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天的工夫,連蔓兒家就將地裡的莊稼都收完了。張青山本想是給閨女和姑爺幫上兩天的工,見情況有變,他家裡也要幫着收莊稼、摘收果子,就只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帶着兒子、媳婦和孫女回燒鍋屯去了。
連守禮接着回山上上工。
因爲到了秋收的季節,私塾裡又放了農忙假,五郎和小七就都沒有去上學。吳玉貴和吳家興是先放着家裡的莊稼沒收,來給連蔓兒家幫工的。連守信就帶着五郎和小七,又去給吳家幫了兩個工。
小七年紀還小,五郎年紀也不算大。這個幫工,就是兩家的情分,誰也不會讓兩個孩子累着,尤其是小七,被吳家興照顧的極好。
王氏還叫了連枝兒和連蔓兒去家裡,幫忙做飯,吃飯的時候,也叫上了張氏。
在吳家吃飯的時候,連蔓兒家就和吳玉貴商量好,要他推薦兩個可靠的短工,過些天幫着打穀、揚場。
“早該這樣。”王氏對此是極力贊成,“枝兒她娘每天家裡、鋪子裡的活計,就夠忙活的了。五郎和小七,多些空閒,不正好唸書。還有枝兒和蔓兒,嬌嬌嫩嫩的倆閨女,下地做那粗活,我看着都心疼。咱家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不是,也不是請不起人。人要請,還應該多請倆,也讓枝兒她爹輕省輕省。”
“看我嬸子這激動的,”連蔓兒就坐在炕上笑,“嬸子這是心疼我姐,我們都是連帶地。”
兩家人就都大笑。
王氏更是笑的前仰後合,將一大塊魚肚子上最嫩的肉都夾給了連蔓兒。
“嬸子誰也不心疼,嬸子就心疼你。”
…………
秋季,氣候乾燥,尤其是晌午的太陽,照在人的身上。比夏天還要烤人。連家收完秋後接連幾天,湊巧都是大晴天,正適合穀物的晾曬。
這天傍晚,連蔓兒就踩着凳子,從玉米柵子裡隨便撿了一根玉米棒子出來查看。玉米已經有些幹了,可以很容易地就將玉米粒三角地尅下爲。
五天後,一大早,連蔓兒一家就到了打穀場上。連守禮、趙氏、連葉兒、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倆,依舊趕來幫忙。至於張青山,張氏沒讓他來。一來是因爲離的遠,二來是因爲知道,今天張千戶還會帶着人來幫忙。
連守信將打穀場又仔細清掃了一遍,吳玉貴等人就將簸箕、大笸籮、小板凳、草墊子等在打穀場上擺開。他們這還沒準備完,張千戶就帶着人到了。
這一次,張千戶比收玉米的時候來的還要早,帶來的人手,也多了一倍。
連蔓兒就知道,張千戶,或者說沈六的意思,是要在這一天,就將玉米粒都打出來。
“六爺帶着府裡、縣裡的官員都在後頭,咱們先幹着。”張千戶擺開了架勢,說道。
連蔓兒前世,有專門打玉米的機器,但是在這,沒有機器,要打玉米粒,完全靠手。其實就在連蔓兒前世,機器化實現的時間也不算長,就在她祖父那一輩,打玉米粒,也是全靠手動,將玉米粒往下尅。
知道今天干活的人多,除了自家的大笸籮和簸箕,連蔓兒家還從村裡借了一些來。一共是十個大笸籮。連蔓兒就將所有的人手分派下來,四到五個人圍着一個笸籮坐下。凳子和墊子不夠,張千戶這些人也不講究,直接一屁股就坐地上了。
然後分派出人手來,用簸箕將玉米棒子從玉米柵子裡搬送到笸籮裡,大傢伙就開始尅玉米。
第一根玉米。是全靠手尅好的,第二根,就有了簡便的法子。用用尅掉玉米粒的玉米芯子做助力可以更容易地將玉米粒尅下來。
張千戶帶來的兵士們都是粗手大腳,手上有勁,幹活乾的非常快。等尅好一定量的玉米粒,就有人用簸箕,收一簸箕的玉米粒,側對着風的方向用力地顛,將玉米粒顛起來。這相當於揚場,就是藉助風的力量,將裡面的雜質,主要是玉米芯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和玉米鬍子,都清除掉。
這樣,剩下乾淨的玉米,都被張千戶帶來的人裝進了麻袋裡。
連蔓兒家也準備了麻袋,不過張千戶沒有用,他這次帶來了不少的麻袋,每一隻都同樣大小,上面還有兵勇的表記,一看就是標準的裝軍糧用的袋子。
裝滿了玉米的麻袋,就被張千戶帶着人都擺放在了一處。
