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

bookmark

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

果然,皇爺爺不能讓他知道有人在貪他的銀子,一提就急。

朱翊鈞斟酌了一下,開口道:“皇爺爺,二祖制定朝貢制度的時,考慮的是‘懷柔遠人,協和萬邦’,從來沒有考慮過與海外諸藩貿易往來。

在他們眼裡,我大明是天朝上國,富甲四海,根本不需要海外諸藩國的什麼貨品,也不知道什麼互通有無,易貨生財。

甚至還爲了展示我大明天威,大搞‘薄來厚往’。如皇爺爺所言,海外藩國獻上一堆破銅爛鐵,就能換回一堆的賞賜品。長年累月,我大明不堪重負,得了面子,虧了裡子。”

嘉靖帝贊同道:“對,鈞兒說得對。這是得了面子,虧了裡子!虧了多少銀子啊!”

自己也就能在皇爺爺跟前非議下大明祖制,要是其他皇帝,早就被罵得狗血淋頭,說自己大逆不道。

自己皇爺爺,嘉靖帝,大明第一祖制改革家。

二祖列宗傳下的祖制,是他刷聲望的好工具。

嘉靖帝直奔主題:“鈞兒,統籌局是你一手籌劃的,你說這貢舶制,該不該廢?”

大明現行海商貿易是貢舶制,是祖制定律,這一點不廢除,海禁令就廢不了,始終會成爲攻訐統籌局的一個把柄。

“皇爺爺,站在孫兒的立場上,貢舶制肯定要廢。

放開海禁,海外藩國及西洋各國自由往來,與牌照海商貿易。我大明的海商貿易量還能再往上漲,繳納的關稅也能隨之增多。

但是皇爺爺,我們除了海商貿易,還要考慮到二祖制定貢舶制,更注重的是考慮對海外藩國的羈置。”

“鈞兒,你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二祖制定貢舶制,貿易和關稅,不是他們着重考慮的。如何恩威並施,羈置藩國纔是他們最看重的。

只是這些海外藩國,路途遙遠,羈置不易,比如日本東倭,狼子野心。所以二祖多用懷柔施恩之術。”

朱翊鈞馬上接言道:“皇爺爺,懷柔施恩之術,孫兒覺得毫無用處。一味地給好處,不廣佈威嚴,這些海外藩國只會把大明變成大肥羊,使勁地薅羊毛。伱不讓他薅,他還心生怨恨。”

嘉靖帝笑眯眯地問道:“那鈞兒你說怎麼辦?”

“要孫兒看,這些海外藩國,屬於記畏不記德的賤骨頭。光施恩,不加威,這些傢伙會當我們是傻子。

我大明海外聲望最威盛的時候是永樂年間,三寶太監率水師七下西洋。錫蘭國有國主不服王化,意圖偷襲船隊,搶奪財貨,三寶太監直接派兵抓了他,帶回京師。

成祖皇帝下詔把這國主扣在京城,遣三寶太監再立新國主。此後有暹羅國內亂,三寶太監率水師主持公道,奉成祖皇帝命冊立國主”

“是啊,自此,大明聲威四海啊萬萬沒有想到,纔多少年,聲威四海的大明,居然在朕的手裡,被東倭猴子們欺負到家門口了!”

嘉靖帝站在中海湖邊的亭子裡,籠着袖子,看着被夕陽照得波光粼粼的湖面,眯着眼睛恨聲說道。

“水師不振,讓朕蒙羞!

可是養一支水師耗費巨大。宣德年間就是因爲錢糧的問題,遣散了三寶太監組建的水師。自此大明聲威,在南海西洋,是一年不如一年。

自從鈞兒組建統籌局,與浙江、福建,嗯,現在還多了個廣東,三支水師相輔相成,海商貿易的收入,一部分用來養水師,打擊海寇,護衛商路,又反過來促進海商往來頻繁,貿易興盛,使得關稅增多。

鈞兒,你爲大明找到了一條新路子。”

嘉靖帝感慨萬千。

朱翊鈞知道皇爺爺雖然崇道誤國,愛財如命,但不糊塗,對大明國事瞭如指掌。

只是看得明白是一回事,願意下大力氣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他也聽出嘉靖帝的意思,想全面放開海禁。

