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李喆相招,道家聚會

bookmark

道家之人,認爲萬事萬物,皆有神主宰,信仰神靈。

先民們除認爲萬物有靈而產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爲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產生了對鬼神的崇拜。這裡面其實還隱含着對神靈的敬畏。

他們信奉老子,把老子當成教主,把老子的《道德經》當成一部經典著作來研讀。

在東漢後期,疾病流行,《後漢書?五行志》載安帝、桓帝時就數次大疫,死者無數。

道士們就利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爲老百姓治病,當然病治好了,更刻意誇大自己的功績,宣佈信奉宗教的好處,如果治不好病,當然歸結到心不誠。

大體說來,如今的道家中,于吉專門和上層人物打交道,比如孫策手下的將軍和文臣,而張角張魯等人往往在小老百姓上下功夫。

這些人都是道教的代表人物,所以說,道教其實是東漢末年最強悍的宗教。

羅貫中也把諸葛亮當成道教人物來描寫,其實孔明本身是亦法亦儒的代表人物。

趙雲的老鄉張角,偶爾獲得了于吉老道的《太平經》,如獲至寶,稱爲太平道創始人。

他早年信奉黃老學說,對在漢代十分流行的讖緯之學也深有研究,對民間醫術、巫術也很熟悉,苦於找不到學習的主要經典,沒有方向。

得到了《太平經》以後,建寧年間,張角帶着兩個弟弟,首先在災情特別嚴重的冀州一帶開始傳教活動。

熹平年間,他在大量招收學生、培養弟子、吸收徒衆的基礎上,創立了太平道。

在常山的時候,這種教派民間影響非常深遠。好在趙家應對及時,也費了好大功夫才清理出去,不然日後戰火燃燒在那片土地上,趙家多年的成果就會破壞掉。

太平道爲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以推翻腐朽沒落的東漢王朝、建立太平社會爲己任。

其主要特徵是以《太平經》爲主要經典,以“中黃太一”爲其奉祀之至尊天神。

他們的綱領、目標、教義、稱號、教區組織、口號、宗教儀式、活動內容、傳教方式等,皆據《太平經》而來。

張角根據《太平經》“衆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羣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自稱大賢良師,爲太平道的總首領。

他的兩個弟弟張樑、張寶則自稱大醫,亦爲太平道的首領之一。凡太平道成員及其信徒,若犯有過失,只要跪拜在首領面前,承認錯誤,保證不再犯,便給以寬恕。

張角常持九節杖,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爲人治病。

他們以此爲掩護,廣泛宣傳《太平經》中關於反對剝削、斂財,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深得窮苦大衆的擁護。

張角又派出弟子八人,到四面八方去宣傳教義。發展徒衆,“以善道教化天下”。

十餘年間,太平道勢力遍佈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徒衆達數十萬人。主要是窮苦農民,也有城鎮手工業者、個別官吏、甚至宦官。

張角在此基礎上,又按《太平經》中“順五行”的思維方法,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選定於甲子年甲子日、即靈帝中平元年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

他還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響亮口號。

欲說明按照萬物興衰、按照朝代演變的規律,漢王朝,蒼天,大數已盡,作爲土德,土色黃,作爲黃天的代表,太平道應當取代漢王朝。

此刻,張角接到了超級牛人的書信,星夜趕了過來。

畢竟黃巾道在常山國的失敗,消息稍微靈通的人都知道,可能唯一不清楚的人,就是端坐在龍椅上那哥們兒。

張角可不是一個大度的人,能踩一下趙雲進而把趙家打壓下去,何樂而不爲?

當然,于吉早就知道了名義上的徒弟是做的啥事情,卻不敢出頭,因爲等他曉得的時候,黃巾道如火如荼,欲罷不能。

相傳老子曾在邙山煉丹,山上有上清宮以奉祀老子。附近還有道教寺觀下清宮等古建築。

這個時期,一年四季,上邙山遊覽者絡繹不絕。

邙山古時候原名太白原,又名北芒,橫臥於雒陽北側,爲崤山支脈。

東西綿亙190餘公里,海拔250米左右。邙山是帝王理想中的埋骨處所。

樹木森列,蒼翠如雲。登阜遠望,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傍晚時分,萬家燈火,如同天上繁星。

“邙山晚眺”,與“龍門山色、馬寺鐘聲、天津曉月、洛蒲秋風、銅駝暮雨、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平泉朝遊”一起,被稱爲“雒陽八大景”。

