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好人難做

因爲打泉州的目標早已定下,因而撤軍衆臣並不意外也不反對。而最難的一項還是如何安排撤軍,撤的快了,放棄城外的工事,就會使城防壓力加大,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撤的慢了便很可能被敵所乘,將撤退變成了一場潰逃,弄得虎頭蛇尾,且會影響到移民計劃。因此撤軍的節奏並不好把握,而無端的便放棄還會影響到軍民的士氣和對行朝的信心。

幾經商討,大家定下一個大概的時間表,四天後返回的船隻將抵達港口,因此在這期間相機撤離第一道防線,以爲第一批軍眷的撤離造勢,並在兩日內完成動員,在下一批迴返的船隻回來的同時赴瓊。然後再進入下一個循環,將工匠撤出。最後全軍撤入城內,依託城牆完成最後的撤軍任務。而這期間守住晉江和海路,保持水路的暢通將是要任務。

在朝議後的第二日晚上,元軍趁無月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夜襲,宋軍苦戰至黎明,終於不支退守城外第二道防線。本來這一戰是元軍取得的第一次勝利,可是唆都卻高興不起來,他們衝進後卻現宋軍不僅帶走了所有的武器裝備和傷員,連具屍體都沒有留下,甚至還以火藥炸平了築起的高臺,讓他們只得到了一片不敢駐足的死亡地帶。

不過宋軍的第一次失敗卻在泉州上下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城中駐留的軍眷開始紛紛採購生活用品,似在做撤離準備。而這些軍眷來自泉州各縣鄉,與逃進城中的百姓難免有沾親帶故的,使他們不難獲得真相。原來軍中有消息流傳,說元軍從江西路和廣南兩路增調的援兵已經趕來,爲了防止被敵軍切斷後路,朝廷已經下令將城中的軍眷全部撤往瓊州,以免遭敵毒手。

而百姓們還打探到爲了安置這些軍眷,朝廷也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不僅答應每戶先給二十貫的安家費,到瓊後優先按口分配良田,並免除徭役,減免稅賦。據消息靈通人士說,瓊州經小皇帝大力開後已非像過去的荒蠻之地,如今修通了環島的驛道,還開墾了大批的良田,且糧食可一年三熟。物品供應也十分豐富,物價平穩,白米一石只要九百文。更令人羨慕的是瓊州上下清明,治安良好,還沒有苛捐雜稅,確是安居樂業之所。

對於這些小道消息,有人羨慕,有人嫉妒,更多的人卻是不相信。覺的朝廷不可能拿出這麼多的錢去安置他們,因爲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而朝廷棄他們而去的事情都是做了不少,所以大家都在觀望,希望朝廷能守住泉州,並留在泉州。說心裡話,大家還是很希望皇帝能留在泉州的,起碼這些日子以來,大軍秋毫無犯,買賣公平,作奸犯科者皆受到懲處,而老百姓的要求也就這麼點兒吧!

但是流言很快變成了現實,有新入城的百姓稱現在大批元軍正向泉州涌來,他們沿途徵收糧草,抓丁征夫,時常還有亂兵搶劫,**婦女,他們都是爲了避亂才逃入城中的。而城中的軍眷卻開始離城,在城外的港口登船後前往瓊州,逃離了這危城。而宋軍也開始加強城防,收集滾木礌石,搭建戰棚,把弩炮都擺上了城頭。城外的駐軍也紛紛入城,換下了此前維持治安的水軍,據說敵水軍也前來助戰,他們都重新上船,參加巡航保護水道去了。

接下來幾天,城池雖然未丟,但形勢愈緊張,城外的元軍越聚越多,連營十數裡,旌旗蔽日,刀槍如林。他們依仗雄厚的兵力連日攻城,迫使宋軍全部退回城內,並拆除了架設在晉江上的浮橋,糧食也開始實施配給,從每次放三日糧食,改爲一日一。朝廷此時再次布公告,稱瓊州現在缺少工匠,有一技之長者可以攜帶家眷前往,待遇參照先期前往瓊州的軍眷執行,但是不再優先配給田地,只提供住房,保證安置工作。

現在誰都知道韃子兇狠,攻破城池後往往會屠城,但是會赦免工匠。不過雖然能保住性命,可同樣十分悲慘,大多數人都會隨軍出征,承擔製造武器和器械的繁重工作,而待遇卻是極低,與奴隸無異,能活下來的十不足一。瓊州雖然也是傳說的險惡之地,總歸還在大宋治下,行朝所在,總不會無辜丟了性命。於是很多工匠紛紛報名前往,當他們現審查並不嚴格後,一些人也試着冒充工匠希望也能赴瓊,卻也輕易的通過了……