記得歷史上大明放開海禁,是在隆慶年間,也就是自己老爹即位後六年裡的事。

北邊藉着三娘子事件,正式開了榷場馬市,晉商與俺答汗的往來貿易從偷偷摸摸,變成了光明正大。

主持這件事的是廣東、江西總督王崇古,在歷史上是晉黨領袖之一。現在是晉黨爲數不多的碩果,已經轉身爲世子黨。

南邊開海禁,最後只是在漳州月港開了一道縫隙,是徐階爲首的江浙黨,以及閩黨,頑固保守黨等各方勢力激烈鬥爭的產物。

南北幾乎同時開了邊禁,普天同慶,軍民載歌載舞,齊聲稱頌沒耳朵的老爹是中興明君,然後國庫內帑依然窘困,直到張居正臨危受命

朱翊鈞非常贊同皇爺爺放開海禁的舉措。

商貿就得自由往來,官府少管,纔會興盛發展起來。

而此時又正值大航海時代,大明身爲當時世界第一大國,生產出來的貨品全世界都瘋搶,爲什麼不下場去分一杯羹。

搶資源,搶財富,搶土地,搶市場。

當然了,放開海禁,自由貿易的關鍵是朝廷要能收得上關稅。

不能富了地方世家,窮了朝廷,苦了百姓。

還有一點就是放開海禁後,在洶涌而來的“商業大潮”中,大明如何能站穩腳跟,保持着天朝上國的臉面。

“皇爺爺,在孫兒看來,大明要想站得穩,水師是第一位。

朝鮮、曰本、呂宋、蘇祿、勃泥、暹羅、安南、占城、真臘、滿剌加、蘇門答剌、錫蘭,這些朝貢我大明的藩國,都與大海相連。

如果有藩國不服王化,那就派水師去堵住他家門口,按住他暴打一頓。一頓不服再打一頓。兩頓還不服,就廣傳檄文,邀請它的鄰國,一起滅了他。”

嘉靖帝哈哈大笑,“鈞兒真是有凌雲之志。只是這樣的水師,非三寶太監的那樣水師不可。”

“皇爺爺,三寶太監所領的水師,孫兒一直覺得定位不明。”

“定位不明?”

“對。三寶水師到底想幹什麼?估計成祖皇帝自己都沒想好。”

有人說三寶水師是用來搜尋逃到海外的建文帝。

有人說是廣播大明聲威,使得萬國來朝,幫靠靖難侄兒上位的成祖帝刷聲望,正名聲,順天命。

“鈞兒,你說說看,到底個怎麼定位不明?”

“皇爺爺,水師在孫兒看來,作用無非幾個,一是掌握制海權,安寧大明海疆,靖衛沿海地方不受外敵和海寇襲擾;二是保護海路,確保往來海商不受海寇襲擾打劫;三是征伐不服王化的藩國。

上次盧提督率定海營炮擊平戶港,孫兒就覺得非常好。一來伐罪弔民,廣播皇爺爺聖仁之名,撫慰東南軍民之心;二來揚大明聲威,震懾宵小。

平戶港被炮擊,松浦黨遭重創,東南倭患立竿見影,幾乎再難看到真倭助虐。”

嘉靖帝靜靜地看着朱翊鈞意氣奮發地說着話,嘴角掛着極其難得的慈祥。

“水師定位好了,方向就明確了。大興商貿,鼓勵出海。大明民間海船可達數千上萬,水師再從優擇選,編練成一支精銳之師。一旦有變,也可徵發民間海船。

如此水師,在精不在多,耗費反倒不大了。”

“在精不在多,嗯,跟鈞兒叫戚繼光編練新軍是一個道理。”

“是的皇爺爺,水師建好了,其餘的問題迎刃而解。可以放心大膽地放開海禁,還能把海外諸藩各國與大明的國事往來,商貿往來,一併解決了。

皇爺爺,孫兒把海外諸藩各國與大明的國事往來,叫做外交理藩;他們與我大明的商貿往來,叫貿易通商。”

嘉靖帝點點頭。

他對朱翊鈞創造新名詞早就習以爲常。

祖孫一脈相承,嘉靖帝喜歡創新祖制,朱翊鈞喜歡創新名詞。

“皇爺爺有意放開海禁,不如設一機構,把與海外諸藩各國的國事往來,也就是外交事宜管起來,堵住衆臣悠悠之口。鴻臚寺早就養廢了,禮部又不愛管這些事。”

嘉靖帝耷拉的眉毛輕輕一抖:“鈞兒的意思是這個衙門明面上管國事往來,實際上把與海外諸藩各國與大明的通商事宜,也管起來。”

朱翊鈞眨眨眼,“皇爺爺,我就是這個意思。”

在大臣們眼裡,管理與海外諸藩各國往來,比如朝貢、冊封之類的事宜,屬於清淡如水,破事又多的衙門,有志向的文官們都看不上它。

正好方便自己插手。

一老一小兩隻狐狸,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然後開始神同步。

雙手籠在袖子裡,微歪着頭,並立在一起,看着遠處的夕陽的湖面。

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7章 嚴家父子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章 好聖孫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577.十月總結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661章 誅殺國賊!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第23章 大敗倭寇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59章 捅破天了!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3章 朕的銀子!第687章 你能活下來了!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6章 好聖孫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12章 父子和母子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