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

bookmark

第459章 457【百家爭鳴】

費如梅誕下一女,正在坐月子,柳如是也即將臨盆。

此時此刻,柳如是挺着肚子在曬太陽,費如蘭拉着袖擺在花園裡研墨。

趙瀚提筆寫下墨寶,三張匾額的題字:南昌大學、長沙大學、廣州大學。

這是明年即將開辦的三所大學,禮部(政治兼教育部)已經討論確認。因爲這三個省,是趙瀚最早的地盤,基礎教育推廣多年,具備興建大學的生源條件。

至於江蘇、浙江、安徽和福建,大臣們商議之後,覺得可以再緩一兩年。

主要還是朝堂和民間,因爲大學選址問題,已經打出了狗腦子。

浙江那邊,文官和士子爭論的焦點,是把大學辦在杭州還是紹興。按理說應該辦在杭州,但紹興出的大儒實在太多,此時有分量的官員和士子也多紹興籍。

如果說浙江還屬於正常爭議,那安徽和江蘇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徽商們強烈要求在徽州辦大學,不要朝廷出一分錢,他們集資修建大學都行,把學校無償捐獻給國家。桐城等地的士子很多,而且影響力非常大,他們建議把大學辦在安慶。還有許多在朝官員,認爲大學可以辦在廬州。

三股勢力,各有渠道,瘋狂在趙瀚面前進言。

一直在研究物理的方以智,都不可避免的捲進去,旁敲側擊的建議把大學辦在安慶。

至於江蘇,徽商和贛商建議創辦揚州大學,江南士子一致倡議創辦蘇州大學。雙方互相攻擊,一方說揚州充滿了銅臭味,一方說蘇州乃是妖孽之地。

寫完三所大學的御賜校名,趙瀚把墨寶交給女官,拿去禮部那邊傳回各地。

趙瀚擱下毛筆,好笑道:“辦個大學,地方士子便爭執不休,他們又怎能齊心合力反對文廟之事?羣臣多慮了。”

柳如是說道:“陛下把朱子和陽明公請進文廟,自是有深意的,讀書人鬧不起來。”

“哈哈,柳君知我。”趙瀚大笑。

明朝讀書人,不管承認與否,都是朱熹的徒子徒孫。王陽明的心學傳人,也在江南數不勝數。

把這二人列爲文廟七十二賢,瞬間就將天下士子分化,必然獲得大量的支持者。

趙瀚保留了孔孟,甚至保留了顏曾,至於孔子的其他門徒,跟當今讀書人有啥關係?你在街上隨便找個前朝秀才,讓他背誦孔門七十二賢的名字,他能背出一半來就算是博學之才。

相反,朱熹和王陽明大名鼎鼎,門徒擁躉遍佈天下,這些人都是趙瀚政策的潛在支持者。

即便趙瀚用膝蓋思考,都能料到輿論走向,官民爭論的焦點,必將從是否更改文廟祀位,轉變成究竟該更換哪些賢哲。

短短几天時間,已經有官員遞上第一批名單。

除了趙瀚所說的那幾個,有人還建議增加司馬光、包拯、于謙、海瑞、張居正等等。

至於王安石,一直到清末都評價不高,就算有人出言讚頌,也只是誇獎王安石的私德高尚。

對王安石的全面認可,是在民國開始大流行的。

老蔣甚至自比王安石,還讓全國進行大討論。當時各級政府官員,都要召開相關研討會,請來知名學者搞“王安石變法講座”,大小官員必須寫文章,把王安石變法跟老蔣改革結合論述。

老蔣一輩子推崇三人,即:王安石、王陽明和曾國藩。

可惜,他只活成了曾國藩,在日記方面尤其的一脈相承。

清末和民國的名人日記,很多都屬於理學遺毒。

在文字獄的加持下,滿清徹底閹割理學,理學思想已然全面倒退。

讀書人主動剝除理學的務實內容,又特別吸收心學的空談虛妄,讀書人紛紛追求“修身悟道”。他們一邊貪贓枉法,一邊以道學家自居,喜歡寫日記彼此交流修身心得。有官員爲了表現自己坦誠,甚至在日記裡記述:昨夜與老妻敦倫一次。

