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呂氏尚父

bookmark

呂仲道:“韓卒掣肘,兄必有以應之!”

白艮道:“呂兄一語中的。弟等不才,只能錢糧照給,而留之在鄉,並差人侍候——然不過三五人而已,尚可維持。如三十人……”

呂仲道:“白兄之言,吾盡知之。何時入城,如何晉見,惟願兄指示,弟無不受教。”

白艮道:“今日已晚,明早日出時相會,一同入城。一切由弟應答,有問兄處,兄但直言即可。”

呂仲道:“全賴兄等維持。”從腰間解下一個小包,從中摸出四枚金餅,交與白艮,道:“弟外出,手頭頗不便,只此四金,暫應其急。如有不足,請諸老援手,帳目到時,弟決無二言。”

四家見此四金,立時彷彿卸下重擔,全都面色和緩,齊道:“怎敢!”

白艮接過四金,仔細查看,但見金光流溢,成色十足;又依次往下傳,衆人皆無疑異,遂道:“呂兄大手筆,志果不在小。弟不才,願竭力盡心,以成其事!兄等幾時啓程?”

呂仲道:“華陽至啓封,路途約需幾時?何處安歇?何處打尖?”

白艮道:“啓封乃吾等常行之道,安歇、打尖、籌集糧秣,均有定處。食畢啓程,三日後黃昏至。”

呂仲道:“旦日啓程,可乎?”

陳和道:“兄之行,非三五乘可比,傭車傭人,籌糧籌秣,均非少數,非旦夕可辦。依弟之見,明日籌備一日,人車均與兄等過目,再日啓程,方不倉促。”

白艮道:“陳兄所言是也。百乘之隊,非仔細籌劃,難得周全。偶有閃失,悔之莫及。”

呂仲也不堅持,道:“諸兄所言,弟敢不受教。”

白艮道:“今日已晚,諸君各自歸家,仔細籌劃。明日日出前,於鄙行商議。此四金,各攜歸家,多少盈虧,容後細算。”

呂仲道:“正是此理。”白艮取出秤,稱了金餅,細細記了各家金餅重量。最後奉上清酒,各飲一盞而歸。

呂氏家主出門後,對呂仲道:“眼見明日兄等要忙碌了,今夜尚有殘月,弟聊盡東道,兄其勿棄。”

呂仲開始時對這位家主出言不謹頗有微詞,後來商討過程中又一言不發,感到十分奇怪。出門後見其相約,遂道:“他鄉遇故,正要拜訪。”對唐叔和鄭安平道:“舊家相約,不敢不從。敢請叔等回報此間詳情,僕略去便歸。”兩人皆道:“敢不從命!”

衆人漸漸散去,呂氏家主和呂仲兩人沿着華陽城外大道一路西行,一路閒話。至城角處,呂氏家主見四下無人,從懷中取出一枚玉玦,呂仲一見即拜於路旁,口中道:“原來尚父隱於此!”

呂氏家主道:“尚父二字休再提。吾名伯階,可稱呂伯。”

呂仲道:“家兄亦稱呂伯。既爲尚父,又同爲呂氏,願以價父相稱!”

呂伯階道:“汝昆仲如何稱呼?”

呂仲道:“年少失怙少學,未得其名,但以伯仲相稱。”

呂伯階道:“幼名爲何?”

呂仲尷尬道:“家父母亦以伯仲相稱。”

呂伯階道:“吾濮陽呂氏,號太公之後,卻如此不堪,真真令人不平!”

呂仲不知爲何引起呂伯階生氣,只得住口不言。忽爾見呂伯階泫然淚下,道:“然太公之後,齊氏也,與濮陽呂氏何涉!”呂仲心中暗暗叫苦,覺得呂伯階是個不靠譜的人。濮陽呂氏出於姜子牙呂尚,不過是普通人自高門戶的通行做法,說者、聽者都不會當真,而呂伯階似乎還真上了心,以不是呂尚後人而傷感,豈非瘋癲!可偏偏此人持有玉玦,這是濮陽呂氏家族長門的信物。雖說呂氏長門早已不通音訊,但祭祖時,大家總要感嘆一番,說如有長門玉玦在,祖宗必定高興。

正在尷尬之際,呂伯階忽道:“汝既呼我爲階父,吾即呼汝爲伯子、仲子可乎?”

