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誤讀

皇帝回來了,大家發現其雖然上朝議事、下朝批閱公文,招臣僚議事,與往日並無二樣。可細心之人還是發現陛下變了,笑的少了,吃的也少了,獨處的時候多了,且時常走神,似乎仍然爲從元妙離開的悲痛中解脫出來。弄得宮中上下一個個緊張兮兮的,走路都踮着腳,說話更不敢高聲,唯恐觸怒了陛下。

元妙走後,趙昺確實十分鬱悶,尤其是晨練時不論是打趟拳,還是舞槍弄棒,皆不免想起元妙來,結果就是沒來由的一陣失落。另外朝中日常的公務也讓他忙得喘不過氣來,每天批閱的公文,接見朝臣,召開廷議議事等等,每天都排的滿滿的。

此外隨着秋季的來臨,幾件大事也要展開。徵西軍出征在即,訓練的如何,作戰計劃的制定,輜重的調配及各部的協同都需要過問。杭州城的改造也隨着雨季的結束也即將展開,籌措款項、敲定規劃都需要他審覈拍板。商隊也將再次起航,他也要過問一下。而將作監和軍器坊外遷也基本完成,需要他去蒞臨指導……趙昺又不是什麼勤快人,天天不得閒,哪裡還能有好心情。

“減半、罷貢……”忙碌間已經到了八月,中秋節又快到了,按照慣例各地牧守之臣都要向宮中進貢,這本是件好事,但趙昺似乎並不高興,用硃筆在禮單上勾勾抹抹地批註。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專制歷史中,凡一方之土特產,要將最新、最好的向朝廷交納,供皇族使用,稱之爲貢賦,簡單的說也就是古代的皇家特供,多爲各地的稀罕珍貴、久負盛名特產,從金銀財寶到珍禽猛獸,只要世上有的好東西,都可以拿來進貢。

貢品這東西在趙昺的前世也並不遙遠,走到大街都可能碰到一家商鋪上掛着‘某某皇家貢品’的招牌,商場中的促銷員們動輒就說他們的產品歷史悠久曾是貢品。特別是古裝影視劇把帝王家的尊榮華貴作爲一個看點拿來反覆渲染、展示後,那些被皇帝、娘娘們吃過用過的東西更是備受追捧。

如果自己家鄉的特產曾是古代皇家御用的產品,那一定是同類中最好的,更有一種無法用價值衡量的“帝王霸氣”。這些染了皇家氣息的產品給背後的勞動者、創造者們帶來巨大的商機和財富,甚至能讓其所在的地方經濟受益,可謂是他好我也好的皆大歡喜局面。

然而古代卻正好相反——貢品給生產者和所在地的百姓們帶來的惟有淚千行,絕非什麼文人筆下傳說的那麼美好。趙昺在前世就知道貪得無厭的封建社會統治者爲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向地方百姓索要、強徵貢品,搞得家破人亡,而最能說明這個道理的是歷史中最有名的兩次‘貢品特快專遞’:一是唐朝爲楊貴妃運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二是明清時進貢江南鰣魚“白日風塵馳驛路,炎天冰雪護江船”。

荔枝不能久藏,因爲時間一長就變色變味變質。唐明皇勞民傷財設置專門驛站,命人像接力賽那樣傳送荔枝進宮。這事兒爲在他和他統治下的大唐所遭遇到的一次幾乎滅亡的“安史之亂”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清朝鰣魚進貢的規模比楊貴妃吃荔枝的過程更誇張,在南京設有專門的冰窖,每三十里立一站,白天懸旗,晚上懸燈,作飛速傳遞……送魚人在途中不準吃飯,只吃蛋、酒和冰水,三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內送到。

到了本朝的時候,皇帝對荔枝的喜愛也是有過之而不及。蘇東坡被髮配嶺南,樂觀的他寫下了著名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經他這麼推薦,嶺南的荔枝就成爲了皇帝指定水果甜點。而徽宗宣和年間,奸臣蔡京更是別出心裁,由他家鄉仙遊楓亭選小株結果的荔枝栽於瓦甕中,以海船運出湄洲灣,然後直抵汴京送給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嚐到新鮮的荔枝,龍顏大喜,遂賦詩云: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子丹。玉液下凝仙掌露,絳苞初結水晶丸。酒醋國豔非朱粉,風泛天香轉蕙芝。何必紅塵飛一騎,芬芳數本座中看。只識深閨畫花鳥的徽宗居然有勇氣嘲笑唐玄宗的“一騎紅塵”,真的是惹得妃子們非笑不可啊。僅僅爲了滿足皇帝嚐鮮的慾望,就這樣勞民傷財。

