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姜宜



在位起訖:前4628—前4582年。

生卒年:前4648—前4582年。

出生地:伊川(今河南洛陽市南)。

立都:宜陽(今河南洛陽市西南)。

年號:帝宜元年(甲寅,前4627)。

——————————————————————————————————————————

炎帝姜宜,男。姓姜,名宜,又名直(代用字),中國氏族聯盟時代炎帝神農氏政權的第五任帝。

姜宜的祖父是炎帝神農氏政權的三任帝姜承,父親是炎帝神農氏政權的四任帝姜明。

姜宜生於帝明七年(癸巳,前4648),出生在黃河以南的伊川(今河南洛陽市南)。

姜宜是帝姜明的長子,初封在淶源(今河北保定市西北)。十五歲時,父親爲了考察他的工作能力,派他去管理物質和文化比較落後的宜陽,讓他獨力治理該地。姜宜放開手腳,帶領宜陽的百姓大搞開發和建設,五年時間使宜陽的繁榮超過了帝都。帝姜明認爲姜宜確實有治國的才能,便正式確定他爲帝位繼承人。

公元前4628年,炎帝神農氏政權的四任帝姜明去世,姜宜即位稱帝。

姜宜即位後,立都於宜陽。以甲寅年(前4627)爲帝宜元年。

姜宜執政時,炎帝神農氏政權處於相對穩定階段,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政治制度仍施行父系氏族的公有制管理,村有村長,社有社長,族有族長,部落集團首領爲大酋長,各部落大酋長共尊炎帝神農氏爲帝(國家元首)。

社會經濟仍以農業爲主導產業,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和麻類。江南水源豐富以種植水稻爲主,沿海居民以漁業爲主,北方草原以畜牧業爲主,山區居民以狩獵爲主。此時的手工業生產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各地的手工業主要有紡織、製陶、冶金(銅)、木器加工、石器加工、骨器加工、玉器加工等。

文化教育方面,除了普及與生產和生活有關的各種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外,帝姜宜還在伊川的常羊山上築臺壩立表木,觀測太陽的變化,創造了太陽曆。古人曾一度把太陽曆繪製在當時生產的陶缸上。1972年在河南伊川土門遺址出土的陶缸,上面就刻有清楚的太陽曆,這是遠古歷史所留下的最好見證,也是對虛假的正統歷史有力的駁斥。

此時,炎帝族人的勢力已經很大,除炎帝神農氏族人活動在中原和關中一帶外,炎帝魁隗氏族人也發展迅速,他們主要分佈在兩河流域(長江、黃河),還有一部分遷徙於邊遠地區。《山海經、海內經》說:炎帝的後代是炎居;炎居的後代是節並、伯陵和靈恝。

炎居的第一個分支:節並的後代是戲器;戲器的後代是祝融;祝融的後代是共工;共工的後代是術器和后土;后土的後代是噎鳴和信;信的後代是夸父;夸父的後代是西嶽;西嶽的後代是先龍;先龍的後代後來發展成爲勢力強大的羌戎。

炎居的第二個分支:伯陵的孫子叫伯夷,伯夷的後代叫許由,許由的重孫爲黃帝時期的四嶽。四嶽的後人春秋戰國時期有四大支脈,形成四個小國——齊、呂、申、許。齊國在今山東淄博市;呂國在今河南南陽市西;申國在今河南南陽市唐河縣西北;許國在今河南許昌市。

炎居的第三個分支:靈恝的後代世系不詳,主要分佈在西部邊疆。他的後代被稱爲“氐”,統治區域被稱爲氐國,居民被稱爲氐人。其活動範圍大體在今陝西西部、甘肅的西南部和四川的北部。

另外,炎帝魁隗氏後代祝融氏一支也有很大發展,在長江以南後來發展成爲祝融八姓。這八姓是:己、彭、禿、董、妘、曹、羋、斟。此八姓後來都成爲獨立的諸侯國,其中最爲強大的是羋姓,於西周時在江南建立楚國,曾一度成爲“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重要成員。

炎帝魁隗氏還有一個重要的分支,就是曾與祝融氏爭奪帝位的共工氏。

關於共工氏的傳說,古文獻上記載很亂:有說共工是太昊伏羲時期的人,有說共工是黃帝時期的人,還有的說共工是顓頊時期的人。其實這些記載都沒有錯,只要我們搞清楚歷史真像,也就不足爲怪了。

那麼,共工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源頭查起。

共工原是我國遠古時代一個較大部落的名稱,是中華人種燧人氏的一個分支,早在伏羲女媧政權以前就已經存在,最初主要活動在長江流域,他們的首領叫共工氏。

“氏”最早的含義並非指家族,而是指首領,相當於後世的“帝”、“王”、“大酋長”、“皇帝”的稱謂。如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少典氏等,這裡的“氏”都是首領的稱號。後來這些氏族的後代便以他們首領的名號爲本部族的代稱,“氏”便演變成了族團的稱號。共工氏也是如此,他們最初的首領稱共工氏,後來這個族團便稱爲共工氏族。從燧人氏時代至顓頊政權時期,時間跨度數萬年,共工氏族始終存在着;他們的首領稱共工,族人稱共工,祖宗稱共工,子孫後代也都稱共工。

我們這裡所說的炎帝分支共工氏,指的是炎帝魁隗氏後代姜共工。炎帝后代共工氏是有據可查的:抗日戰爭時期,在我國湖南長沙子彈庫,曾出土一幅戰國時期楚國的帛書,其內文有:“炎帝乃命祝融從四神降,奠三天,□思鼔,奠四極……共攻□步,十日四時……”等語。其中的“共攻”,經郭沫若先生考證即是共工。由此可見,《山海經》所載“祝融與共工皆爲炎帝后”,並非是憑空杜撰。