“陛下,還是轉移到船上吧!城池已經在敵拋石機的覆蓋範圍之內,這樣太危險了。”應節嚴匆匆進府求見陛下,寒暄幾句後言道。

“朕現在還不能走,一定要堅持到最後,否則軍心就亂了。”趙昺坐在湖邊,只穿着件汗衫,雙腳泡在水裡踢騰着道。

“陛下,現在城外的敵軍已經不下十萬之衆,決戰已是迫在眉睫,已經不能久駐了!”應節嚴看陛下絲毫不在意的樣子,只能板起臉道。

“局勢展的太快了,現在城中尚有百姓未能撤走,返航的船隻還要三天才能到,我們是不是要動一次反擊,以延緩敵軍的進攻!”趙昺停下腳,扭臉問應節嚴。

“陛下,文相已經在組織善後了,自撤離開始先後已經撤離百姓七萬餘口,現在尚有二萬多百姓要求隨軍撤離,加上各部軍馬及剩餘的物資,尚需四百餘條大船,這確實出了我們的估計。”應節嚴言道,“不過現在動反擊,臣以爲尚不是時候。一者,敵兵鋒正盛,不易於正面野戰;二者,當下正是撤離的關鍵時刻,還是嚴防死守恰當。”

“嗯,先生說的是,但是任敵妄爲,對城防壓力也很大。”趙昺點點頭道,“朕接到消息,唆都暗中令人在離城十里的晉江上修築堤壩攔水,估計是忽必烈逼得緊,他是想以江水灌城。”

“哦,還有此事。不過陛下不要擔心,現今並非大潮,也非榮水之時,即便他們建壩攔水積蓄的江水也自會沿江下泄,漫不過江岸的,只是對巡江的戰船或有影響。”應節嚴思索片刻道。

“先生提醒的是,朕倒是忘了這一節,只有潮水倒灌,江水下行,兩下相激才能灌城。不過唆都也夠狠的,爲了奪回泉州,不惜毀了整座城。”趙昺拍拍腦門恍然道。

“是啊,泉州可是聚寶盆,如今卻被陛下搶了,忽必烈如何咽得下這口氣,定然是不惜一切代價要奪回的,唆都久攻不下,損兵折將,只能出此下策!”應節嚴笑着道。

“現在朝廷屢下文書,可仍有大批百姓不想撤往瓊州,朕擔心撤離後唆都會縱兵屠城,那些人豈不是要遭殃!”趙昺嘆口氣道,自己明的暗的都使了,但是城中仍有半數百姓死活不肯走,當然這些人中以各國常駐的蕃商及頗有家資的商賈爲主,他們的積累都在城裡,房子、土地這些東西都搬不走,又舍不下只能留在城中。另外的便是些老人,他們故土難離,又不想埋骨異鄉,便留在城中苦挨,聽天由命了。

“陛下,臣以爲泉州雖然遭此兵災,但是城池和港口並未受到大的損傷,通商的條件還在。再者各地蕃商再有幾日便會6續到達,而忽必烈早已明旨天下,招攬各藩國前來通商,唆都膽子再大也不敢毀城,更不能任意屠戮百姓和久居的蕃商,因而陛下不必過分憂心。”應節嚴言道。

“嗯,此言有理!”趙昺點點頭,心中像放下一塊石頭,但是更覺這是一種心理自我安慰,史書所載蒙古人殘暴無比,多少歷史名城毀於他們的鐵蹄之下,從此凋零。

“陛下仁義愛民,現在也算是仁至義盡,這些留城的百姓執意不走,我們又不能用強,也只能各安天命吧!”應節嚴見小皇帝仍然是一臉的憂慮,知道其仍有擔心,只能寬慰道。

“先生,你看如此可好。”趙昺突然停止戲水道,“現在南城和東城依然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可否開城讓城中人出城自去避難,待局勢平穩,他們願意回城也就隨他們去了。若是元軍屠城,也能避過一時。”

“臣以爲可行,我們便稱城中糧草緊缺,城中百姓可以出城暫避鄉間,或是投親或是靠友,任其自便!”應節嚴沉吟片刻道。

“唉,盡人事,知天命吧!”趙昺想想當個好人也難,明明是爲了大家好的事情,可偏偏就有人不領情,若是自己將他們都綁縛瓊州,對行朝的影響又不好,將失信於民,以後更難招募百姓前往。所以他覺的好人難做,有時候真不如當壞人開心。

“陛下不必如此沮喪,無論如何此戰所獲已經過戰前預計,可以支撐行朝渡過難關。且增加了十萬人口,其中可用青壯近三萬人,可惜的是蒲賊屠戮之下,城中士子或死或逃,剩者幾無。”應節嚴說道。

“總算有所緩解,但若想復國緊靠這些人口還是遠遠不足。”趙昺聽了苦笑道,現代社會只要內地的一個縣人口都有幾十萬人,而瓊州現在都算上也不足六十萬,按照青壯占人口的三成算也只有二十萬左右,其中軍隊就佔了近半,從事生產的人口還是偏少,仍然難以支撐大規模的戰爭。

