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離一見,長刀一揮,“殺”!隨縱馬揮刀,衝殺過去,楚軍見狀,殺聲如雷,個個手舉大刀,向橋上韓軍衝殺過來。---瀏覽器上輸入-WwW.69Ζ看最新更新---這樊離一殺入韓羣,便長刀疾舞,頓見刀光四射,頭顱滾滾,橋上韓軍紛紛倒下。能在樊離長刀下逃生,也被衝上來的楚軍亂刀砍死。別看樊離所帶的是剛從荊門招募的一萬兵勇沒有經過練戰,可都是十八到四十歲的壯男。這因爲他們都沒上過戰場,只知短兵相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隨都個個不顧生死,揮刀左右亂砍亂殺,加上半月前南陽陳軫派人運回來很多盔甲兵器,都是真刀真槍,裝備優良。而這些鄉丁民勇平時沒練過槍,隨大多手拿大刀,使勁亂劈。不一會,橋上韓軍全被砍殺,韓軍在南橋頭後退百步,列陣以待。樊離見狀,手一揮,收兵回大橋北岸。經此一戰,楚軍雖然全勝,斬殺韓軍數百名,但卻被韓軍識破,知道楚軍中只有將領樊離一人,其餘都是新募兵勇。於是,韓軍將領隨令韓軍步兵掠陣攻上橋來。
樊離見狀,知道橋上戰馬不好運動,隨下馬手握大刀,率領楚軍立於橋中。這木橋寬只有四米,韓軍四人一排,每隔三米一排,樊離的長刀左右一揮,殺傷力便超四米,正所謂“一人當橋,萬夫莫開”。是的!一排中的韓軍沒有一個能從樊離刀下溜過。可是,韓軍一知楚軍的真正戰力,隨三米一排,源源不斷地掠陣而來,前排倒下,後排上來,如此攻打,任憑樊離再勇,能殺多少韓軍呢?樊離一連斬殺三十排一百二十名韓軍,可韓軍還是連連不斷地攻上橋來。樊離只感氣喘呼呼,後繼乏力,只好退下來休息,讓兵勇頂上。這樣一排一排的四人對戰,這些未經訓練的鄉丁民勇組成的楚軍就吃虧,基本上是以四比三的死亡數字出現。樊離見狀,非常焦急,可也沒辦法,只好半小時後又在接上去戰,如此輪流,從早上戰到下午二點多,整整六個小時,樊離一人戰了十二場,斬殺韓軍近千名,兵士對戰十二場,楚軍死亡一千,韓軍七百,大橋下的60米寬的護城河死屍慢慢堆起來了。
如此戰鬥下去,一萬楚軍戰沒,二萬韓軍也就所剩無幾了。於是,襄陽城南面大橋的爭奪戰呈現拉鋸式,戰鬥雖然很激烈,但是僅在四米寬的橋面上對戰,死亡的人數並非很大,等到楚軍援兵到來,整整已經持續七個多小時的戰鬥,楚軍戰亡一千五百名,韓軍被斬二千八百名,有一千五百名爲樊離一人所殺。難怪人們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這場長達一天的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襄陽守護戰中,最爲激烈的還是襄陽城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因這二處既是魏國名將公孫衍和韓國名將韓當親自率軍攻戰,也是此次攻城的主力,而楚國王后鄭袖也深知其中厲害,隨將三萬都城楚軍衛軍設於此地二處阻擋敵軍。
論戰鬥力,一對一,魏、韓軍隊不是楚都衛軍的對手,打耐力,楚軍衛軍以一對二沒有問題,正因爲如此,鄭王后對這場五萬楚軍對付十二萬魏、韓聯軍的襄陽守護戰很有信心和決勝的把握,北面的漢江和南面的大橋阻擊戰顯然已經證明了鄭袖的必勝信心。在襄陽城東北角(現襄陽公園),有一處600米寬通道,那時還沒有城牆,通道外是一大片空闊平地(現襄樊市氣象局),正好屯兵,魏國名將公孫衍的五萬魏軍就屯集在這裡。剛被鄭王后任命爲將軍的十六歲小將懷英率二萬楚軍都城衛軍就堵在這道缺口上。懷英看到這裡,既沒有高地,也沒有城牆可憑,知道只有軍陣對軍陣的搏殺。隨令軍士一字橫排,一排左手持盾,右手大刀,二排弓箭長槍,三排又是左盾右刀,行與行之間軍士的站列又相互錯開,各自保持攻戰距離還好,這通道只有六百米,一排只需三百人,這魏軍要想連續戰垮六十層訓練有素、攻守兼備的楚軍戰陣,當真是難上加難。
