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

等到盧象升與楊嗣昌等人到達廬山顧氏別苑時,已是下午未時,正是烈日當空之時。

好在在這廬山頂倒依舊清涼得很,盧象升和楊嗣昌面見到朱由校時,躺在搖椅上的朱由校甚至還蓋了一層夏被。

“都到齊了?”朱由校眯着眼問道,在廬山待了這幾日,他無時無刻不想着如何奪得歐羅巴這塊寶地,如何也去凡爾賽宮放一把火。

但多年來養成的沉穩已經讓他的慾望變得不行於色。

盧象升和楊嗣昌齊聲回道:“都到齊了。”

“那就開始吧”,朱由校直接從搖椅上猛地直起腰來,雙腿往地上一放,就直接跳了起來。

見朱由校貼身侍從柳如是不在,盧象升便忙扶住了朱由校,楊嗣昌也顫顫巍巍地跑了過來,扶住了朱由校另一條臂膀:“陛下,小心些。”

朱由校點了點頭,就由着這兩個比自己還老很多的老傢伙扶着往禮堂走去,一路上綠樹如蔭,高大的榕樹幾乎擋住半個穹頂,時而掉下的黃葉打着轉的飄落在路面上。

路面是最近新普及的瀝青路,這種路本來只用於大明國家級的道路,但因在這廬山上乃是權貴集中地,這一帶也就用了瀝青路。

朱由校踩在上面只覺軟軟的很踏實,在錦簇的綠色襯托下越發顯得碧青如三月新帳的溪水,直接流到了前面的石牆根下。

“文弱,朕記得你是萬曆三十八年的進士,對吧?”

朱由校問向了楊嗣昌,這位已經過了古稀之年的老人步履蹣跚地微微轉身朝朱由校躬身道:“回陛下,老臣是萬年三十八年折的桂。”

“你也算是三朝老臣了,建鬥是天啓二年,算起來也爲官有四十載,時間過眼如煙,不容易啊。”

朱由校說着就繼續往前走,暗想到如果不是在天啓七年開始改變了整個大明的走向,這兩人也不會有今日,盧象升會戰死於滿清鐵蹄之下,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戰略會徹底失敗,而他自己也落得個自殺殉國的命運。

而在這個世界,兩人卻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並直接開疆擴土到西伯利亞到澳洲到裡海沿岸。

因皇帝的不同,大臣的人生軌跡也變了模樣。

一時到了禮堂,其他兵部要員已經入坐,等到朱由校和盧象升、楊嗣昌來時,衆人才站起來行禮,朱由校壓了壓手,就喊了一句:“平身。”

衆臣這才落定入坐,盧象升和楊嗣昌服侍朱由校坐好在上首後才自己做在了左右兩邊的頭把位置,盧象升在左,楊嗣昌在右。

“歐羅巴,是除奧斯曼帝國以外如今唯一能對我大明之統一全球具備一定挑戰的地區,也是目前最大的市場,是最富庶的地方,但因爲文化不同和歐羅巴一些政權和教會刻意抵制,使得我們在歐羅巴的貿易並未能完全打開,而且爲實現大明一統天下之目標,這歐羅巴就必須征服,將此收入我大明統治之下,也纔好真正的讓這歐羅巴變成我們的消費市場,稅收纔會變成我大明朝廷的真正收入,不然歐羅巴商貿再發達那也是爲歐羅巴的國家做了嫁衣裳,倒促進了他國的發展。”

楊嗣昌親自向在場的朱由校和其他兵部官員以及高級將領做了關於征服歐羅巴的必要性介紹。

事實上,對此,大家也算得上是心知肚明,在帝國發展到今天,基本上就沒有人不願意帝國開疆擴土,更何況他們這些軍隊系統裡的鷹派,其利益的多寡就在於戰場上能夠取得多大的戰績,一旦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他們這些人在和平年代也只能救救災,爲一個演練而累死累活,但卻毫無挑戰性。

所以,也沒等楊嗣昌怎麼細緻的分析,便全票通過了要滅掉歐羅巴的決定。

然後接下來,便是商量如何打歐羅巴。

大明從天啓七年以來,就沒遇見過什麼像樣的強敵,基本上是每戰必勝,因而將士們雖說有些驕燥之氣,但也因此從未對西洋番有過任何畏懼之心。

即便是盧象升再談及歐羅巴概況時也沒有對所謂的佛郎機無敵艦隊和紅毛鬼的實力有多麼大的重視。

“如今我大明有陸軍一百二十餘萬常規軍,其中三十餘萬佈置在本土邊境和重要戰略地,二十餘萬在中南半島,四十餘萬陳兵於裡海一帶與奧斯曼帝國和羅剎國的軍隊對峙,也就是說目前能夠調用的陸軍僅有二十餘萬,而海軍五個艦隊中除南海艦隊負責維持南海治安外,北海、黃海、東海、遠洋四個艦隊共計四十餘萬兵力可以由蘇伊士地區進入歐羅巴區域與佛郎機、荷蘭、法蘭西等國海軍對戰;

也就是說,一旦征服歐羅巴的戰爭打響,我們現在只能調動約莫六十萬兵力,加上部分新編成之空軍與炮兵部隊,合計約在七十萬左右;好在,歐羅巴各國本就長於水戰短於陸戰,如今我大明能調動的軍隊又以海軍爲多數,如此以來倒也正好。“

盧象升一字一句分析了之後,朱由校又詢問了其他兵部大員的意見,最後也說道:“歐羅巴打是要打的,但歐羅巴諸國實力都不弱,且防禦縱深也不弱,如果我們冒然進攻只怕會出現無功而返的局面,以朕看,倒不如先打意大里亞,這意大里亞羅馬教廷現在名義還算是整個歐羅巴之主,歐羅巴與我大明不同,其教廷在國家之上,日後我大明若進攻歐羅巴,歐羅巴若要聯合對付我大明,最能夠組織者必定是教皇,因而我們倒不如來個擒賊先擒王,一旦摧毀了羅馬教廷,就等於扼殺掉西洋諸國聯合抗擊我大明的機會,衆卿以爲如何?”

一聽朱由校如此說,盧象升和楊嗣昌的官員忙稱陛下英明。

而朱由校只是笑笑,因爲其實無論怎麼大,歐羅巴都是輸的,在絕對實力面前,什麼戰略戰術都是虛妄,而如今朱由校要先打羅馬教廷只是爲了儘可能縮短征服歐羅巴的時間而已。

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學士與兵部左侍郎視察津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傳動員韃子普通民衆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上架感言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二章 紅丸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四百七十一章 劍指布木布泰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被虐的不輕的皇太極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