伏羲女媧政權晚期,共工氏部落已經遷徙到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曾多次入侵中原地區。炎帝魁隗氏政權初期,共工氏被炎帝政權征服,炎帝魁隗便派自己的一個族孫去領導共工氏,此後,共工氏便從屬於炎帝了,爲了有所區別,我們稱之爲姜共工或炎帝共工。

炎帝共工氏的一支勢力很大,主要活動在長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區。

炎帝神農氏的石年一支也很強大,主要分佈在陝西的東部和山西的南部,他的後人一部分居住在關中,一部分定居在汾水流域。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炎帝的後世家族十分龐大,除佔居中原外,還向東西南北四面擴張,其家族勢力幾乎滲透到全國各地。

帝宜三十二年(乙酉,前4596),黃河以北的史皇倉頡氏政權首任帝倉頡去世,傳位給他的後人,史稱倉頡二世,仍立都於陽武(今河南新鄉市原陽縣東南)。

帝宜四十一年(甲午,前4587),倉頡二世死,在位虛記十年(前4596——前4587),傳位給倉頡三世。

帝宜四十四年(丁酉,前4584),九黎族首領風虺在河北稱帝,立都於靈山虺城(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南謝家堡鄉),國號“冀”。勢力強大的九黎族對炎帝神農氏政權構成了很大威脅,帝姜宜命他的兒子姜來駐守來源,以防九黎族人進犯。

帝宜四十五年(戊戌,前4583),姜宜的重孫姜克出生在太行山以西的榆林(今山西晉城高平市北神農鎮)。

姜宜二十一歲即帝位,在位執政虛記四十七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卒於帝宜四十六年(己亥,前4582),終年六十七歲。遺體葬在鳴皋山(今河南洛陽市嵩縣東北),尊號炎帝。

……………………………………………………………………………………………………………

姜宜在位年表(供參考)

公元紀年(干支)……在位時間……大事記

前4627(甲寅)…………元年……

前4626(乙卯)…………二年……

前4625(丙辰)…………三年……

前4624(丁巳)…………四年……

前4623(戊午)…………五年……

前4622(己未)…………六年……

前4621(庚申)…………七年……

前4620(辛酉)…………八年……

前4619(壬戌)…………九年……

前4618(癸亥)…………十年……

前4617(甲子)…………十一年……

前4616(乙丑)…………十二年……

前4615(丙寅)…………十三年……

前4614(丁卯)…………十四年……

前4613(戊辰)…………十五年……

前4612(己巳)…………十六年……

前4611(庚午)…………十七年……

前4610(辛未)…………十八年……

前4609(壬申)…………十九年……

前4608(癸酉)…………二十年……

前4607(甲戌)…………二十一年……

前4606(乙亥)…………二十二年……

前4605(丙子)…………二十三年……

前4604(丁丑)…………二十四年……

前4603(戊寅)…………二十五年……

前4602(己卯)…………二十六年……

前4601(庚辰)…………二十七年……

前4600(辛巳)…………二十八年……

前4599(壬午)…………二十九年……

前4598(癸未)…………三十年……

前4597(甲申)…………三十一年……

前4596(乙酉)…………三十二年……

前4595(丙戌)…………三十三年……

前4594(丁亥)…………三十四年……

前4593(戊子)…………三十五年……

前4592(己丑)…………三十六年……

前4591(庚寅)…………三十七年……

前4590(辛卯)…………三十八年……

前4589(壬辰)…………三十九年……

前4588(癸巳)…………四十年……

前4587(甲午)…………四十一年……

前4586(乙未)…………四十二年……

前4585(丙申)…………四十三年……

前4584(丁酉)…………四十四年……

前4583(戊戌)…………四十五年……

前4582(己亥)…………四十六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二章 炎帝臨魁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五章 五任帝己琨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簡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六章 六任帝姜散第二部 氏族聯盟時代_氏族聯盟時代概述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九章 牆 爍(朱襄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五章 五任帝長晝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九章 黃帝轉茸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八章 黃帝姬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三章 帝蚩尤(一)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下)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誦(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帝堯陶唐氏政權簡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七章 掮 師(昊英氏3)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農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姜來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剛歌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三章 節 曲(無懷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三章 帝蚩尤(一)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四章 黃帝姬豕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上)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二章 二任王姒啓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權簡介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九章 象 團(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章 象 偉(中央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章 羅 秦(有巢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六章 六任帝姜密(一)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釗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十三章 十三任帝森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六章 金 烏(昊英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十章 黃帝貫俞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四章 四任帝姜嗆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五章 伏 顯(柏皇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權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四章 團 伏(驪連氏5)第一部 原始初民時代_第六章 燧人氏(二)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六章 黃帝姬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一章 印 槍(伏羲氏1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沒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四章 師 嬟(伏羲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驪連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七十七章 大 耀(伏羲氏23)第二部 第六卷 黃帝軒轅氏政權_第五章 黃帝姬本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權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二章 二任帝沙芙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五十二章 隨 嬄(混沌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嚳高辛氏政權_第二章 二任帝沙芙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簡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一章 首任帝顓頊第二部 第十卷 帝摯青陽氏政權_第十卷 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美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慄陸氏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堯陶唐氏政權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二十章 象 偉(中央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媧氏政權_第十四章 隨 象(大庭氏3)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章 十任帝貴尤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窮王后羿第二部 第八卷 顓頊高陽氏政權_第十章 十任帝貴尤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發(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