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御宴

第518章 御宴

金風乍起。

左武衛將軍李君羨被免了軍職,轉任華州刺史。

這一個任命,罕見的沒有任何爭議,直接被執行了。

懂的人自然懂了,不懂的人,那就不懂吧。

李君羨的事,連個泡泡都沒泛起。

因爲,此時的長安,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大唐遠洋水師遠征營押着連綿不絕的車隊,從長安火車站進入皇城,車上都是閃瞎人的黃金。

黃金啊!

也就是說,大唐再沒有缺錢的痛苦了!

至於大量貨幣等值物入市,是否會造成貨幣貶值,也即是官方語言的通貨膨脹,百姓是不知道的。

至於後面押送那一車穀物,則無人在意,還不如那一籠子的羊駝讓人歡喜。

大大小小的世家門閥擦了把冷汗。

還好,以前就在大唐皇家錢莊的威懾下,把家裡積攢的銅錢全部兌換了。

否則,看看現在這黃金,只要朝廷願意,隨時可以世家的積蓄化爲烏有,一句“不承認非本朝錢幣”就能讓他們吐血。

李世民臉都笑成了菊花:“耿國公勞苦功高!那個,造船、徵兵、撫卹的錢都留出來了?好,好!來人,將黃金收進內帑!”

李世民不要臉,別人忤他,高士廉可不客氣:“陛下,沒這麼做事的!修鐵路、復民生,拓蜀道,民部更需要補充錢財。一半,少了一半,臣立刻掛印歸田。”

李世民肉疼地咂巴嘴:“僕射都這麼說了,朕也不能無視朝中的需求,就這樣罷。”

“這是甚麼羊?”興致勃勃地逗弄羊駝的李世民被呸了一臉,卻依舊興趣盎然。

“這玩意兒,按藍田侯的說法,叫羊駝,臣特意獻與陛下。”馮盎恭敬的回話。

“祥瑞!這纔是真祥瑞!不對呀,這關藍田侯甚麼事?”

馮盎掏出小畫冊,解釋了一番,才讓李世民真相信宿慧一說。

“最後一車,是臣按照藍田侯吩咐,專門蒐羅來的作物種子。”

李世民扭頭盯着王惡:“王端正,這些種子有何用?”

王惡樂呵呵地收了一把幹辣椒:“這叫辣椒,可改善食物的味道,較茱萸更味美;這是番茄,個頭小,可做菜,酸甜可口;這是番薯,葉、塊莖可食,用於餵豬也很適合,畝產五六石很輕鬆,還不挑地,就是栽河灘上都行;這叫苞谷,鮮嫩的時候味美,豐滿乾燥之後略嫌粗糙,妥妥的粗糧,對土地要求也不高,同樣能有五六石的產量;這是土豆,可當主食,可做菜,產量也不低,唯一的缺點是注意不能食用發芽部分,否則會中毒……”

不能以後世畝產千斤的標準計算,此時的苞谷、土豆、番薯,沒有經過優化育種,產量並不能如此突出。

但是,相較當下低產的糧種,已經足夠驚豔了。

李世民混濁的眼睛驟然亮起。

身爲帝王,當然知道這些高產量作物推廣出去,會是甚麼樣的盛世。

“王端正對這些作物有研究,你覺得該如何安排?”

當然是舉賢不避親了!

“司農寺王彪對培育作物頗有心得,臣以爲他能勝任。”

李世民略略沉吟:“當年你爲他無法無天那個?成,就他了。”

許多朝臣不想讓這培育的功勞盡入王惡一系之手,奈何他們本身就瞧不起農事,在司農寺沒有合適的人手來搶功,只能乾瞪眼。

更有人羨慕起王彪。

屁大個小官,居然能簡在帝心。

更有王惡這樣的大佬力挺。

沒錯,王惡已經進化到大佬的行列,雖然在大佬中他的資歷、職位略低,可沒幾個人敢忽略他。

馮盎這麼大的功勞,爵位是無法再升了,可有功不酬有點不合適。

“反正耿國公兒子多,再蔭一個番薯侯也不難。耿國公祖母冼夫人,保嶺南平安,擁中華朝廷,被隋室封爲譙國夫人,臣以爲當爲此巾幗英雄再封、建廟。”

王惡開着玩笑,隨便提了個建議。

李世民點頭。

番薯侯是不可能的,有點土,但是石城侯可以來一個。

冼夫人的冊封是隋朝的,在大唐有些不便提起,也不方便建廟。

李世民想了想,揮毫寫下“天下第一巾幗”,親手交到馮盎手上:“中書省擬旨,故隋譙國夫人冼英,亂世中保一地平安,治世時爲國藩籬,特追封爲大唐譙國夫人,準於高州、東合州建廟祭祀,並廣傳天下。”

馮盎伏地,熱淚滾滾:“臣謝陛下厚愛。”

祖母,孫兒終於讓你得到大唐的認可了!

