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秦策三(2)

頓弱接着又說:“崤山以東的征戰諸侯國就有六個,大王您的威勢不能震懾山東六國,卻施壓於您的母親並囚禁她。我私下認爲大王您這樣的做法不妥。”秦王問:“你看,山東六個諸侯國我能吞併嗎?”頓弱說:“韓國,就好比天下諸侯的咽喉;魏國,就好似天下諸侯的胸腹。大王如果能給我萬鎰黃金,作爲我遊走他國之用,聽任我到韓、魏,待我把他們的國家社稷的重臣都遊說到秦國來,這樣韓、魏就會順從我們秦國;一旦韓、魏順從我們,那麼我們就可以圖謀整個天下了。”秦王說:“我的國家比較貧窮,恐怕拿不出萬鎰黃金供您使用。”頓弱說:“現在天下並非沒有什麼有變故,諸侯不是合縱就是連橫。如果連橫策略成了,那麼秦國就可以天下稱王;如果合縱成了,楚國就會天下稱王。如果秦國稱帝的話,那麼可以受到整個天下的奉養;如果是楚國稱王,那麼大王即使擁有萬鎰黃金,也不能私自享用。”秦王說:“好。”於是就給了頓弱萬鎰黃金,讓他出使東邊去遊說韓、魏兩國,遊說兩國的將相都來到了秦國;又去了北面遊說燕、趙,殺死了趙將李牧。後來齊王來秦朝拜,韓、魏、燕、趙也陸續來秦朝拜,這些都要歸功於頓弱的遊說啊!

頃襄王二十年

[原文]

頃襄王①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燒先王之墓,王徒東北,保於陳城,楚遂削弱,爲秦所輕。於是白起又將兵來伐。

[註釋]

①頃襄王:即楚國國君,楚懷王之子。

[譯文]

楚頃襄王二十年,秦將白起攻陷了楚國的西陵,另一路秦軍攻取了鄢、郢、夷陵,燒燬了楚國曆代先王的陵墓,頃襄王被迫往東北方向遷移,到了陳城這個地方纔得以安身。自此之後楚國也日漸衰弱下去,被秦國看不起。不久,白起又率軍前來討伐楚國。

[原文]

楚人有黃歇者,遊學博聞,襄王以爲辯,故使於秦,說昭王曰:“天下莫強於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鬥,而駑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請言其說。臣聞之: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今大國之地半天下,有二垂①,此從生民以來,萬乘之地未嘗有也。先帝文王、莊王、王之身,三世而不接地於齊,以絕從親②之要。今王三使盛橋守事於韓,成橋③以北入燕。是王不用甲,不伸威,而出百里之地,王可謂能矣。王又舉甲兵而攻魏,杜大梁④之門,舉河內,拔燕、酸棗、虛、桃人,楚、燕之兵雲翔不敢校,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衆二年然後復之,又取蒲、衍、首垣,以臨仁、平兵,小黃、濟陽嬰城,而魏氏服矣。王又割濮磨之北,屬之燕,斷齊、秦之要,絕楚、魏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也,王之威亦憚矣。王若能持功守威,省攻伐之心,而肥仁義之誡,使無復後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

[註釋]

①垂:通“陲”,邊陲。②絕從親:斷絕合縱結盟。從,通“縱”,合縱。③成橋:即上文所謂盛橋。④大梁:魏國的都城。

[譯文]

