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

校書郎-岑文昭滅了自己一門的案子沒用幾天就傳遍了整個長安城,大過年的出了這麼一樁大案,勾起了百姓們的八卦之心,隨後就有不同的版本的岑文昭殺人案流傳於市井之中。

對於這種罪大惡極、毫無人性的敗類,經中書省呈報後,皇帝當即批紅抄沒家產,擇日斬決。值得一提的是作爲中書令的岑文本竟然對自己親弟弟殺人一事諱莫如深,已經好幾天都不出來見人了,只是一心找家照顧急出病的母親。

李承乾已經聽人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之後就會忘記剛剛發生了什麼,其實換個角度來說,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這不,就在前宰相蕭瑀因風化案被押解進京後,長安城百姓把目光和注意力又都放在他的身上,快七十歲的老頭還搞這個,這還真是金槍不倒翁啊!

消息之所以傳的如此快,究其原因還是蕭瑀爲官時不厚道,處處刁難於人,現在他落難了,人家還不出來可勁兒糟蹋他。當然了,這和百姓們的愛好也有一定的關係,畢竟牽着到了男女之間的那點事,這總比血淋淋的殺人案要好的多吧!

現在要是走在長安城的街面上,如果有人在聚堆扯閒篇,十個得有九個在討論“七十不老翁戲俏娘”的故事,蕭瑀這位前宰相成爲京城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甚至還有官員旁敲側擊的問蕭銳,他們家到底有什麼秘方能讓人這麼大歲數還龍精虎猛的,看在同僚的份上,也給上一點兒,這人一上了年紀,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嘛!

至於襄城公主就更別說了,不少貴婦人看着她要麼躲着走,要麼就打聽公公的糗事,無可奈何的她只能稱病閉門,並且嚴令府中的下人嘴上要有個把門的,不要讓外人看蕭府的笑話。......

大理寺牢房,蕭瑀在躺在一把椅子上閉幕眼神,旁邊還有點着香爐,牢房中一應的日常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這些都是襄城公主派人送來,怕公公年紀大了遭不這裡面的罪。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在大理寺的牢房中最體面的一個,不,最應該整個大唐的監牢他這一間是最豪華的。大理寺卿戴胄是執法如山,可他不是傻子,皇帝跟蕭瑀的私人關係很深,以前他在朝中作那麼大,不是照樣沒把他怎麼樣。

只要不涉及謀反,別說搶一個小寡婦了,就是他搶上十個八個,也照樣還是親家,該吃吃,該喝喝。沒準案子結束了,入宮覲見皇帝還特麼能復關復爵呢,息王妃不就是擺在那裡的現成的例子,他戴胄又何必作那個惡人呢。

“太子爺,這還沒到上諭說的提審時間呢,您這是不是來的有些早了,臣可是一點準備都沒有,您這是來考量大理寺的辦事效率了。”,戴胄笑呵呵把李承乾迎了進去,他是秦王府出來的老臣,非正式的場合不用多禮也屬正常。

接下了披風后,李承乾接過戴胄呈上來茶,抿了一口後,淡笑道:“戴卿,別跟孤來這套,咱們大唐的刑官,有誰能比經驗更豐富,還準備,準備啥啊,孤是第一次來你這審案子嗎?說吧,是不是蕭瑀那倔老頭兒又起什麼幺蛾子了。”

呵呵呵......,“太子爺,您聖明,唉,臣這個大理寺卿不好作,這兩天朝中有不少蕭瑀的門生來探望,因爲案子是陛下親自過問的,是以臣都一一擋駕了,他們這些人中是有不少的御史啊,您看?”

