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

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

徐霞客此次來江西,還有母親的遺命需要完成。

永樂年間,張宗璉被貶爲常州同知。因其清正廉潔、救護黎民,在任上病死之時,當地數千百姓素衣送葬,還募集資金爲他修築“張侯祠”。

兩百年過去,香火不斷,仍記恩情。

徐霞客母親的七十八歲壽誕,本來是要做壽的,但全部捐贈出去,用於重修坍塌的張侯祠。修繕完畢,母親又叮囑徐霞客,今後要去尋訪張宗璉的後人,將張宗璉的遺像、遺物和墨寶供奉起來。

歷史上,他直接找到自己的族親,也就是吉安知府徐復生幫忙,很快就獲知張宗璉後人的消息。

但現在嘛,徐復生早就死了,而且是趙瀚詐城時親手捅死的!

徐霞客在青原寺轉了一圈,感覺趙瀚並非什麼惡賊。至於徐復生的大仇,他也懶得去追究,反正他跟徐復生的關係也不怎麼親近。

“江陰徐弘祖,求見趙先生。”徐霞客來到總兵府,毫無心理負擔的請求拜見。

突然,又來一個士子,還帶着兩個家僕:“德安陳希頌,特來進獻《農書》,書中有載水轉大紡車之譜圖!”

侍衛連忙說:“陳先生請進。”又對徐霞客說,“徐先生請稍等,我須先去通報。”

趙瀚早有吩咐,獻水轉大紡車之人,可以直接領進總兵府。

陳希頌被帶進會客廳,不多時,便見一青年走來。

或者說,更似少年。

趙瀚拱手笑道:“鄙人趙言,幸會!”

“趙……趙先生?”陳希頌頗爲驚訝,連忙作揖道,“拜見趙先生。”

“請坐,”趙瀚笑問道,“先生從德安而來?”

陳希頌回答說:“正是,晚生出自義門陳氏,自唐代便一直定居德安。”

趙瀚真不知道什麼義門陳氏,只禮節性的讚歎道:“竟是名門望族子弟,有失遠迎。”

北宋之時,義門陳氏壯大到令朝廷忌憚,文彥博、包拯等人都建議強行分家。

最後咋分的?

朝廷派遣專門官員進行監督,把義門陳氏遍及數省的產業,先分爲291份,把陳氏子弟也打散成291股。然後,陳氏在江西的產業,另外再分爲47份。

義門陳氏分家,總計被分爲338家!

可惜趙瀚聞所未聞,只一番寒暄,就直接問道:“先生會造水轉大紡車?”

陳希頌讓家僕打開箱子,捧出厚厚一沓古籍說:“此爲《農書》,有記載水轉大紡車,而且圖文並茂,一看便知其理。”

《王禎農書》屬於元代著作,在鉛山隔壁的永豐縣定稿,包含農桑通訣5集、谷譜11集、農器圖譜20籍。幾百年後已經尋不到原本,只在《四庫全書》中找到部分內容,整理改編爲22卷。

徐光啓的《農政全書》,很多內容都有參考《王禎農書》,部分內容甚至直接照搬。

此時此刻,《農政全書》只有遺稿,還沒被陳子龍整理修改出來。

因此,趙瀚眼前的《王禎農書》,是現存的唯一兼顧北方旱田、江南水田的農業書籍!

“趙先生且看。”陳希頌拿出其中一集。

果然圖文並茂,趙瀚一看便知其原理,由轉錠、加拈、水輪和傳動裝置四個部分組成,只不過細節還得讓工匠來搞定。

水轉大紡車,其實就是水力紡紗機,但只能紡苧麻、蠶絲等長纖維,想要紡短纖維的棉花必須進行改進。

趙瀚繼續翻看其他內容,這本書僅農具就有20集,水利紡紗機也被歸類爲農具。

這些“農具”,包含槓桿、輪軸等簡單機械,也有齒輪、曲柄、繩輪、連桿等傳動和變速機件。

趙瀚隨手翻開一篇,頓時皺眉道:“如此利器,怎不見江西農民使用?”

