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月下清談

bookmark

信陵君聞言道:“張先生既出此語,必有以教我。”

張輒道:“此臣亦不知。待臣一一訪查,以得其實。”

信陵君道:“先生欲從何查起?”

張輒道:“君上來此可是爲了查清此事?”

信陵君聞言悟道:“吾誤矣,多勞先生相告,以少吾過。現應如何,請先生指教。”

張輒道:“臣怎敢!君上負全軍之命,願以軍事爲重。現夜已深,但當巡營查哨,以備不測。諸先生各有職司,勞碌一日,亦當歇息。”

信陵君道:“先生所言甚是,無忌險誤大事。諸先生該值者,且與吾巡營,餘者請自安歇。”

諸先生回禮而去。張輒稍稍退後,問一名門客道:“夏侯先生何在?”門客答道:“君上指派,代饗車伕。”張輒“哦”了一聲,就要離開。信陵君聽到了張輒的話,回頭道:“先生如見夏侯先生,可問唐氏何如:芒公子有薦,惟未晤爾。大梁尉現在仲嶽先生院中,與鄭公子同舍,非長久之計。異時當另行安排房舍,不可怠慢。”張輒一一答應着,走下堂去。信陵君整束停當,與衆門客出門巡營。

張輒出門後,拐入一家二進的小院,這裡是仲嶽先生所居。仲嶽先生地位特殊:因爲醫術高明,自己門下廣有弟子;又有傷者需要醫治。故雖爲門客,卻獨居一院,與其他人只有一舍,甚至幾人一舍,待遇大不相同。由於有弟子、傷者同居,雖佔了一個二進院落,卻也並不寬裕。

張輒拍了拍門,睡在門房的弟子隔櫺見了,認得是張輒,連忙披衣起來開門。張輒進門後問道:“先生安歇否?”弟子道:“在耳房與呂氏兄弟閒話,尚未安歇。”

張輒道:“呂氏兄弟亦未安歇?請稟上,張輒告見。”弟子上堂,旋下堂,道:“先生有請!”言“請”未了,仲嶽先生與呂氏兄弟已經親自迎下堂來,三人相互致禮,欲分賓主上堂。這時呂氏二人堅辭從西階上堂,定要隨於仲嶽先生從東階升堂。仲嶽先生道:“令昆仲客也,禮當升西階。”呂伯道:“始爲客,現爲僕,合該隨升東階。斷不敢再居於客。”兩邊爭執不下。張輒有些不耐,道:“堂上昏暗,庭中倒也月明。庭中團坐,不亦樂也。”三人齊齊稱善。二呂不待吩咐,自己跑上堂去,抱了席子下來,階下鋪上兩條,遠遠地爲自己鋪上一條,硬扶張輒和仲嶽先生在階前上席坐下,自己遠遠打橫。

張輒道:“吾尚欲與令昆仲暢談,何相拒若此乎!”

二呂道:“先生但有教言,自當回覆。”

仲嶽道:“席次不敢再更,願移相近。”二呂方纔把座席移近了些。

四人坐定,張輒問道:“動問大梁尉安否?”

仲嶽道:“大梁尉驚怒攻心,加以夜寒。已用藥發散,現少食粟漿,在後間歇息。”

張輒道:“可是與鄭公子同室?”

仲嶽道:“正是。”

張輒道:“可有醫者隨侍?”

仲嶽道:“有華雎在彼。”

張輒道:“有華氏在,事必偕矣。君上命臣安置大梁尉,先生以爲何處爲妥?”

仲嶽啞然,道:“何需勞動,只在本院上房安置即可。”

張輒道:“不可,奈仲嶽先生何!”

仲嶽道:“如以仲嶽先生不足與大梁尉同室,吾自移門房即可。”

張輒還要解釋,仲嶽打斷道:“不必再言。大梁尉新病,不耐勞煩;吾事煩,與吾同室,必難安歇。故暫與鄭段子同室。吾意明日或後日大梁尉病必愈,即可移入上房。萬一有事,亦有弟子,可以支應。”

張輒先生目注仲嶽先生,良久道:“如此,有勞先生了。”此事已了,張輒轉向二呂道:“大梁尉出城時,身體欠安否?”

