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

在明德殿接了差事後,拿了李承乾手諭的許敬宗是小跑出去,由此看見他對宇文士及是恨到什麼程度了。對於他的幸災樂禍,瞭解內情的李承乾並不反感,老許也不容易,被宇文士及冤枉了十幾年,要不是碰上自己,這老小子恐怕這輩子都沒地說理去。

舞弊不舞弊那不重要,皇帝不在乎,太子也不在乎,許敬宗就更不在乎了,他們唯一關心的宇文士及不惜弒子是不是想掩蓋什麼,比如說武德九年蓮花寺的事。

可宇文士及怎麼說也是個國公,什麼證據和線索都沒有就去審人家,只要讓矢口否認,那就是大羅金仙也沒有辦法。

於是,許敬宗先去了兵部去調出當年參與蓮花寺案件的府兵檔案,隨即又讓京兆尹上官儀以宇文家爲子弟科考賄賂官員爲由羈押除壽光縣主所生幾個年幼孩子外的所有男丁。

經過幾天的“詢問”後,許敬宗覺得是時候該會會自己這個老冤家了,於是將李承乾請到後堂,聽聽他是如何審這位郢國公的。

大理寺正堂,身上一塵不染的宇文士及神情淡然的走了進來,看了一眼站在堂中的戴胄和孫伏伽後,淡淡的問道:“老夫是秦王府的舊臣,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罪名,是不是就該放老夫回府了。”

根據唐律,宇文士及即便是無緣無故的殺了自己的兒子,最多也就是罷官和降爵,所以有恃無恐的他纔敢對戴胄和孫伏伽這兩個大理寺的頭兒如此的囂張。

就在宇文士及想再給這兩個沒能耐的刑官幾句的時候,許敬宗笑着走了進來,一邊往主位走去,一邊說道:“破野頭,幹嘛啊,戴孫二位可是以禮相待,之所以沒把你怎麼樣,那是看在你還有爵位在身,你還真以爲他們治不了你呢!”

你你你,宇文士及張大了嘴巴看着許敬宗坐在了主審的位置上,而戴胄和孫伏伽二人也都跟着坐在下首,這怎麼能不讓吃驚,是誰出的這麼損的主意啊,讓許敬宗來審自己。

呵呵......,“你看,你那麼驚訝幹什麼,是不是怕本官把你的那點破事都抖落出來啊。你呀,臉色實在是不好,用不用本官給你請個大夫啊。”

看到宇文士及呆呆的站在地上,許敬宗讓差役給他搬了一把椅子,又上了一杯茶,今兒要說的話太多了,可別把這老匹夫累壞了,那自己精心準備這麼多驚喜可就白費了。

“我說破野頭啊,你是個小人,這不僅我知道,就是朝中不少大臣也是清楚,別人想不通你爲什麼做,可本官想的明白。

用你的話說,咱們哥倆算是半斤對八兩了,一個手舞足蹈看着自己的父親被砍下腦袋,歡天喜地的送自己的兒子,兩個都特麼是卑鄙小人,不是嗎?

不過,本官還比你強點,因爲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殺自己的兒子的!……”

聽到許敬宗的譏諷之言,宇文士及大聲的反駁着:“老夫和你不一樣,你是真小人,僞君子,老夫當年是被逼無奈的!至於宇文晾那個逆子觸犯唐律在先,本官也是本着不想讓他再遭罪才痛下殺手的!”

看宇文士及亂了方寸,許敬宗笑眯眯的打開了案子上的卷宗,隨即說道:“行,你說的都對,昔日的真小人,審今日的僞君子,多麼惡毒的話都無所謂了,用不用本官給你點時間說說江都之亂的事?”

宇文士及是個老狐狸,牙口那不是一般的緊,想在不用刑的情況下取得確實的口供,那除了激怒他,許敬宗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再說反正他的名聲已經讓大夥兒遭賤多年了,今兒能把他一起拉下水,那就再壞一點又能怎麼樣呢!

“好,既然你不說,那就來聽聽本官這些天到底查到了些什麼吧,很有趣,要是有什麼不對的,你也可以隨時補充。.......”