呂仲一臉無奈,只得道:“承階父下顧。”

明確了稱呼,呂伯階似乎很爲自己的機智感到滿意,情緒高起來,道:“仲子既至華陽,但有所託,無不盡力!”

呂仲只得道:“但得階父下顧,幸何如之!”

呂伯階道:“不必不必。……前面就是呂行。”

呂仲擡頭望去,大道之側,一間宅院背靠城牆,面西開門。呂伯階叫開門,領呂仲至後宅,引自己的妻妾兒女相見。再回到前堂,與衆舍人相見。呂仲一一見禮。自己空手而來,並未備禮,就在懷內、袖內一番掏摸,把找到的零碎,借了個托盤盛上,捧到呂伯階跟前,明言相贈。呂伯階也不推辭,十分體貼地分了類,喚來舍人,當着呂仲的面,一一吩咐哪件送給誰。呂仲覺得呂伯階的分配十分合理,是個十分精明的人,不由得想起路上那個不靠譜的呂伯階,混不知哪個纔是呂伯階的真面目。

一番熱鬧過後,呂仲想着是否應告辭離去,畢竟與這位長門實在沒什麼特殊的交情,爲將來鋪路,也得再考慮考慮。呂伯階突然道:“仲子身上仍有金餅否?”呂仲詫異地望過去,不知如何作答。呂伯階補充道:“金餅非大賈難用。仲子若有,盍兌錢若干,早晚方便。”

呂仲沉吟片刻道:“階父所言,謹當受教。惟一餅不過一斤,方便攜帶;若兌錢,足足五千錢,重三十斤有奇。頗不便。”

呂伯階道:“非也。金輕而錢重,然金少用,錢多用。仲子昆仲夜來即需賈糧傭車,糧石三十錢,車日十錢,金如何使得?鄉里小戶,何由兌錢?”

呂仲道:“階父教訓得是。敢問階父,當兌幾何?”

呂伯階道:“兌幾何?爾孤身在此,能兌幾何?一餅即五千,汝以何持歸?”

呂仲道:“階父教訓得是。旦日吾弟兄等來拜階父,即請兌換。”

呂伯階道:“愚也,仲子。夜來即需以錢賈米傭車,旦日何及!”

呂仲只得再道:“階父教訓得是。小子愚鈍,惟願從階父之言。”

呂伯階道:“盍不早言!爲汝計之,麻邑不過十餘戶,有糧幾何?口糧而外,四五十石而已,不過二千錢。汝先持三千錢,夜來事畢,旦日來取餘錢。”

第81章 換防第7章 圃田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5章 仲嶽第39章 列陣(二)第122章 豕三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234章 旦夕評第42章 失機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12章 張輒第164章 失散第11章 離城第二章 戰警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42章 刺探第318章 退兵第二章 戰警第128章 階父第71章 吹臺第42章 失機第273章 練兵第73章 樽俎折衝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292章 書名第80章 司馬堂第195章 覆命第74章 將相和第240章 蓋聶第33章 出城第6章 囿中第9章 有刺客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73章 夜議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38章 祭壇第98章 敵乎友乎第302章 報喪第303章 韓襲第51章 棄民第6章 囿中第61章 席議第28章 降服(二)第240章 蓋聶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24章 調兵第156章 過橋第364章 戒備第120章 俠士第5章 夜行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363章 韓警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43章 伐兵第27章 降服第17章 奸細第213章 贈劍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243章 伐兵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6章 謀定第226章 信陵君歸城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230章 司勝第71章 吹臺第298章 離華陽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156章 過橋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155章 共其利第40章 勵士第357章 管祭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71章 吹臺第73章 樽俎折衝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8章 管城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52章 私議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7章 降服第194章 追蹤第194章 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