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水庫三日談(三)

裡的漏水水庫相對照的,是另外一種低成本的水利建水庫的普遍適應性相比,這種水利設備的適應性侷限在黃土高原一地。不過與漏水水庫相比,他的造價更加低廉,而且不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所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與經驗,是與科學研究分不開的。從西周到晚清,自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創造了坡地修梯田,溝壑築壩淤地等水土保持措施以來,其試驗研究工作也就相運而生。新中國建國初期,水利部就開始推動淤地壩建設的。

李儀址是最早提出在溝道中修築淤地壩,防治溝壑擴展,減少入黃泥沙的技術方案,作爲治黃方略的水利專家。不過在那個時候,這個符合大衆利益的方案被束之高閣,那些爲了各種目的的大工程收到水利部的青睞,即便是水利部長黃萬里的支持也無法改變這種情況,建國初期的水利部實在是一個弱小的部門,話語權被幾個強大的部門所把持。

李儀址沒有灰心,而是一個人打起包袱,默默地進行找自己的實驗,將淤地壩付諸實施,並確的寶貴的數據。沒有官方的資助,他就變賣家產,在天水建立了水土保持實驗區,開展水土保持科學研究。

1901年由陝西省投資一半,他自己在西安市郊荊溝流域上建成。通過在支溝上修建留淤土壩一座,可以控制流域面積2.6+壩。

此壩建成後。成爲研究淤地壩的重要據點,隨着水土保持地良性發展,看到了美好前景的水利工作者開始雲集陝西,水保科研機構也相應地得到了大發展。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時期地工作需要,李儀址通過採取試驗、示範、推廣相結合,室內實驗與野外試驗相結合。與教學單位和業務管理部門聯合攻關等不同形式,開展科學研究。

在溝道侵蝕機理、淤地壩規劃佈局、設計技術、施工技術、監測技術、管理技術等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以及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開發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他的不停奔走下,建設淤地壩的聲音越來越大,就連皇帝都通過報紙知道了這件事情。

在否定了黃河修建系列大壩之後,皇帝曾經問過:“李儀址這人在哪裡?”

當時作爲水利部長的黃萬里自責沒有盡到任務,皇帝感慨道:

“沒有把這樣有才能,又肯努力做出成績的人選到合適的位置,是宰相地過失呀!”

不過在其後的大水利建設中。水利部的話語權被皇帝陛下人爲的強化了,之後擁有了自己的用人權(總理可以否決,但是提名權由水利部自己提)一票否決權的水利部更是與金融部,財政部。交通部幾大步平起平坐,成爲中國四大強部。

之後不久,李儀址進入水利部,在新成立的黃土高原綜合治理處擔任處長。在他擔任領導期間,淤地壩建設有小到大,又少到多,爲治理黃毒高原水土流失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地區試點,從1903年開始,在陝西.|i.德水保站成立後,以綏德、米脂、佳縣、吳堡四縣爲重點試辦區。積極宣傳推廣修壩淤地,兩年內築壩214,一般壩高5—10m0.5]

1904年後,在晉、陝、蒙得到大面;及。西峰水保站也重點開展了塬面治理和溝壑治理的試辦與推廣,創建了南小河溝十八畝臺溝壑土壩。

這一階段地試辦成功,實際上是因爲很多因素,包括試點地區土情較好,而且科技人員支持力度大等原因。不過這些利好的因素被無意中忽略了,人們總是喜歡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對於那些不利於自己的東西,就視而不見。

爲了鼓勵羣衆地積極性,李儀址制定了一項新政策,就是每個修淤地壩的人或者集體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補助,大約相當於淤地壩建設費用的50%。制定這項政策地初衷無疑是良好的,不過它忽略了人性。

如果不加獎勵,羣衆看到築壩的好處,自然會建壩。不過一旦把建壩作爲一個盈利的手段,那麻煩也就隨之而來了。爲了更快地拿到獎勵,更多的拿到獎勵,人們的心思開始變化了。

在淤地壩施工中,各地大搞技術革新現和工具改革,較多地採用爆破鬆土、拖拉機碾壓、水槍衝土、水中倒土

法築壩技術,淤地壩有了突破性進展,建壩工效成倍成本大幅度下降,不過在申報中,這個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大幅度提高。造成了修建一座淤地壩,國家的經費除了支付建設費之後,還有大量地剩餘,建壩變成了一個有利可圖的活。

僅1904年到1906年2年,共修淤地壩2.76萬座,可淤地33萬平方公里。陝西省榆林、延安地區1904—1906年新增壩地17.6畝;山西省1904—年3內新增壩地佔全部新增壩地的90.6%;

內蒙古自治區黃甫川流域,幾年所修淤地壩佔淤地壩總數的61.但這段時間,有些地方在築壩淤地中曾出現不按自然規律辦事的偏向,工程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差。在1905年特大暴雨中,這部分工程遭不同程度的水毀損失。

對於這種情況,李儀址只是輕描淡寫的淡到一些,而其它成績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這段時期淤地壩的發展數量、壩系佈設和施工技術都比過去有較大突破,而且在攔泥、淤地、增產上卓的成效。“

這種不正常的大幅度費用增長,引起了廉政公署的注意,廉政公署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史從文在黃土高原上從事考察工作,是從1901年開始的。前,也曾去到黃土高原上走過一些路程。其中可以略事提及的有兩次:一次是1898年前往陝西榆林,一次是1900前往內蒙古杭錦後旗(當時稱爲陝壩,爲綏遠省政府所在地)。

