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

堂下,諸王自顧自訴說着各自的委屈、不容易,各自溫婉表達起了自己的訴求。

——老二河間王劉德,想做趙王;

老三臨江王劉淤,想移封到一個稍微‘像樣點’的封國。

什麼叫‘像樣點’的封國?

左右不外乎燕代趙、齊楚吳這樣的古國,而非漢家始封、始置的新諸侯國,如河間、臨江這種以郡名爲國名的‘不像樣’的封國。

這哥兒倆,劉榮或許還能勉強估計到;

但有追求的,顯然不止這哥兒倆。

——老四魯王劉餘,倒是沒有移封的念頭;

老五江都王劉非,劉榮已經早早安排好了。

老六長沙王劉發,用一曲歌舞換來加封三郡的結果,也已是心滿意足。

但劉發之後,便是一連串讓劉榮頭疼不已的離譜訴求……

“老七常山,意欲移封南方,最好是淮南地……”

“老八劉端,想吞併小十的膠東,合膠東、膠西爲‘膠國’……”

“老九中山,想在常山移封后,合兵常山、中山,以得一郡之土……”

暗下掰着指頭羅列着諸王的訴求,劉榮的目光,卻不受控制的落在了那道矮小、瘦弱,臉上甚至還稚氣未脫的孩童身上。

——先帝皇十子,膠東王劉彘,想要離劉榮、離長安‘近’一些;

聽上去沒什麼大毛病,但仔細一推敲,就不難發現劉彘這一訴求,說是‘包藏禍心’也不爲過!

劉彘現如今的封國:膠東,位於原完全體的齊國境內,地處膠東半島,也就是後世,位於山東東部的山東半島。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膠東國,確實是漢家最靠東的地區之一;

考慮到關中位於如今漢室版圖西半側,說膠東‘離關中太遠’‘離長安太遠’,似乎也確實沒什麼問題。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今漢室,絕大多數宗親諸侯國,都是類似的狀況。

你說你膠東國離關中遠,東西直線距離上千裡?

燕國呢?

代國呢?

南方的江都、長沙呢?

你膠東國到關中,起碼是一馬平川,一路向西即可;

燕國到關中,可是要先南下到齊地,而後再走你那條一路向西的道兒,才能抵達關中!

至於東南方向的江都,以及漢家版圖極南的長沙、極北的代國,更是要麼溼瘴悶熱,要麼漫天遍野苦寒。

哪個不比你的膠東國更遠?

說白了:關東各宗親諸侯,從北方的燕、代、趙,中原的齊、楚、樑,到南方的淮南、長沙、江都——離函谷關或遠或近,卻也終歸是多少有點距離。

除去扼守關中東門戶的樑國,就沒有哪個諸侯國敢說‘我離關中近’‘我離長安不遠’。

——要知道即便是進了函谷、踩上了關中土地,也還要再走上千裡,才能抵達長安!

所以,劉彘這看似惹人垂憐的一句‘我想離長安、離皇兄近一點’,實際上,卻是提出了一個堪稱癡心妄想的追求。

樑地!

只有樑地,才能滿足這位膠東王殿下離關中更近、離長安更近的訴求。

當然了,在樑孝王劉武已薨,樑國傳承到王世子、現樑王劉買的前提下,劉彘當然不可能取代劉買,成爲漢家的樑王。

如此說來,劉彘這極不起眼的表態……

“膠東之意,莫不是推恩樑國,以裂孝王之土?”

果不其然。

最先反應過來劉彘包藏禍心的竇老太后,面上溫煦笑意轉瞬即逝,不眨眼的功夫,老太太便黑了臉。

作勢想要側頭觀察劉榮的面色變化,才反應過來自己看不見,老太太又深吸一口氣,故作隨口一提般嘀咕了一句:“膠東王太后,只怕是遠長安日久,便糊塗了;”

“居然教膠東王說出如此包藏禍心的話來,不知道的,還以爲我漢家的太皇太后,出身於長陵田氏呢……”

長陵田氏,是戰國末年的故田齊王族殘餘,現膠東王太后:王娡的母族。

老太后這番話,顯然是在提醒劉榮:別忘了那女人是個什麼貨色!

而在老太后身旁,劉榮卻是好整以暇的擡起手,以指腹摩擦着下脣,重新上下打量起御階下方,已有些惴惴不安的十弟劉彘。

很顯然,無論是原歷史時間線上,那則‘金屋藏嬌’的千古大餅,還是方纔那句‘想離長安、離皇兄近一點’,都並非年僅七歲的劉彘所能說出來的。

背後的膠東王太后王娡,以及現任膠東內史田蚡,纔是真正的幕後主使。

可即便是如此——即便這二人曾經,是自己爭儲奪嫡路上的唯一競爭對手,劉榮也還是不免爲之驚歎。

原因無他;

王娡、田蚡二人的政治智慧,實在是讓作爲曾經的競爭對手的劉榮,都忍不住拍案稱絕。

推恩樑國!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大膽!

