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北疆警訊起!

原本張遼只是希望在回到雒陽之前。每日只要能悠閒度日便可。除去過問徐盛、龐統等人的融合程度以及暗中爲自己做些規劃準備,張遼只想着能每日騎馬散步,做些深秋登高遠眺,和荊州士人就着秋色吟誦詩賦的高雅之事。

但就在張遼向雒陽送出書信的第二天,曹操便派人將張遼請到了行館。

在曹操襄陽行館的門前,下馬的張遼正好遇到同事下車的荀攸。兩人拱手互相行禮後張遼問道:“公達兄,主公今日又有何急事?”

對於張遼的問題,荀攸搖搖頭道:“此事攸也不知,應該是有什麼最新的消息吧。不過想必也不會是什麼緊張之事,否則丞相焉有不命人候在門口的道理?”

“呵呵!有道理。不過到底爲何,還是得進去才知。”張遼說着手一伸,示意荀攸先行。

“見過丞相!”

“參見主公!”

荀攸、張遼見到曹操時,曹操正和郭嘉在一起商量着什麼。這種狀態,讓荀攸、張遼心中明白,一定是有事情發生了。

張遼在曹操面前一貫是不太遵守禮法的,即便是最近他和曹操之間有了心結,卻也依舊保持着往日的作風。今日同樣不例外,張遼搶在荀攸前面便開口問道:“主公,你與奉孝面容都顯嚴肅,是否有要事發生?”

“呵呵……”曹操乾笑了兩聲,開口說道:“公達、文遠。這天下沒能統一,還真的讓我煌煌大漢對四夷少了許多威懾啊!縱然文遠擊敗鮮卑,操北伐烏桓,可是依然有人敢頂風作案,想佔我大漢的便宜啊!”

曹操此言一出,再加上一直負責管理軍情的郭嘉在場,荀攸、張遼二人哪裡還不知道一定是北邊有了事情。如今曹操的統治地區也只有在北邊才真正和胡人相連,至於西北的羌人和氐人,因爲桓靈二帝時期的反覆叛亂、鎮壓,又在韓遂的西涼大軍的壓力下,壓根就威脅到長安和漢中地區。倒是北疆,匈奴、鮮卑、烏桓、高句麗、扶余等等,各族之間還分出無數的部落,倒是時不時的要給邊境添些麻煩。

“主公,難道是北疆有警?鮮卑人有不安分了?”有了這樣的推斷,再開口的自然就是張遼了,誰讓他是正牌的徵北將軍,名正言順的北疆統帥。

“鮮卑人倒是沒有動靜,軻比能這些年早就被馬孟起打得心驚膽寒,還有步度根牽制,自然是沒有膽子再給咱們添麻煩。至於素利、闕機等人也同樣畏懼馬超,更是小心翼翼,唯恐惹到馬超,給自己的部落招致殺機。此次搗亂的是高句麗,而且他們也沒有找咱們的麻煩,倒是他們在給公孫康添麻煩。”郭嘉向張遼、荀攸解釋道。

“高句麗?”張遼、荀攸一愣。

但張遼的心中隨即便騰起一股無名之火,這股火頂到了他的胸口。升到了他的腦門,讓張遼突然間有了一種想……的衝動。

在場的人無一不是敏感之人,對於張遼突然間迸發出來的殺機更是感覺清晰,雖然他們全都不知道張遼爲何會有如此怒火,但是無人不知,今次高句麗算是得罪張遼了。

不過他們幾人倒也不會感到意外,曹操就是一個純粹的大漢至上的民族主義者,郭嘉、荀攸同樣也對成天騷擾邊境的胡人沒有好感。但他們奇怪的是張遼對匈奴、鮮卑、烏桓這樣和大漢邊境戰事不斷的胡人卻從沒有過這樣強烈的殺機,爲何在聽到高句麗的時候卻偏偏產生了不可抑制的殺意呢?

曹操他們並不知道,在後世的中國人痛恨的幾個國家中,竟然有兩個,不,或許應該算是四個就全部都是中國的鄰國。正背面的暫且不談,東北就有一個妄圖以蛇吞象的東瀛小丑,還有做了一千多年藩屬,卻在近代分裂成了敵對的兩個國家。其中一個妄自尊大、閉門稱王、忘恩負義,另一個則更是無恥之尤。而高句麗就是這兩個國家公認的祖先,也正是他們如此認祖,將中國的東北地區也劃入了與中國有國土紛爭的範疇。這也就是張遼對高句麗動了殺機的真正原因,他要徹底的解決未來那個無恥的禍端。