這種日記,大公無私,道貌岸然,都是專門寫來給別人看的。

日記裡的曾國藩是聖人,現實中的曾國藩……呵呵。

在趙瀚這裡,沒有文字獄,反而鼓勵百家爭鳴,如今已誕生諸多學派。

其中,廬陵派、金陵派、含珠派,被統稱爲“大同學派”。

廬陵縣之前一直是趙瀚的統治核心,鉛山含珠書院又是趙瀚曾經讀書的地方,這兩地迅速風行大同理論學說。南京又是首都之地,大同理論也極爲強勢。

三地同屬大同學派,但各有側重點。含珠派主要用傳統理學闡述大同,廬陵派摻雜心學與理學,金陵派則是博採衆長。

顧杲在無錫集資重建東林書院,東林派宣告復興。

死灰復燃的東林派,已然調整學術思想。主旨雖然還是“讀書、講學、愛國”,但加入一些大同思想,同時強調“相忍謀國、切忌黨爭、理學爲本、實學當興”,東林士子開始主動研究天文、地理、數學、物理、水利等學科——他們以前就有涉獵。

桐城派也宣告誕生,融合理學、心學,又在方以智的倡導下,對自然科學進行探究。

金陵大學的教授王之良、婦科聖手傅山,在南京聯合創建“關學派”。橫渠四句、大同理論,又吸納朱熹、王陽明的學說,形成一套頗爲另類的新關學。

劉宗周拉着一票浙江人,在紹興創建“山陰派”。這一派屬於全新的心學,同時吸納程朱理學,強調“慎獨”修身,持身以正而匡扶天下。

長沙那邊,王夫之、王介之、熊渭公、郭鳳躚、管嗣裘、文之勇等人,創立“嶽麓派”。以理學爲本,提倡解放人性、氣一元論(樸素的唯物論)、理勢合一(樸素的進化史觀)等等,這個學派在湖北的南部地區也傳播甚廣。

以幾社成員爲基礎,還在華亭創立“實學派”。

實學派特別有意思,雖在華亭創立,核心基地卻在上海。不但提倡實學,還倡導實學與工商業結合,好多以前的幾社成員,現在不做官而跑去經商。

另外,廣東有南海派,福建有泉州派。

不管哪個學派,由於趙瀚提倡自然科學,而且今年還納入“鄉試”,因此或多或少的都開始涉獵數學、物理等科目。他們中的許多人,或許對自然科學嗤之以鼻,但這玩意兒關乎今後科舉,必須硬着頭皮研究才能擴大學派影響力。

至於大同理論,任何學派都得研究,這屬於新朝的主體思想。

只不過,很多學派掛羊頭賣狗肉,他們闡述的是《禮記·禮運·大同章》,不贊同趙瀚搞的分田析產那一套!

隨着翰林院、欽天院各館發行季刊,這些學派也各自發行學刊。

一個季度,發行一期,銷量不是很好,甚至賺不回成本。但看起來挺熱鬧的,還在刊物上打筆仗,往往逮着別的學派狂噴。

忙着傷春悲秋、感懷前朝的酸儒,也經常被這些學刊吸引。

新的學術思想太多了,看得酸儒們眼花繚亂。難免就要自組社團,或者自行創辦學刊,或者去別家的學刊投稿,對自己看不順眼的觀點吐口水。

學刊之中,也非全部學術文章,50%以上的內容刊載詩詞文章。

此外,小說、戲曲大興,通俗讀物也開始出刊,類似於商業報紙和文藝雜誌的結合體。

幾百年後的文史研究者,如果深鑽這個時期,必被五花八門的思想藝術學派搞得腦殼疼。它是混亂不堪的,又是欣欣向榮的,陳腐與革新正在交融並舉。

“陛下,費如飴求見。”女官稟報。

趙瀚笑着說:“帶他進來。”

費如飴依舊穿得花團錦簇,但總算沒有直接穿女裝。這貨豎着沖天冠,臉上塗脂抹粉,那脣紅齒白的樣子,很像後世腐劇裡的男主角。

趙瀚問道:“你來作甚?”