尤其是在竇老太后尚還健在,樑孝王劉武之死,至今都還是老太后心中,一根難以拔出的肉刺的當下,任何對樑國、對孝王一脈不利的提議,都必然會招致老太后的敵意,甚至是盛怒!

什麼樑國的戰略意義、長安朝堂的需求及政治考慮,都可以拋到一邊不談;

單就是‘肢解孝王遺土’的提議,就足以讓王娡、田蚡爲首的膠東王一家,被老太后死死的盯上!

那麼,問題來了。

王娡、田蚡,作爲歷史上合理扶持劉彘坐上儲君太子,乃至皇帝之位的主力,難道不知道這麼做,會引來老太后的記恨嗎?

很顯然,他們知道。

他們不單知道這麼做,會引來老太后的敵意,也同樣知道這個提議,如果真的換來‘膠東移封樑地’的結果,那他們這一大家子,就會成爲宗親、朝堂、功侯貴戚等各個羣體,都爲之不齒的狗不理。

你膠東王想移封樑地,就把人樑王給拆了?

那等你啥時候又想移封,豈不每移封一次,便要拆一個古大國?

搞強拆是吧?

尤其是這一舉動,一旦成功爲膠東王劉彘,謀求了一片位於樑地的封土——哪怕是一郡甚至半郡,也會爲其他的宗親諸侯,乃至往後的皇室子弟,都做出一個極壞的榜樣。

今兒個,你看上燕地了,燕地哐哧哐哧一頓拆;

明兒個,他看上楚國了,楚國噼裡啪啦支離破碎。

大家都這麼搞,那還有什麼好日子過?

推恩好是好,但也得有個由頭、有個原因吧?

就好比太宗皇帝推恩齊國、淮南國,將這兩個擁土數郡的大國,拆解成如今的齊系、淮南系,那都是有因纔有果啊!

齊系是出了個想做皇帝的齊王劉襄,以及想做從龍之臣的一大家子悼惠王之後;

淮南系,是出了一個造反有癮,又實在胸大無腦的厲王劉長。

人家被推恩,那是罪有應得!

推恩拆解其國,那是懲罰!

你可倒好——一句‘我想去哪裡哪裡做王’,就無緣無故把一個大國給推恩拆掉了?

憑什麼?

我憑什麼不罵你,不說你狡詐惡徒?

萬一日後,我的封國也這麼被拆,我又怎能不記恨你這個始作俑者?

這,便是如今漢室的現狀。

——爲後世人拍案叫絕,甚至視爲解決一切問題的最佳方案的推恩策,在如今漢室,卻並非是一個可以隨意推行的國策;

而是一個懲罰。

在如今漢室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只有那些犯下滔天大罪,卻又罪不至除國的宗親諸侯,纔能有幸體驗到長安天子爲其私人訂製的推恩套餐。

也只有那些殺又殺不得、廢又廢不掉,留着又實在讓人寢食難安的不恭強藩,才值得被推恩肢解其國土。

換而言之:在這個時代,推恩肢解諸侯國土,是需要原因的。

並非是原歷史上,漢武帝劉徹大筆一揮,就讓每個諸侯國主動推恩諸子那麼簡單;

而是要像太宗孝文皇帝那樣,給出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讓天下人——至少是朝堂內外絕大多數人都明白:推恩,是解決這一家諸侯王,消除這一家諸侯所帶來的隱患的唯一方法。

比如當年的齊系;

太宗孝文皇帝就曾對朝堂內外解釋:作爲太祖高皇帝的皇四子,朕是短短狠不下心,去懲處大哥:齊悼惠王的兒子們的。

但諸侯大臣裡應外合,共誅諸呂之後,齊王劉襄卻生出了不該有的念頭——想染指九五至尊之位,卻未能如願!

哀王鬱鬱而終,齊悼惠王諸子更是因爲從龍不成,而對朕這個‘搶走哀王帝位’的太祖庶子懷恨在心。

悼惠王一脈,不處理,必定會成爲我漢家的心腹大患!

但畢竟是太祖長子的血脈,也不好擅興殺伐,又或動輒除國;

所以,既是爲了安撫,並拆解衆志成城的悼惠王諸子,也是爲了將齊國拆解,以削弱其力,朕決定:推恩悼惠諸子,一分齊國爲七,遍封悼惠諸子王齊地……

有了這麼一套流程,大家就都會說:哎呀~推恩雖然不好,但陛下也是實在沒辦法了啊~

悼惠諸子,殺又不好殺,囚也不好囚,放任不管,又恐成大患;

推恩遍封於齊地,實在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最佳方案了……

這都不算最絕的!

