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

bookmark

淮安城外運河碼頭,三艘官船徐徐靠岸,最前面一艘官船的桅杆上,挑着一面旗幟,上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查兩淮鹽政海”

第二艘官船桅杆上挑着一面旗幟,上寫“戶部侍郎、巡查兩淮鹽政徐。”

是的,經過一番協商和妥協,高拱把他信任的徐養正派出來,以戶部侍郎的身份,與海瑞一同巡查兩淮鹽政。

根據高拱與朱翊鈞談好的,海瑞負責查賬抓人,剔挖爛肉;徐養正負責改革鹽政,治療傷口。

碼頭上,儀仗整齊,衆人肅立。

一位身穿緋袍官服的官員,瘦高個子,氣度不凡,站在人羣最前面。

他就是漕運總督王一鶚。

等到官船靠岸,他馬上迎了上去。

“剛峰公,蒙泉公,一路辛苦了。”

海瑞和徐養正從官船跳板上走到岸上,拱手與王一鶚見禮:“讓子薦久等了。”

“兩位身負國家重任,王某等一等是應該的。”王一鶚哈哈一笑。

他十八歲中進士,今年才三十四歲,已經身居三品大員,可謂是年輕有爲,意氣風發。

尤其是與年近六十的徐養正一比,區別更加明顯。

王一鶚繼續說道:“王某在官邸備下薄宴,還請二公賞臉。等用完飯,休葺一晚,明日王某陪兩位直下揚州。”

海瑞拱拱手,淡淡地答道:“請!”

三人鑽進轎子裡,不急不慢地向漕運總督衙門而去。

徐養正坐在轎子裡,有些感嘆。

他是三人中年紀最大的,資歷也最老。嘉靖二十年中進士,那時王一鶚才七歲。

只是徐養正是廣西人,號稱柳州八賢。可惜,兩廣在朝堂屬於邊緣地帶,徐養正就算是柳州八仙也沒有用。

仕途坎坷,嘉靖二十七年,與同僚聯名彈劾嚴氏父子,被貶去雲南通海縣爲典史。

而後轉歷廣東肇慶府推官、貴州提學僉事、雲南按察使司僉事,後因破獲雲南布政使徐樾在元江被人殺害之案,名聲鵲起。

遷南京光祿寺卿、尚寶卿,中間又被嚴世蕃記仇打壓,直到嚴氏父子逐漸失勢,徐養正才被遷爲南京通政司左參議。

嘉靖四十三年,南京戶部侍郎胡慶緒遷戶部侍郎,徐養正接任南京戶部侍郎,其間發現諸多漕運、鹽政弊端,數次上疏。

只是當時戶部尚書走馬觀燈一般換人,實權掌握在如胡慶緒等正任侍郎手裡,上疏被暗中扣留。

高拱接任戶部,無意間查閱到徐養正的報告,視爲人才,胡慶緒一倒臺,他馬上把徐養正調往京城戶部,任侍郎,依爲助手,這次又被派來一併巡查兩淮鹽政。

徐養正深諳兩淮鹽政的弊端,也知道這是自己的一次大好機會。要是做好了,能入高拱法眼,成爲他的心腹。

徐養正對於揭露兩淮鹽政的弊端,信心十足。

海瑞出馬,誰的面子都不會買,肯定地往死裡查。

這世上任何賬目都經不過認真查。

徐養正擔心的是,弊端查出來了,怎麼善後。

他就在南京爲官,知道揚州那羣鹽商的背景和手段。他們富甲天下,又手眼通天。

有人說這些鹽商跟南京城那些勳貴和官員們關係密切。但徐養正知道,不僅如此。

那羣鹽商跟京城裡的勳貴外戚們,也有很深的關係。他們大把的銀子往外掏,滿天下沒有交不到的朋友。

徐養正還知道,這羣鹽商中,有暗地裡掌握大批鹽梟的,有陰蓄死士的,有跟漕軍關係密切的。

一旦查到他們要害處,家破人亡之際,這些鹽商肯定會翻臉,如何彈壓善後?

