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嗷——嗚——”
一聲雄渾有力的長嘯。王勇站在樹屋下,裸露着上身,雙手拍打着堅硬的胸脯,衝着叢林大聲喊着。
一場遭遇戰,殺掉了兩頭灰狼。王勇對自己的信心倍增。他黑亮的眸子中,眼神漸漸褪去了稚氣和憂鬱,變得更加堅定。
狼皮已經被他用匕首剝了下來,撐開晾在樹屋頂上。狼肉被他切割成大塊,用樹枝串好插在火塘邊上,燒烤熏製。
這種燻肉的方法,還是他偶然發現的。
那是他剛來的時候,由於周圍的食物豐富,所以,帶到樹屋頂上的一條烤魚沒有吃盡,就被他忘到樹屋內。幾天後,他翻動晾曬茂草的時候,才發現那條只吃了一半的魚。
讓他驚喜的是,魚肉並沒有他想象中腐敗壞掉。試着撕下一條魚肉,肉絲乾爽且韌性十足。煙火使魚肉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並且結成了一層密實的表皮。陰涼通風的樹屋也加快了魚肉內部的乾燥,防止了細菌的生長和蒼蠅的侵害。就這樣無意中,王勇找到了解決了鮮肉易腐壞而無法長期儲存的辦法。
河裡有魚,灌木叢中有野雞和山兔,食物對王勇來說,來的非常容易。他也沒有必要去吃那些乾肉。所以,他也沒有再次嘗試。
這次,他一次性打死了兩頭狼。狼肉雖然有些腥臊,品質卻是和狗肉一般,富含營養。對於正在試圖快速增長體力的王勇來說,這些狼肉是很好的滋補品。所以他不打算浪費掉。
除卻自己吃的,他還給黑子準備了很多鮮嫩的生肉片。這條大狗雖然受了比較嚴重的傷,但是並不致命。此時,正趴在王勇專門在樹屋下給它搭建的草窩中,用舌頭舔舐傷口。傷口已經止血,長上了一層白色的薄薄的肉膜。
“吃吧,多吃點。”王勇將一條狼肉放在黑子嘴邊。
黑子雖然比較虛弱,但是聞到肉腥,還是一口將肉吞掉。黑黑的眼睛感激的望了望王勇,艱難的搖了搖尾巴。
“喏,這裡還有。”王勇又將幾塊狼的內臟放在黑子面前,然後退身走到火塘旁。
他明顯感覺到,由於捕獵小動物和吞噬生肉,黑子的野性日漸被髮掘出來。“假以時日,它一定會兇猛如狼。”王勇暗暗想。
這次,兩隻狼雖然給了王勇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結果還是讓王勇相當滿意。不僅他第一次收穫了大量的肉食和毛皮,主要是增強了他的自信心。空手擊殺一條灰狼,這是他從前想也不敢想的。看來,這一段時間艱苦的鍛鍊,還是很有成效的。
不過,這樣的檢驗方法以後還是儘量避免。山中的野獸,牙齒唾液中都含有大量的病菌,如果他不小心被咬傷,染上疾病,在沒有藥物的荒野中,可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了。
所以,他更急迫的想要練習射術了。那樣,他就可以依靠弓箭遠遠的射殺可能對他產生威脅的動物了。
狼骨狼筋堆放在一邊,這些都是製作武器的上好材料。在沒有金屬箭頭的情況下,骨質箭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於那一條條絲樣的細長狼筋,用作弓弦兒,可能要比他搓編的藤繩更加結實,富有彈性吧?