公孫衍率着五萬魏軍,氣勢洶洶而來,一看,只見一名少年將領勒馬橫槍,立於陣前。公孫衍環視一下左右地形,呆了,左邊是一百米寬的護城河,右邊是漢江,夾着的缺口也就六百米寬,縱有千軍萬馬,也無施展之地。但見楚軍無大將,用一名少年領兵,以爲自己英勇無敵,可以殺開一條通道。隨驅馬上前說:“何處黃毛小子?還不快快閃開”。只聽懷英說:“你就是魏國名將公孫衍嗎”?公孫衍說:“小子!既然知道本帥威名,還想在這裡送死麼”?懷英說:“你有什麼威名?不就戰敗齊國的匡章嗎?有什麼值得耀武揚威”?公孫衍大怒說:“無知小子!找死”!懷英說:“魏國名將別激動,有本事咱們就一對一,讓我這十六歲的黃毛小子領教你的名將雄風。咱們來個約定,輸的率軍離開,否則,就是孬種,就是王八”。 公孫衍說:“你這小子也配得上和我比鬥”?懷英說:“有多厲害,比過才知。可別當老王八哦”!這公孫衍氣得鬍鬚都翹起來,隨掄起長刀,縱馬來殺懷英。懷英一見,隨縱馬揮槍,來戰公孫衍,兩邊將士,戰鼓擂動,各助軍威。
這公孫衍今年四十二歲,身材橫大,身高1.72米,只見他鬍鬚抖動,長刀一揮,頓時驚風四起,呼呼作響,真不愧是魏國名將。懷英一見,便知公孫衍功力深厚,隨不硬接,身子輕輕一閃,便堪堪地避開了公孫衍的長刀斜劈,幾乎在同一時間,懷英右手一伸,長槍已穿過公孫衍的刀柄防護,槍尖斜刺到公孫衍的下巴前。公孫衍大驚,沒想到懷英這小子身手如此敏捷,槍法既快又準。急身往後側閃,回刀擋槍。懷英一見,左手一擺,槍鋒向公孫衍橫掃過來,公孫衍隨提刀斜撥。這二人一接戰,便刀來槍往,緊緊地纏鬥在一起。
公孫衍本想長刀奮擊,隨知才一個回合,懷英的長槍便逼在喉前,公孫衍別說想再來一次縱馬揮刀,就是長刀揮舞都不可能,只能是刀槍相格了。因懷英的長槍緊隨着公孫衍的身體左右,由不得公孫衍舉手揮刀。這樣一來,懷英的長槍就比公孫衍的長刀靈活的多了,懷英因年紀尚少,力氣不如公孫衍的剛勁,這就需要避開與公孫衍刀槍硬拼。因而二人膠戰了五十回合,依然不分勝負。看得兩邊軍士鴉雀無聲,不明白的還以爲他們二人是在嘻耍呢!要知道!這纔是最危險的纏鬥。懷英的槍尖始終緊緊地纏住公孫衍的胸前、左右、上下,這公孫衍只要一舉手揮刀便會被刺中。再過十多個回合,看得出公孫衍頭額冒汗、微微喘息了,爲什麼呢?因爲公孫衍一下手便大刀猛劈,勁道雖然兇猛,卻很容易就累下來。而這懷英一接戰便槍隨人走,逼得公孫衍反攻爲守,這種槍鋒纏身的攻擊實際上並不費力,只要輕輕一舉,便能刺中對方的要害,用不着蠻力猛擊。
七十八個回合過去了,只見公孫衍氣喘呼呼,頭額上的汗珠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懷英一見,雙手急舞,頓見槍尖跳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有如梨花閃閃,看得公孫衍眼花繚亂。只見懷英雙手一退,收槍變招,公孫衍見狀,正想揮刀劈來,胸前已露出破綻,哪知懷英雙手突然一伸,嗖的一聲,長槍有如蛟龍攢來,公孫衍急忙回刀格擋,噔的一聲!一槍正刺中公孫衍刀腹,懷英用力一推,左手隨偏,右手隨擺,槍尖已滑過刀背,向前刺去。公孫衍大驚,身體急向後倒,這就使得雙手舉起,刀往上擡。懷英見狀,長槍橫掃,槍鋒正打中公孫衍的左手腕。公孫衍大叫一聲,顧不得痛楚,用盡平生氣力長刀劈來,懷英急忙閃開,公孫衍趁機右手拖刀便逃回陣去。頓時,楚軍吼聲震天,魏軍低頭無語。襄陽城內,少年楚將懷英與魏國名將公孫衍大戰八十回合,隨後便一槍擊敗公孫衍,僅十六歲便一戰成名,難怪人們常說:“自古英雄出少年”。
