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

bookmark

淮安城外運河碼頭,三艘官船徐徐靠岸,最前面一艘官船的桅杆上,挑着一面旗幟,上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查兩淮鹽政海”

第二艘官船桅杆上挑着一面旗幟,上寫“戶部侍郎、巡查兩淮鹽政徐。”

是的,經過一番協商和妥協,高拱把他信任的徐養正派出來,以戶部侍郎的身份,與海瑞一同巡查兩淮鹽政。

根據高拱與朱翊鈞談好的,海瑞負責查賬抓人,剔挖爛肉;徐養正負責改革鹽政,治療傷口。

碼頭上,儀仗整齊,衆人肅立。

一位身穿緋袍官服的官員,瘦高個子,氣度不凡,站在人羣最前面。

他就是漕運總督王一鶚。

等到官船靠岸,他馬上迎了上去。

“剛峰公,蒙泉公,一路辛苦了。”

海瑞和徐養正從官船跳板上走到岸上,拱手與王一鶚見禮:“讓子薦久等了。”

“兩位身負國家重任,王某等一等是應該的。”王一鶚哈哈一笑。

他十八歲中進士,今年才三十四歲,已經身居三品大員,可謂是年輕有爲,意氣風發。

尤其是與年近六十的徐養正一比,區別更加明顯。

王一鶚繼續說道:“王某在官邸備下薄宴,還請二公賞臉。等用完飯,休葺一晚,明日王某陪兩位直下揚州。”

海瑞拱拱手,淡淡地答道:“請!”

三人鑽進轎子裡,不急不慢地向漕運總督衙門而去。

徐養正坐在轎子裡,有些感嘆。

他是三人中年紀最大的,資歷也最老。嘉靖二十年中進士,那時王一鶚才七歲。

只是徐養正是廣西人,號稱柳州八賢。可惜,兩廣在朝堂屬於邊緣地帶,徐養正就算是柳州八仙也沒有用。

仕途坎坷,嘉靖二十七年,與同僚聯名彈劾嚴氏父子,被貶去雲南通海縣爲典史。

而後轉歷廣東肇慶府推官、貴州提學僉事、雲南按察使司僉事,後因破獲雲南布政使徐樾在元江被人殺害之案,名聲鵲起。

遷南京光祿寺卿、尚寶卿,中間又被嚴世蕃記仇打壓,直到嚴氏父子逐漸失勢,徐養正才被遷爲南京通政司左參議。

嘉靖四十三年,南京戶部侍郎胡慶緒遷戶部侍郎,徐養正接任南京戶部侍郎,其間發現諸多漕運、鹽政弊端,數次上疏。

只是當時戶部尚書走馬觀燈一般換人,實權掌握在如胡慶緒等正任侍郎手裡,上疏被暗中扣留。

高拱接任戶部,無意間查閱到徐養正的報告,視爲人才,胡慶緒一倒臺,他馬上把徐養正調往京城戶部,任侍郎,依爲助手,這次又被派來一併巡查兩淮鹽政。

徐養正深諳兩淮鹽政的弊端,也知道這是自己的一次大好機會。要是做好了,能入高拱法眼,成爲他的心腹。

徐養正對於揭露兩淮鹽政的弊端,信心十足。

海瑞出馬,誰的面子都不會買,肯定地往死裡查。

這世上任何賬目都經不過認真查。

徐養正擔心的是,弊端查出來了,怎麼善後。

他就在南京爲官,知道揚州那羣鹽商的背景和手段。他們富甲天下,又手眼通天。

有人說這些鹽商跟南京城那些勳貴和官員們關係密切。但徐養正知道,不僅如此。

那羣鹽商跟京城裡的勳貴外戚們,也有很深的關係。他們大把的銀子往外掏,滿天下沒有交不到的朋友。

徐養正還知道,這羣鹽商中,有暗地裡掌握大批鹽梟的,有陰蓄死士的,有跟漕軍關係密切的。

一旦查到他們要害處,家破人亡之際,這些鹽商肯定會翻臉,如何彈壓善後?