至於匈奴、鮮卑、烏桓這三個如今各大漢糾紛、戰爭不斷的民族,他們在後世並沒有留下自己的傳承。不是西遷融入歐洲(匈奴人),就是全部和漢人融合,成爲了漢族的一份子。以至於隋唐兩朝的帝王都可能擁有鮮卑人的血統,並隨着他們的姓氏的擴大而將他們的血統散步到了中國各處,張遼自然對後世組成漢族的中堅力量沒有太大的仇恨。

“主公,看來我是要提前北返了。”張遼沉着臉,肅聲說道。

“莫急!”曹操叫張遼前來也就是要張遼儘快北上,但事情也沒有那麼要緊,曹操也需要和張遼交待清楚。“奉孝,你將大致的情況向文遠、公達說一下。”曹操說道。

“公達先生,文遠,高句麗倒並沒有威脅我軍,反而是高句麗大人伊夷模遣人之幽州,上書主公,欲和我軍聯兵攻擊公孫康。幽州刺史……”郭嘉說到這裡,頓住話題,看了看荀攸,繼續說道:“幽州刺史派人詳查,發現是伊夷模欲寇遼東,並已經於公孫康發生過幾次衝突,但結果卻均被公孫康擊敗。於是他們便想到我軍與公孫康的矛盾,欲與我軍聯手。不過他們的舉動倒也對我方不無益處,至少公孫康的兵力便因爲他們而被牽制。至於此時是否要答應他們,主公如今還未有定論,準備召集衆人商議,提前將二位請來,也是徵詢意見之舉。”郭嘉大略的將事情說了一遍。

“讓文遠過來,還有這北疆事務原本就屬於文遠你的管轄範圍。雖然我軍軍政分離,但是軍方的意見同樣重要。”曹操在一旁補充道。

張遼、荀攸二人這時才知道真正的原因。但兩人的心中卻有了不同的想法。

荀攸看了張遼一眼,開口說道:“此事雖不知衆人回如何看,但攸倒是傾向於贊同聯手之意。正所謂遠交近攻,故而孫權等人才有聯合公孫康之舉。而高句麗遠在玄菟、樂浪東北,並不與我軍控制的遼西接壤,倒是可以借他們之手,削弱甚至擊敗公孫康,也好減輕我軍消耗與損失。”

荀攸雖然對胡人沒有好感,但是相對於匈奴、鮮卑這類純粹的胡人,高句麗這個自稱是傳承了燕人衛滿的勢力便因爲祖上曾爲漢人的緣故而沒有招致荀攸的痛恨和警惕。相對於同樣在東北割據的公孫康,荀攸的心中倒是對高句麗的感覺更好一些。雖說高句麗自漢初以來也曾不斷寇略漢境,伊夷模之父伯固更是數犯遼東,寇新安、居鄉,攻西安平,並截殺赴任的帶方令,還搶略得樂浪太守妻子,對大漢東北邊境百姓犯下了無數罪孽。可是如今伯固已死,死前更是上表乞降,還派兵相助前任遼東太守公孫度消滅富山賊寇。這種行爲在荀攸這樣的傳統士人眼中,就已經是臣服大漢之舉,自然無須征討,還需要給予優厚待遇。再加上公孫康如今竟然敢暗中和孫權勾連,荀攸自然對和公孫康發生齷齪的高句麗另眼相看了。

而荀攸搶在張遼之前開口。也是因爲張遼剛纔散發出的那股令人不寒而慄的殺機。荀攸擔心張遼開口必然是反對聯合高句麗,而曹操也和張遼一樣是個大漢至上之人,剛纔一進門後那句“頂風作案”分明就是對高句麗侵犯大漢疆土的不滿。荀攸擔心他們兩人會因這個原因斷然拒絕高句麗,便乾脆搶在張遼之前說出他的意見。

荀攸對張遼的心思還真的沒有揣摩錯,當荀攸在那邊說話的時候,張遼的面色就一點點的變黑,此時任誰來看,都知道張遼一肚子的不悅。

“文遠,你的意思呢?”曹操卻沒有流露出絲毫的表情,只是在荀攸說完之後很平靜的向張遼詢問。

“公孫康雖實質上割據一方,可是他依舊是漢人。那高句麗……且不說王莽之前的那些事情。單從王莽竄政時算起,高句麗與我大漢也是衝突不斷,與其餘胡人一樣,他們也是一面上表稱臣,一面卻不停的寇略,說句狼子野心並不爲過。”說到這裡,張遼看了看荀攸,道:“公達先生之意遼也明白,但遼決不能接受與高句麗聯手對付公孫康之事,最多是冷眼旁觀,兩不相幫。”