費如飴說:“陛下,咱辦了個戲班子,名字喚作‘吟春社’。這南京的戲曲江山,都快被崑腔、徽腔瓜分殆盡了,我江西高腔怎能落於人後?嘿嘿,請陛下給吟春社御筆題詞,招牌怎也要響亮一些。”

“你就不能做點正事?整天忙着吃喝玩樂。”趙瀚搖頭感嘆。

費如飴叫屈道:“怎會不做正事?龍騎兵、軍醫團的制服,咱也是有參與設計的。簡化國旗圖案,咱也是提了意見的。以前還靠家裡養活,現在卻是自己賺銀子,成衣店的生意可紅火得很。”

趙瀚哭笑不得:“工部李郎中上疏,告你勾搭他的兒子。可有此事?”

“那怎麼能叫勾搭?志同道合而已,”費如飴解釋說,“我與李公子,皆好華服美儀,皆喜聽曲唱戲。無非一起參加聚會,哪有他們想的那般齷齪?”

趙瀚心想:我信你個鬼!

費如飴不顧君民禮儀,直接捱到趙瀚身邊:“陛下,給吟春社題個招牌唄。”

趙瀚讓女官拿來紙筆,說道:“退至三步以外,朕可是皇帝,你不能靠得太近。”

費如飴笑道:“咱倆誰跟誰啊?別說陛下做人間皇帝,便是做了玉皇大帝,咱們也是舊日故交。陛下不是忘舊之人,我也不會打着皇帝招牌做壞事。數百年後,你我交情也是一樁美談。”

趙瀚迅速提筆寫字,啐罵道:“拿着字滾遠點!”

(本章完)

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514章 511【遵義還是歸貴州了】第624章 621【祿天香上線】第341章 339【擴編 換裝 刺刀】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569章 566【斷臂求生與離心離德】第676章 673【糧倉】第501章 498【雨中攻城】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464章 462【南京見聞】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298章 296【家有賢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99章 297【許多人要倒黴】第892章 888【市井】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646章 643【直擊命門】第772章 769【回國】第57章 056【會社組織】第1003章 999【封王】第1080章 【番外十】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1069章 1065【終章四】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892章 888【市井】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433章 431【揚州瘦馬,從此消失】第721章 718【彌爾頓訪華】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260章 258【納妾是政治任務】(爲企鵝大佬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915章 911【分裂的葉爾羌】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444章 442【玩物喪志】第966章 962【又一個樂不思蜀的】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855章 851【守株待兔】第277章 275【嶺南三忠】第1045章 1041【蝦夷縣】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953章 949【北緯38.65度線】第397章 395【各自備戰】第146章 144【抓到個科學家】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686章 683【先登】月票第八,感謝諸位書友第237章 235【孽畜】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24章 024【訓詁學】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94章 791【穩如老狗】第135章 133【兵不血刃】第482章 479【大同凌凌漆】第427章 425【破城】第323章 321【倒戈】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321章 319【朝鮮廢主】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941章 937【中英法葡四國聯盟】第754章 751【葡萄牙和非洲】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841章 837【棉稻輪作】第898章 894【遠航美洲】第812章 809【哭門叩闕】第367章 365【圍困】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73章 072【理清矛盾】第88章 086【願者上鉤】第675章 672【番茄炒蛋】第87章 085【黃家鎮,黃老爺】(爲企鵝大佬第3章 003【津門風雨】第852章 848【沙俄貴族】第767章 764【格物學派】第518章 515【蒸汽機?】(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57章 455【滿清也要練龍騎兵】第660章 657【艱難的起義】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816章 813【全都要】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46章 344【曹操】第503章 500【一直圍到死】第693章 690【窮途末路】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1042章 1038【幕府副將軍】改明白了第318章 316【彼之奸臣,我之能臣】(爲上仙第688章 685【又是個不守軍紀的】第932章 928【黃河】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760章 757【造反寶典】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167章 165【喜上加喜】第654章 651【我滅你國,你得謝恩】第676章 673【糧倉】第796章 793【騎兵決戰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