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

bookmark

西苑勤政堂,朱翊鈞召集首輔李春芳、閣老兼吏部尚書張居正、光祿卿劉採議事。

“石麓公,叔大先生,劉卿,現在中樞機構已經穩定,分戎政府五軍都督府,內閣吏、禮、戶、刑、兵、工六部,太常、太府、太僕、鴻臚、光祿、大理六寺,以及都察、宣徽兩院。

孤想了想,只需再增設司農、都水兩寺,專事興農助牧和治水興利,中樞改制就可以告一段落。”

李春芳馬上說道:“殿下,現在六部其餘五部職責清晰,兵部自興戎政府五軍都督府後,職權分裂,不知所措。”

張居正和劉採忍不住轉頭看了他一眼。

不愧是太子殿下第一位老師,曾經的“班主任”,滿天下也只有他能在太子殿下面前把有些犯忌諱的話說得如此清楚直白。

“兵部與戎政府互不干涉,又互相聯繫。現在兵籍、軍官考功黜陟皆不歸兵部管理,兵部要管的事也很多。

國防軍備大計,戎政府制定後,需要六部諸寺協調,兵部居中聯絡協調。還有二十六軍和肅慎軍負傷或期滿退役,國家有優待法度,需要好生安置,此事也需要兵部協調地方州縣。

驛站、郵傳、轉運、倉儲,這些都歸兵部管理,事雜卻件件重要,兵部職責不輕。”

李春芳沒有多話了,應道:“臣明白了。”

朱翊鈞繼續往下說:“中樞改制告一段落,該輪到地方了。

地方官制改革,在京畿、山東、雙遼、山西試點,有利有弊,總體來說,利大於弊。那麼新的地方官制也該正式定下。

孤決定,大明分直隸、吉林、遼寧、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安南二十一省,再分設順天、應天兩府。

其中遼寧由遼東和遼西合併。吉林暫含建州、海西舊地。

應天府、江蘇和安徽由南直隸分拆而出。江蘇治揚州江都,轄徐州、淮安、揚州、鎮江、常州、蘇州、松江七府。

安徽治安慶懷慶,轄鳳陽、廬州、安慶、滁州、寧國、徽州、池州七府。再置一中都留守司,專事鳳陽皇陵守護。

廢除直隸州,地方暫設省、府、縣三級,其餘鄉鎮後續再議。”

李春芳、張居正和劉採靜靜地聽着。

“各省分設佈政、按察、兵備三司,專行政、司法和軍事職權。設巡撫一員,專領地方監察權。

其餘布政司和府、縣暫時按中樞六部分設六廳、局和科,主佐官一一清晰。

布政司設布政使一員,左右副使各一員,長史一員,主管庶務。左右參議各三員,分領六廳。按察司設按察使一員,按察副使兩員,按察僉事若干員,

兵備司設兵備使一員、副使兩員。

各府設知府一員,同知兩員,各司民政,長史一員,主管庶務。通判一員,判官若干,分守各府司法。府兵馬都監一員,副都監若干員,分巡各府兵備。

各縣設知縣一員,縣丞兩員,各司民政,主簿一員,主管庶務。縣司理一員,檢法官若干,分守各縣司法。縣尉一員,巡檢、遊徼若干,分巡各縣兵備。”

朱翊鈞揮揮手,祁言馬上帶着兩位內侍,推着一扇屏風過來,上面掛着一幅大明疆域輿圖。

朱翊鈞起身,站在輿圖前,指着圖給李春芳三人說道。

“孤決定在邊境之地,設總督,總督諸邊軍務,下面再分設諸鎮,以總兵、副將、參將和守備各領駐防兵馬。

其中設吉遼總督,駐遼陽,分海西、遼東、遼西三鎮;設山西總督,駐大同,分宣府、大同、雲中三鎮;設陝甘總督,駐蘭州,分陝西、寧夏、甘肅三鎮;設雲貴總督,駐昆明,分永昌、曲靖、安順三鎮;設兩廣總督,駐番禺,分南寧、桂林、南海、交趾四鎮。

海軍置北海、東海、南海三水師和海軍陸戰營,以及定海、威海、靖海、廣海、寧海、鎮海等十六海防營。

再置青龍、玄武、朱雀三水師,以爲戰略水師。其餘宣徽院,與戎政府事宜,孤會與督理處商議。”

朱翊鈞說完後,坐回到座椅,對李春芳和張居正說道:“地方官制總則如此,其餘細節,吏部、光祿寺多次商議,已有明細。儘快擬定,上內閣討論,票擬批紅,明詔天下。”

“遵令旨!”

“劉卿,現在地方官制全面改革,最大的問題就是吏員配置。經過一年多的補錄,地方各府縣的吏員,勉強夠用。

只不過這是權宜之計。

這次補錄,魚龍混雜,不少劣吏也混入吏部名冊中。地方吏治,敗壞的根源有一半在這些奸猾胥吏身上。

勾結地方豪右,巴結縉紳世家,架空堂官,欺凌百姓。西苑架閣庫裡,東廠、錦衣衛、商業調查科,以及其它渠道呈上來的事關案件,足足堆滿了兩大間房間。

科試的進士清貴,派不上用場。地方的胥吏奸猾,瞞上欺下,租賦收不上來,田地人口被隱匿,稅收被逃避,國用窘困,就是這麼來的。

整飭吏治,不能光由上而下,還要深入基層。基層是大明最薄弱的環節。”