張遼對荀攸的意圖可謂一清二楚,但是他纔是徵北將軍,只要他在這個位置上待一天,他就絕不會聯合外人攻擊自己同胞,哪怕這個同胞是分裂國家、割據一方的諸侯。

張遼的這個態度並不出人意料,能夠表明兩不相幫、袖手旁觀的態度,張遼這已經算是給足了荀攸面子。也就是荀攸和張遼關係不錯,否則張遼一定會開口反駁的。

“文遠,你補充的那幾名武將此時是否能頂上陳到等人的空缺?”曹操對張遼的回答不置可否,卻問起了徐盛等人的情況。

“雖然他們進度不慢,但要立刻填補子龍等人的空缺,此時還差得很遠。不過也正因如此,而高句麗也沒有立刻危及我方的實力,我纔會覺得袖手旁觀更爲合理。”

張遼的意見讓曹操等人紛紛思索起來,如今曹仁、夏侯惇、夏侯淵各管一攤,根本就無人能夠取代張遼的徵北將軍之位。所以無論曹操和一羣謀士們商議出什麼結論,說到底都必須依靠張遼來完成。所以張遼此時的意見就極爲重要,以至於曹操等人必須要以此作爲前提來作爲討論依據。

張遼這樣做讓郭嘉、荀攸的心中不免有些擔心,若有人對張遼心存不軌,這分明就可以被安上一個意圖干涉中樞的罪名。看着沉默不語的曹操,郭嘉、荀攸的心不覺提到了嗓子眼。

曹操倒也沒有讓大家久候,片刻後便說道:“高句麗素無信義,與其相信伊夷模,操倒是更相信扶余人。公孫康雖然表面老實,卻也非易於之輩,否則遣人與其聯絡,其爲何不向中央稟報?袖手旁觀。讓他們兩敗俱傷也好!”

曹操的話讓郭嘉、荀攸的心頓時放了下來,能如此說,便說明曹操沒有介意張遼之言。雖然曹操多疑,也有了限制張遼之意,可是在關鍵時刻,曹操還是能夠做到果斷放權的。

“公達、奉孝,一會兒開始的議事你們二人要爲操控制住,不要在此形成定議,北疆事務就讓文遠去隨機應變吧!”曹操接着說道。

“多謝主公!”張遼一聽曹操之言,立刻打蛇隨棍上的作出表示。

“哈哈哈!伊夷模不過鼠輩耳,與其父伯固相比差之遠矣!若非我軍軍械、糧草戒備南方牽制,操便乾脆命文遠出兵教訓那伊夷模。不過文遠啊,如今北疆卻非是大戰良機,切切要控制北疆局面。”曹操說道。

“坐山觀虎鬥,這一招不算難辦。”張遼也沒有此時就率軍大舉北上的意圖,在鮮卑人的威脅沒有徹底解除之前,大舉向東北進軍並非明智的選擇。張遼雖然有開發東北的意圖,但是如今的大漢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無法大規模北上開發。張遼也只能等着南方戰事平定,物資向北方傾斜之時,才能夠漸漸開始向北移動。

“主公,以嘉看來,此事幹脆不用再召集衆人商議了,將此事抄報,讓衆人知曉也就行了。在此事之後,可附上文遠北上的消息,即便有人會有想法,也得看文遠北上後此事的進展方能開口。”郭嘉說道。

“攸也附議。若是文遠能夠平心靜氣的處理此事,以其一貫的狡猾,攸相信文遠絕不會吃虧。倒是那伊夷模,想算計文遠,便是他父親伯固重生亦不可能。”荀攸笑道。

張遼此時也意識到突然剛纔的話有點僭越之嫌,如今也不再多言,只是一個勁的點頭。對於郭嘉、荀攸暗地裡的幫助,張遼更是心存感激。雖然這兩人的出發點不同,可是這份情意張遼不能忽視。郭嘉好說,但荀攸就……

回到住處的張遼立刻就將司馬懿、徐庶兩人找來,雖然曹操說了要張遼北上,但是何時起行曹操並沒有決定,張遼也不可能立刻就走。但是此時讓自己的屬下事先準備起來卻沒有錯,曹操的命令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

“仲達、元直,北疆出了點問題,高句麗大人伊夷模與公孫康衝突,遣人聯絡幽州刺史荀友若,欲與我軍合力攻遼東。主公命我北上,隨機應變,處理北疆事務,雖然時日未定,但你等可以先行準備起來。”

“將軍,那雒陽由那些人留守?”司馬懿身爲長史,統管幕府大小事務,但是人員安排他卻要以張遼之意爲準。

“蔣濟擢升將軍府掾,接替荀衍之職。與楊修一同留下,負責北疆與雒陽之間的一應文書來往和事務聯絡。劉楨、蔣琬、潘濬、董胄、鍾毓、王昶、劉放也一併留下,以蔣濟、楊修爲主,維持雒陽徵北將軍府事務。你們二人及龐士元隨我北上,爲我參贊軍機,蔣幹、鄧芝爲我行軍主薄,執掌軍中文案,馬良命其準備接手北疆後勤輜重事務,命程武、沮鵠兩人相助,剩下的那些從事中郎們,也統統隨軍北上,他們需要好好體驗一下北方的感覺。”