入選貢品的並不止是美食,古代所謂各省“省花”選來也是作爲貢品的。鄢陵梅花在北宋是貢品,皇帝說是天下第一花,所以整個地方百姓們就得好好種梅花,想偷着種點雜糧都沒地兒!當各地進貢的花朵凋零,當帝王們的狂歡散場,微服出宮的皇帝回到金鑾殿,回味着貢品帶來的喜悅,品嚐幾口從各地進貢運來的美酒和茶葉。那些累昏的百姓也已醒來,各自沿着一片狼藉回家,等待着他們的,是又一年的青黃不接。

趙昺作爲二十世紀的現代優秀青年自然明白收受貢品的危害性,到了這個時代也更加能深切體會到對民間的傷害之大。但是想要消除這種現象卻難以做到,即使他作爲皇帝也不是一道旨意就可以清除這種延續數千年的積弊。

首先從政治上講,貢乃是臣服者向勝利者奉獻,這在古代發展成了一種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制度和禮儀。即作爲統治階級的特權,同時也可以彰顯自己地位的形式,迫使臣服者納貢體現出了自己的權威。這在封建社會也是帝王維護統治的一種方法,想要去除就等於自取滅亡一般。

再有封建社會,不同品秩之人的飲食用度,都有着嚴格的區分與等級規定,居下位者,就算得到了不屬於自己使用範圍內的東西,也必須要呈獻給上位者,否則就是僭越。且封建時代的特供,除了有產品質地上乘、珍異難求之類的因素外,就連瓜果蔬菜長得忒巨大,也不是普通人能享用的,必須要敬獻給皇帝。

另外這也是皇室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皇帝作爲天下之主,吃穿用度都得是天下最好的,因此各地進貢的東西不止是什麼金銀財寶、珍禽異獸、奇花異草,而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的油鹽醬醋,從裡到外的穿戴,寫字的筆墨紙硯,燒的炭,喝的茶,甚至出恭用的手紙都是各地進貢的,這省下的都是錢。

制度和慣例使然,趙昺也只能入鄉隨俗了,但也是有底線的。他以爲在官場上,收點兒小禮物,可以視之爲人之常情,可如果禮品的價值過限,就是腐敗了。同理,皇帝按照定製收受貢品,自是帝王維持正常生活和統制的需要。一旦皇帝過度收受貢品,毫無節制的收受禮物,那也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爲,當然就是犯罪了。

因此趙昺自繼承皇位後,便一再消減各地的貢品,在瓊州時甚至一度取消。而收復江南後,纔有所恢復,這不僅是生活所需,也是昭示百姓已經換了天。但他也是一再以體恤民生爲由,減免各地的貢物,加大在市場的採買維持所需。

可習慣使然,地方官吏們想着弄點稀罕物上貢,一者也有真的表示自己孝心;二者也存着一旦皇帝見了龍心大悅,自己也就飛黃騰達的僥倖心理。所以時常換着花樣的給趙昺上貢,使他不得不分心來處理這看似的小事,將那些勞民傷財,譁衆取寵之物勾銷,即便是必須之物也予以勾減……

審覈地方貢物這種事情還算輕鬆的話,那麼審覈死刑這事趙昺就不能不慎重了。在古時候執行死刑一般都是在秋冬季節,也就是影視劇中常說的‘秋後問斬’。而之所以選在秋冬季節集中執行死刑,其實誰也說不大清楚,按照師傅們的解釋是因爲要順應天意。

在古人的自然神權觀裡,春夏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秋冬是樹木凋零的季節,象徵肅殺。人的行爲包括政治活動都要順應天時,處決犯人也是如此,否則要受到天神的懲罰。皇帝即是天的兒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時行事。而趙昺以爲主要是考慮示警的作用,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爲空閒,也方便地方官動員民衆觀看,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看着堆積在書房中的案卷,趙昺實在有些頭疼,這些都是關係到人命的東西,自己御筆一勾就是條人命,讓他不能不謹慎,可要全部通讀一遍這工作量就不小,別說從中一一甄別了。所以現在他處理完日常的公務外,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消耗在審覈工作上。

可能有的人會說,你傻啊,有必要自己看案卷嗎?黑臉老包向來都是先斬後奏,根本就不需要事先稟告皇帝,事後做個備案就算完了,用你這麼勞心勞力啊!那趙昺只能苦笑着告訴你——戲看多了。首先就要告訴你,包拯雖然是宋朝人不假,但這個時代的戲曲真的沒有什麼‘包公戲’。

其實“包公戲”是在元朝興起的,至晚清時才終於蔚爲大觀。數百年間,包公審案的故事被編入雜劇、南戲、話本、評書、小說、清京劇,以及衆多地方戲中;近代以來,包公案”還被多次改編成影視劇。無數中國人都通過“包公戲”瞭解古代的司法制度與司法文化;一些學者也以“包公戲”爲樣本,煞有介事地分析傳統的“人治司法模式”,反思“中國傳統司法遲遲不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原因”。

