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

bookmark

出了馮府,潘應龍的心還亂得很。

潘應龍有過妻兒,可惜在家逢大亂後,妻兒不幸染病去世。等他被父親故友救出,已經是家破人亡,孑然一身。

這幾年,他東奔西走,一門心思只想着藉着機會報仇,沒有其他想法。

終於藉着整飭鹽政的機會,大仇得報,心也慢慢放下,便開始想着重新娶妻成家,爲潘家延嗣香火。

只是忙於王事,忽南忽北,一直尋到合適的人選。

今日突然在馮府對欒鳳兒動了心。

可她卻是馮保“明媒正娶”的夫人。

潘應龍以前聽說過馮保娶妻之事,只是把它當成一樁飯後茶餘的逸事來聽。

馮保娶的夫人據說姓欒,罪官女兒,少時被沒入南京教坊司,模樣出衆,又十分聰慧,被當頭牌培養,十六歲以樑清兒之名豔滿南京,號稱才色雙絕。

色,潘應龍此前沒見過,不知道真假。

但是此女的幾首詩詞,確實寫得好,哀婉悽美,清新脫俗,遠超一般無病呻吟之作,潘應龍不由爲之傾倒,暗歎真乃奇女子。

只是潘應龍心無旁騖,感嘆一番後就拋之腦後。

當初樑清兒在南京教坊司,無數王孫公子爲之傾倒,紛紛爭做她的裙下之臣,只是沒有想到,才兩年就銷聲匿跡。

沒多久有傳言,說是被某位權貴之士收爲內室,讓無數才俊爲之扼腕嘆息。

後來慢慢有消息傳出,說樑清兒被馮保娶爲夫人,還恢復本姓原名,欒風兒。

衆人無不痛罵閹寺變態,居然以摧花爲樂。

潘應龍聽過後只是笑了笑。

萬萬沒有想到,今日無意一見,果真明豔絕色。

在那一刻,欒鳳兒此前所作的詩詞又涌上腦海,字行間家破人亡、骨肉分離的情真意切,同樣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讓潘應龍深刻體會到那些詩詞裡的情感,產生極大的共鳴。

離開轉身時,潘應龍不由自主地轉頭,看着那雙眼睛,讀懂了許多東西。

“聽罷晚鐘煙際宿,荷花深處夢江南。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十年頗得黃州夢,冷雨寒燈夜話時。江南多少前朝事,說與人間不忍聽。”

在那一刻,潘應龍想轉身回去,把她從那個深如海淵的庭院裡救出來。

可是不行啊!

她是馮保的夫人。

馮保是誰?

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提督東廠,內廷第一號太監。內閣首輔李春芳、其餘四位閣老,胡公、譚公,都要對他客客氣氣。

自己跟楊金水關係深厚,而楊金水跟馮保目前表面上關係融洽,但暗地裡爭鬥早就人盡皆知。

自己想討要馮保的夫人?

這是赤裸裸的打臉!

天殘之人性情乖僻,極度自卑孕育出變態的自尊。

自己敢開口,馮保會馬上翻臉,然後想方設法弄死自己,還會把欒鳳兒弄死,一泄心中之恨。

潘應龍在馮府周圍轉了幾圈,最後還是悻悻地回到京城裡的住所,門口站着一位內侍,看到潘應龍下了馬車,馬上迎了上來。

“我的大爺啊,你可算回來了。不用下馬車,我們趕緊去西苑。”

說罷,內侍把潘應龍推回到馬車上。

內侍是楊金水的人,潘應龍認識他,也不慌,好奇地問道。

“怎麼了申公公?”

“太子殿下召你。”

“殿下召見我?”

“是的。小的奉命出來宣你,卻到處找不到你,可把我急壞了。我怎麼回去交差啊,好了好了,道祖保佑,可算找到你了。”

潘應龍想了想問道:“殿下跟前還有誰?”

“那我就不知道了,小的是得了楊公公的口諭,跑出來找你的。”

馬車到了西苑南華門,遞了牌子,驗牌檢查後潘應龍被帶到裡面的值房,不一會,趙貞吉、張居正、馮保和楊金水四人說說笑笑地走了出來。

潘應龍看到馮保,腦海裡猛然想起欒鳳兒,心裡沒由地一陣慌亂。

馮保何等敏銳,看着潘應龍問道:“潘先生,你怎麼了?哪裡不舒服?”

潘應龍勉強笑了笑,“殿下召喚得急,一路趕來,馬車顛簸,噁心頭暈。”

楊金水在一旁說道:“殿下有事尋你,怎麼纔來?趙老先生、張老先生、永亭,咱家先帶他進去應差。”

“好,先應了殿下的召見是正事。”

馮保看着楊金水和潘應龍的背影,銳利的目光閃了幾下,轉過頭來滿臉笑容。

“兩位老先生,以後你們內閣票擬之詞,不要那麼詞藻華美,也不要用太多典故,我們司禮監的小崽子們,都只是粗通筆墨,誤會了意思,那就是大禍事。”

趙貞吉和張居正對視一眼,知道這話不是馮保的意思,其實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他秉政以來,一再強調奏章、票擬、詔書不需要駢四儷六、詰屈聱牙,以簡潔、準確爲上。開門見山,不要繞來繞去,有事說事,直奔主題。

肯定最近某些奏章,有人又在賣弄文采,結果惡了太子殿下。

他一直在強調施政關鍵一點是效率。

賣弄文采在他看來就是毫無效率的一種表現。

馮保藉機提醒自己兩人,也算是賣一份人情。

“謝過馮公公的提醒,我等回去一定跟他們好好說一說。”