後來,太宗皇帝在推恩淮南時的操作,才堪稱帝王政治課程的教科書級典範!

一開始,是淮南王劉長在尚冠裡——在光天化日之下,一錘砸死了垂垂老矣的闢陽侯審食其!

問其故,居然是劉長怪罪審食其當年,在呂太后殘害自己的生母時,一旁的審食其沒有幫自己的母親求情……

這件事,太宗皇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加上審食其確實也算得上是諸呂餘孽,便沒有對劉長多加爲難。

只是這件事,讓劉長頓覺參透了天地奧義,認爲哥哥劉恆不過是徒有其表!

連自己殺人,哥哥都是屁也不敢放一個,那還有什麼好怕的?

就這樣,劉長一咬牙一跺腳,二兩馬尿下肚,就召集了四十輛運貨的牛車、拉起百八十號人的隊伍,便扯旗造了反。

起事半個時辰之後,叛賊首領淮南王劉長,被當地,即谷口縣縣尉生擒。

按理來說,如此荒唐的謀反,太宗孝文皇帝,確實是不好對劉長下死手的。

若是足夠大方,也大可一笑而過,只當劉長是酒後亂性。

但太宗皇帝卻決定:流放劉長至蜀地。

並且,在流放劉長的囚車上,還貼上了一張太宗皇帝親筆所書,並蓋有傳國玉璽的封條,其上寫有四個大字:損毀者誅!

囚車六面封閉,只留有幾個聊勝於無的通氣孔,封條又把車門給封住,沿途官員能怎麼辦?

只能對那張封條畢恭畢敬,然後坐實劉長活活餓死在囚車之中。

然後,太宗皇帝的騷操作開始了。

——第一步,以‘殘害宗親,殺朕手足’的罪名,將所有沒敢撕下那張封條的沿途官員悉數賜死!

第二步,按照朝堂處置謀逆之臣的規矩,削奪了劉長子嗣的王位繼承權。

第三步,被那首一尺布,尚可縫,兄弟二人不相容的童謠‘嚇’的魂不守舍,趕忙遍封劉長諸子王淮南。

至此,一整套推恩流程走下來,愣是沒人哪怕一個人覺得太宗皇帝最初,是想要推恩淮南國的。

大家都只覺得一開始,太宗皇帝是想把劉長流放到巴蜀,來一個眼不見爲淨;

結果劉長‘意外’死亡,太宗皇帝哀痛不能自已,無法視政,這才導致淮南國被朝堂按照規矩廢黜。

待發現不對勁,發現自己似乎有‘謀奪諸侯封土’的嫌疑,太宗皇帝又趕忙站出來補救,將劉長的淮南國全部還給了劉長的兒子們,以表明自己‘我對淮南國沒有興趣’。

不動聲色間,淮南國推恩完成,大傢伙卻還要記太宗皇帝一個好。

只能說,一個字,絕!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後來的漢武大帝大筆一揮:朕要推恩,纔會引發關東宗親諸侯那麼大的反抗情緒。

推恩?

憑什麼!

我又沒造反!

無緣無故,憑啥用推恩這樣殘忍地方式,來懲罰我這個忠心耿耿的宗親諸侯、國之柱石?

然後,這個人就‘有罪’了……

怎麼說呢~

太宗皇帝先後兩次——尤其是後面那一次教科書級操作,無疑是爲後世之君推恩諸侯,提出了極高的政治手腕要求。

沒有足夠的政治手腕和智慧,你還真玩兒不轉這個操作!

當然了,如果選擇和漢武大帝那樣,一力降十會,那也不是不行。

只是終歸名不正言不順,反抗情緒大,具體操作起來,就總是會困難重重。

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101章 即刻拿下!第283章 戰略準備第35章 漢少府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320章 衛青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216章 對不住啊老弟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86章 王孫,且去第236章 爲什麼不列裝?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190章 族!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84章 上架感言第326章 文明進程的落後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298章 靡靡之趙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297章 先帝諸王的安排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118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55章 老孃長進了?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90章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第77章 我乏了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79章 雛鳳初鳴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86章 老劉家的男人吶第215章 由他去,孤自有盤算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246章 廟算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71章 爵酬英雄,祿賜忠臣第225章 母后來了啊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37章 且瞧着吧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60章 皇長子?大噴子!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121章 周亞夫:我功勞太大了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52章 瓷器成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251章 毒蛇!第213章 加冠大婚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59章 社稷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245章 速至演武堂儀事!第230章 小說家言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163章 哪兒都有你館陶主!第206章 孤兒軍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178章 爲子孫後世計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320章 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