公孫衍敗回陣去,一看左手腕,腫得象長瓜,痛徹骨內,已經不能抓刀再戰了。懷英勒馬揚槍,大聲說:“公孫衍!你敗了,快快率軍離去。否則,就不是魏國名將,就是孬種,就是王八”。只聽二萬楚軍衛兵振臂齊呼:“公孫衍!大王八”!氣得公孫衍雙臉發青,可又覺得羞愧難當,不趕再露臉了。只見魏陣中二將手舉長刀,拍馬過來說:“公孫將軍已經回營,我等來戰也”!說完隨雙雙揚刀,來取懷英。這懷英抖擻精神,催馬上前,來戰二將。只見懷英長槍一揮,擊向左邊魏將,左邊魏將一見,急舉刀格擋。
右邊魏將一見,舉刀劈來,哪知懷英長槍揮出,看是向左打去,半道中忽然掉轉方向,擊向右邊魏將。右邊魏將一見,本是斜刀劈來,見懷英長槍迎頭擊來,急忙收刀擋槍,噹的一聲!震得右邊魏將雙手有些晃動,別看懷英年僅十六,力氣還真不小,不是一等一高手,恐怕經不住其三擊。左邊魏將一見,長刀斜劈過來,懷英側身避過,藉助剛纔一擊的彈力,回手一槍已經游到左邊魏將的臉門。左邊魏將一見,急回刀斜撥,颼的一聲,懷英長槍已回手擊向右邊魏將,右邊魏將一見,自知不敵,不敢舉刀硬接,急往後躲開。懷英見狀,長槍一揮,已掃向左邊魏將。左邊魏將一見,急忙握刀斜撥,噹的一聲!一槍正打在刀口上,頓見火花四閃,左邊魏將的長刀刀口被打崩了一個缺口,震得左邊魏將雙手抖動。
懷英見狀,藉助左邊魏將長刀的反力,長槍乘勢掃向右邊魏將,右邊魏將急躲,懷英兩手一擺,長槍已轉向左邊魏將,左邊魏將一見,知道懷英槍勁厲害,隨不敢接,急忙躲開。右邊魏將一見,隨舉刀過來,哪知懷英右手握槍,反手一伸,嗖的一聲,刺向舉刀過來的右邊魏將。右邊魏將收刀回擋不及,懷英長槍已經穿過刀柄,刺向右邊魏將的左臉門。右邊魏將頭閃不及,被懷英長槍的槍尖刺中左耳。懷英右手一揚,長槍又擊向左邊魏將。左邊魏將左耳被槍挑掉,鮮血直流,痛得左邊魏將“哎喲”一聲,隨左手捂住左耳,敗下陣去。右邊魏將一見大驚,懷英長槍又颼的擊到,避無可避,只好舉刀相擋。噹的一聲!右邊魏將身體向後踉蹌,懷英雙手擺動,長槍改擊爲掃,右邊魏將急忙避讓。這懷英左手一伸,嗖的一聲,長槍刺中右邊魏將的右臂,頓時血如泉涌,右邊魏將“哎喲”一聲,左手拖刀便往回逃。只聽楚軍衛兵大刀高舉,齊聲喝采!
公孫衍敗回陣後,一直躲在後面,看見懷英以一戰二,接連擊敗二將,魏軍中已無大將出陣,大怒,又見楚軍沒有騎兵,都是列陣的步兵,隨令魏軍騎兵衝擊楚軍兵陣。懷英見狀,急忙退回陣中,左手握槍,右手拔出戰刀一揮,大聲地說:“放箭”!楚軍步兵早有準備,二排軍士個個張弓搭箭,走上前去,射殺魏軍騎兵。頓見魏軍騎兵,紛紛落馬,不是人被箭射中,就是馬被箭射中。跑在前面的魏軍騎兵一倒,便絆倒後面衝上來的魏軍騎兵,一些魏軍騎兵的坐騎被絆倒,由於馬的衝力,人卻被衝力甩到楚軍陣前,站在第一排的楚軍步兵走上前去,手起刀落,咔嚓一聲!魏軍騎兵便都身首異處。魏軍騎兵再次衝上來,徒當活靶而已。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