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

bookmark

司禮監擬旨,內閣副署,派張居正前往南京城祭拜孝陵的詔書明發,京城裡頓時議論紛紛。

這個敏感時節,西苑的任何動靜都會被人來回地分析。

高儀急匆匆地走進戶部衙門,一路上微微點頭,臉上滿是急切,腳步匆忙,很快來到尚書所在的後院值房裡。

稟報過後,高儀被引到高拱的值房裡,見禮坐下後,高儀迫不及待地問道:“新鄭公,西苑叫張叔大南下拜祭孝陵。

此事非同一般。”

高拱捋着他的大鬍子,靜靜地說道:“閣老不輕易出京,自然非同一般。”

經過兩次重大挫折,高拱的心性有所改變,至少在旁人看來,要沉穩許多。

高儀繼續說道:“兩淮鹽政,已經派出三位能臣幹吏。海剛峰,王子薦,徐吉甫,對了,還有南京戶部侍郎劉子和。

足足四位,派下去查兩淮鹽政,查天下鹽政都足夠了。”

高拱笑着答道:“南宇公,你也看出來了。區區兩淮鹽政,海剛峰加王子薦,或者王子薦加徐吉甫,綽綽有餘。現在又把張叔大派下去,當然不止兩淮鹽政了。”

高儀眼睛一眯:“西苑真有取消南直隸,分設布政司的意思?”

“南宇公,你說呢?”

“這可是祖制啊。成祖和先皇,都不敢更改的祖制。”

“成祖奉天靖難,他敢改太祖皇帝的祖制嗎?當初遷都北京,他也只敢把北京叫行在,正統年間才正式取消北京行在,改南京爲留守。

先皇,先皇改它幹什麼?又不能多幾分銀子出來。”

高儀輕輕一笑,高拱看着表面變沉穩了,實際上心性還是那樣,傲得很。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高儀又說道:“這一次揚州鬧出動靜來,少湖公也出力不少啊。吳時來提督操江,居然縱容江匪竄入運河,劫殺揚州富商。這事辦得有點急。”

高拱冷笑幾聲:“急纔好,不急怎麼露出破綻,不露出破綻怎麼往深裡查?”

高儀一愣,遲疑地問道:“我只是好奇,吳時來不是江西人嗎?聽說此前跟嚴氏父子關係密切,後來嚴黨倒臺,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脫身,去到南京避禍。怎麼就跟江南世家勾搭上了?”

“不稀奇。嚴黨倒了,朝堂上沒有嚴黨了。還留在朝堂上的嚴黨骨幹,大部分改換門庭,以胡宗憲馬首是瞻。

吳時來不爲自己想,也要爲子孫後代想。”

高儀好奇地問道:“子孫後代?”

“吳時來長子和一個侄兒,今年參加了鄉試,皆中舉人。明年要參加會試,能不能中進士,點庶吉士,就得看江南世家願不願意幫忙了。”

高儀徹底明白了。

會試中進士,點庶吉士,這是江南世家的拿手好戲。不用作弊,只需暗地裡告訴你今科會試官的文風和喜好就行了。

再進一步,伱把文卷呈給會試官們看,他們熟悉你的文風和筆法,心裡就有數了。

誰會做明年會試的會試官,現在還說不好具體是哪位,但是江南世家的人,肯定會佔據半數以上。

原來如此。

難怪吳時來願意冒大不韙去做這麼傻的事,原來他知道自己仕途到頂了,開始爲子侄謀前途。

薪火世代相傳,才能富貴延綿不絕啊。

你覺得他是傻子,其實他笑你纔是傻子。

高儀看着高拱,心裡感嘆,果真還是對手最瞭解你。

高拱跟徐階明爭暗鬥這麼多年,真的是知根知底,徐階私底下的小動作,高拱一眼就看破。

“新鄭公,少湖公那邊幫忙,留下這麼大的破綻,剛峰公和王子薦稍微一用力,兩淮鹽政,連同南京城的腌臢事,全部能查清。

張叔大此時南下,難道是要安撫那些南京的勳貴們?”

“安撫?太子殿下是會安撫你的人嗎?”高拱冷眼反問了一句。

太子殿下會安撫你,也會厚待你,前提是你是他的人,爲他出力賣命。

如果你是他的敵人,跟他做對,他有的是辦法對付你。

前些日子,數十位清流諫官上疏抨擊督辦處爲“亂政”,要求撥亂反正,太子殿下虛心接受,還把這些“忠臣”們派遣到偏遠地方委以重任。

這種套路,直接把百官們整不會了。

你說太子昏庸不納諫?

可他確實聽進去了,還下詔盛讚那些上諫的“忠臣”們,然後委以重任,請他們去地方,親自革除在上疏裡指出的部分弊政。

但問題是這些上諫的清流諫官們,往往就那張嘴厲害。要麼不敢接詔去就任,要麼去赴任了卻搞得一團糟,反正都是身敗名裂。

這求仁得仁、順勢而爲的手段,比先皇要高明多了。

“誰提出問題,必須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只會提問題,跟拍桌子罵孃的市井小民有什麼區別?你們飽讀聖賢書,幾經觀政歷練,只學會提問題,卻不知道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何用?

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還只是第一步。辦法對不對,能不能見效,必須在實踐中加以檢驗。處理軍國事,不僅在文字上,還要在實踐中。只有利國益民,你解決問題的方法纔算是正確有效的。”

高儀巴拉巴拉背了一段話。

高拱眼睛一眯,緩緩說道:“這是太子殿下跟張四維、王世貞、魏學曾、王錫爵、葉夢熊、梅國楨、李贄等東宮侍講對談時說的話,後來流傳出來了。

由此可見太子殿下對選士和吏治的看法啊。”

高儀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新鄭公,這些暫且管不到,現在我疑惑張叔大被派去南京,難道真得是劍指那裡的勳貴和百官嗎?”

高拱緩緩答道:“可能是。層層施加重物,再堅固的房子也有崩塌的一刻。先是海剛峰、王子薦和徐吉甫,現在又把張叔大派去。

南京城裡的勳貴和百官們,能不能受得住這麼重的威壓?一旦受不住,只要有一處坍塌,整棟房子就會全面崩塌。”

高儀讚許道:“新鄭公說得有道理。現在就看海剛峰他們,到底怎麼查案了。”

高拱不喜不悲地答道:“且看海剛峰他們,如何把南直隸鬧得天翻地覆。”

此時的揚州府江都城。

海瑞的欽差行轅掛出牌子,宣佈調查南京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吳時來,玩忽職守、坐視江匪作亂,劫殺地方富商一案,隨即將吳時來扣押在行轅,開始審理,其麾下左右佐官、幕僚,被一一收監,由欽差行轅的人一一審問。

漕督王一鶚也掛出牌子,宣佈按律接管操江武備事務,南下瓜州一帶,巡視江防各營。

只有徐養正一人,帶着人前往兩淮都轉運鹽使司,開始清查兩淮鹽政賬目。

消息傳出,揚州、南京以及東南一片譁然。

許多人看不懂海瑞和王一鶚的套路。

但是也有不少人明白三人劍指何處,一時間,南直隸暗潮涌動,更加洶涌。

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7章 嚴家父子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143.第143章 張師傅,不妨再大膽一點!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第9章 徐文長第716章 神火準備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719章 風雷行動!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第75章 大同鎮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第74章 世子的反擊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135.第135章 威海衛裡藏着好東西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43章 拙劣的楊選第22章 橫嶼島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9章 徐文長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第81章 兒孫滿堂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658章 水太冷了!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13章 朝天觀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28章 一封信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第41章 北虜破邊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