大娘再次上門第五百四十五章 規矩約束第兩百一十章 是朋友,但也有隱私第兩百七十二章 初次上門第五百零一章 青春少年郎第四章 一路裝逼一路飛奔第四十八章 賞識第八十九章 繼續趕路第一百零四章 盤桓第二章 又路過農家第二十二章 事情的由來經過第一百六十七章 傾訴交心第兩百八十七章 不明所以第兩百八十二章 單獨見面第一百六十七章 可憐又悲劇的胖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金陵書院第兩百二十章 起早排隊第三百零三章 朱元旦的想法心思第九十九章 團圓飯第二十章 都是債!第十章 回到張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註定是有緣無分?第兩百八十八章 張娘子的謊言第九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兩百五十三章 先後第四百九十九章 牽掛第四百六十九章 從點名開始第三十二章 好自爲之第兩百九十三章 恢復如常第一百四十章 不對付?第四百三十一章 人員到齊第四百六十五章 書院萬歲!第兩百二十一章 目睹第十九章 兒大不由爹孃第四百二十五章 黨爭和逼宮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自在第三百八十五章 結果第兩百三十九章 順利地報上名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吹捧和恭維第五百一十四章 心態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