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關寧鐵騎

時間進入六月份,九萬中華軍的新兵這個時候早已完成了訓練,並且在前線部隊之中執行過很多次的任務,雖然這些任務無非是剿匪輯盜等任務,並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戰爭,但是中華軍的嚴酷訓練使得他們已經完全具備了一名成熟士兵的所有條件了,只待時機成熟就能夠趕赴戰場,進行戰鬥了。

而此時,湖南的戰局已經十分明朗了,擁有強大兵源的吳三桂對尚可喜的軍隊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而尚可喜的五萬軍隊雖然頑強抵抗,但是終究因爲寡不敵衆而被迫放棄了湖南,撤回到了廣東,而廣西的戰局卻對粵軍比較有利,在得到了新組建的軍隊的補充之後,尚可喜長子尚之信和大將許爾顯帶着十五萬大軍從平東一路高歌猛進,接連從吳三桂軍隊手中奪回了柳州、桂林、思恩、慶遠四地,大軍還在繼續進發,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南方的南寧、鎮安、太平三府。

吳三桂的軍隊這個時候似乎變得不會打仗似的,不僅上下指揮混亂,而且軍心動盪,士兵們也都鬥志全無,在粵軍進攻宜山的時候,吳三桂手下大將胡國柱接連下了三道截然不同的命令,使得滇軍出現了極大的混亂,被粵軍一舉拿下城池,而且斬殺滇軍上萬人,經此一役,吳三桂的軍隊退出了廣西,退回到了雲南,甚至在邊境擺下大軍,做出一副守勢。

尚可喜的長子尚之信是一個殘暴跋扈、荒淫無度的、倔強蠻橫的人,這是康熙帝在1680年下令將其賜死的時候對其的評價,雖然不一定全都準確,但是也反映了尚之信的品行。

在輕易的拿下了宜山之後,尚之信開始變得驕橫起來,他認爲吳三桂的軍隊也不過爾爾,自己一路打過來,連戰連捷,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戰鬥,就已經拿下了大半個廣西。剩下的幾個州府也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而在這之前,父親的這麼多軍隊竟然被這樣的軍隊打的大敗,這雖然能夠顯示出自己的出色戰鬥和指揮能力。但也反映出來了軍隊之中的這些個將領純粹就是酒囊飯袋,尤其是這個許爾顯,先丟海南,再丟廣西,一無是處。自己的親弟弟尚之孝在只有五萬人馬的情況之下,還在湖南堅持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這才失敗,不過即便是這樣,弟弟也成功的將五萬人帶回了三萬,損失也不是很嚴重,至少拖住了吳三桂步伐。

可是這個許爾顯,八萬軍隊愣是讓他打剩下三萬,傷亡了五萬多人,這還不算。還將整個廣西都丟的乾淨,讓人家吳三桂的軍隊差點將戰火燒到了廣東本土來了。

尚之信的這種態度很快就激怒了粵軍的幾位將領,這些人都是跟隨着尚可喜出生入死的老臣,爲其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這個時候吳三桂的軍隊的表現十分詭異,在這之前,這些個老將軍們就已經感覺到了不對勁了,因爲這支軍隊和他們之前見過的滇軍簡直是判若兩軍,這支軍隊不僅戰鬥力差,軍紀渙散。而且武器裝備甚至是衣甲錦旗都裝備不全,一看就是臨時拉來的雜牌軍打着胡國柱和夏國相兩人的旗幟冒充正規軍。

吳三桂這樣佈局,顯然是想誘導己方軍隊輕敵驕兵,而對方則可以利用己方的這種心態來發動突然的進攻。或者在前方佈下埋伏,誘騙自己的軍隊上當。

這些話他們本來想勸告尚之信的,可是這個時候尚之信對待他們成了這個態度,因此無論他們說什麼,尚之信都認爲這是他們的託詞,爲了自己之前的作戰不利而洗刷。因此絲毫不當回事。

而這些老將們知道自己勸服不了大王子,也不願在陪在他的身邊受氣,於是紛紛以各種理由離開前線的軍隊,回到了廣東去了。

儘管尚可喜知道這些老將們很有可能是不被自己的長子相容,這才被逼了回來,但是他卻沒做任何的表示,似乎是認爲尚之信的這種做法是對的,因爲他自己也對這羣老打敗仗的將軍們感到不滿了。

如果尚可喜將自己的期望稍微的放低一點,深入的瞭解一下吳三桂的軍事實力的話,相信他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一個更準確的判斷。

吳三桂麾下的軍隊早年是寧遠城的邊軍,後來他當了平西伯出任上海關總兵的時候,他的麾下就有近十萬精銳將士,儘管這些軍隊在後來的作戰之中有了一定的折損,但是吳三桂卻從各地的叛軍之中徵幕了大量的精銳士卒,這些人被編爲忠勇五營、義勇五營,這支軍隊雖然人數不多,只有三萬人,但是作戰力非常強,在吳三桂看來,他的這支部隊和他從寧遠帶出來的部隊的戰鬥力甚至比清廷的八旗將士更加精銳和強悍。

而事實也印證了他的話,在吳三桂的軍隊進入廣西作戰的初期,胡國柱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尚可喜的軍隊根本就抵擋不住,各地的城市一個接一個的失陷,粵軍傷亡慘重,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丟掉了半個廣西。

尚可喜並不是不知道吳三桂的情況,但是這個時候他太渴望一場勝利了,於是宜山傳來的得勝消息令他大喜過望,一時間竟然忘記了敵人的恐怖。

而這個時候吳三桂親帥十萬大軍已經秘密的抵達了貴州的荔波,而胡國柱的軍隊在“敗退”之後,繞了一個大圈,並沒有直接的退回雲南去,而是讓人打着自己的旗號一路撤退,引來粵軍的追擊,而自己則帶着輕騎急轉南下抵達了隆安。

這個時候思恩府的粵軍已經發現了南方的南寧府出現了一支不明身份的大軍,並且將這個消息上報到了尚之信這裡來了。

但是後者卻並沒有加以重視,以爲那不過是幾支敗軍逃竄過去的,不足爲慮,而眼下乘勝追擊胡國柱的敗軍要緊。

而隆安的軍隊卻並不像尚之信所想的那樣,只是幾支敗軍,而是一直人數超過兩萬的精銳騎兵——關寧鐵騎!(。)

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251章 糧食戰略第184章 海灣炮戰(上)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125章 北琉球國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75章 日本公主第149章 土着人,開戰!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325章 江戶灣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136章 圍困第73章 日軍投降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333章 焦灼第94章 安置俘虜第93章 惠子入學第86章 籌備貨幣第108章 炮擊皇城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47章 各自突圍第195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二)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111章 拜訪老農第322章 射擊比賽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116章 劉陽奪魁第136章 圍困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92章 興辦教育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99章 項玉成親第335章 春季作戰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第229章 臺東艦的使命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293章 鎮海大營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167章 南洋海盜第25章 炸藥包實驗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21章 連夜撤退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52章 消失的荷蘭人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200章 搜尋海盜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33章 遭遇風暴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167章 南洋海盜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49章 成功突圍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22章 接應敗兵第141章 擴建軍工廠第46章 廈門攻城戰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398章 羅剎國犯境第171章 出兵馬尼拉第97章 人口計劃第5章 棄守安溪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192章 議和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90章 發現行蹤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98章 發展戰略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317章 論戰第337章 戰果第172章 發現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