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陳筮

bookmark

尉氏家老道:“此正曾季所衛護也。於秦人中得赴啓封,實賴曾季也。”

張輒乘機問道:“曾季何能爲也?”

尉氏家老道:“曾氏孤身至此,無家無業,而有俠名;身無立錐之地,視千金如糞土;四方來投,糜不贈以錢財;凡有所求,無不應者。天下有是人乎,有是人乎!故尉氏託之於曾季,曾季應之。”

張輒聞聽此言,心中的印象完全被顛覆。他強忍着心中的震驚,臉上擺出一副專注的神態,洗耳恭聽,暗中卻再次仔細回憶自己與曾季交往的點點滴滴。他對曾季的來歷是有懷疑的,這也是他一再挑逗對方的原因。在他的挑逗下,曾季表演了一手神奇的短劍技術,但對自己的來歷卻絲毫未露……不,還是露了一點:“某非韓人,劍爲韓劍。”另有一點,正如尉氏家老所言,其言鄭衛之音,看來所從來之地也距此不遠,非遠方飄然而來——而且很可能就出於韓,不管他是否韓人。

韓人之俠?張輒心中再次一震,大名鼎鼎的聶政不正是韓人嗎?單劍直闖相府,從容刺殺韓相俠累;又於千軍之中,擊殺數十人,猶有餘蘊皮面決眼,自屠出腸,其劍術亦大有可觀。憑心而論,如果不是早有懷疑,時時提防,處處立於有效攻擊範圍之外,對方凌晨那暴然一擊,自己絕對避不過。想韓相俠累也會倒在這一擊之下吧。

那曾季會不會與聶政有什麼關係?聶政雖然窮困,但也以屠豬狗謀生,而曾季則毫無謀生之技……啊,不,他直接用自己的俠名謀生,比如今天……很明顯,今天他在暗示自己什麼,到底是什麼呢?

張輒發現,自己識人還是不明:如果是君上,大概一眼就能看清曾季的真面目吧。他決定,一但有機會與曾季見面,一定要恭敬禮賢。

張輒思慮至此,開言道:“小子深有所惑,願尉老解釋之。”

尉氏家老見張輒沉默了半晌,突然開言,以爲是張輒在鼓足勇氣,心中有些得意,便道:“但言不妨。”

張輒道:“尉氏與曾氏所交者淺,所託者深。何深淺相遠若此哉?”

尉氏家老看着張輒,顯然沒想到張輒會問出這一問題,他自己也不知道。於是口裡道:“其中自有隱情,非爾小子可知也。”

張輒從尉氏家老的眉目中看出些端倪,再加一把火道:“此等隱情,自非小子輩所知,願尉老開導愚鈍,吾等受益不淺!”把火引到周圍年輕人的身上。周圍的年輕人聞張輒說得如此恭敬,想尉氏家老心中樂開了花,也跟着隨和道:“吾等皆願家老教訓!”

尉氏家老不願說自己不知道,只得支吾地轉換話題道:“此事難言……汝等可知誰告秦人市粟?諒汝等不知。實韓相平也。”

一名年輕人道:“此吾所知:日前有一乘至,乃韓相府史也。”

尉氏家老道:“汝可知所言何事?”

年輕人道:“不知也。”

尉氏家老道:“又何言焉?”

年輕人遭到斥責,只得一縮頭,退了下去。

張輒接口道:“韓相平承父之蔭,守成之輩也,何能知此,必有他人教之。”

見張輒說得斬釘截鐵,尉氏家老心中一愣,自己不瞭解真像,但見張輒說得如此確定,好像實有其事,也不敢輕易駁回。正狼狽間,猛然想起一事,道:“聞陳筮言之於韓相。”

張輒聞聽陳筮二字,心中一震,失聲道:“陳筮?!”旁邊一名年輕人接口道:“陳筮何人也?”倒把張輒的失態掩飾過去。

尉氏家老道:“陳筮,田氏,齊王族也。遊食於諸侯——與公子同道。”

張輒道:“小子豈敢!”

尉氏家老發現了新的話題,心中又得意起來,道:“汝等知陳筮何田氏?”

周圍人湊趣道:“不知也。”尉氏家老來的興頭,沒有注意到張輒神態的異常,自顧自地言道:“齊王本呂氏,陳王孫爲王不喜,奔齊,齊恆公納之,賜田氏。後田氏竟佔鵲巢,遂爲齊王。陳筮其苗裔,實田氏也。”

陳筮在一般民衆中毫無名聲,但對張輒這樣明晰最高權力動靜的人,卻如雷貫耳——那是一名能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縱橫之家,不論到了哪裡,都是風雲人物。但近幾年,各國朝堂上均失去了陳筮的蹤跡,信陵君幾番尋找,都未找到他的下落,不意突然被尉氏家老一口喝破,現在韓國朝堂,張輒心中的震驚可想而知。

他想從尉氏家老口中知道陳筮更多消息,故作不知內情,恍然道:“陳筮齊人,固知商賈也。”

尉氏家老聞聽此言,果然覺得張輒不知道陳筮的真實來歷,便嗤笑道:“汝意陳筮商賈乎?大謬不然矣!陳軫,汝必知之,遊食諸侯,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陳筮,其族也,一言興喪,亦其類也。”

張輒沉思一番,故意大驚道:“陳筮,其田苓乎?”

尉氏家老也只是耳聞,哪裡知道其中奧密,陳筮和田苓什麼關係根本不知,但聞“筮”“苓”音近,陳、田同氏,料也不差,遂道:“公子原知田苓,田苓正陳筮也。”

張輒道:“遊食之人,孰不知田苓。聞田苓之名,何國不驚懼並加,惶惶不知孰將亡矣!今在韓朝,吾不知禍至何處矣!”

尉氏家老道:“然也,然也!陳筮在朝,人盡不知,惟吾尉氏知之。”

張輒道:“陳筮何時歸韓氏?”

尉氏家老道:“料不長久,不過年許!”

張輒道:“曾氏至此,亦年許乎?”

尉氏家老聞言大喜道:“汝等且視公子,遊食於諸侯,見識自不凡!曾氏至此年許,正與陳筮相符。故尉氏雖與曾季交淺,所託者深,蓋因陳筮、韓相平也。汝等知之乎?”

張輒和左右的青年人一齊點頭稱讚,共道“大開茅塞”。

“陳筮至韓年許,有曾氏隨之而至此,所爲何來……”張輒在心中不停地盤算着,卻得不出答案。

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33章 積竹柲第89章 壯行第209章 乘其隙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86章 尉府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0章 行刺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79章 掌兵第50章 防民第6章 囿中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157章 交糧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33章 出城第344章 神蹟第42章 失機第293章 韓援第334章 訪友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66章 寧治第135章 打探第131章 麻太公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28章 階父第302章 報喪第366章 寧治第61章 席議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63章 商賈第95章 郭子仲謹第263章 密議第235章 貴公子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165章 破臉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02章 倉城第135章 打探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142章 刺探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55章 段子幹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92章 整軍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43章 等待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320章 封賞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47章 尉氏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53章 私授第171章 信用第290章 氣候驟變125章 洛陽白氏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77章 點軍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47章 魏使第131章 麻太公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177章 點軍第53章 私授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138章 席次第297章 會魏齊第64章 布衣第48章 真心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334章 訪友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49章 庭議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339章 再見虎仲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81章 換防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35章 打探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27章 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