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禍得福

正如史仁基所有,土地畢竟是限的,而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再讓少數人承擔全州的賦稅,所以有了小災就鬧起了大饑荒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自漢高祖立國後,爲繁容帝都的經濟特意將天下富賈遷到了關中,又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這裡已經從寬鄉變成了狹鄉,所以一旦碰到天災人禍,這裡的小農經濟是最容易破產的。

寧州事發後,李承乾特意去兵部和戶部調查過,江源道有三千府兵是寧州人,戰後生還者不粗兩千,而且戶部的大帳也記載了他們所貢獻的軍需物資,這讓他有一種自己是周扒皮的感覺。

之所以沒有在衙門裡提審史仁基,就是因爲竇寬的陳述向陳述了寧州的真實情況,這個史仁基又是口無遮攔,敢於說實話的官兒。

要是在大堂上質問朝廷爲什麼把西征的勝利建立在寧州百姓的痛苦之上。那沒面子不僅僅是自己,皇帝的臉面也沒地方放,本來一個好官也會因爲這一點點的錯誤弄成罪上加罪,不值當。

雖然心裡又有一些自責,但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利益,這個選擇李承乾還是會取捨的。現在又聽了這麼一番地方官吏苦水,李承乾越是感覺自己決定在這見他是多麼英明瞭。

長嘆了一口氣,李承乾不管狼吞虎嚥的史仁基,拍了拍竇寬的肩膀,留下一句:你看着辦,隨即起身離去。

“竇尚書,他怎麼走了,怎麼地,現在他們都水監都這麼辦差了?請人吃個面就完事了,不來個大刑伺候?”,禿嚕完面的史仁基好奇寶寶般的問道。

“哎,我說史仁基,能撿回一條命,你小子就偷着樂去吧,就在剛纔,你要是說錯了一句話,那等着你的就是砍頭、抄家!特麼的,你以爲這面是誰都能吃到的嗎?多少人在後面搶着都搶不到,得了便宜還賣乖!”

對於竇寬的回答,史仁基不由的冷哼一聲,隨即面帶不屑的說:“竇尚書,你這膽子是不是小了一點,不就是都水監的酷吏嗎?有什麼可怕的,虧你還是朝廷的重臣,一部的尚書,剛纔跟三孫子的不敢多言,怎麼還不如我個突厥種呢!

老人不常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嗎?看看他們這些小年輕,吃苦的活兒幹不了,竟幹這些陰損的活兒,也特麼不怕生孩子沒**!”

就在史仁基大罵酷吏害人的時候,那個麪攤的憨厚的老闆,隨後將手中的菜刀一擲,穩穩地紮在了桌子。

受到驚嚇的史仁基罵了一聲:“特麼的,老闆,吃你的面又不是不給錢,你想殺人嗎?”

呵呵......,笑了兩聲,竇寬衝老闆揮了揮手,示意他該幹什麼幹什麼去,然後扭過頭來,低聲笑道:“小子,本官這輩子三教九流的官員見的多了,可沒人敢說出你那番話來,你剛纔罵的那位青年就是當朝太子,而這位發火的老闆正是內衛,你說他給你一刀是不是便宜你了。”

咣噹,史仁基從凳子掉了下去,隨即指着李承乾離開的方向,嘟囔着:他,他,他是誰?

一邊倒水,竇寬一邊回道:“你太看得起本官了,大理寺卿-戴胄是什麼人,那是潛邸出來的大臣,本官和人家同屬重臣,人家憑什麼在沒有手續的情況就讓我輕而易舉把你撈出來,真當國法是開玩笑呢嗎?

要是沒有殿下的手諭,你覺得可能嗎?再說,你把魏徵整成那樣,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氣呢,要是沒有殿下保你,你還能活着?”

