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梵音頓悟

‘Duang、Duang、Duang……’趙昺的話音剛落,化城寺的萬斤鐵鐘被撞響,鐘聲圓潤渾厚,在寂靜的山中迴盪。

鍾既是法器,也是號令之器,。在僧衆們齋粥下堂、參禪完畢、早晚巡視或吃茶下牀的時候皆會鳴響。且佛經中解釋,聞鐘聲能夠祛除人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人清醒覺悟,獲得安順吉祥;再有的佛家偈語說:“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

還有的佛經中說,叩擊聞聽鐘聲,能夠止息一切惡道諸苦,能夠使一切衆生“俱時得離苦”,使一切受難者得到解脫。又有的佛經中說,在鳴鐘的時候,如果能夠觀想覺悟一切衆生,就能得到更大的利益。而暮擊佛鐘則覺昏衢,疏冥昧,有開智通慧之用。

一百零八聲鐘聲響過,衆人都覺靈臺一清。衆人看向小皇帝,發現其雙目微閉,似乎進入大和尚入定一般,知道他又‘神遊天外’了。大家皆噤聲,不敢打擾,而此時鈸磬輕響,唱經聲起,渺渺梵音在山谷中迴響,真如墜身極樂世界一般。

王應麟回想着一路行來陛下的話語,他也深感當前做事有些束手束腳,可這種不自在並非皆來自小皇帝,而更多的壓力卻是來自於同僚和士人階層,尤其是回到江南後這種感覺更甚。不僅有門生故舊向他求官,還有對朝廷政策的不滿,希望他能勸諫陛下改變主意的。

對於這些事情,王應麟是不勝其擾,而從中他也明白整個儒士階層已經墮落了,他們已經不是那個以‘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爲使命,注重氣節、道德及社會責任的士大夫們了。他們的價值觀已經發生了改變,讀書參加科舉只是爲了當官,以從中謀取私利,也就是陛下所言失去了本心。

經世致用本爲儒學的傳統,也正是陛下所言,自漢後歷朝之所以選擇以儒治國,也正是如此。而一旦他們失去了價值,只顧自己團體的利益,必然會被拋棄。沒有了皇權的庇護,儒士們必然會受到各方的打壓,也就失去了發展壯大的土壤,爲其他學派所取代,與九華山的道教被佛教‘驅逐’一樣。

王應麟有這種危機感,絕非是自己嚇自己。蒙元的例子就擺在眼前,他們將釋道儒視爲一體,剝奪了他們入仕的渠道,許多人失去了生活的根本。即便有些儒士得以進入蒙元朝廷,也被附庸,而每逢有變就會被各方勢力打壓,根本沒有左右朝政的能力。

他清楚要維繫當下‘士大夫治國’的局面,許多先賢已經給他們找出了答案,入仕是爲了國家的長遠利益,從而保障士大夫階層的長遠利益。但現下許多士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繼承了漢唐諸儒多注重仁民愛物、休養生息,一遇富強言說,則斥之爲霸術,不以聖人之徒相許,而對這個階層的利益稍有改革時,這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便羣起而攻之。

另一方面,本朝由於推崇朱陸理學,其長於建樹的理想人格,注重氣節、道德及社會責任的修養。而短於經世治國,且利用自己佔據高位的優勢,黨同伐異,打壓其它學派,試圖控制朝政,以保證自己的既得利益。結果大家已經看到,不停的內鬥和治國的無能,削弱了國家的實力,以致民怨沸騰,國家貧弱,終亡於外敵。

還有要實現崇高的理想,終究是繞不過錢財這個選項的,百姓不會因爲你的理想遠大就會選擇你,他們看中的是一家人得以溫飽,田地中的收成。而正如國學中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

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聖人亦曰:“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可見聖人也對錢財的認識同樣深刻。

對於一個國而言,錢財同樣重要,正如小皇帝所言這乃是國之興亡所繫,國庫中無錢無糧,何以養官、養兵,興修水利,賑再濟難,更談不上造福百姓。且王應麟也相信就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士大夫們,沒有了錢糧同樣束手無策,何況諸多官員並沒有聖賢們的情操和覺悟,沒有了薪俸也一樣會心生怨恨,背離聖人的教訓。

而今朝廷收復江南後,應該說基本擺脫了在瓊州之時入不敷出的局面,可也只能說略有改善,勉強能夠持平。此次北伐,軍需消耗甚大,兩年多的積蓄便蕩然一空,還不得不靠超發紙幣還維持財政的平衡,而後續建設所需依然巨大,也就難怪小皇帝要急於‘斂財’。

說實話,王應麟也清楚當前朝中的官員對於如何解決財政困難的辦法不多,主要還是依靠夏秋兩稅及商稅,但是在對土地的利用已經趨於飽和的狀態下,難以再獲得長足的增長。小皇帝在此時提出發展工商以增加商稅收入應該是恰當其時的。

但是小皇帝‘重商’的想法遭到一些官員的反對,他們以爲這是捨本逐末之舉,將會破壞農業生產,使人爲惡的惡政。而過去一直被理學派打壓的事功學派,則對小皇帝的想法十分支持,他們這一派繼承並發展了傳統儒學中“外王”和“經世”的一面,講究“功利之學”,認爲“既無功利,則道義者乃無用之虛語”。