“陛下之意臣明白,但也不能操之過急,只要在瓊州立穩,養精蓄銳,便可尋機收復失地,擴展國土,終會能與韃子分庭抗禮的一日。”應節嚴最怕的是小皇帝心灰意冷失去鬥志,那將對行朝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呵呵,朕清楚一口總不是能吃成胖子的,但此戰我們等於捅破了天,忽必烈豈肯輕易罷休,定然會重兵來攻,沒有多少時間供我們休養生息的。”趙昺想的其實和應節嚴理解的是猴子吃麻花——滿擰,他想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口創造出奇蹟,想想現代的以色列只有百萬人口,卻取得了三次中東戰爭的勝利,靠的不僅是復國的信念和高昂的士氣、嚴密的組織,還有過敵軍的現代化武器。而當前自己面臨的形勢相同,在人口和國土面積都處於弱勢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比敵軍先進的裝備及合理的戰略、戰術佈置。

“哦,原來陛下是在爲此憂思啊!”應節嚴聽了心中頃刻釋然,而他也更爲佩服這個孩子,當大家還沉浸在東征之戰勝利的喜悅時,小皇帝已經開始考慮如何應對敵人的報復,這也難怪其是個棋中高手,他沒走一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爲下一步,甚至是十幾步之後埋下伏筆,絕不浪費每一個機會。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朕已經登基,就不能只考慮一城一地的得失,謀取眼前的利益。但是行朝遷瓊已然打破了咱們之前的計劃,多了許多羈絆,難以再肆意而爲了,這真是讓朕頭疼。”趙昺搖頭苦笑道。

“陛下已爲天下之主,一言一行都是萬民楷模,自然要注意言行,遵守禮法了。”應節嚴聽出來了,陛下是將這頂皇帝的帽子當成了負擔,使他做事不得不有更多的顧慮,而正是文天祥那日當衆指責小黃門引起了其警覺,他知道若放在從前定會當場讓文天祥好看,可爲了大局也只能忍了,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這也表明小皇帝已經逐漸走向成熟。但是他也意識到小皇帝的治國治軍理念與行朝舊臣們已經產生分歧,雙方的矛盾一旦激化便會走向對抗和分裂。

“唉,是啊!”趙昺嘆口氣無奈的承認道。他前世也曾想過當英雄、做模範,但當了皇帝以後便再也不想當了,成爲公衆人物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放棄了自己的愛好,成爲真正的透明人……

第1278章 朕也無奈第658章 二遍苦第736章 太湖第788章 態度第069章 吹風會第1165章 再決雌雄第1358章 暗伏奇兵第1041章 被氣着了第126章 發現第100章 入城第1115章 多心第744章 算是贏了第1461章 真真假假第113章 師徒鬥(三)第147章 共識第058章 資源第1128章 孤注一擲第809章 動力第391章 消耗戰第132章 戰船(二)第899章 另有它意第562章 分而劃之第330章 不屈第980章 寬進嚴出第1177章 出人意料第1040章 能否可用第1038章 局面第1371章 如何相制第386章 時機第676章 手段第325章 疑竇叢生第1058章 險象環生第1100章 沒有不可能第249章 奪權第745章 活地第350章 東海島之役(五)第478章 形勢已成第745章 活地第598章 ‘ 蔣幹’中計第1113章 快不起來第685章 反思第948章 攻守逆轉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1286章 假模假式第053章 棄子求生第509章 衝陣第759章 御街風光第448章 說道說道第1276章 自找麻煩第1288章 一支奇兵第845章 難以拒絕第147章 共識第1344章 不太樂觀第550章 現象與本質第1013章 理念不同第357章 根源第262章 他有病第893章 氣糊塗了第1239章 深層矛盾第397章 也許第453章 當然算了第278章 話不投機第1314章 危機所在第1091章 斷定第1165章 再決雌雄第142章 安瓊策(一)第1412章 其樂融融第1334章 誰敢去猜第942章 何以解憂第304章 跡象第436章 告狀第894章 長學問了第1333章 前世的債第967章 臨陣換將第062章 破題第1094章 不倫不類第1127章 大夢初醒第693章 動盪始現第515章 不能不死第247章 龍船出世第812章 進書儀第984章 阻力重重第1434章 死路一條第607章 不簡單第1114章 探城第982章 難以忍受第164章 真相第729章 對攻第1415章 太學有亂第842章 同樣是大事第301章 試射第1350章 出了紕漏第1124章 放開手腳第1076章 勇者不得獨進第1007章 撐腰第311章 齟齬第705章 本錢第1409章 心有慼慼第1202章 有心無力第724章 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