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00章 東平侯其人

如今他們已經失去了主動權,讓齊王站在了“先下手爲強”的有利位子上。一步慢,步步慢,他們現在相當於是已經被齊王逼到了懸崖邊上,若是還畏畏縮縮,瞻前顧後,只怕最後只有跌落萬丈深淵,死無葬身之地一途可走!

倒不如,趁着齊王還未曾完全掌握住局勢的時候蛇打七寸,來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也許,尚且能夠搏得一線生機!

思及此,李閣老也不由得沉默了下去,整個人的神色間多了幾分頹然。

“老了,我當真是老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的這股銳氣了……”

江永聽得這話,當即暗自舒出一口氣。

只有他心中清楚,在這種大事兒之上,太子殿下有多倚重這位三朝元老。若是李閣老堅決不肯同意他的計策,只怕原本就對這個計劃存有幾分疑慮的太子殿下更是難以心安。

更有甚者,只怕太子殿下就要重新考慮這個計劃了!

縱然心中頗有幾分逃過一劫的慶幸感,江永面上卻是絲毫不顯,只恭謹地道:“李老謬讚了,江永也不過只有這一身孤勇而已。”

李閣老深深地望了江永一眼,對於這個少年郎愈發地看不透,只得虛應一聲,轉而對太子道:“殿下,不知您是否還有所顧慮?”

太子既然將他與江永留下來,就必然是有要事單獨交代,難道,便是與這計劃有關?

李哥老心中正如此揣度着,便聽太子道:“李閣老,實不相瞞,此計劃本宮確實與江大人反覆推敲過了,雖然看似劍走偏分,冒險之極。但若是慎而用之,也不失爲一條良計。只是……”

太子原本算得上是誇讚的話語一頓,眉頭微微皺起,話鋒一轉,道:“我等與齊王之間,必有一戰,但齊王的母舅河東崔氏掌控着諸多兵馬,直逼京畿,又有着滔天富貴,實在是不容小覷!”

“崔氏?!”

李閣老並未得到明德皇的提醒,對於河東崔氏之事,仍未徹底重視起來,更不知道這個表面上的商賈鉅富,竟然已經在暗中有了如此駭人的勢力,聽到此處,饒是再如何淡定,也不由得心中一驚。

沉吟片刻,李閣老再問道:“依殿下之意,我們該如何行事?”

太子眸中劃過一縷暗芒 沉聲道:“爲保萬無一失,我們還需要一個保障——神機營!”

李閣老心中一緊:“您是說……東平侯?!”

江永一直在一旁聽着太子與李閣老的對話,心知太子留了李閣老下來,只怕就是有些事情想要通過李閣老的嘴告知於自己。

但此時見李閣老一聽到“東平侯”這幾個字,就驚得臉色大變的模樣,江永不由蹙了蹙眉。

“李老,可是有什麼問題?”

“這……”李閣老面上的神色一陣怪異,對太子道,“殿下,您怎麼能作這樣的打算呢!那東平侯……別人不知道,難道您還能不知道嗎?”

江永見他這番模樣,心中又

是好奇又是驚奇,不由得往太子殿下的那方望了過去。

卻見太子輕嘆了一口氣,道:“李老,本宮這也是無奈之舉。如今除了東平侯,難道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這……”

太子這般一問,倒是問了李閣老一個啞口無言。

太子揮了揮手,道:“既然李老也沒有更好的主意,與其與本王分辯這些,倒不如好好與江大人說說,這東平侯的情況。你二人是本宮如今最爲信任的人了,這朝中還需要李老助本宮一臂之力,穩住朝綱,拖延些時日。至於軍中之事,就交給江大人了:”

太子此言,可謂是語重心長,情義深重,即便是李閣老始終不甚贊同太子的想法,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此時除了神機營統領東平侯之外,他們確實是別無選擇!

更何況,神機營距離京畿不過是數百里的距離,晝夜疾馳用不上一日一夜就能夠趕到,若是他們不打這個主意,只怕齊王也不會白白放過了這個機會。

若是齊王與神機營聯手,將他們來一個內外包抄,只怕到時候就真的是窮途末路,只能束手待俘了!