上清宮,儼然老子後人的私產,他的後裔纔是道教最大的boss,就連張道陵也曾經在這裡學道,自覺有成纔會跑到東川。

儒家的創始人孔丘,他的後裔所在地建的孔廟,就是歷代帝王都得捧着。

李家的人,秉承老子一貫清靜無爲的性格,從來不在外間行走。

你要說爲何當初的何蓮如今的何皇后憑啥要找史子眇養育自己的親生骨肉?無他,因爲史道人背後就是李家人,是上清宮主李喆的徒弟。

沒錯,召集人就是李喆。李家人儘管從來不出山,涉及到教派的傳承,非同小可。

最主要的是,史子眇發現了趙雲的企圖,準備用佛教來對付道教,星夜回山報信。

漢明帝時期,佛教與道家已經對決過一次,李家人暗中一封書信,全國名川大澤來了一千三百多道士,讓皇室都嚇了一大跳。

打那以後,李家人也警醒,覺得皇室儘管需要道家,更多的時候,是想延年益壽或者房中術上面。

至於統治老百姓,還是佛教那一套修煉來生對皇室更有用。再說你道士多了,劉宏估計就要警惕。

現時不同往日,黨錮之禍,殺的士人不在少數。要是道家的人敢於成羣結隊聚集,相信靈帝派兵殺幾個道士也不是啥難事。

夏日炎炎,北邙山上顯得十分涼爽,李喆找的人陸陸續續來到。(。)

第104章 荀家到真定第4章 阿爹你out了第146章 胡昭胡孔明第93章 殺奔山頂第31章 校場誓師第87章 宋家有女名嫣然第82章 進退維谷的何進第180章 大草原上魔蹤匿第207章 扶風茂陵有耿家第124章 佛教耶?趙雲耶?第103章 倒黴慕容林第26章 成終帝真累第239章 左慈于吉觀龍氣第173章 又見霹靂炮第31章 黃旭病因第54章 明渡鬱水,暗發南海第16章 憋屈盧植陷囹圄第172章 桑氏部族內亂第32章 要麼降要麼死第145章 戰前佈署第95章 有種你來,老子虐不死你!第100章 宮鬥,王貴人遇險第38章 封元帥定爵位白日飛昇第161章 太史慈單騎殺敵第217章 貪腐警鐘時時鳴第151章 造紙廠現狀第145章 張飛定親第7章 宦官們炸鍋第30章 叛軍改向,劍指西域第233章 強強對決山之巔第166章 道是無情卻有情第143章 鮮卑人的條件第86章 趙子龍鬧哪般?第4章 趙家不擋你們路第24章 山寨血夜第240章 意識消散風水致第25章 日達木基去雒陽第113章 太平洋彼岸的作物種子第43章 管教第8章 廷議受阻第25章 買一送一,山賊團滅第142章 奇異的片段第170章 兇猛的路人甲和尚第23章 鴻都門學的問題第135章 襲糧道烏滸中計第192章 血腥殺戮震人心第40章 珍貴聘禮第132章 拳打張翼德第132章 打出真火第128章 趙洪趙荒武驚天第66章 計除水匪第157章 袁子襄見聞第56章 趙狐的打算第110章 進退維谷的某人和某人第59章 他是漢人的奸細!殺!第10章 怒殺郡尉第30章 叛軍改向,劍指西域第58章 交叉火力顯威,南岸聯軍投降第146章 胡昭胡孔明第17章 天下威武唯漢軍第114章 約得元皓迎姆歸第140章 楊彪病荀彧歸隊第18章 方士左慈第123章 田元皓走馬上任第170章 一個女孩兒快淪陷了第172章 桑氏部族內亂第25章 日達木基去雒陽第113章 太平洋彼岸的作物種子第37章 千古名作《將近酒》第79章 宦官出手第28章 張角殞黃巾凋零第65章 又見靈帝第97章 好一個自污,好一個趙子龍第1章 天下英豪入轂中第50章 幫手第127章 你當國王吧第22章 洭浦關之戰:漢軍之策第207章 扶風茂陵有耿家第86章 夏巴族的新生第121章 師父童淵第91章 王險城外第114章 約得元皓迎姆歸第177章 踢隱門出局第167章 子夜至,殺戮始第86章 夏巴族的新生第169章 黃巾大佬們震怒第8章 廷議受阻第64章 此後名爲鎮南島第183章 葛洪的道術第64章 第一次去上朝第36章 趙忠的心思第78章 孟德的抉擇第7章 黑手端倪第30章 其實我是來談生意的第8章 提名孫劉盡皆勸第14章 悲傷趙孟第33章 博陵崔州平第8章 想奪權,會是第二個王莽嗎?第64章 此後名爲鎮南島第131章 包子鋪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