加之事功學派主張“通商惠工,以國家之力扶持商賈,流通貨幣”,反對傳統的“重本抑末”即只重農業、輕視工商的政策,且不純粹講究個人的心性修養的觀點,可以說與小皇帝的想法不謀而合,因而再此爭論不休的關鍵時刻,陛下選擇事功學派也就不足爲奇了。

王應麟也意識到小皇帝讓自己繼續留任,主持革新的原因大半也在於此。但他也知道其中的風險,按照千年的傳統,君王的職責是治吏,也就是治官,不是治民。民是由官吏去管理的,百姓哪兒出了亂子,責任在官吏,官吏有貪瀆腐敗的行爲,不能去責怪百姓。

本朝的儒士基於此學,常論“天下之亂系宰相”,也就是說出了差錯,責任在於相,而不在於皇帝。王應麟對此十分明白,大宋歷史上歷次革新盡皆失敗,即便有所改變,也並不完全,而主持革新的人下場往往悽慘,雖不至於丟了性命,但身敗名裂,貶嫡致仕是免不了的。

王應麟看看似在閉目聽經的小皇帝,眼神卻逐漸堅毅起來,想想自己十九歲中進士,二十一歲在衢州任主簿,任官的同時勤於讀經史,三十四雖因文章優易和學問的廣博,考上最難的博學宏詞科,官至禮部尚書。而生不逢時,外有蒙元入侵,內有權臣丁大全、賈似道等主政,難展平生所學。

後來在臨安陷落之後,王應麟投奔遷往瓊州行朝,方得到重用,進而入相。想想自己如今已經六旬有餘,尚覺未能一展自己的才華,而今若是放過這個機會,也只能致仕還鄉。現下小皇帝勇於進取,立志革新,又意在挽留,自己又何惜此身,能夠爲國爲民做些事情也算不負此生……

不知何時,趙昺已經‘還魂’,他偷眼打量王應麟,見其一副釋然的表情,知其已經接受了自己的理念,決心追隨自己。再看謝枋得則是一臉平靜如初,並無什麼異狀,不過對於用其當年其實頗有爭議。

時有人稱,謝枋得曾有‘從道不從君’之語。在參加進士考試時受抑,他不從還鄉,可見他對皇帝存在一定的不滿情緒。特別是太皇太后謝氏命令各地臣民降元的詔書時,謝枋得並不服從。後來謝枋得談到不遵太皇太后‘詔令’之事時,又曾言:君臣以義合者也,合則就,不合則去。從中可見,其對皇帝並非只是無條件的忠誠。因此有人以爲不能對其予以重用,以免做出背君之事。

趙昺對此倒是不以爲然,畢竟他是來自現代社會,在那會兒當老闆的不仁不義,自己就可以義無反顧的辭職而去,甚至還可以舉報其一把偷稅漏稅,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而自己雖然沒有‘背叛’老闆,可以將其剩下的物資私下都給賣了,只是自己沒有落到好處,還被困在船上了。

所以,趙昺覺得對其的‘忠君’態度可以一分爲二的看,當皇帝代表民族和國家利益時,他自然會報以無限忠誠。而當皇帝的旨義與其恪守的思想不一致時,他也不會無條件服從皇帝的命令,可這也可以說其中有着‘士爲知己者死’的意思。一旦他認同了自己的執政理念,便會報以無限忠誠,爲自己出生入死而無悔……

第940章 亂其陣腳第573章 看不透第1295章 你想多了第221章 各有所長第610章 攪渾水第973章 庸劣不留第217章 訓將第1296章 制度保障第456章 動作第473章 慌了第115章 告誡第1085章 萬騎衝陣第1414章 高麗三寶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1030章 包公違法第199章 潛移默化第898章 情何以堪第626章 掙扎第488章 上城第103章 誰比誰差第1229章 不明所以第640章 腹案第545章 祖宗之法第936章 親掌樞密第085章 事成第662章 定位第1375章 拉人上船第687章 心塞第946章 ‘騙子’第431章 太壞了第1309章 城破兵敗第553章 分而治之第881章 明爭暗鬥第839章 理性面對第1350章 出了紕漏第933章 不好乾第323章 煞費苦心第1424章 以二換一第381章 想不透第112章 師徒鬥(二)第922章 訓妻第1474章 諸事不順第260章 風聲鶴唳第034章 爲難第1079章 問題所在第882章 不能學他第423章 對賭第1282章 依然嚴峻第532章 正劇開演第121章 投靠第482章 爽約第1319章 雷霆雨露第1219章 隨機應變第430章 看清第771章 不與其爭第1194章 情以何堪第861章 沒奈何第032章 第一步第1362章 精華糟粕第812章 進書儀第1093章 臨危受命第299章 打造堡壘第274章 七星第1200章 不能不防第006章 製藥第632章 協作第1046章 沉住氣第433章 籠絡第1395章 順勢借勢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682章 算大賬第1303章 荒唐之極第368章 分化第050章 不速之客第952章 網中之魚第847章 俢敕第561章 問計第1462章 欺人之說第558章 跟上最好第238章 爭執不下第1404章 蕩濁流清第1335章 盡數封爵第1053章 事出非常第336章 棄子第979章 能咋地第306章 議事第472章 罰當其罪第555章 回朝第746章 深聊第1146章 以一換二第586章 力有不逮第733章 逼其就範第574章 ‘意外’第770章 懾敵第821章 一敗塗地第462章 試一試第1025章 欲做賊第093章 招降第939章 差錯第602章 或有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