有個名叫黃歇的楚人,四處遊學,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楚襄王認爲他是個雄辯的人才,因此就派他出使秦國,黃歇遊說秦昭王說:“天下諸侯哪一個都不能比秦國、楚國更爲強大,現在我聽說大王想要征討楚國,這就好比是兩虎相鬥,最終卻被呆滯的狗得了便宜,大王您不如與楚國交好。我請求向您說說其中的道理。我曾聽說:事情達到了極致必然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就如同冬夏之間的交替一樣;極盛到了極點就會產生危險,這就如同是下棋一樣。現在秦國掌控着整個天下一半的土地,西面和北面都擴張到了邊陲,這是有史以來,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像秦國一樣做到這一點。從先帝孝文王、莊襄王,到大王您這一代,三代都沒能夠把土地擴展到與齊國接壤,以至於斷絕了合縱所需要的交通要道。現在大王您多次派盛橋到韓國擔任職務,讓韓國向秦國歸順,盛橋又使北面的燕國也歸順秦國,這樣大王您不用耗費一兵一甲,不用施加任何威力,就得到了方圓百里的土地。在這之後,大王您又舉兵攻打魏國,封鎖了魏國的都城大梁,吞併了河內地區,攻陷了南燕、酸棗、虛、桃人等地,楚國和燕國的軍隊迴旋反顧,也不敢與您較量,大王的功業已經不小。大王您又讓軍隊、百姓休養生息兩年,兩年後又再次發兵,又攻取了蒲、衍、首垣,兵馬已經到達仁、平城下,小黃、濟陽又不戰而降,魏國最終臣服給秦國。大王您又把濮、磨以北的土地割給了燕國,這樣就阻斷了齊、秦之間的交通要道,斬斷楚、魏國之間的聯絡,這樣一來,天下諸侯即使五次聯合六次聚首也始終未能相互救援成功,大王您的威信着實讓人害怕啊。大王您如果能夠守住功業,保持威名的話,不妨拋棄攻伐的想法,並且廣施仁義的教導,這樣才能免除後患,而這樣的做話三皇就不愁達到四個,五帝也不難達到六個。

[原文]

“王若負人徒之衆,材兵甲之強,壹毀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有後患。《詩》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易》曰:‘狐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終之難也。何以知其然也?知氏見伐趙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禍①也;吳見伐齊之便,而不知幹隧之敗②也。此二國者非無大功也,設利於前,而易患於後也。吳之信越也,從而伐齊,既勝齊人於艾陵,還爲越王禽於三江③之浦;知氏信韓、魏,從而伐趙,攻晉陽之城,眭有日矣,韓、魏反之,殺知伯瑤於鑿臺之上。今王妒楚之不毀也,而忘毀楚之強魏也,臣爲大王慮而不取。《詩》雲‘大武遠宅不涉。’從此觀之,楚國援也,鄰國敵也。

“《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躍躍毚兔,遇犬獲之。’今王中道而信韓、魏之善王也,此正吳信越也。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臣恐韓、魏之卑辭慮患而實欺大國也。此何也?王既無重世之德於韓、魏,而有累世之怨矣。韓、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百世矣,本國殘,社稷壞,宗廟塗隳④,刳腹折頤,首身分離,暴骨草澤,頭顱僵仆,相望於境,父子老弱系虜,相隨於路,鬼神狐祥⑤,無所食,百姓不聊生,族類離散,流亡爲臣妾滿海內矣。韓、魏之不亡,秦社稷之憂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

[註釋]

①榆次之禍:智伯在榆次這個地方遭到殺身之禍。②幹隧之敗:吳王夫差在幹隧這個地方被越王勾踐戰敗並擒獲殺死。③三江:指松江、婁江、東江。④隳:毀滅,破壞。⑤祥:非本地的,外來的鬼神稱爲“祥”。

[譯文]

“如果大王依仗人口衆多、兵強馬壯,執意想要滅掉魏國的威風,用武力征服天下諸侯,我擔心秦國會有後患。《詩經》上說:‘沒有誰不想有一個好的開始,卻很少有人能夠功德圓滿。’《易經》上也說:‘對尾巴非常珍愛的狐狸過河,最終還是把尾巴給沾溼了。’這是說開頭容易,結尾難。怎麼知道是這樣呢?過去,知伯只看到攻打趙國的利處,而沒有料到葬身榆次的大禍;吳王夫差只看到攻打齊國的有利可圖,卻沒有料到在幹隧遭遇的慘敗。這兩個國家,並曾經戰功赫赫,但因爲貪圖眼前利益,結果釀就了大禍患。吳王信任了越國,所以捨棄越過而竭盡全力去討伐齊國,已經在艾陵打敗了齊軍,卻沒料到回來的道上在三江之濱被越王勾踐擒殺。知伯輕易相信韓、魏,所以捨棄韓、魏去全力討伐趙國,圍攻晉陽城,勝利在望了,卻沒有料到韓、魏倒戈,把知伯殺死在鑿臺上。現在大王念念不忘滅了楚國,卻忘記了消滅楚國反而會增強魏國的實力。我替大王的這種作法而擔憂,並認爲不可取。《詩經》上說:‘即使利益再大,大軍也不容易長途跋涉去攻取。’由此看來,楚國纔是秦國的後援;鄰國反倒是敵國。

