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改革的春天

bookmark

看到這則消息劉琅真是非常感慨,報紙報道了三傢俬人企業,其中兩家都與自己有關,格美空調廠是他一手扶持起來的,還是大股東,而那家健力保也不必說了,當初就是他“攛掇”李經天將工廠私有化,甚至在這一世,健力保的品牌和標識都是他送給李經天的。

如果沒有劉琅,健力保也會飛快的成長起來,短短十年時間就會成爲國產運動飲料第一品牌,成爲一家資產超過數十億的大公司,但是因爲始終產權沒有明確,健力保終究還是一家國營企業,到了九十年代,隨着企業越做越大,李經天的管理團隊和背後的政府開始有了矛盾,李經天想要上市,政府不同意;李經天想要花巨資購買企業股份,政府寧可把企業賣給外人,最後乾脆給李經天來了個釜底抽薪,直接派出警察把他給送進了監獄,這一下李經天沒轍了,健力保也被賣給了一個外行,只用了兩年時間健力保從雲端跌到谷底,一家原本有希望和可口可樂拜拜手腕的優質企業就此成爲歷史。

不過在這一世,這件事情將不會發生了,健力保在八五年就在國家的“特企改革”中被李經天用十萬塊錢給私有化了,當地政府得到十萬塊錢覺得佔了大便宜,很多人也覺得李經天就是個傻子,十萬塊能買多少頭豬了?一旦賠了,李經天怕是連命都會丟掉。

結果短短兩年過去了,原來年年虧損,工人們都開不出工資的企業就變成了一家年銷售額達到七百萬元的納稅大戶,李經天成了一位身價百萬的大富豪,八十年代的百萬富翁是什麼概念?如果這個時候福布斯對內地富豪進行排名,李經天絕對能排進前十名了。

還有海爾集團,這家公司在劉琅前世就是改革的先鋒企業,負責人張曉敏在八四年把一家瀕臨破產的冰箱廠承包下來,之後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將海爾打造成了世界知名品牌,所以即便沒有劉琅,海爾集團也會成爲一家優秀的企業,只是劉琅把原本是張曉敏創立的“海爾管理法”提前交給了孫明凡,所以成了“格美管理法”,而第一傢俬營電器廠的頭銜恐怕以後也會落在格美空調廠頭上,兩家企業在中國改革歷史上的地位將徹底調換過來。

“劉琅,這就是咱們獲得的榮譽!”

陳春生此時又指着門口,在旁邊一處顯眼的地方掛着好幾個獎狀和獎章,什麼“首都科技創新貢獻將”“首都私營企業納稅大戶”“八六年五一模範獎章”“全國優秀私營企業”“八六年改革先鋒”,林林種種足有十幾個獎項,另外還有不少領導訪問的照片,什麼科長、區長、市長,最大的就是工業部的部長,這個人劉琅都認識,正是他在華夏大學時的學生會會長江宏的父親,這些榮譽擺在那裡,每一位工人看到這些獎項時都會生出自豪之感。

“看來國家現在對私營企業很關照,沒有了當初的那種輕視的眼光!”

劉琅看着這些獎狀問道。

“是呀!尤其是這近一年的時間裡,報紙上都在宣傳改革的消息,原來的那些私營是否合法的論斷早就沒有了,國家還提出了承包與有條件私有化並行的企業改革方法,咱們國家改革的春天已經來了!”

孫明凡笑着回答。

“改革的春天!這句話倒是沒錯。”

劉琅從牆上的報紙上的確看到了“改革的春天”這個詞語,雖然國家的改革開發從七八年就已經開始了,但是這句話還是第一次出現。

中國的改革是一次人類歷史上的大事件,沒錯,就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件,別看這次改革只是發生在中國,但涉及到了整整十億人口,佔據當時整個世界總人口的六分之一,而且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之深遠也是絕無僅有。

但是在改革初期,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進行,不知道改革的方向是什麼,之所以改革,完全是原有的經濟制度崩潰不得已而爲之的一次嘗試,所以在頭幾年的時間裡,各種理論充斥整個社會,一開始國傢俬營經濟依舊是充滿了懷疑,視之爲虎豹財狼,然後觀念不斷進行轉變,幾年後變成了允許僱工七人以下的個體戶從事經濟行爲,但八人以上就會引起爭論,再後來“七上八下”的禁錮也被撞破。

這次打破禁錮對國家有着巨大的影響,一下子就釋放出私營經濟的活力,先是以南方粵省爲中心的沿海省市,私營經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魯冠軍的萬和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之後在劉琅和吳荷等“激進改革派”的建議下國家開始對一批即將倒閉的國營企業進行了“特企改革”,這個改革措施本是一種無奈之舉,不改革,那些企業也活不到過年,但結果卻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原本就剩下一口氣的企業在短短時間內就扭虧爲盈,又在短短時間內成爲了國家的利稅大戶。