竇寬說的實情,魏徵確實氣壞了,自從他入仕以來,可謂是結仇無數,但可沒人敢用耗子肉來羞辱他。這老不死的回京就上皇帝那奏了一本,請皇帝把這位藐視王法、戲弄欽差、徒廢公帑以悅鄉紳的傢伙斬首、抄家。

而李承乾則和竇寬意見一致,雖然不符合朝廷的律令,但事急從權,人命大於天,稍有過錯也在情理之中。史仁基做事是操切一點,但還算是個清官能吏,所謂使功不如使過,如果朝廷赦免了他,那他肯定會更加勤勉。

再說,其父史大奈是西府的元從之臣,能力雖然一般,但忠心確實可嘉,要知道在當時這天下到底是誰坐可都還沒數呢。大唐素來厚待功臣,朝廷也有議親議貴的說法,史仁基是有錯,可他也是出於公心,畢竟其沒有從中謀取私利嘛!

魏徵對於這個觀點當然不同意了,律令畢竟規定的很清楚,既然朝廷想整飭吏治,就該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憑什麼史大奈的兒子就可以呢。

僵持不下的時候,李承乾不得不給長孫無忌和竇寬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出來“以暴制暴”了。

隨後,長孫無忌以魏徵的侄子捲入謀反案、泄露禁中語開了頭,而竇寬則以宰相因有容人之量,不能因爲吃了點耗子肉就攜私報復,展開了激烈的辯駁,最後以二對一的絕對優勢在紫宸殿大勝。

“小子,你算是因禍得福了,大唐這麼多州官刺史,太子能不昔得罪魏徵幫你開脫這是多大的恩情啊!不過,你這嘴真是什麼話都敢說,州里的事也就罷了,辱罵當朝太子是什麼罪,你這個刺史不會不知道吧!”

見史仁基還在失神,竇寬把他扶了起來,重新坐好後,從袖子掏出兩個本子,指着它們繼續說:“這裡一本是給吏部的革單,從現在開始你就正四品上的寧州刺史了,另一本是去年寧州上繳的賦稅,戶部會三倍返還。

太子爺說了,給你三年時間,要是寧州能大治,你官爵皆進一級,否則兩罪並罰,砍頭、抄家。吃飽了,自己去辦吧,儘早啓程。”

看完了本子後,史仁基站了起來,慢慢地走了兩步,向着李承乾離去的方向撲通一下跪了下去,拱手高聲呼道:“臣史仁基謝太子殿下厚恩,臣保證把每一枚銅錢都花在百姓身上,否則人神共勠!”,話畢,狠狠地磕了三個響頭,來往的百姓以爲他是這個瘋子,都離遠了繞着走。

能活着誰也不想死,太子並沒有因爲他是突厥種姓就和其他人一樣看不起自己,反而施了大恩給他,這怎麼能不讓感動。況且還撥下這麼多錢糧,這回去能爲寧州做多少事,就衝這份物資,磕一百個他也願意。

“行了,別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他看不見,把你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就行了。”,竇寬一邊吃着面,一邊高聲說着。......

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襲鳴海第五百一十六章 鄭觀音第三百三十三章 隴西王府的夜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五百零四章 錦衣還鄉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送來的枕頭第七百五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還是砸折?第五百六十七章 反攻,反攻,再反攻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後堂的樂子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殺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陽風暴之收利息第七百九十五章 我滴乖乖!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四百二十一章 獨佔鰲頭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九百一十三章 對不起,我無能!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纔是殺人兇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的皇帝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發現與小和尚第二百五十六章 爺今兒就想在這耍耍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覺得能過的去嗎?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這裡面的水深着呢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還是都娶的好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零四章 最後一戰(2)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賞口湯喝不?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訊連連!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八百四十八章 當面砍,別客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眥必報的李承乾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第三百零二章 岑長倩的選擇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晉先生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二百零三章 千刀萬剮第一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湯泉遊獵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運齊天第三百三十四章 稱心如意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頭,老子看錯你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二百四十九章 爺今兒賞你倆嘴巴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八百零一章 吳王之死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齊上陣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許敬宗第二十八章 大義凜然的李承乾第五十二章 奇葩鄭善果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獨孤家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七百八十七章 兩個精力旺盛的超級賽亞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宮版“知新錄”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