思及此,李閣老神色微微凝重了幾分,輕嘆了一聲,對太子拱手道:“是老臣迂腐了,請殿下恕罪!”

太子擺了擺手,道:“李閣老拳拳之心,本宮怎會不知?您不必多禮。”

李閣老聽得太子這般禮遇,心中更是老懷寬慰,忙依着太子殿下的意思,轉而對江永道:“江大人,既然如此,就由老朽來與您一談這神機營之事!”

江永在一旁聽了這半天,眼見李閣老被太子說服,當即含笑上前,頷首作洗耳恭聽狀。

思及往事,李閣老的面上不由地多了幾分感慨的神色,長嘆一聲,道;“說起這東平侯,當真是讓人感嘆。其實,雖然如今的東平侯承襲了老侯爺的封號,但實際上,他本非皇室子,也並非是老侯爺的親生子!”

“什麼!”江永初聞這般秘聞,不由地驚呼出聲,“可若是如此,老侯爺又怎麼會允許他承襲自己的爵位?皇室又怎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此事,說來話長。如今的東平侯本是數十年前我朝武將世家楊家之子,後楊家爲奸佞所誣,滿門被屠。當時還是皇子的皇上不忍楊家滿門忠烈就這麼斷後,才悄悄保下了當時仍在襁褓之中的東平侯,交於老東平侯教養。老東平侯爲人豁達寬厚,一向將這個孩子當做自己的親生子來教養,父子之間感情極爲深厚,與親生無異。待到孩童長大之後,皇上暗中協調,不顧衆人反對,將之選爲太子伴讀,待在身邊共同授教於太學。兩人雖然相差些年歲,但有這份同窗之誼,彼此之間是君臣更是兄弟一般,”

江永聽得李閣老這般話語,神色間更是多有幾分困惑:“既然東平侯與陛下之間有這段淵源,在這個時候理當遵從陛下的意願,盡心輔佐與殿下才是,又怎麼會搖擺不定呢?”

李閣老早知道江永必定會有此

一問,微微嘆息一聲,道:“世事無常,總不能盡如人意。楊家遇害之時,東平侯是個孩子,陛下和老侯爺都不願意他得知自己如此曲折的身世,從未將這一切告知於他,只讓他以爲自己是東平侯府的親生子。誰知道,百密一疏,當年楊家逃過一劫的家將竟然不知從何處探得了楊老將軍遺孤的下落,找上門來!”

江永聞言,神色一震,皺眉道:“難道,東平侯是放不下舊日的恩怨,纔會……”

“也並非全是如此。”李閣老打斷了江永的猜測,道,“東平侯在老侯爺的教導之下,爲人正直不阿,是非分明,對於當年的恩怨,自然不會遷怒於他人,更不願意牽連無辜,只想將那奸賊懲之以法而已。”

江永聽得此言,眸中閃過幾絲敬佩的神色。

“東平侯如此心胸寬廣,堪稱是舉世不二的豪傑!”

李閣老聞得江永如此盛讚,眉目間感慨的神色更重幾分,看了眼太子,見他神色無異,這才繼而道:“確實如此不錯,只可惜,這奸賊卻……”

李閣老的話言至一半,還是停住了話語,只擡眸望向太子殿下。

江永見得這般舉止,心頭一跳,隨之望向太子殿下,見他神色間甚是複雜,甚至帶上了幾分他看不透的神色,遲疑片刻還是將疑問問出了口。

“殿下,您可知道,這其中的緣由?”

見李閣老和江永都望着自己,太子微微一頓,方纔輕嘆一聲,道:“也罷,此事,確實是該由本宮親自告知於你的……”太子深吸一口氣,開口道,“當年陷害於楊家,使之遭受滅門慘案的,正是本宮的外祖,我母后的母族!”

“什麼!”