皆大歡喜之下,御宴自然擺上了,李世民再摳也不至於摳這點小錢。

酒宴上,微酣的馮盎話匣子打開,有滔滔不絕之勢。

甚麼蝦餵魚、甚麼地滑吶,監軍高延福又是如何心慈手軟,結果獲得了大量的種子當回報,自己又是如何帶人在雨林裡大戰森蚺。

配軍們如何建立了望唐城,還是願意爲大唐子民,每年朝貢苞谷若干,懇請大唐能出售刀槍等兵器給他們。

監軍高延福坐鎮蘇特坊,驅趕倭國貴族挖金礦……

老馮後知後覺地發現,說禿嚕了。

倭國貴族是丟給馮家安置不假,自己拉去挖礦也沒錯。

可是,不適合說出來啊!

李世民佯裝沒聽到,房玄齡暫時失聰,程咬金與尉遲恭又吵起來了。

奈何這世間總有沒眼色之人。

殿中侍御史杜無鋒起身:“臣杜無鋒,彈劾耿國公馮盎,有背禮制,將降國貴族拉去挖礦,着實失禮!”

李世民氣得一咬後槽牙。

沒點眼力,這個節骨眼上彈劾馮盎,你是想讓人說朕過河拆橋嗎?

杜無鋒尷尬地發現,不僅皇帝沒理睬他,就連羣臣也無視他。

這下,杜無鋒知道損人不利己的滋味了。

馮盎打了個酒嗝,慈祥得如老父親一般:“多麼剛正的年輕人啊!陛下,臣倒是忘了,蘇特坊挖的金子是不少,可財帛動人心,正需要杜御史這樣的青年嚴加監督。”

杜無鋒差點哭出聲音。

人家就是藉機彈劾一下,頂多就踩了一小腳,你卻那麼不依不饒!

腦子長包才漂洋過海去蘇特坊吃灰!

到了那裡,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難怪老人總說,是非只因多開口!

(本章完)

第21章 尉遲寶琳的宴請第271章 安市城(一)第243章 看破不說破第259章 留住額們滴根第481章 小王莊二三事第143章 分部第268章 打平壤第69章 薅羊毛第147章 彌勒教第327章 高履行的外室第475章 太年輕第565章 皇帝的退讓第268章 打平壤第319章 社倉第368章 人言否第591章 內侍省在行動第400章 仁義之師第13章 羣魔亂舞第283章 我謝謝你祖宗十八代第358章 山長巡視第89章 雷霆(四)——三更求收藏!第206章 席君買搶功第343章 人才第578章 功勞第143章 分部第240章 走漏消息第171章 頓珠的官職第546章 硬剛第11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547章 九族第76章 失敗第236章 你這樣會沒朋友的第594章 血流成河第270章 白巖城降第591章 內侍省在行動第66章 跋扈第434章 絕不原諒第444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474章 培訓政委第543章 女冠第245章 日子會好起來的第572章 齊心第309章 沙漠風暴第104章 噶爾·東贊第526章 貞觀十八年,兕子首秀第563章 花錢消災第192章 婦女之友第452章 集資前奏第441章 夜襲九成宮第355章 膠帶第352章 席君買立功第21章 尉遲寶琳的宴請第371章 火車第508章 還朝第41章 抓捕第75章 犯忌諱第311章 這是什麼事第219章 千里追殺第249章 醴泉縣子第57章 暖棚第495章 有人要害你第343章 人才第369章 李氏第44章 蘇烈第489章 米國第145章 不是蠢,就是壞第217章 西戎州第405章 老天啊第547章 九族第403章 落水狗第30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38章 貞觀元年的第一場冬雪第546章 硬剛第67章 太原王家的反擊第315章 報復第480章 一家子吃貨第173章 抵足而眠第78章 羈縻第85章 遣唐使第169章 拍賣第533章 行一善第367章 里程碑式的貢獻第357章 連吃帶拿第293章 暗流涌動第28章 匪徒(二)第386章 百丈清規第498章 彪第364章 雞犬不留第41章 抓捕第122章 高老公子(一更求收藏)第566章 貞觀十九年,籌措危機第98章 鼻子第264章 蓋牟城第580章 堵門第122章 高老公子(一更求收藏)第382章 西遊記第129章 上架感言第199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49章 滅樑(一)第68章 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