事實勝於雄辯,特企改革這項政策無疑是正確的,這也間接的說明了私營經濟的主要。

在劉琅出國的這半年時間裡,私營經濟的活力持續釋放,尤其是南方,不斷涌現出各種企業,小到生產毛線針頭等生活用品,大到電視洗衣機等家電產品,可以說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這些私營經濟不僅僅爲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商品,還有力的承接了國外企業的商品,比如說德國安德魯斯機牀的機牀有一部分就賣給了私營企業,還有什麼軸承、螺絲等,很大部分都被這些私營企業買走。

私營經濟擴大必然會大量招收員工,這也增加了就業增加了收入,雖說和國營企業展開了資源爭奪,但同時也會促進國營企業的進一步改革,所以在國家層面上來說,已經的私營企業不再持懷疑的態度,而是以鼓勵的態度。

好吧,其實在劉琅看來,鼓勵還是遠遠不夠,因爲私營經濟天生就有着劣勢,那就是缺少最初的啓動資金,有的人看到了商機,但沒有錢也是白費,所以國家還要出臺一些扶持政策,比如說銀行對一些私營企業提供一些貸款,這方面還遠遠不夠,現在國家的銀行只對那些進入“特企改革”名單的企業貸款,畢竟這些企業原來就是國營企業,以血統來論算是分家的兒子,這與那些白手起家的私營企業還是有着不同的。

當然,現在國家能做到這一點也十分不易了,起碼比劉琅的前世好得多,足以稱之爲“改革的春天”了。

第七百六十五章 工業光魔的下一部電影第五百五十四章 安頓妥當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家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個條件第六章 一家人第五十二章 招待所第八百六十三章 “第一炮”第六百六十七章 又見斯特恩第八百零二章 四年間的變化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肆報道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有沒有真東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降臨紐約第六百六十六章 對劉琅的評價降低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豐收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安德魯的決心第七百七十七章 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第七百九十二章 準備上市第八百六十二章 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重工業城市第六百三十五章 歌劇團的邀請第二百三十九章 火爆第三百三十三章 你爲我工作怎麼樣?第七百三十章 偶像歌手第二百一十八章 竟然是鄧老第一百零五章 橫空出世—《小島經濟學》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故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純熟巧合第八百六十章 有錢就是大爺第六百三十九章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第九章 猴票第七百六十一章 聖誕大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洛杉磯的治安有變化了第六百九十章 全都抓走第七百零九章 要向國外發展的格美空調第八百三十七章 科技爲先、產業鏈條、統一銷售(祝福大家新春快樂)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界經濟大會第二百二十八章 港島見聞第八百五十九章 授課第六百二十五章 改革開放就是大浪淘沙適者生存第二百零三章 鬥志昂揚第三百五十四章 威爾遜眼中的劉琅第五百零九章 又見菲爾奈特第四百九十四章 卡戴珊家族第四百二十章 三代人才第四百七十七 又到火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機牀到手第五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三百七十章 滬市新區第四百零九章 講解第六百一十章 重返故地第八百零一章 上市暴富第四百七十一章 演講第三百五十八章 輪番上陣第九十七章 兩個時代大學的不同之處第三百五十四章 威爾遜眼中的劉琅第四百八十七章 儘管問我好了第六百六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八十一章 這不是剝削是什麼?第五百七十八章 克萊爾教授的“私貨”第三百九十三章 這家“工業光魔”要注意第八百三十四章 財務制度完善的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第八百六十一章 問題顯現第四百九十七章 強大的電影產業第八百八十七章 你是怎麼做到的?第四百零五章 十幾年後的計算機語言第八百零九章 放開土地政策第六百一十五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五百六十九章 種族歧視可不好第八十七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五百九十二章 克萊爾教授,我都學會了第五百零六章 鬱悶的盧卡斯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市“分家產”第三百三十五章 未來的一些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拉攏第三百六十六章 底子不錯問題不少第四百零一章 阜城老鄉第六百六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纔是大師第三百三十五章 林國棟的大機遇第七百零八章 發展的都很好第六百七十五章 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們第三百四十四章 隆重接待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納斯達克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家的路第八百四十章 改革開放十年慶祝第五百三十三章 突破核心技術的萬安公司第三十三章 “大事”發生第五十二章 招待所第五百九十三章 劉琅,你就是個奇蹟!第八百七十章 真本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三廠的未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五年是重要的一年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琅的“胡思亂想”第六百六十二章 我們合作吧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得靠自己趟出一條路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的故事第七百六十一章 聖誕大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第六百一十八章 兩岸關係第三百六十八章 中美籃球比賽第一百三十九章我們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