“《詩經》上還說:‘別人對我懷有壞心思,我要時時提防,兔子跑得再快,也逃不過獵狗的手掌心。’現在大王您半路上竟然相信韓、魏兩國與大王親近,這就與吳王輕信越國一樣。我還聽說:‘對待敵人不能輕視,機遇不容錯過。’臣認爲韓、魏兩國表面上表現的非常謙卑,十分懼怕引來禍患的樣子,可實際上卻是在欺騙大王。爲何會這樣說呢?大王您不僅對韓、魏兩國曆代都沒有施與什麼恩德,而且有多代的積怨。韓、魏人民的歷代父子兄弟一個接一個的被秦軍殺死,自己的國家也已經殘破,國家社稷也已經毀掉了,宗廟也倒塌了,百姓給剖腹毀容,身首異處,頭顱、白骨暴露在荒野,屍體遍佈國境各處,父子老弱都被綁着成爲俘虜,鬼神無人供養,百姓無法生存,妻離子散,顛沛流離,四處逃難成爲奴僕。韓、魏兩國不亡的話,秦國就永無寧日。現在大王您打算攻打楚國,難道不是失策的嗎?

[原文]

且王攻楚之日,則惡①出兵?王將藉②路於仇讎之韓魏乎?兵出之日,而王憂其不反也,是王以兵資③於仇讎之韓魏。王若不藉路於仇讎之韓魏,必攻隨陽、右壤,隨陽、右壤,此皆廣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王雖有之,不爲得地④。是王有毀楚之名,無得地之實也。

“且王攻楚之日,四國⑤必悉起應⑥王。秦楚之構而不離。魏氏將出兵麗攻留方與、銍、胡陵、碭、蕭、相,故宋必盡⑦。齊人南面,泗北⑧必舉,此皆平原四達膏腴之地也,而王使之獨攻。王破楚於以肥韓魏於中國而勁齊,韓魏之強,足以校⑨於秦矣。齊南以泗爲境,東負⑩海北倚河而無後患,天下之國,莫強於齊。齊魏得地葆利,而詳事下吏,一年之後,爲帝若未能,於以禁王之爲帝有餘。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衆,兵革之強,一舉衆麗注地於楚,詘令韓魏歸帝重於齊,是王失計也。

“臣爲王慮,莫若善楚。秦、楚合而爲一,臨以韓,韓必授首。王襟以山東之險,帶以河曲之利,韓必爲關中之候。若是,王以十萬戍鄭,梁氏寒心,許、鄢陵、嬰城,上蔡、召陵不往來也。如此,而魏亦關內候矣。王一善楚,而關內二萬乘之主注地於齊,齊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是王之地一經兩海,要絕天下也。是燕、趙無齊、楚,無燕、趙也。然後危動燕、趙,持齊、楚,此四國者,不待痛而服矣。”

[註釋]

①惡:疑問代詞,哪裡。②藉:通借。③資:資助。④不爲得地:不算作得地。⑤四國:齊、趙、魏、韓。⑥應:乘隙而攻。⑦故宋必盡:周赧王二十九年,一齊國聯合魏、楚攻滅宋國,三分其地。所以稱作故宋。⑧泗北:泗水以北。⑨校:通較,匹敵。⑩負:背靠。葆:通保。詳事:細心管理。予以禁王之爲帝:足以制止大王稱帝。禁,制止。詘令:即秦令爲韓魏所詘。意謂秦令下達,韓魏不聽。歸帝重於齊:只好把帝王的名號送還給齊國。授首:交出腦袋,表示降服請罪。襟:衣襟,猶言囊括,引申爲佔據。帶:衣帶,猶言圍繞,引申爲佔有。候;偵察,探聽。注地:土地相連。一經:經,東西爲經,奪取齊國右壤以後,從西海到東海就都成了秦地,所以叫“一經”。兩海:指東海,西海。要絕:中間分開。要,通“腰”,引申爲中間。危動:危害脅迫。持:猶言劫持。

[譯文]

“何況大王出兵討伐楚國,將從那條道出兵呢?大王不會向仇敵韓、魏借道吧?恐怕出兵之日,大王就開始擔憂能否順利返回秦國了。如果向韓、魏兩國借道,無異於大王把自己的兵馬拱手贈與韓、魏。如果大王不向兩國借道,那隻能攻打楚國隨陽、右壤。而隨陽、右壤都是高山大河、森林溪谷,荒無人煙,大王即使吞併了這些地方,又有何用?而大王徒有滅楚的外在名聲,而無得地的實際利益。

