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匯合

bookmark

行至半途,日上樹梢,張輒身後出現了一羣羣人,張輒自然認識,正是那批在野外休息的人,被唐叔召來了,三三兩兩地行着。張輒悄悄地從那羣人退出來,到道邊撒了泡尿,沒有和他們搭言。那羣人自然認識張輒,但好像被吩咐過什麼,也裝着不知。但均有意識地在這羣人周圍活動。唐氏六人在前,均爲短打扮;二郭和呂伯是平民打扮;五名門客則是士人;鄭安平等六名武卒在最後,亦是布衣。尉氏一行看見道上行人,不論識不識,也友好地點頭打招呼,但卻有意識地稍稍拉開間距,把這羣人隔在外面。張輒也找不到機會與他們搭言,只得作罷。

行程中的第一個聚落到了。第一隊在聚落外的空曠處坐下,然後是第二隊和第三隊。二郭等一行見這羣人打尖休息,也各自尋了個地方散開坐下。這羣人中,其他羣都有五六人,各自找了個地方,圍了個圈,或坐或臥;只有二郭和呂伯做商賈打扮,只有三人,徑直向尉氏一羣走來。到尉氏人衆前三丈左右,呂伯當先,二郭在後,躬身施禮道:“行商洛陽呂氏,拜上大家,敢問貴鄉貴氏!”

張輒只作不識,坐在這羣人中間,不理不睬。尉氏家老見三人走過來敬禮,拿眼指了指道:“帶商賈過來!”一名年輕人走過去,回了禮,把三人帶過來。郭氏叔侄只和曾季打過交道,和尉氏一行均未碰過面,而曾季已經不知何往,故尉氏一行皆不知道三人的身份。

三人到了尉氏家老跟前面前,兩次行禮,道:“固未得聞貴鄉貴氏,車杖糧米百乘,必爲大氏。某忝庸於洛陽呂氏,幸得相識,幸何如哉!”

尉氏家老道:“吾等乃故鄭尉氏。敢問先生,意欲何往?”

呂伯道:“原是故鄭華族,微賤等失敬!微賤等意往啓封,敢問貴氏果往啓封,微賤等敢附驥尾。”

尉氏家老道:“先生何來,往啓封何爲?”

呂伯道:“微賤等賴糧米等以資生,欲往啓封賈之。”

尉氏家老道:“賴糧米以資生?何人不爾?”打趣的話引起周圍人的一陣笑聲,呂伯的臉上則有了一絲尷尬,但竭力堆出一副笑容來掩飾。尉氏家老對自己的機靈很滿意,沒有進一步打趣,指了指路邊的三羣人,道:“此等亦往啓封?”

呂伯道:“吾等僅三人。此等人衆僅偶遇耳,未知何往。”

尉氏家老道:“有此衆正好合羣,卻不爾,反求於吾等何?”

呂伯面露難色,一時不知如何應答。尉氏家老見呂伯不言,進一步道:“此三衆與汝同道而行,勢如冰火,獨親吾等者何?”

呂伯漲紅了臉,咬牙道:“此三衆,或短褐,或士人,惟貴氏乃布衣,故願相托。”

尉氏家老聞言哈哈大笑,對左右道:“洛邑之人,畢竟禮多,隨道結伴,亦視其衣。——也罷,吾等正往啓封,先生等不棄,自便隨行——惟不可入列中。”

三人連忙道:“不敢,不敢!斷不敢攪擾!”

尉氏家老不願多說,揮揮手讓他們退下。三人略退幾步,就地坐下,取出隨身的餱糧,但周圍沒有水,他們也沒有帶瓠匏,餱糧無水難以下嚥。幾人猶豫地站起來,四下張望。

張輒明白他們是在找機會接近自己,但自己也不方便離開,於是端正坐地,雙手置於膝上,閉上眼睛。三人見狀會意,向另外三羣人打了個暗號,讓他們安心坐地。

前隊的人過來了,每人拎着一大罐水。罐子上還都蓋着一個碗盞。幾人走到尉氏家老面前,道:“此邑頗幸,竟有水井,頗甘冽。”

尉氏家老打開其中一罐,傾出少許,放在嘴裡嚐了嚐,點頭道:“頗甘冽。可是親見汲水。”帶頭的道:“親見其汲水。罐一錢。共三十錢。”

尉氏家老道:“也罷,究竟是井水!且分派。”帶頭的招招手,四方鄉里的頭面人物均過來取水。帶頭的囑咐道:千萬小心,不能把罐、碗打碎了,要賠錢的。

顯然,帶頭的並不摳門,每羣人領走一罐水後,這裡還剩下四罐,而尉氏家老身邊不過十餘人。尉氏家老吩咐道:“此水難盡,盍置瓠匏若干以盛之。”

帶頭的道:“吾等且往邑中打探。”

尉氏家老道:“前行辛勞,且飲食後方往。”

張輒聞言起立道:“不勞大兄前往,小子忝列在隊,無寸功在身,立身不安,敢請前往。”

尉氏家老道:“汝於邑中有故?”

張輒道:“無故。”

尉氏家老道:“汝知瓠匏孰賈?”

張輒道:“雖無故,多經鄉里,知其中必有賈之者,必不賁事。”

那個帶頭的雖然開始自告奮勇,但不過是爲討好尉氏家老,其實心裡並不願往,故對張輒道:“入邑三家,有縣瓠匏於戶者,可往賈之。依大小,錢或一或二或三。”

張輒深施禮道:“深感大兄厚恩。小子此往,必能成功。”

尉氏家老見兩人一唱一和,心知一路勞頓,人皆生安逸之心,有人願意辦事不易,遂對張輒道:“汝且往賈,事畢公中銷賬。”

張輒聞此言,怔在當地:趕情還要自己墊錢!周圍的人覺出此人可能囊中羞澀,故意起鬨道:“且往賈之,事畢公中銷賬。”

張輒呆了呆,深施一禮離開,徑直走來呂伯等處,深施一禮。衆人見張輒有此一着,皆轟然而笑,既笑其不名一文,又贊其急智如此。果然如衆人所料,呂伯等三人見張輒施禮,一起立起回禮,少傾,呂伯即與張輒一起往邑中而去。尉氏家老道:“汝等當知,士遊於諸侯者,其貧若此,其知若此。”引發衆人又是一陣大笑。

張輒與呂伯終於走到了一起,張輒拿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對呂伯彬彬有禮;呂伯則扮出一副恭敬的姿態,有問必應。一路向邑中走去。

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19章 邂逅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47章 龍陽君第12章 張輒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75章 陳留司士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38章 議兵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182章 爭武卒第318章 退兵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62章 離啓封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7章 點兵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5章 仲嶽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298章 離華陽第356章 訪圃田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77章 點軍第79章 掌兵第196章 張祿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171章 信用第196章 張祿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61章 席議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10章 江湖豪傑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21章 籌謀第169章 誘供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50章 防民第95章 郭子仲謹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45章 曾季第228章 戰臨第42章 失機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32章 晉見第71章 吹臺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138章 席次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74章 將相和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74章 將相和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303章 韓襲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344章 神蹟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321章 管令第15章 升帳第92章 整軍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275章 和議第30章 陷城第31章 陷城(二)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45章 回朝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65章 梁氏賈米第369章 賜婚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0章 行刺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80章 司馬堂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237章 圖秦第142章 刺探第243章 伐兵第20章 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