壓力就全給到漕運總督王一鶚。

想到這位同僚,徐養正心裡忍不住生出嫉妒。

十八歲的進士,被選到福建爲縣官,恰巧遇到倭寇犯境,然後噼裡啪啦打了起來,打了十幾年仗,居然三十四歲成了領兵部侍郎銜總督漕運,正三品官階。

自己三十四歲在幹什麼?

還在雲貴跟那些苗人打交道啊。

徐養正擔心,王一鶚能不能鎮得住場子!

雖然他在福建、江西剿賊十幾年,稱得上能臣幹吏,可是山賊和鹽商有巨大區別。

山賊殺了就殺了,首級還不如倭寇和北虜值錢。

但是每一個鹽商背後,連着數十個高官顯貴,不要說,抓他們都要有足夠的勇氣。

患失患得中,三頂官轎在漕運總督衙門的轎房裡停下,徐養正鑽出轎子,跟着海瑞,在王一鶚的引領下,很快來到前廳裡。

這裡擺着一張圓桌,僕人陸續擺上六道菜,徐養正目光一掃,有些詫異。

都是最普通不過的菜餚,加在一起,不到五錢銀子。

海瑞掃了一眼,滿意地點點頭,一撩衣襟,先坐了下來。

王一鶚對徐養正客氣道:“蒙泉公,請。粗菜淡飯,還請不要嫌棄。”

海瑞先開口了:“粗菜淡飯好,吃了不鬧肚子。”

王一鶚哈哈一笑,“剛峰公直爽。王某這十幾年,在軍中的時間多,通常跟將士們一個鍋裡舀飯吃,海里河裡的魚蝦,山裡林裡的鳥獸,逮到什麼就吃什麼。

有一年在福建,王某困守孤城,連啃了七八天的野菜樹皮,也熬了過來。所以飯菜上,王某不在意,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好。

剛峰公和蒙泉公,不要嫌棄。”

徐養正坐了下來,掃了一眼桌上的飯菜,笑着答道:“徐某在雲貴待了十幾年,跟在那裡吃的飯菜相比,這一桌飯菜算是美味佳餚了。”

王一鶚最後一位坐下,哈哈大笑:“看來我們三人都是能吃粗菜淡飯的人,幸會,幸會啊!

看來揚州鹽商的美酒美食,誘惑不到我們啊。”

海瑞也笑了,指着王一鶚說道:“子薦,你個好小子!不錯,難怪太子殿下如此器重你!”

王一鶚先起身,給海瑞和徐養正夾了些菜,然後自己端起飯碗,呼呼地就吃起來。

“剛峰公,蒙泉公,你們自便。王某在軍中待久了,養成吃飯快的習慣。

軍中不知何時會遇到敵襲,也不知道會不會下一刻就要開拔。所以吃飯是抓緊時間,狼吞虎嚥,二公不要嫌王某粗鄙。”

海瑞微笑着端起飯碗,慢慢地吃起來。

徐養正也搖了搖頭,緩緩地吃了起來。

兩人一碗飯還只吃了三分之二,王一鶚已經呼呼地吃完三碗飯,放下碗筷,打了一個飽嗝,喝了兩口熱茶。

徐養正吃完一碗飯,又添了半碗。

海瑞吃了一碗就飽了,他放下跟用水洗過一樣乾淨的碗,又把掉落在桌子上,衣襟上的七粒米飯,一一撿起來,塞進嘴巴里。

王一鶚請兩位上座用茶。

等僕人把熱茶一一奉上,徐養正端起熱茶,拿起蓋子,輕輕吹了幾口,慢條斯理地問道:“子薦,聽說伱中進士時,座師是少湖公?”

第6章 好聖孫452.第450章 宗社黨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8章 倒嚴先倒樓第35章 完全不一樣的胡宗憲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第105章 徐閣老,你們的預案呢?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第19章 高拱立威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378章 要奮起的朝鮮君臣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38章 給海瑞上課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359章 必須嚴懲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第41章 北虜破邊452.第450章 宗社黨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82章 皇太孫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38章 給海瑞上課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81章 兒孫滿堂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