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現在NBA把很多充滿靈動性的東西都掐死在搖籃裡了。大郅和快船隊的3年600萬美元的合約剛剛生效沒幾個小時,NBA名宿,當年湖人隊的老球星埃爾金,貝勒就嚴肅地指出:“我們找王來就是要他在外線穩定的三分火力,在聯盟裡,像他這麼高個子的三分投手可是不多啊!”
這豈不是又回到了大郅在達拉斯時的老路?炒冷飯本身就已經夠乏新可言了,看來急功近利的NBA更喜歡封殺菜鳥們的創造力,在美國,這種歧視也絕非只用在外籍球員身上,
“這就是你的位置,你不該這樣,更不該那樣,你以爲你是老大啊?”看來美國所謂的個性自由也不是絕對的。至於這兩天
大郅在洛杉磯和米勒苦練擋拆戰術,他們練得再好,難道還有猶他的出色嗎?看看新賽季從爵士隊出來被交換到華盛頓的拉塞爾吧,以前他敢拼敢搶敢投,到現在好像只會投三分,侵入籃下也會把投不進都難的好球砸在籃筐上。
類似的證據我們還可以從埃斯利和安德森身上找到證明。事實上,從爵士隊出來的球員不可用早已成爲聯盟裡秘而不宣的默契。當然並不是說過去的好東西就不能用,畢竟某種程度上我也算是個典型的懷舊青年,但現在我覺得真的該換換新花樣了,但創造力這東西知易行難,難道是說來就來的嗎?
所以有人說如果姚明和大郅晚五年來,聯盟肯定不會要他們。爲何?技術已定型,連剝削創造力換來的原始積累也沒了,當然榨不出油水。我的意思是籃球不過是一場遊戲,高興就玩,創造力才能信手拈來,要不只剩下認認真真的循規蹈矩,拿來何用?不如當一切什麼都沒發生更好。
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我想起這樣一句以前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頗有感慨。還有一句,”天堂本來就是黑暗的,可天使是光明的.....在籃球場上,刺破黑暗的利劍就是你的創造力”當然這話是我說的。
很多NBA球員都把籃球視做自己的生命和靈魂,這種觀點似乎頗令人振奮,所以反響很好,但卻有點兒一邊倒的不甘。前兩天,一位專門跑外採訪國內籃球的記者,在分析中國男籃爲何在世錦賽和亞運會上兩折塵沙的原因時,說的一句話倒很中肯:“這幫球員就是打疲了!”
把這種定位放在NBA球員身上倒很貼切,這似乎很難讓人理解難道那些球員們已把給他們帶來金錢、快樂與尊嚴的籃球看成是種累贅了嗎?恰巧前兩天爵士隊的老將馬龍終於也講出了他頂多再打一個賽季就將永遠退役的誓言,一海無盡,鳥兒飛得再高也終有倦怠歸巢的那天,這似乎也爲今天的論調作了及時的註腳。
是的,談起金錢,我們總有太多的話要說。NBA真的就是一出徹頭徹尾的金錢遊戲。前一陣聯盟官方和球員工會爲奢侈稅和所謂第三方託管金的糾紛而上演了一幕狗咬狗的鬧劇,當然這話的立場稍顯過分了,據說是爲了保護中產階級球員的利益。
可細算算,即使球員工會最終落敗,這些中產球員們的年薪也有五六百萬美元之巨,在世界各大體育運動中也屬暴發戶了。倒是狀元秀姚明在臨去休斯敦說的一句話很讓我們清醒“光是第一年的年薪就夠我花一輩子了”,這還是他4年1800萬美元被各方大爺颳去大半後剩下的感慨了。
在這裡似乎說了點題外話,其實不然。現如今很多NBA球星爲何創造力越來越少,甚或瀕於泯滅的邊緣?就是錢鬧的,也許這種觀點偏頗了。在很多美國貧窮的籃球天才眼中,進入NBA是改變自我命運的敲門磚,所以他們在職業生涯初期經常表現得創造力十足,讓人們眼睛一亮。
很自然地,球隊老闆們歡喜之餘,自然要花大價錢把他們千方百計地留住。但我們得承認,這種一夜暴富的進度實在太快了,不但我們這些觀望者的理智不能承受之重,恐怕連球員自己都不能把持這種人生境遇的大起大落,所以出現坎普、溫貝克等人睡在巨單肥約上睡大覺而不思進取的人生悲劇。
其實他們的想法也真的很簡單一“我都這麼有錢了,人生奮鬥也就如此了,還犯得上整天想什麼新花樣來取悅觀衆嗎?”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在這裡我們也大可不必用什麼人生價值的質量曲高和寡的條例去強求他們。
畢竟這些NBA球員大多出身貧寒,所受的教育都不足以承受這種誘惑,加內特,坎普們不都是因爲學分不及格而被迫提前進入NBA的嗎?即使算上那些在大學裡中途輟學的籃球精英們,內心境界和理想追求大概也相去不遠,加上經年累月的比賽壓力,常規賽、季後賽,再加上上了層次的奧運會和世錦賽,他們真的把那些原始的創造力在現實的磅礪中漸漸迷失棱角。
不是嗎?其實我們也有這種體會,當一種創造力暴露在生活與自我尊嚴的重疊面前時,你猜這種激情會持續多久?畢竟我們誰都不是上帝,想到這裡,我們執著的情感似乎也有些釋然了。
金錢無罪,不可饒恕的其實只是我們把握的尺度。想想以前的那些NBA球員,他們的收入並不高,更多的創造力都是來自對籃球純樸的熱愛,甚至他們可以不要一分錢,就可以把畢生精力奉獻給籃球。
對他們來說什麼是最有價值的?就是奪得總冠軍,或者創造出新式動作來取悅觀衆。不但球迷開心,自己也有種自我價值被認同的快感。“是的,在我們那個時代單純爲了追求金錢是可恥的”,賈巴爾回憶說。
其實他一直就對現今NBA球員言過其實的高收入有看法。當然這種純淨的追求也和當時的社會大氣候有關,人們心靈經受社會畸形現象和戰爭後遺症的雙重摧殘,他們亟需心靈有份寄託,所以造就了早期NBA創造力的百花齊放。可貴的是,他們從未覺得自己收穫的少於付出。
遺憾的是,自從電視轉播和喬丹出現後,聯盟的商業氣息越來越濃,這就造成了前輩們與如今球員的最大分歧,前者可以通過追求而獲得適當的金錢認同,而後者卻在超前金錢享受下,很難再有發揮自我創造力的興趣了。
有時候我想,真就不如讓這些NBA球員們什麼都不聽不知,然後專心致志地打好自己的籃球。
最後再重申一點,籃球歸根到底就是我們人類琢磨出來的票房遊戲,爲了保持創造力,一切真的不必太認真了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