連蔓兒將這些看在眼裡,她揉了揉因爲尅玉米而有些發紅的手心,不由得眼角抽了抽。她有預感,這些玉米,怕是很快就要離她而去。而她還得高高興興,不能攔着。
快到晌午該吃飯的時候,張千戶主動提出來,他們自帶了乾糧,只要連蔓兒家幫他們準備些熱水喝就行了。
張千戶帶着手下,離開大笸籮,在旁邊的空地上列隊排開,一個挨一個的坐下,然後就從口袋裡往外掏乾糧準備吃。
這個架勢,連蔓兒家要準備飯菜,讓大傢伙好好吃一頓的打算就只得作罷。並且,連帶着他們自家人,也不好吃的太豐富了,得趕着時辰幹活。
張千戶說熱水就乾糧就可以,連蔓兒家自然不會真的只准備熱水。張氏帶着人,熬了兩大鍋濃濃的鹹菜絲肉湯,用鋪子裡早上盛粥和湯的桶給張千戶提了過去。
張千戶等人自然感激不盡。
連蔓兒自家的晌午飯也儉省了,就是三和麪的饅頭,就肉湯,菜也只有一道簡單的蘸醬菜,就是幹豆腐卷大蔥。
匆匆的吃過了晌午飯,大傢伙又回到打穀場上幹活。
未時初刻,一直說要來的沈六終於姍姍來遲。
這麼說似乎不對,沈六雖然比連蔓兒估計的時辰晚了很多出現,但是他的出現是不能用“遲”來形容的。
那對車馬的速度,也就僅比張千戶那隊快馬稍稍慢了一些而已。而這慢一些,應該還是爲了照顧身後跟着的那批官吏。畢竟在遼東府,哪一家也不可能有比徵虜前將軍、沈大總兵更快、更好的馬和車了。
沈六從車上下來,衆人都趕忙上前行禮。
“都起來吧。”沈六站在那,四下看了一眼,才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說道。
就有人搬了桌椅,請沈六坐下。至於遼東府和錦陽縣城的衆官吏,都只能侍立左右。
唯有李大人和另一位中年文官,有人搬了凳子,讓他們在沈六的下首坐了。
連蔓兒站在人羣裡,打量沈六。比起上次見面,沈六的臉似乎清瘦了一些,看來最近他是真的很忙,不過精神頭卻似乎更好了。
今天的沈六穿了一件寶藍色織錦的團花袍子,一頭烏髮用錦冠包裹了起來,腰間玉帶,連蔓兒離着好遠,都能感覺到那一塊塊碧玉的清透柔潤。
“所有的玉米都在這了?”沈六的目光在人羣裡飛快地一掃,問道。
“回六爺,是的。”連守信和張千戶一前一後,都答道。
沈六點了點頭。
“行了,繼續幹吧。”
衆人就回到原地,接着尅玉米。
就有車伕趕着沈六那輛馬車往外走,馬車後面。還拴了兩匹駿馬,一匹白色,一絲雜毛也沒有,另一匹是青色,比白馬略矮,卻肥肥壯壯,比周圍所有的馬,有一匹算一匹,都要肥實。
對這兩匹馬,連蔓兒是有印象的。白色的那一匹,應該是沈六的坐騎,而青色的那匹肥馬,好像是沈小胖曾經騎過?
沈小胖也來了,怎麼沒見到他?
連蔓兒正這麼想着,就看見沈六那輛車的車簾動了動,一張圓乎乎的包子臉從裡面探出來。
沈小胖的眼睛細長,但這不影響他的眼神。可以說,他的眼神比一般人還要好。就是一探頭之間,他一眼就看見了連蔓兒。
沈謙忙朝連蔓兒揮了揮手。
連蔓兒手裡拿着玉米,略微擡了擡,就又放了回去。果然。這小肥尾巴是沈六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
就有小廝趕到馬車跟前,沈謙跟那個小廝說了幾句,那小廝先是搖頭,後來似乎很無奈,不過還是將小胖子從車上抱了下來。
沈謙下了車,就拋下那個小廝,跑到了沈六的跟前。
沈六擡手摸了摸沈謙的頭,又往旁邊招了招手,就有人搬了個凳子,將沈謙抱了上去坐着。
連蔓兒在尅玉米,她心裡想,這些人光看着有什麼意思,他們怎麼不想自己試試尅玉米?
讓連蔓兒頗有些失望的是,似乎沒人想來試。
她們在這邊尅玉米,那邊已經有人運了一臺大稱過來,開始稱量玉米。
連蔓兒想了想,就跟身邊的五郎耳語了幾句。五郎站起身,走到沈六的跟前,低聲說了幾句話。
沈六點了點頭。
五郎就招手叫了吳家興,兩個人擡了一袋子品相略差,不能留作種子的玉米,趕上車,離開了打穀場,直奔鎮上的磨坊。
這是她們一家人商量好的,畢竟,大家都只吃過煮的嫩玉米,這完全成熟的玉米是什麼味道,大家還不知道。趁着沈六這些人都來了,現磨出些玉米麪來,做些玉米餅子,給大傢伙嘗一嘗。
連蔓兒急切地盼着五郎快點回來,因爲,她饞玉米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