這些人事安排司馬懿、徐庶毫無異議,但是他們也不免有些可惜道:“時日太短,徐盛等人此時可還未能完全熟悉軍中事務啊。”

但是張遼卻對此並不在意,“戰場就是最好的學堂,我如今正在可惜戰事不起,否則只需將文向他們扔到軍中,不過數日便能逼着他們熟悉一切。”

“將軍,那高句麗人自詡爲東夷之後,素來善射。其部衆亦善於制弓,檀弓、貊弓皆是其地出產的良弓。且其部民彪悍,數百年來雖爲成爲匈奴、鮮卑這樣的大患,卻也是東北一處麻煩。不知將軍欲如何處置此事?”司馬懿問道。

這時張遼纔想起來,他除了將這件事告訴兩人,卻沒有將自己的意圖和曹操的決定通知他們。作爲自己幕府的幕僚,也是他的謀主,司馬懿、徐庶也不可能憑空行事。

“呵呵!此是遼的疏忽。我與主公皆傾向於袖手旁觀,坐山觀虎鬥嘛,讓高句麗與伊夷模斗的兩敗俱傷纔好,我軍也能省些力氣。不過我絕不會與伊夷模聯手,說白了,公孫康也是漢人,那高句麗雖名爲中原後裔,但他們的行爲早已經和胡人一般無二。尤其是他們還打着華夏後裔的名號,卻行那胡人燒殺搶掠之事實。與匈奴、鮮卑相比,他們更爲可恨。在我眼中,狄夷、華夏沒有那麼分明,只要胡人接受我大漢的文字、學術,願意融入我大漢,接受我大漢律法管理,我是持歡迎態度的。可若要自詡爲華夏後裔,所作所爲卻與胡人無異,那我除了無恥二字,也就無話可說。對於這等人……我也只能如中行說故事,將他們打入漢奸之列了。既是漢奸,自然無須客氣。你等可明白?”

張遼的話讓司馬懿、徐庶二人身子一震,他們直起身子回答道:“將軍大義,吾等明白!”

建安十二年九月中,徵北將軍張遼率隨從率先離開襄陽,北上雒陽。(!)

第440章 難樓歸附!第581章 南征荊州之房陵城破!第691章 商業先導!第399章 幽州整軍會議(中)第684章 燕歌行!第690章 父與子!第451章 餘韻!(上)第373章 曹軍反擊!第494章 荊州俊傑(上)第71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649章 雙季稻引發的問題!第三章第378章 河北歸曹!第510章 曹軍出擊!第一二六章第261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195章 中華民族的殖民時代?第656章 各自的準備!第375章 選擇!第一三四章第313章 曲周伏擊戰,田豐被俘!第66章 下第37章 中第37章 下第29章 上第124章 上421章 地震之因與對策下第391章 幽州整頓!第一二七章第143章 中第257章 白馬之戰(上)第164章 安排第175章 解決問題第186章 弒君的想法!第116章 上第611章 荊州事罷,張遼北返!第653章 下馬威!第411章 無題!第656章 各自的準備!第546章 暫時的妥協!第二章第692章 張遼再勸曹孟德!第359章 迎管寧!第520章 王朝的黃昏!第143章 上第398章 張遼的反思!第490章 回家的路上教孩子!第一二二章第219章 天倫之樂!第647章 各方反應!第671章 投石問路,拋磚引玉!第312章 界橋整風!第564章 添丁進口!第一三八章第289章 勝利!第143章 上第十二章第408章 知人善任的曹操!第586章 南征荊州之病倒的劉表!第一二五章第383章 馬家軍的安排!第258章 大戰序幕!第一四四章第272章 冬季攻勢(6)第二十章第267章 去向高覽打招呼!第438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9章 下第十二章第483章 思路跑偏的曹操!第一百零四章第267章 去向高覽打招呼!第197章 開戰(7)第450章 “八卦”消息!第340章 準備出發!(上)第490章 回家的路上教孩子!第197章 開戰(5)第370章 各自的準備!第220章 定計第365章 戰備!第328章 夫妻私語!(下)第616章 南洋要開發!第216章 臭小子,過會兒再和你算賬!第111章第226章 青州新軍制!第三十九章第169章 袁術稱天子第451章 餘韻!(下)第547章 招攬臥龍、鳳雛的難度!第345章 鮮于輔和閻柔!第190章 曹軍的實力!第253章 袁術的末路!第300章 不甘張遼之後的曹操!第322章 武將的約定!第340章 準備出發!(下)第95章 下第306章 “課間”休息!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