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

bookmark

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

嘉靖帝看着遠處問道:“鈞兒,你說新衙門叫什麼名字?”

朱翊鈞想了想答道:“皇爺爺,理藩院這個名字行不行?”

“行!就是個名字,能湊合着用就行,關鍵是它得能理事,明面上的事,暗地裡的事,都能管起來。”

聽明白皇爺爺的話了,叫什麼名字無所謂,關鍵是要跟統籌局打好配合,把海商貿易的事全管起來,能夠源源不斷地掙回銀子來。

自己苦心經營,又下一城。

最初東南剿倭,成立了統籌局和興瑞祥、德盛茂、聯盛祥三大商號,名爲大明少府,實爲國資委和央企,抓到了財權。

有了錢糧,一切都好辦。

首先能哄得皇爺爺開心,其次能保證胡宗憲能帶着一票手下打勝仗,進而能夠籠絡住他們。

藉着癸亥之變和香河大捷,逼着首輔徐階和兵部尚書楊博同意成立京營戎政督辦處,拿到了新軍編練權和京城部分軍權。

再借着倒查庚戌之變,挖了個大坑把晉黨主力和部分晉商給埋了進去,趁機讓胡宗憲徹底掌握山西、宣大的邊軍,加上薊遼的譚綸,近半九邊都掌握在世子黨手裡。

現在又藉着現在大明文官集團並不注重的外交理藩權,成立理藩院,以理藩的名義在全面解除海禁後暗地裡掌握通商權,與統籌局打配合。

而外交權,完全可以與水師打配合。

不服王化,不尊天朝,誰來定義?

當然是負責理藩的理藩院啊。

比如日本東倭,狂妄自大,居然敢與大明並肩齊立,還視朝鮮爲自己的藩屬,更是倭寇的大本營,隨便一條,都夠理藩院代表皇命,宣佈日本不服王化,不尊天朝,人人可誅!

水師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炮擊日本各港口,不準片板下海。

理藩院還可以與統籌局攜手,凡是日本船隻,大明船隻在海面發現一艘,可儘管下手攔截,奪回來的貨品,統籌局幫你換錢,理蕃院再給你一張嘉獎令。

當然了,這樣搞會讓天下道德仁君捶胸頓足,怒斥大明喪失禮儀,淪落爲只講利的野蠻之邦。

現在不能做,不代表以後不能做。

這種模式不行,換個方式掩人耳目不就行了。

關鍵是理藩院拿住了理藩權,就等於握住了制海權,拿捏住通商權。

以前統籌局還只是靠牌照暗地裡排斥競爭對手,理藩院直接以皇命朝律的名義弄伱。

嘉靖帝突然開口道:“鈞兒,九邊那邊,你得盯緊點。那邊不比東南,出一點事就是地動山搖。”

“皇爺爺,胡宗憲、譚綸、戚繼光他們,都是在東南剿倭中歷練出來的。他們熟悉軍務,又幹練能幹,維持九邊,整飭邊備,問題不大。”

“朕知道鈞兒有雄心壯志。呵呵,朕也年輕過,也有過雄心壯志,只是有時候一個人在黑夜迷霧裡走久了,看不清方向,就懈怠了。

鈞兒比朕強,你能看得清楚前面的路在哪裡,不會氣餒。

不過朕還是要交代你一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要想勵精圖治,一鳴驚人,就得臥薪嚐膽,謹慎用事。否則的話臉沒露,反倒把屁股漏出來了。”

“皇爺爺的話,孫兒記住了。”

“還有,拉攏胡宗憲的手段,以後少用。”

朱翊鈞有點愣住了。

“胡宗憲當時在絕境中,你悉心拉攏,收邀人心,沒錯。但這屬於特例,不可多用。只有手裡沒有權柄之人,纔會以情義去收攏人心。

人心難測,豈是情義能收邀的?”

嘉靖帝感嘆一句,繼續說道。

“你可知,爲何朕對身邊之人十分苛刻,疏遠之人反倒多了幾分仁慈?”

“孫兒不知,請皇爺爺教誨。”

“燈下黑啊。你身邊親近之人,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知道你的喜怒哀樂,知道你的短處和弱點。天威煌煌,在他眼裡,就是個屁。

疏遠之人,反倒能感受到天威煌煌。遠交近攻,鈞兒,你要記住了。”

這是皇爺爺又在向自己傳授他的帝王之術。

“皇爺爺,孫兒記住了。”朱翊鈞點頭應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嘉靖帝哈哈大笑:“看來鈞兒是真的懂了。”

過了幾日,徐階請來了李春芳、嚴訥、郭樸三位閣老。

“三位,這裡有份奏章,大家議一議吧。”

徐階把奏章遞了出來,李春芳三人依次傳閱了一圈。

嚴訥眉頭緊皺:“福建巡撫霍冀、浙江巡撫曹邦輔、布政使龐尚鵬上奏,請廢海禁,開關允商?”

郭樸也搖頭說道:“海禁乃祖制國本,怎麼敢輕易動搖?”

李春芳指着奏章說道:“我看上面有句話倒是說得有見地,‘市通則寇轉而爲商,市禁則商轉而爲寇’。

這幾年,東南棄貢舶改牌照,放海外商船入上海、寧波、泉州、廣州四港,東南倭患居然不再反覆,有徹底肅清之勢,看來也是有道理的。”

內閣少了高大鬍子,火藥味都淡了許多。

四位閣老都是謙謙君子,就算有不同意見,也是溫文爾雅,不傷臉皮。

嚴訥指出了第一個問題:“要是開了海禁,那些海外藩國,以往是兩年、三年、十年一貢,現在一股腦全涌來,各個來朝貢,怎麼辦?

要招待,要恩賜。我朝講薄來厚往,都是些不識聖賢義理的貪利小國,一年來幾次,國庫哪有這麼多銀子花費?”

徐階點頭讚許:“嚴先生這點提得好,這關乎到我大明天朝上國的顏面,馬虎不得。”

大明君臣最在乎的就是面子,確實不能馬虎。

李春芳開口道:“只是廢禁開關,又沒有廢除朝貢。該兩年一貢,還是兩年一貢,該三年十年的,還是三年十年。

皇上那麼忙,哪有功夫接見他們。

禮部那麼多事,哪有空來接待他們。除了定期朝貢之外,其餘的往來,都不算朝貢,頂多算你友好訪問,地方官員出面,吃頓飯,喝頓酒就行了。”

友好訪問?

徐階眼睛微微一眯,這話恐怕是李春芳從世子,不,現在叫皇太孫那裡聽來的吧。想不到他沒安分多久,又出幺蛾子了!

還有李春芳,想不到你堂堂一科狀元,居然做起別人的提線傀儡。

李子實,你還要不要臉?

徐階和李春芳的目光在空中交際,碰撞出火花來。

李春芳也看出徐階眼神裡的話,淡淡一笑。

徐閣老,你做了近二十年內閣老二,一直都沒有絕了做首輔的念頭,最後還是被你抓到機會一躍而上。

你能進步,就不許別人進步了?

第76章 驚天大案129.第129章 你還是老實地住在紫禁城吧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452.第450章 宗社黨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第8章 倒嚴先倒樓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32章 海瑞第一擊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420.第419章 大戰前的大同城490.第488章 大婚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56章 一團和氣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36章 又大一歲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525.第522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653.第649章 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第92章 理藩院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第62章 腦補的海瑞和衆人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第73章 萬事不要傷和氣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290.第290章 秋高氣爽的京城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95章 敵在柳河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433.第432章 克升龍城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326.第326章 大明將士,有死無退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