陳希頌探過腦袋一看,解釋說:“此爲秧馬,雖然便利,但有可能壓壞秧苗。而今江西水田,多爲佃戶耕種,一人也佃不了幾分田,秧馬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秧馬類似兩邊翹起的小船,農民可以騎着走,插秧之時,按下前端不用彎腰。

而且,還可以把秧苗放入舟中,隨時取用,又省力又省事。

趙瀚決定把自己的一百畝地,改爲專門的試驗田,設“勸農所”來恢復、改進、研發農具。同時研究種植技術,研究農作物的優選和改良。

比如這種秧馬,就可以讓官吏重新推廣開來。

趙瀚把《王禎農書》放回箱子,和顏悅色道:“君亦知農事乎?”

陳希頌回答說:“略知。晚生有一莊園,喜稼穡之事,閒時亦手植禾苗,招攬工匠做些農具。前些天,看到趙先生的告示,晚生便連忙趕來獻上《農書》。”

此人的老家德安縣,距離南昌府城並不遠,明顯是來提前做投資的,千年大族非常善於觀測風向。

趙瀚問道:“吾欲置勸農所,君可願做勸農所主事?”

“不敢請耳,固所願也。”陳希頌高興道。

趙瀚叮囑一番,說出自己的要求,便派人暫時將陳希頌安置下來。

有了《王禎農書》的圖樣,水力紡紗機很快就能製成,因爲他已找到會製作水力磨坊的工匠。

水利磨坊在明代並不罕見,但往往掌握在權貴和豪族手裡。

比如歷代德王,便霸佔了濟南城的磨坊。官府在濟南護城河建起水閘,以水位落差來推動磨坊做功,德王甚至將整座水閘都霸佔,還不準百姓利用水閘來灌溉農田。

趙瀚招來秘書費瑜,吩咐道:“《農書》交給書坊雕版刻印,先印三百套,分發給各級官員學習。印書完畢,雕版保留起來,今後還有用處。”

費瑜領命離去,即刻辦事去了。

這種肯定要長期多次印刷的書籍,還是使用雕版更好些,更何況還有大量農具插圖。

直到此時,徐霞客終於被領進來。

初見趙瀚的反應,徐霞客也差不多,沒料到廬陵趙賊如此年輕。他很快就抱拳說:“在下江陰徐弘祖,遍訪名山大川以記之。先母遺命,令在下尋訪永樂朝清廉之臣張公宗璉的後人,尋張公遺物供奉於江陰張侯祠。”

徐霞客?

跟課本上的畫像長得不一樣啊。

趙瀚笑道:“徐先生是讓我幫忙找人?”

徐霞客回答說:“在下只知張公籍貫吉水,還請趙先生相助。”

“可以,你把此人的姓名、官職寫下來,”趙瀚轉開話題,頗爲好奇道,“徐先生準備去何方遊歷?”

徐霞客回答說:“先在江西,再去湘南,再去廣西、貴州。”

趙瀚只能表示佩服,這兵荒馬亂的,遍地都是匪寇,沒被歹人弄死算徐霞客運氣好。

這位老兄,曾連續八天睡山洞,一路採集野果野菜生吃。也曾被賊寇搶劫,在異地找到舊友,抵押房產才弄來銀子。

最後雙腿皆廢,也不知是生病,還是被蛇蟲咬傷。家僕趁機捲走財貨跑路,幸好獲得當地土司幫助,派人護送其回家,歸家不到一年就病死了。

趙瀚喚來一個侍衛,拿出綁腿說:“此物纏在腿上,登山趕路不會痠痛,還能防禦蛇蟲叮咬,我全軍將士打仗都用這種綁腿。”

“多謝好意,”徐霞客指着自己的腿說,“在下一直綁腿登山,此物確實好用。”

徐霞客遊雁蕩山迷路,四面皆爲峭壁,他和僕人就是解下綁腿做繩子才脫險的。

趙瀚提醒道:“湘南與江西交界多匪寇,一定要小心。”

“在下謹記。”徐霞客覺得這個反賊很不錯,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反賊。

趙瀚突然笑着說:“徐先生遊訪大山名川,可多記述些當地的礦產。銅鐵金銀錫,還有那硝石、硫磺、石碳之類,皆可強國富民,此遺惠後人之舉也。”

徐霞客仔細思考一番:“此亦可行。”

趙瀚覺得該資助資助,讓人取來五兩銀子:“我的錢也不多,徐先生且拿去用。”

一個佔據數府的反賊,居然說自己的錢不多。

徐霞客見趙瀚不似作僞,頓時肅然起敬:“多謝!”