“況且大王攻打楚國的時候,齊、趙、韓、魏四國勢必乘虛而入。秦隊陷於與楚國的戰鬥,無暇顧及,魏國肯定會派兵攻打留、方與、銍、胡陵、碭、蕭、相等地,宋國故地必定盡屬於魏國。齊國南下攻取泗北,這裡是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而大王卻讓魏、齊獨自攻佔。大王出兵擊潰楚國,不料卻讓他人坐收漁人之利,既擴張了韓、魏疆域,又增強了齊國實力。韓、魏兩國實力強大起來,足以與秦國分庭抗禮。而齊國以泗水爲西境,東臨大海,北靠黃河,再無後顧之憂,天下各諸侯國,無法與之爭鋒。齊、魏獲得土地,保有利益,再加上悉心治理官吏,一年之後雖然沒有能力稱帝,但有足夠的力量阻礙大王建號稱帝。以大王疆土之廣,民衆之多,兵革之強,出兵與楚國結怨,反倒讓韓、魏輔助齊王稱帝,這是大王失策之處。

“我誠心爲大王考慮,不如和楚國言歸於好,和睦相處。秦、楚聯手,派兵逼近韓國的邊境,韓國必然會俯首稱臣。大王憑藉崤山的險勢,擁有河曲的利處,韓國必然成了替秦伺察天下諸侯動靜的偵察官。這時大王派十萬大兵進逼鄭地,魏國必然恐慌,許和鄢陵兩城立馬會閉城自保,上蔡、召陵都不和魏國往來。這樣,魏國也就成爲秦國在東方的偵察官。一旦大王與楚國建立良好的關係,韓、魏這個兩個兩萬乘的大國就會自動合力攻打齊國,齊國右邊的土地,大王就垂手可得。這時秦國的土地,自西海至東海,橫絕天下。燕、趙與齊、楚之間相互隔絕,然後對四國加以脅迫,四國還沒有出兵,就會臣服於秦。”

或爲六國說秦王

[原文]

或爲六國說秦王曰:“土廣不足以爲安,人衆不足以爲強。若土廣者安,人衆者強,則桀、紂之後將存。昔者,趙氏亦嘗強矣。日趙強何若?舉左案齊①,舉右案魏,厭②案萬乘之國,二國,千乘之宋也。築剛平,衛無東野,芻牧薪採,莫敢窺東門。

“當是時,衛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曰:‘吾將還其委質③,而朝於邯鄲之君乎!’於是天下有稱伐邯鄲者,莫④不令朝行。

“魏伐邯鄲,因退爲逢澤⑤之遇,乘夏⑥車,稱夏王,朝爲天子,天下皆從。齊太公聞之,舉兵伐魏,壤地兩分,國家大危。樑王⑦身抱質⑧執璧,請爲陳侯臣,天下乃釋樑。郢威王⑨聞之,寢不寐,食不飽,帥天下百姓,以與申縛遇於泗水之上,而大敗申縛⑩。趙人聞之至枝桑,燕人聞之至格道。格道不通,平際絕。齊戰敗不勝,謀則不得,使陳毛釋劍掫取,委南聽罪,西說趙,北說燕,內喻其百姓,而天下乃齊釋。於是夫積薄而爲厚,聚少而爲多,以同言郢威王於側牖之間。臣豈以郢威王爲政衰謀亂以至於此哉?郢爲強,臨天下諸侯,故天下樂伐之也!”

[註釋]

①舉左案齊:趙國向左發兵可以攻下齊國。舉,舉兵。②厭:通“壓”,壓服,制服。③委質:送去禮物。質,通“贄”,禮物。④莫:通“暮”,傍晚。⑤逢澤:今天河南開封。⑥夏:中原地區。⑦樑王:魏國樑惠王。⑧抱質:抱着禮物。質,通“贄”,禮物。⑨郢威王:即楚威王,楚懷王之父。⑩申縛:齊國之將。

[譯文]

有人替山東六國遊說秦王說:“一個國家土地廣闊,不能認爲國家就太平了;一個國家人口衆多,不能認爲國家就強大了。如果土地廣闊國家就能太平,人口衆多國家就能強大,那麼夏桀、商紂的後代還應當繼續繼承下去。從前,趙國也盛極一時,趙國強盛又怎麼樣呢?當初,趙國向東發兵可以吞併齊國,向西進兵可以攻下魏國,制服這兩個萬乘大國,就如同制服千乘的宋國一樣容易。趙國築起剛平城,使衛國失去了東邊的土地,就連放牧打柴的人也不敢出入東門。