壓力就全給到漕運總督王一鶚。

想到這位同僚,徐養正心裡忍不住生出嫉妒。

十八歲的進士,被選到福建爲縣官,恰巧遇到倭寇犯境,然後噼裡啪啦打了起來,打了十幾年仗,居然三十四歲成了領兵部侍郎銜總督漕運,正三品官階。

自己三十四歲在幹什麼?

還在雲貴跟那些苗人打交道啊。

徐養正擔心,王一鶚能不能鎮得住場子!

雖然他在福建、江西剿賊十幾年,稱得上能臣幹吏,可是山賊和鹽商有巨大區別。

山賊殺了就殺了,首級還不如倭寇和北虜值錢。

但是每一個鹽商背後,連着數十個高官顯貴,不要說,抓他們都要有足夠的勇氣。

患失患得中,三頂官轎在漕運總督衙門的轎房裡停下,徐養正鑽出轎子,跟着海瑞,在王一鶚的引領下,很快來到前廳裡。

這裡擺着一張圓桌,僕人陸續擺上六道菜,徐養正目光一掃,有些詫異。

都是最普通不過的菜餚,加在一起,不到五錢銀子。

海瑞掃了一眼,滿意地點點頭,一撩衣襟,先坐了下來。

王一鶚對徐養正客氣道:“蒙泉公,請。粗菜淡飯,還請不要嫌棄。”

海瑞先開口了:“粗菜淡飯好,吃了不鬧肚子。”

王一鶚哈哈一笑,“剛峰公直爽。王某這十幾年,在軍中的時間多,通常跟將士們一個鍋裡舀飯吃,海里河裡的魚蝦,山裡林裡的鳥獸,逮到什麼就吃什麼。

有一年在福建,王某困守孤城,連啃了七八天的野菜樹皮,也熬了過來。所以飯菜上,王某不在意,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好。

剛峰公和蒙泉公,不要嫌棄。”

徐養正坐了下來,掃了一眼桌上的飯菜,笑着答道:“徐某在雲貴待了十幾年,跟在那裡吃的飯菜相比,這一桌飯菜算是美味佳餚了。”

王一鶚最後一位坐下,哈哈大笑:“看來我們三人都是能吃粗菜淡飯的人,幸會,幸會啊!

看來揚州鹽商的美酒美食,誘惑不到我們啊。”

海瑞也笑了,指着王一鶚說道:“子薦,你個好小子!不錯,難怪太子殿下如此器重你!”

王一鶚先起身,給海瑞和徐養正夾了些菜,然後自己端起飯碗,呼呼地就吃起來。

“剛峰公,蒙泉公,你們自便。王某在軍中待久了,養成吃飯快的習慣。

軍中不知何時會遇到敵襲,也不知道會不會下一刻就要開拔。所以吃飯是抓緊時間,狼吞虎嚥,二公不要嫌王某粗鄙。”

海瑞微笑着端起飯碗,慢慢地吃起來。

徐養正也搖了搖頭,緩緩地吃了起來。

兩人一碗飯還只吃了三分之二,王一鶚已經呼呼地吃完三碗飯,放下碗筷,打了一個飽嗝,喝了兩口熱茶。

徐養正吃完一碗飯,又添了半碗。

海瑞吃了一碗就飽了,他放下跟用水洗過一樣乾淨的碗,又把掉落在桌子上,衣襟上的七粒米飯,一一撿起來,塞進嘴巴里。

王一鶚請兩位上座用茶。

等僕人把熱茶一一奉上,徐養正端起熱茶,拿起蓋子,輕輕吹了幾口,慢條斯理地問道:“子薦,聽說伱中進士時,座師是少湖公?”

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第56章 一團和氣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494.第492章 奉先殿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第663章 萬曆二年正旦611.第607章 你們是大明的功臣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233.第233章 又一齣戲開幕了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56章 一團和氣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59章 捅破天了!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第81章 兒孫滿堂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555.第552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第26章 嚴閣老第95章 敵在柳河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77章 趕緊結案吧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第17章 楊金水189.第189章 一對臥龍鳳雛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527.第524章 點金術?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359章 必須嚴懲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