這兩處在以後的歲月中還曾再次到過,可是前後都有所不同。後來有了長途汽車,來往是方便的。可是在那時,全中國都在打仗,戰爭正在激烈進行中,困難重重,沒路沒汽車,乃是常事,長途旅行,只能騎牲口或者坐大車,就另是一種風味。

牲口和大車自然不能和汽車相提並論,只能慢騰騰地行走,是着急不得的。其實慢點也有好處,沿途可以瞭解更多的情況。當時所走的路程也就是和現在相同的大道。兩次都是由西安出發,由西安北行,經耀縣、黃陵、延安、綏德而至於榆林;由西安西北行,經彬縣、涇川、平涼、固原、銀川、石咀山、=

這次來,史從文是打着研究黃河文明的名義,實際上卻是廉政公署派過來的秘密調查員,他的目的是瞭解在淤地壩建設完成後,那些負責覈算的官員是否有貪污行爲。據反映,有好多水利部的人雖然財產申報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不過在生活上明顯大手大腳起來。

從溼潤的南方來到了乾冷的西北,史從文對於黃土高原也有了一些解。陝北的人以樑並稱,這個“”字以前很少見,不過再看了山西的地形之後。史從文對於中國漢字的生命力表示欽佩,也只有中國字才能把這麼複雜的信息通過一個字表述出來!

樑是由原切割後形成的。地形高起而上面平整的爲原。原經過侵蝕成爲樑,樑再經過侵蝕才成爲。原本來都相當廣大,由於侵蝕,原上出現了寬窄互異的溝。許多溝把原分成許多樑。樑是呈長條並不很寬的地形。樑上再經侵蝕又有了溝。這些溝把樑切割成了若干段落,每個段落四周都爲溝所圍繞,僅剩下一個高土堆孤獨矗立,因而就成了。

還有一個就是“嶮”兩字,也是到陝北之後才認識並領會其作用的。陝北多陡峻的深溝或兩相對立而又陡峻的山崖,兩側的坡道又皆筆直而少彎曲,因以嶮相稱。這一次史從文石和幾個外地人共乘一輛小汽車出行。同車的人皆能高談闊論,了無已時,那司機有些不耐煩,連照說了幾次也沒有效果,索性不說了。

途中經過一個嶮,坡度不僅陡峻,又復相當綿長。陡峻的坡底僅有能容一車通過的小橋,橋下又復深邃,彷彿不易見底。如此陡峻的坡度,車子又不能減速,減速就很難衝上對面的陡坡。這時車上再無高談闊論,彷彿萬籟俱寂,僅聞車輪滑動的聲音。過了嶮,登上對岸的坡頂,司機回頭向大家說:現在可能明白,諸位的性命就在我這手指之間!

一路上連着過了三個嶮,另外三個人都已經臉色慘白,下車的時候腳都軟了,史從文雖然也有些驚嚇,不過畢竟不是第一次來陝西,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下車之後來到了烏蘭。

第17節 會獵木蘭第5章 你和平,我演變第2節 平地起風雷第43節 宿命對決(一)第31節 亂戰第39章 拖刀第8節 天水易手第69節 燒烤論英美(上)第49節 血戰(十六)第3節 吏治難清第45節 特戰雄兵(十二)第12節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3節 絕處逢生(上)第60節 進退兩難(四)第29節 傾心第46節 血戰(十三)第57章 歷史轉折點第49節 特戰雄兵(十六)第6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一)第48節 特戰雄兵(十五)第31章 譚嗣同(上)第28節 百花齊放電影春第27章 宋兵策失蹤第22章 一夢三年第78節 圈套(下)第71節 中南行省第86節 出其不意第36節 特戰雄兵(三)第11節 欲擒故縱第55節 血戰(二十三)第34節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5節 變生肘掖(下)第4章 鐵幕(下)第12節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22章 一夢三年第72節 半癱山姆鬥野鶴(四)第9節 突襲(四)第7節 三氣日酋(上)第11章 貿易利潤第23節 風雨飄搖大清國第99 PK轟炸第14章 小歐洲大德國第1節 風起萍末第9節 明大勢總統放權第22章 一夢三年第91節 武神駕到第86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七)第10節 斷糧(下)第17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5節 禁菸(一)第32節 四個火槍手第43章 杯弓蛇影第60節 進退兩難(四)第19節 破交(下)第43節 特戰雄兵(十)第37節 特戰雄兵(四)第13節 霸王別姬(上)第45章 射小鳥第33章 民心所向第83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四)第102章 原子彈(上)第1節 大流感第3節 烈日要塞(中)第18節 錢財滾滾來第32節 三戰(中)第64節 猶太人復國(上)第67節 鐵流(六)第55節 血戰(二十三)第51節 巴拿馬運河(上)第38節 特戰雄兵(五)第31節 三戰(上)第7節 論勢第42節 特戰雄兵(九)第34章 打不過可以忽悠第1節 劈日第一刀第34章 打不過可以忽悠第59節 經濟危機(四)第73節 鐵壁的失敗(上)第42節 血戰(九)第6節 財富之路第60節 潛伏第58章 潛龍第32節 欺騙-共工計劃第24節 扶不上牆的小三第12節 唐紹儀捨命說俄酋第62節 鐵流一第5節 海蘭泡之戰(中)第9節 血戰拉法第64節 空手套白狼第1節 立國第一戰(中)第28節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第47節 血戰(十四)第24節 北疆坦克之海(五)第22節 裝甲對裝甲第3節 吏治難清第59節 落魄的日本第8節 三氣日酋(下)第53章 元宵夜慶核平第83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四)第1節 太平年間歌昇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