“在這個時候,衛國的處境危如累卵,天下的遊說之士紛紛相互謀劃說:‘我們準備送些禮物,去朝拜邯鄲的趙王,準備投靠趙王!’於是有人倡議攻打趙國邯鄲,晚上才發佈命令,早上就開始行動起來。

“魏國攻打邯鄲,得勝而歸,於是在逢澤與諸侯會盟,魏惠王乘坐中原的車,自稱爲中原的王,率領諸侯朝拜天子,諸侯都順從他。齊威王聽說這件事後,派兵攻打魏國,致使魏國四分五裂,國家頻臨絕境。魏惠王親自帶上玉璧等禮物,甘願向齊威王稱臣,諸侯這才從魏國撤兵。楚威王聽說這件事,覺也睡不着,飯也吃不下,於是率領各路諸侯和齊將申縛在泗水之濱交戰,大敗齊將申縛。趙國趁勢發兵到枝桑;燕國趁勢出兵到格道。格道和平陸的交通都被斷絕。齊國發兵沒能取勝,計謀沒能得逞,只好派陳毛作爲使者,解下佩劍,頭戴布冠,到南邊的去向楚王請罪,又到西邊去趙國求和,到北邊去燕國遊說,對不明事理的百姓說明情況,諸侯這才停止攻打齊國。於是乎,積薄爲厚,積少成多,人們街談巷議,都在議論楚威王的威風。我難道是認爲楚威王的政治,謀略混亂到了如此地步嗎?這是因爲楚國好勝逞強、欺凌天下諸侯,所以天下諸侯才謀劃討伐楚國啊!”

第45章 楚策四(2)第57章 趙策三(3)第43章 楚策三(2)第88章 燕策二(1)第32章 齊策五(2)第49章 趙策一(3)第46章 楚策四(3)第63章 魏策一(1)第28章 齊策四(1)第73章 魏策四(2)第44章 楚策四(1)第79章 韓策二(2)第35章 齊策六(3)第54章 趙策二(4)第88章 燕策二(1)第8章 秦策(3)第45章 楚策四(2)第76章 韓策一(2)第16章 秦策二(5)第17章 秦策三(1)第38章 楚策一(3)第24章 齊策一(3)第13章 秦策二(2)第66章 魏策二(1)第40章 楚策二(1)第76章 韓策一(2)第54章 趙策二(4)第19章 秦策四(1)第46章 楚策四(3)第53章 趙策二(3)第18章 秦策三(2)第69章 魏策三(1)第46章 楚策四(3)第74章 魏策四(3)第47章 趙策一(1)第95章 宋、衛策(2)第68章 魏策二(3)第84章 燕策一(1)第22章 齊策一(1)第46章 楚策四(3)第12章 秦策二(1)第50章 趙策一(4)第37章 楚策一(2)第4章 西周策(1)第86章 燕策一(3)第54章 趙策二(4)第9章 秦策(4)第14章 秦策二(3)第44章 楚策四(1)第18章 秦策三(2)第46章 楚策四(3)第29章 齊策四(2)第12章 秦策二(1)第37章 楚策一(2)第45章 楚策四(2)第35章 齊策六(3)第54章 趙策二(4)第61章 趙策三(7)第54章 趙策二(4)第37章 楚策一(2)第60章 趙策三(6)第79章 韓策二(2)第88章 燕策二(1)第6章 秦策(1)第12章 秦策二(1)第40章 楚策二(1)第67章 魏策二(2)第91章 燕策三(1)第10章 秦策(5)第93章 燕策三(3)第65章 魏策一(3)第84章 燕策一(1)第28章 齊策四(1)第48章 趙策一(2)第79章 韓策二(2)第8章 秦策(3)第78章 韓策二(1)第52章 趙策二(2)第82章 韓策三(2)第49章 趙策一(3)第26章 齊策三(1)第4章 西周策(1)第38章 楚策一(3)第44章 楚策四(1)第71章 魏策三(3)第40章 楚策二(1)第21章 秦策四(3)第72章 魏策四(1)第47章 趙策一(1)第90章 燕策二(3)第78章 韓策二(1)第47章 趙策一(1)第61章 趙策三(7)第89章 燕策二(2)第69章 魏策三(1)第13章 秦策二(2)第70章 魏策三(2)第59章 趙策三(5)第55章 趙策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