趙昺只能說,戲劇作爲一種在宋代文明湮滅之後才興起的民間曲藝,“包公戲”的故事幾乎都是草野文人編造出來的,他們在舞臺上重建的宋朝司法情景,完全不符合宋代的司法制度。如果以爲“包公戲”展現的就是宋代的司法過程,那就要鬧出大笑話了。

後世傳頌的包拯辦案就如《封神榜》中的各路神仙登場必亮出法寶,“包公案”的包青天也攜帶着皇帝御賜、代表最高權力的各類道具,元雜劇中尚只有“勢劍金牌”,到了明清傳奇中,則出現了權力道具大批發:金劍一把、銅鍘兩口、鏽木一個、金獅子印一顆、一十二第御棍。斷皇親國戚臣的黃木枷梢黃木杖,專斷人間事不平的黑木枷梢黑木杖,打三司並九卿的槐木枷梢槐木杖,日斷陽間夜斷陰所用的桃木枷梢桃木杖……

這裡的“勢劍”“金劍”,即所謂的尚方寶劍;“金牌”即丹書鐵券,俗稱“免死金牌”;“銅鍘”後來則發展成我們非常熟悉的“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龍頭鍘專殺貴族,虎頭鍘專殺官吏,狗頭鍘專殺平民。憑着這些神通廣大的法寶,包青天成了有史以來最厲害的法官,遇佛殺佛,遇鬼殺鬼。

有意思的是,包公所要對付的罪犯,有時候也擁有類似的法寶。於是,本來應當以法律爲準繩分出黑白是非的司法裁斷,演變成了誰擁有的權力道具更厲害誰就勝出的權力對決,恰如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所演示的那樣:一方祭出御賜黃馬褂護身,另一方祭出可破黃馬褂的尚方寶劍,這也坐實了批判傳統的人士對於“人治司法模式”的指控。

然而,趙昺只能笑着告訴你如此富有戲劇性的權力道具對決的情節,決不可能出現在宋朝的司法過程中。包公不可能手持尚方寶劍——因爲宋代並沒有向大臣御賜尚方寶劍、賦予其“如朕親臨”“先斬後奏”的超級權力的例子。包公的三口鍘刀更是民間文人幻想出來的刑具,因爲歷代都未見將鍘刀列爲行刑工具,這更像是從蒙古人用於鍘草的鍘刀獲得靈感。

至於免死金牌,這東西還真有,不過正名卻是叫做——丹書鐵劵……

第259章 助力第447章 改良第488章 上城第1279章 皇帝苦啊第312章 危局第1378章 言下之意第1423章 口是心非第745章 活地第1224章 決意突圍第474章 來了第513章 會會他第1374章 我懂得了第1037章 義不容辭第682章 算大賬第249章 奪權第220章 心結第642章 無商不奸第235章 稚子論兵第665章 各有所求第612章 各有鬼胎第146章 合則兩利第474章 來了第1278章 朕也無奈第909章 事皆有因第531章 戲已開場第556章 逆流而上第479章 逼瘋了第310章 抉擇第667章 忙中有閒第855章 組建車營第205章 心思難測第495章 安撫第831章 真真假假第391章 消耗戰第632章 協作第1100章 沒有不可能第827章 傷離別第1207章 拼死一搏第374章 汲水路第232章 舉棋不定第143章 安瓊策(二)第1376章 分權相制第1234章 人人自危第022章 不妙第731章 恰逢其時第060章 求賢若渴第319章 登基第1279章 皇帝苦啊第1116章 只有戰第344章 你沒得吃第1338章 好壞之別第447章 改良第459章 私鹽第828章 遊湖遇‘仙’第098章 嚇唬第1176章 百炮轟城第794章 苦命第1373章 帝王心術第1302章 捨本逐末第1263章 親征襄陽第155章 調整第943章 露底兒了第657章 難熬的一天第1411章 奇恥大辱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842章 同樣是大事第287章 善後第1061章 闖灘(三)第1089章 計議第1050章 禍從天降第1349章 炮震三關(三)第106章 出府第1282章 依然嚴峻第041章 焦慮第537章 都是這麼幹第521章 殺了他第908章 主因第852章 樣車第688章 佈局第1186章 同樣缺錢第271章 怕第056章 超級武器(二)第1352章 揭幕之戰第080章 人心難測第1351章 末將可以第1049章 皆有學問第1256章 意指東洋第1059章 窺破天機第393章 扯謊第1056章 沉痛第112章 師徒鬥(二)第574章 ‘意外’第919章 就勢而爲第344章 你沒得吃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245章 意外之喜第600章 慎言第1318章 自己做過第973章 庸劣不留第1050章 看似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