看到朱翊鈞如此鄭重其事地強調,再看到他眼睛裡透出的精光,李春芳、張居正、劉採三人心裡不由一咯噔。

太子殿下不會又要出什麼幺蛾子吧。

“自嘉靖四十一年,汝貞公主持東南剿倭開始,大明將士浴血奮戰,平北虜,定南蠻,除西夷,四海靖平。

不知不覺中,十幾萬將士爲大明效力了數年,短的有五年,長的有十年。他們爲大明流血流汗,也該到了安享太平的時候了。”

李春芳三人越聽越不對勁。

“孤決定,爲國出力的大明陸海軍將士們,朝廷不能虧待他們。征戰滿五年,可申請退役,加上其它因傷因病退役者,兵部主持安置,分置異地,賜田地宅舍,落戶各處。

他們都是有功之士,安置各鄉後也要爲大明安寧出一份力,按軍銜以及授勳,可分授都監、縣尉、巡檢和遊徼,充實基層。

巡檢在城鎮,遊徼在鄉村,一邊爲朝廷訓練青壯鄉兵,一邊巡查各處,督捕盜賊。”

太子這是圖窮匕見啊!

李春芳、張居正和劉採終於明白朱翊鈞打得什麼主意。

以前地方是世家豪右們的地盤,皇權不下縣。

縉紳、豪族、世家,糾纏在一起,豢養秀才、地痞爲爪牙,以地保里正爲耳目,包稅攬租,架空官府,把持地方。

知縣上任,必須討好這些人,否則的話是非不斷,賦稅不足,治政考覈不及格,前程堪憂。

更有甚者,幾封八行書信寄到省城和京師,叫你吃一頓御史彈劾,輕者罷官,重者流放。

爲什麼國朝從洪武年後,就沒有再進行過全國性的田地和人口大普查?

就是有這些人把持着地方。

爲了包稅攬租,要挾官府,這些人肯定不願意讓朝廷普查實際田地和人口。

你都查清楚了,我們還怎麼上下其手,逃稅免租啊?

現在太子殿下步步爲營,準備進行洪武年之後的第二次全國性田地和人口普查,爲此他下手嚴厲打擊宗室、孔家以及數千地方世家豪族。

從現在看來,大家還是都把太子殿下的治國方略想簡單了。

全國性田地和人口清查只是第一步,殿下不僅僅要查清楚大明家底,還要徹底掌握這些家底。

依仗的就是跟隨太子殿下南征北戰,浴血奮戰,倍受犒賞厚待的數萬士兵和低級軍官們。

這些人會被一省一府一縣的安置,擔任府都監、副都監、縣尉和巡檢遊徼,統領鄉兵,督捕盜賊,維護地方治安。

掌握了地方“兵權”,以後朝廷再下派清查工作組,如果還有豪族世家指使地痞無賴阻攔,你猜這些縣尉、巡檢和遊徼會不會把你們當盜賊給剿了?

不停地向外征戰,搶奪土地資源,練出精兵,掌握兵權,震懾各方勢力。

完事後還通過安置這些退役官兵,進一步掌握地方實權。

皇權不下縣?

你問問這些散居各地、備受皇恩的老兵們答不答應?

在各地鄉鎮,他們代表的就是皇權!

深謀遠慮。

李春芳、張居正和劉採心裡驚歎着,卻不敢反駁。

三人知道,這是太子殿下堅定不移推行的方略,是他的底線,任何人不能阻攔破壞。否則的話,什麼老師、班主任,照樣翻臉。

老朱家有翻臉比翻書還要快的優良傳統。

朱翊鈞把他的地方官制新政講述完後,轉頭看向劉採:“劉卿,今年的吏員招錄考試下月要進行。按照計劃,分省進行。

這次是新政以來第一次正式招錄考試,除了數萬宗室子弟,還有各地數十萬秀才舉人報名參加。

這次考試以光祿寺爲主,禮部、吏部和各地布政司協助,都察院監督。劉卿,準備工作做好嗎?”

“啓稟殿下,光祿寺已經協調吏部和布政司,確定報名名單,確認報名資格。協調禮部,確定各省錄試主考官、副考官人選,早在夏初就派至各省,主持考試。一切戒規紀律如鄉試。

考試大綱今春已經頌發天下,考題在夏四月已經按照大綱出了三十套,隨機每五套一組,分成十三組,由錦衣衛鎮撫司和警衛軍押送至各省省城。

八月二十六日正式開考時,主考官隨機抽出一套考題,公佈給考生,正式開考.

都察院也組成了四十六個巡視組,微服交叉分巡十三省,監督考試”

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

再嚴密的考試也會有作弊,自己要做的就是督促下面的人,把招錄考試辦得儘可能公平公正些,作弊難度加大。

關鍵是提高懲罰力度。

難度加大、後果嚴重,“作弊成本”就翻倍了,讓那些心懷不軌者知難而退。

任何犯罪預防,除了提高道德、喚起良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民衆知道犯罪的後果,需要承擔的責任。

不要全寄希望於良心發現,而是要讓他們畏懼而不犯!

聽完劉採的稟告後,朱翊鈞又轉向張居正。

“太嶽先生,你前些日子擬定了一份《官吏考成法》,孤覺得不錯,今日就在這裡給石麓公和劉卿說一說,我們先初議,議一議利弊,再上內閣複議和太極殿大議。”

《官吏考成法》?

聽這名字就頓感不妙,李春芳和劉採轉頭看向張居正。

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惡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第10章 妥協和交換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223.第223章 好不快活的隆慶帝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559.第556章 有錢千萬別買田地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術大成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第672章 張居正的臉,被你丟光了!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75章 大同鎮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6章 好聖孫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