“不怕死的,就全來吧。我會一個個把你們全都殺掉!”王勇此時壯懷激烈,大聲向藏在叢林中,在遠處窺視他的獸族宣戰。
“嗷嗚————嗚————嗚——————”一聲悠長淒厲的嘯聲似乎在迴應他的挑戰,在密林深處悠然迴盪,自然帶着一股萬物肅殺之氣。
王勇脊背一涼。他聽出,這是那條狼王的嘯聲。
穿越第一夜,那條狼王給他的震懾力太大,以至於他在潛意識中,始終認爲,總有一天,他會和這頭狼王對上。
王勇殺死的兩隻灰狼,應該屬於這個狼羣。不過,它們之所以單獨出來狩獵,大概是戰力太弱,或者是剛剛成年,被狼羣驅逐出去的兩隻小公狼吧。
大口嚼着烤得半熟的狼肉,王勇將篝火添得更旺。不管怎樣,在他沒有充分準備好的時候,還是希望它不會來的太早。
發現叢林中有野人出沒之後,王勇着實擔心了兩天,有幾天,他刻意壓着火塘的火,儘量不發出太多的煙。不過,野人並沒有再來。看起來,他們只是偶然路過這裡,看到煙火,便過來取了火種離去。
在學校歷史課上,書本上可是這樣說過,原始人類都有一個大火塘,裡面的火種常年不滅。所以不需要經常外出取火。可是,書本上可沒有講,現代人怎麼在原始荒蠻之地生存。王勇想想,過去背的那些化學公式真是沒有用。不如武器和技術來得實際。
總吊着心過日子也不是辦法,所以,王勇漸漸學會了忘記膽怯,變得像個男人一樣敢於面對危險。既來之,則安之。大不了,和他們正面遭遇下,是敵是友,也就知道了。
基於這種越來越放鬆的想法,既然決定在這裡長久生存下去,王勇開始設計自己未來的日子了。
在穿越後第十個黎明到來後,王勇又多了一項任務——燒製陶器。
火塘經過長時間的燃燒,裡面已經堆滿了大量的灰燼。清理這些灰燼的時候,王勇發現火塘四周的泥土,都已被炭火燒得發紅板結,砍刀敲上去,“噹噹——”發出脆響。
“這不是陶盆兒是什麼?”王勇想起媽媽養花時用的陶製花盆兒。
忽而,他想到,如果自己能用火燒製出陶碗陶罐,那麼他就不用每天辛苦的往返樺樹林,去採集樺樹汁,另外,最重要的是,他已經很久沒有喝過熱湯熱水了。
想到自己可以用陶罐煮出鮮美的魚湯,王勇咂咂嘴巴,再也按捺不住興奮。烤肉是好,可是天天吃烤肉也有膩歪的時候,
“既然自己已經想到了,那麼——” 略一思籌,王勇決定將製陶列入生存之必須的行列中。
想要燒製陶器,山裡的腐殖土肯定不行,必須要粘土。王勇想起沙灘西側,有一段坍塌的河岸,在那長達數十米的截面裡,兩尺厚的黑土下,全是黃色的粘土。
毫無疑問的,王勇立即將那塊裸露出黃土的河岸據爲自己的勢力範圍。只是,要去採挖黃土,需要經過一片荊棘林。不過,這點困難,根本擋不住一心想燒製陶製容器的王勇。
沒用上多久,王勇就用背篼弄回了一堆黃泥。
在一塊平石上將黃泥用水和好後,王勇忽然覺得有些無從下手了。他還是把燒陶想的過分容易些了。畢竟他是從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先前用過的瓷盆瓷碗都是買現成的。現在陡然要自己加工,要做什麼做坯料,怎麼燒,他還一點經驗都沒有。搜索自己的記憶,除了在一些書本上看過些隻言片語的原理,唯一可借鑑的就是鎮邊一家磚廠燒磚了磚窯了。
想想原理應該也是差不多。都是用火把粘土燒結,只不過,燒陶需要的溫度應該更高些。
“先做幾個陶碗,再弄個陶罐試試。”王勇略一沉思,動起手來。目前他只挑自己最需要的東西做。第一批陶器權當實驗,爲以後燒陶積攢經驗,當然,他希望實驗最好能成功。
陶碗陶罐的坯子倒是好做。小鎮偏遠,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小時候沒有什麼現成玩具,就是和泥玩了。
捏了幾個泥碗兒,王勇怎麼看怎麼覺得這碗歪歪扭扭的。“碗壁厚薄不一,碗底凹凸不平,這碗真要燒出來,還真不堪使用。”王勇撇着嘴搖搖頭。
重新將泥碗揉成泥團。如同和麪一般揉了半天,讓膠泥更加賦予粘性。王勇在石面上找了一塊平展如鏡的地方,揪了幾個泥團,先把泥團壓在石面上,底部弄平。又聰明的找了一段原木,直接插入泥團內,壓了個圓圓的凹坑,泥碗的雛形便出來了。拿掉原木樁,又用手將“碗壁”捏得平整均勻。一個陶碗的泥胎就做成了。
當然,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王勇可是足足用了半小時時間才做成。將自己的“處女作”輕輕捧在手中,黃色的,泛着濃重泥土腥氣的光滑泥胎如同一件藝術品。
小心的將陶碗的泥坯放在樹屋下陰涼的地方。王勇滿心歡喜的端詳着,似乎已經看見一個晶瑩潤滑的瓷碗擺放在面前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做第二支,第三隻瓷碗的速度就快了許多。
兩個小時後,王勇做出了十二隻瓷碗的泥坯。之所以做這麼多,主要考慮到燒製陶器的成功率問題。畢竟他沒有燒過陶器。這些坯料,他也不知道到底能燒出幾隻成品來。
做陶罐就要複雜得多了。不過,這也難不住一心想要喝湯喝熱水的王勇。
依舊是底部弄平。上面的罐體由於要弧形並收口,所以王勇並沒有用木樁直接當模具。而是將發好的黃泥捏成細條形,一圈圈的從底到口盤上去。然後再用手指和光滑的木片蘸着水將泥胎抹得光滑如鏡。
陶罐如同一尺高矮的罈子,爲了以後便於使用,王勇還在罐體外粘了兩個把手。
做了兩隻陶罐的泥胎。他挖的粘土已經告罄。王勇一屁股坐在地上,這才發現,自己渾身汗溼,如同做了許久的重體力活兒,累的幾乎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