戴胄的意思,李承乾明白,蕭瑀以前是言官的首領,他們門生在京的有不少供職於御史臺,大理寺是主管刑名的衙門,磕磕絆絆的事兒太多了,這要是讓那些砍頭都不怕的御史盯上了,那他這差事還怎麼辦,彈劾奏本就是淹也把他淹死了。

“行了,孤明白了,你的難處孤會上奏陛下的,也會和馬周打個招呼兒,讓他勸勸那些想找你茬兒的人。走吧,孤還有見見蕭瑀那倔老頭呢,歲數這麼大了還能惹下風流債,他這輩子真是沒白活。”

說道蕭瑀的風化案,戴胄這當了二十多年刑官的人也不住的搖頭,一邊引領,一邊和李承乾說着他所聽到的消息兒,且不說蕭瑀作的孽,臨了臨了,晚節不保了吧!

稍時,等李承乾和戴胄走到蕭瑀牢房門前的時候,老頭兒已經熟睡,而且呼嚕聲還不小。看到他還能睡的這麼香,李承乾的臉上露出笑容,這纔是宰相該有的風度嘛!

打發了戴胄後,李承乾就讓恆連把酒菜擺好,隨即自己坐了下來,一邊品着酒,一邊欣賞着蕭瑀這“銷魂”的睡姿。許是這酒太香醇了,睡沉了蕭瑀揉着眼睛坐了起來,看到桌子邊正在衝他笑的李承乾大吃了一驚。

“老臣蕭瑀參見太子殿下,殿下萬福金安。”

“好久不見了,蕭公,坐吧,孤和你都熟成這個樣了,還那麼客套幹什麼呢!”

謝座之後,李承乾就和蕭瑀就像是一對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一樣推杯換盞,敘說長安和蘭陵這幾年發生的趣事,不知道他們關係的,一定會以爲蕭瑀是東宮的輔臣呢。

酒過三旬,菜過五味後,蕭瑀拱手稱謝:“太子殿下,老臣過去做了很多對不起殿下的事,今日落難了,殿下能不計前嫌來探望,老臣感激不盡!”,話畢,君臣二人相識一笑,然後一同舉起手中的酒杯幹盡了杯中的酒。

“蕭公客氣了,你當年不過是盡人臣之責,各爲其主的罷了,現在致仕了,放歸山林,那世間的功名利祿、勾心鬥角也就與你無關了。

有時候,孤真是羨慕你們,能逍遙於江湖,不像孤一輩子都要被捆在這裡。好了,酒喝夠了,舊也續夠了,孤就回宮了。”

等李承乾離開後,蕭瑀坐在桌前發怔,過了好一會兒,才嘆了口氣,嘴中喃喃說:“皇太子承乾本是巨鯤之屬,翔遊於九州之間,可惜生不逢時,龍困淺灘,徒之奈何啊!”........

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三百六十三章 內衛在行動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五章 朝堂爭鋒(2)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七百六十章 羈押二王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國公府的活出殯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麼就是竇娥啊!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見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三百八十七章 我死之後,那管洪水滔天?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麼簡單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九百八十五章晉王府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禍所伏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七百八十章 小題大做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第一百零七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2)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二十九章 讓法律有尊嚴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個真不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認識喬峰嗎?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三百七十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四百八十三章 讓長孫無忌的心臟坐回過山車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沒聽錯,就是造反!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淵的風流事兒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四百三十章 他下手更狠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掃黃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三十一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2)第二百一十七章 庫山之戰(2)第一百八十八章 決不能便宜了這個小混蛋第五百零二章 萬國來朝(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間的友誼!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說一遍,這是私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並治,兩手都要硬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知道聖人的名諱嗎?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進入吾彀中矣 (1)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讓的孫伏伽第七百九十七章 滾出去,開府!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七百四十章 晉陽風暴(三)第九百零七章 狄知遜織的鐵網!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七十章 岷州之戰(4)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還有這麼個人呢!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綁了個爹回來?(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白活了一輩子,誰也看不上他啊!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三百四十八章 會吃醋的小傢伙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種遺傳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確定他們是人嗎?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兒子一樣不好說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負呀第二百零五章 麗政殿裡的小嘴巴第五百章 你到底是誰家的丫頭?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