兩人又聊起各種見聞,徐霞客前後十五次遠遊,足跡遍及全國各地,許多風土人情對趙瀚非常有用。

聊了足足一個時辰,徐霞客離開總兵府。

未來將捲走全部財貨的家僕問:“老爺,這趙賊倒是不害人。”

徐霞客嘆息道:“唉,何止不害人。我走南闖北,這些年所見所聞,唯有趙言治下最爲安定。假以時日,趙言必得天下,這是肯定錯不了的。”

家僕驚訝道:“老爺何出此言?大明江山要亡嗎?”

“你自是不知,多去北方看看就知道了。”徐霞客懶得解釋,以前跟隨他遠遊的家僕病死了,如今這個家僕是重新挑選的。

本來選了兩個,另一個家僕半路跑了,不願跟着徐霞客送死。

回到客棧,徐霞客立即寫日記,對趙瀚推崇備至。

當然,只涉及人品與德政,他不敢在文字當中說反賊必奪天下。

張宗璉的後代很快找到,日子過得還行,雖然被分走大量田產,但好歹還保留着店鋪生意。

張家人悄悄說趙瀚壞話,徐霞客也不便多言,只是想到自己家裡的情況。

唉,兒孫自有兒孫福吧,管他今後分不分田呢。

趙瀚這邊,忙着修路、印農書、制大水車、發展農會、研發農具和農業技術,各級官員都全速運轉起來。

而大明朝廷,正在討論如何對付廬陵趙賊。

朱燮元,肯定要被下獄了……

(本章完)

第517章 514【熱氣球】第644章 641【賣國與買國】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61章 060【反了算了】第1063章 1059【聖人無情】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358章 356【秦良玉】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832章 828【幾何問題】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月票第八,感謝諸位書友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630章 627【久米三十六漢姓】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469章 467【改良紡織機器】第69章 068【國事】第89章 087【送來個婢女】第182章 180【知縣的遺言】第912章 908【巴圖爾的無奈】第565章 562【雨中曲】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628章 625【嘉禾祥瑞】第223章 221【衆志】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389章 387【孫傳庭去做臺北知縣】(爲企鵝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519章 516【好事三連】第683章 680【圍困薩爾滸】第233章 231【準備從賊的布政使】(爲企鵝大第421章 419【略備薄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983章 979【金陵畫派】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99章 097【發老婆】第975章 971【外敵入侵】第130章 128【要不,你從賊算了】(爲盟主“第969章 965【大家都沉默了】第43章 042【好白菜不堪豬拱】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497章 494【外交祖宗】第596章 593【三道聖旨】第12章 012【義子?】第131章 129【又是農民暴動】第431章 429【瘟疫與洪水】第265章 263【封狼居胥的志向太小】第697章 694【哥薩克的消息】第1072章 【番外二】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717章 714【盛典】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356章 354【打仗的變成救災的】第203章 201【力戰】第575章 572【賤骨頭】第213章 211【教育改革計劃】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903章 899【龍諾迴歸】第709章 706【攻心再攻城】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346章 344【曹操】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第827章 824【浪人林老實】第741章 738【莫臥兒皇帝】第260章 258【納妾是政治任務】(爲企鵝大佬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46章 045【古文觀止】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92章 290【詩才】(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368章 366【騎戰】第358章 356【秦良玉】第882章 878【廣州所見】第408章 406【義軍】第143章 141【密探徐穎】第818章 815【一國二屬】第954章 950【對馬島】第41章 040【天元術?】第205章 203【發展農會】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278章 276【回家】(爲雙盟主“Hello付先第356章 354【打仗的變成救災的】第97章 095【費二愣子】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378章 376【大同鎮大捷】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獸】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537章 534【一羣被坑的好官】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