楊金水領着潘應龍往勤政堂走去,忍不住問道。

“鳳梧,你怎麼了?心神不定的。”

潘應龍剛纔被馮保的問話驚出一身冷汗,現在又聽到楊金水這樣問,心裡暗歎,這些內侍心思真得太敏銳了。

“楊公公,學生想起一件事,心不在焉。”

“打起精神來,這次殿下召見,可是你的好機會,千萬要抓住了。”

潘應龍精神一振,深吸幾口氣,連聲應道:“謝楊公公提點,學生已經排除雜念,集中好心思。”

“好。”

進了勤政堂,楊金水在門口稟告道:“殿下,潘應龍傳到。”

“請進來。”

“是!”

潘應龍進去後,跪拜行禮,被叫起賜座上茶。

楊金水也識趣地告辭離去。

勤政堂裡只剩下朱翊鈞、胡宗憲、譚綸和潘應龍四人。

“潘先生,孤與胡公、譚公在商議南海後續的經營方略,胡公說你有良計,說來聽聽。”

潘應龍已經全面平息心思。

關於南海後續經營方略,他與胡宗憲不知道討論過多少次,早就刻在腦海裡。

“殿下,請問有南海輿圖嗎?”

朱翊鈞右手指了指,“祁言,搬過來。”

“是!”

一幅掛在屏風上南海輿圖被推了過來。

潘應龍拱手說道:“殿下,臣失禮了。”

他走到輿圖跟前,指着安南、占城、南掌、真臘、暹羅以及滿剌加等地說道。

“殿下,安南莫氏已經覆滅,鄭氏已經膽喪,遣使求降。占城這些年一直勢弱。臣的建議,先取安南和占城,盡佔南北兩河富庶之地。”

潘應龍指着升龍城附近的紅河三角洲地區,以及南邊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這裡是安南和占城最肥沃的地方。

“不過南河三角洲地區,部分被真臘佔據。不過臣的建議是盡取滿剌加海峽,扼守出入海口,然後西守東攻。”

胡宗憲看了一眼朱翊鈞,笑着說道:“鳳梧,你這是在學殿下的九邊方略啊。”

潘應龍馬上說道:“殿下雄才偉略,臣一輩子都學不完。”

“少說奉承話了,說說你這個西守東攻的方略細則。”

“是殿下。”潘應龍指着輿圖繼續說道,“我大明水師驅逐葡萄牙人,擊敗滿剌加和亞齊土著藩國,控制海峽後,可對東邊諸多島嶼進行攻略。

呂宋、蘇祿、勃泥和爪哇島是重中之重。這些島嶼勢力分散,各據一地,互不通氣,正好我大明海軍之水師陸戰營,各個擊破。

西邊勃固(緬甸)、暹羅、真臘,我們先不急着用兵,以通商爲上。收復的安南、占城之地,也只是在沿海要地築城,逐一經營。”

朱翊鈞雙手籠着袖子,走到輿圖跟前,盯着看了一會,問道:“潘先生爲何定下這東攻西守之略?”

“殿下,西邊勃固、暹羅、真臘、南掌諸國,腹地延伸,河多林密。且這些藩國常年紛戰,民風剽悍。雖然各有仇隙,可一旦大明大興兵戈,他們很容易放下成見,一致對抗大明。

我大明之軍,長在水師和火器。南海多雨,火器多有不便。水師又僅能巡弋海邊,一旦棄船登陸,深入腹地數百里,無疑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稍有不慎,恐會重蹈永樂年南征安南之覆轍。

相反東邊諸島,全是島嶼,且遠遠落後於西邊諸國,可先沿海經略,再逐漸深入。十年,二十年,東邊諸島經略得手後,再調頭西進也不遲。”

朱翊鈞聽懂了潘應龍的想法。

西邊諸國,有兩大不便,一是有腹地,那裡河流衆多,山高林密,不適合明軍大規模作戰。

二是這些諸國不是受中原王朝影響就是受天竺文化影響,“進化”得非常好,行政、軍事以及農業發展得很完善,實力不弱。

加上數百年互相混戰,養蠱養出這麼幾個國家來,各個都是頭上長角,很難對付。

正如潘應龍所說,大明軍隊一旦棄船上岸,很容易陷在內地的叢林裡。

反觀東邊諸國,都是分散在各個島上。

他們的文明程度遠不如西邊這些國家,許多島連文字都沒有,全是土著部落,實力要差很多。尤其是分散各島,想聯合起來對付大明都很難做到。

確實方便一一擊破。

朱翊鈞轉頭對潘應龍、胡宗憲和譚綸說道。

“孤贊同潘先生南海的東攻西守方略,所言的大部分原因孤也贊同。但是西守的最重要原因,孤與潘先生截然不同。”

潘應龍和胡宗憲、譚綸對視一眼,拱手問道:“臣懇請殿下指點迷津。”

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80章 又送走一位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155.第155章 張居正被震麻了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第95章 敵在柳河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44章 癸亥之變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628.第624章 一家子混蛋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441.第440章 衍聖公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661章 誅殺國賊!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711章 誰都不甘心654.第650章 心虛節更高颯颯響琅玕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6章 好聖孫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75章 大同鎮第15章 敲打徐階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惡第388章 追隨殿下行此逆旅!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愛,是有代價的!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