江永倒吸了一口氣,一時激動之下猛地從座椅上站起身來。

“竟然是這麼回事……”

江永喃喃一聲,神色間皆是震驚之色。

他突然想到,當初袁紫嫣給他的朝中大臣的資料之中,曾經提到皇后母族在十數年前曾經遭受滅門之禍,卻只是不了了之,被輕描淡寫地掩蓋了過去,誰都不知道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今想來,定然是當日裡東平侯的復仇之舉!

皇后身爲后妃,家族的每一絲興衰變動都與自身的榮辱息息相關。母族的覆滅,也相當於是間接導致皇后如此不受寵,甚至是形同虛設的原因之一。

若非是大乾歷朝來有“易後如易朝”的祖訓,只怕這皇后的寶座,早就被風頭正勁的崔貴妃拿到了手中!

而若非是當初的這一場慘劇,有同樣是武將世家的皇后母族在背後支持,太子也不會被齊王壓制到如今這般地步。

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爲當初東平侯的一場復仇殺戮而成。

雖然當初的東平侯被仇恨衝昏了頭,也許沒有想到這種種後果,但事情已經發生,兩家之間的恩怨已經可以說是不可調和,現在這個時候,他們卻要爭取到東平侯的援軍,簡直可以說是癡心妄想!

(本章完)

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8章 釜底抽薪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51章 彈劾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82章 家廟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3章 太醫的診斷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2章 中毒卷五:汝陽知府離奇死亡案_第57章 異國商人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9章 梟首行動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0章 胸有成竹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20章 會和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8章 硬骨頭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4章 壽春公主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58章 鴻門宴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8章 密室謀劃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8章 紫河車煉藥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7章 秘密任務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89章 答應下嫁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5章 嚴懲不貸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4章 沉重的痛苦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3章 突破點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3章 進京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5章 明月公主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68章 明德皇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7章 妙計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4章 難得的溫存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2章 加官進爵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3章 太子的心思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21章 齊王被困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5章 喬裝改扮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5章 苦戰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50章 接手新案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10章 犒賞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61章 窩裡反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6章 絕不後悔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10章 犒賞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80章 不安分的傢伙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61章 窩裡反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26章 心中的一根刺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3章 託付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6章 欽天監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57章 齊王宴請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3章 抉擇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22章 不是尋常人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55章 答案是什麼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8章 只欠東風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63章 寧可得罪夫人不能得罪大人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6章 錦囊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86章 跟蹤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8章 只欠東風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88章 求饒卷六:汝南王的秘密_第79章 豈有此理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0章 決斷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54章 決斷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8章 釜底抽薪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7章 放肆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21章 調虎離山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4章 綠林標記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59章 恩威並施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5章 首入皇宮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90章 躲避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8章 醉酒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2章 加官進爵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25章 終得良藥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85章 太子暗訪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0章 決斷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25章 好厲害的氣場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57章 齊王宴請卷九:伏龍山綠林大會_第112章 好心辦壞事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50章 接手新案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0章 決斷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23章 唐突了姑娘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1章 感情之事不由人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35章 明月公主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6章 另有幫手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5章 徐家舊事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68章 明德皇卷三:徐老尚書遺產案_第38章 薦書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21章 齊王被困卷五:汝陽知府離奇死亡案_第66章 線索中斷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88章 閉死關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70章 決斷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5章 苦戰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12章 任命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26章 混亂的寧遠縣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25章 終得良藥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9章 兩者之間的關聯卷八:少女失蹤疑案_第108章 嚴刑逼供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44章 難得的溫存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20章 心實的丫頭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13章 真假詔書卷十:彈劾劉太師_第150章 大朝會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7章 放肆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200章 東平侯其人卷四:任職大理寺檢法官_第46章 絕不後悔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13章 啓程卷五:汝陽知府離奇死亡案_第69章 非去不可卷一:賑災銀兩案_第8章 只欠東風卷二:任命寧遠縣丞_第12章 任命卷十一:最後的決戰_第182章 命懸一線卷七:任職汝陽府衙知府_第97章 下一世,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