呂伯道:“無所察也。”

張輒道:“且言其詳。汝與大梁尉相遇幾時,時大梁尉若何?”

二呂對望一眼,呂伯回憶道:“吾等奉黃先生命,賈米佃舟車等物,乃在昨日辰。至黃昏,米舟齊備,乃於夷門與大梁尉會。時大梁尉精神健爍,神采飛揚,吾等暗歎爲人雄也。何意舟出北門,遙望啓封城陷,大梁尉神情大變,心煩意亂,後竟一蹶不振至此。”

張輒問道:“令昆仲此前可識大梁尉?”

呂伯道:“不曾。幸賴黃先生引見,方得拜見真容。”

張輒道:“黃先生與大梁尉同往?”

呂伯道:“非也,實黃氏舍人居中牽引。”

張輒對仲嶽道:“吾素於外,與府內行走少。敢問黃先生家於大梁?”

仲嶽含混道:“內府‘的’有黃先生家於大梁。”

張輒道:“敢問呂氏逆旅何處?何業經營?”

呂伯道:“呂氏一脈在大梁有商鋪,鄙兄弟乃居於城東吉慶裡族兄家中。鄙家世代經營鹽馬。現鹽馬爲秦王所有,難於經營,欲改賈米粟。故往大梁尋親。”

張輒道:“貴親在大梁營何業?”

呂伯道:“坊口珍寶行即爲族兄所業。先生等可光臨?”

仲嶽插口笑道:“汝觀吾等可系掛珠佩玉之人?”

呂仲臺接口道:“孔子曰,君子比德於玉。禮曰,君子無故,玉不離身。”

仲嶽笑道:“原來如此,閒時倒要尋些美玉佩戴。”衆人都笑。

張輒道:“邀令昆仲至夷門與大梁尉聚,是何人主張。”

呂伯道:“卻是黃府舍人傳旨,吾等意爲大梁尉主張。”

張輒道:“吾不通商賈。敢問商賈會面,常往夷門乎?”

呂伯道:“非也。尋常會面只在坊中,初次拜會可於酒肆。赴夷門……,恐事涉機密,坊中肆間,都不相宜。夷門乃城防重地,便於事機。”

張輒道:“令昆仲此前可曾前往夷門?”

呂伯道:“夷門衛侯嬴,乃豪傑也。曾往拜訪。夷門近坊肆,閒步而近者時或有之。”

張輒道:“大梁尉可曾拜見。”

呂伯道:“鄙兄弟至大梁日短,貴親勳舊不及一一拜訪,大梁尉實未得見。”

張輒道:“今以此一識大梁尉,於令昆仲不無小補。”

二呂俱道:“何幸有之!”

第29章 降服(三)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29章 草舍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76章 敬賢之道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24章 華陽城第58章 藍田玉第87章 武將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333章 積竹柲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71章 吹臺第237章 圖秦第37章 點兵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32章 陷城(三)第363章 韓警第348章 管仲明第358章 夜聚第275章 和議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209章 乘其隙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5章 夜行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338章 祭壇第87章 武將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0章 陷城第152章 賈匏第295章 示警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221章 除警第25章 仲嶽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206章 洗塵125章 洛陽白氏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二章 戰警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164章 失散第84章 侯嬴第171章 信用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38章 議兵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05章 夜談第55章 段子幹第77章 聚兵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275章 和議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6章 囿中第199章 歸華陽第165章 破臉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318章 退兵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295章 示警第27章 降服第129章 草舍第106章 破家爲國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80章 司馬堂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二章 戰警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49章 庭議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287章 世事難料第270章 賞罰第114章 老成謀國第45章 回朝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4章 調兵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171章 信用第155章 共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