武德元年六月,宇文士及暗中派信使往長安送了一個金環給太武皇帝,暗中表示自己要歸降大唐、棄暗投明。可同年九月又在封德彝的建議下,他又背其諾言跑到濟北去爭糧,緊接着又接受其兄頒封的蜀王名號。

武德二年,宇文化及爲竇建德擒殺,濟北豪族都勸宇文士及徵發山東兵馬,北擊竇建德,奪取河北。宇文士及沒有同意,隨從封德彝主動投奔長安。要知道當時濟北的豪族還是很有實力的,如果宇文士及接受他們擁戴起兵,有很大的機會取代竇建徳成爲新的夏王。

他爲什麼會放棄一個這麼好的機會呢,大爭之世,能當主子誰又願意當奴才呢,這其中的道理恐怕就只有他和封德彝二人知道了。

宇文士及到了長安後,太武皇帝並有給予他和封德彝一樣的待遇,反而責備他:“你兄長當初確定進攻關中的方略。如果擊敗我們父子,還會放過我們嗎?那你能到何處安身呢?”

宇文士及請罪道:“臣罪該萬死。但臣從前在涿郡、汾陰宮便曾與陛下密論時局。陛下稱帝后,臣便欲投效,並進獻金環,.......,希望以此贖罪。”

聽了他的解釋後,太武皇帝大笑對侍立一旁的裴寂等人說道:“此人六七年前便與我談論天下大事,你們都還在他之後。”,隨即便讓他以散官在秦王府參贊軍機。

武德三年,隨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剛,復封新城縣公,迎娶壽光縣主爲妻,遷秦王府驃騎將軍。武德四年,隨軍平定王世充,擒殺竇建德,報了殺子之仇,因功進爵郢國公,拜中書侍郎。

到了武德八年,檢校侍中,成爲宰相,兼任天策府司馬,成爲朝中炙手可熱的實權人物,且在朝中爲秦王張目,對抗建成和元吉一黨,爲秦王所倚重。

“許敬宗,你究竟是什麼意思,難道說老夫幫陛下有錯嗎?這又和逆子舞弊案有什麼關係,你不要顧左右而言他,要是沒什麼足夠的證據,你就放了老夫,要不然老夫還要到陛下那參你一本。”

呵呵......,“郢國公,你別忘了,當年本官曾作爲你和封德彝的副手一起去圍剿的蓮花寺,要是沒記錯的話,當年是令公子宇文晾親自帶家將斬殺的王晊吧。

當年的人還沒有死絕呢,還有本官還要引見以爲故人給你,見了他後,本官倒是要看看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話畢,許敬宗拍了拍手,只見一箇中年男人走了進來,驚的宇文士及面色突然恐慌起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駙馬都尉、宋州刺史-封言道。.......

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陽境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兩個精力旺盛的超級賽亞人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處都鬧幺蛾子(1)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四百五十章 挖牆腳到老夫頭上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慘的世家子弟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該敲打的時候就得敲打第五十八章 並省官吏(5)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門!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七百三十四章 又起波瀾第四十五章 貞觀二年的蝗蟲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過分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時蹦出來一個哪吒!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與子,不同也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極宮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小子偷着樂吧!第三百六十七章 吃點核桃補補腦吧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場降職記第二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幹就幹大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見聞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一百二十一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2)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復來的就是這麼快!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六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了,膨脹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2)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人者、馬周也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三百八十二章 說話不算話的李世民第九十四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九百章 驃騎營(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應的非常痛快!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五百七十章 永昌府的席面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給皇家丟臉的賤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進行時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聽牆角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四十八章 滅蝗進行時(3)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買骨的李世民 (1)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塗啊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三十三章 不服氣,也有招(2)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動手不動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三十七章 出使風雲(3)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八十七章 初遊翠微宮第五百一十章 蒼天饒過誰(二)第九十三章 爭糧打井(3)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孫衝 你大爺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這是打誰臉呢?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東方朔一樣的弄臣?第八百八十四章 長孫衝的發現!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調兒了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麼是你親叔叔啊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還沒餓死啊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麼小就會看花姑娘了?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