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中關村

80年代的中國是很缺乏人才的,但北京就不是那麼缺乏了。

同樣是大學生,找遍西堡鎮也找不出一個。用篩子把溪縣人過一遍,也就是西堡肉聯廠裡,有邵工等兩三個五六十年代分配過來的大專生,而西堡肉聯廠實際上還不是縣屬的廠子,他們的廠長,和溪縣的縣長是一個級別的。

南湖市的大學生理應要多幾個,但就這屈指可數的老牌大學生,也是集中在少數幾個國營大廠裡。至於平江市,雖然集中了河東全省的精華,但是,作爲一個僅有一所重點大學,還不斷外流畢業生的省份,平江市別說和北京市比了,它就是和北京的一個區比較,也是贏不過的。

在1983年,北京已經有不少的研究所的本科生數量達到80%乃至90%,事實上,除了特殊時期入職的員工以外,北京各大研究所的門檻向來不低。

在人才集聚的效果下,北京到90年代中期,其實就進了大學生過剩的狀態,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一度拒絕普通本科的畢業生。

80年代是個好時代,但是,輕鬆也是相對的。

像是塗憲這樣,從重點大學畢業,懂英語,能發表sci文章的講師,如果落在河東省,鐵定是骨幹中的骨幹,而在北京鋼鐵學院,趁着院系調整的春風,他也沒有做成主力軍,同樣的條件,若是在鋼鐵學院的主力院系,怕是還在熬資歷呢。

對楊銳來說,這個時候的塗憲也是挺有用的。

畢竟,他現在的首要工作是將實驗室給建起來,塗憲能送上門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塗憲也挺樂意的,他在楊銳的實驗室裡做實驗的時候,感覺爽爆了。回到北京鋼鐵學院,他是適應了好長一陣子的,才適應了過來。

假如幫楊銳在北京設立了實驗室,並能繼續使用它,哪怕只是做實驗助手,也會比現在方便。

於是,在出站的時間裡,塗憲仔細的向楊銳敘述他所掌握的實驗室建設知識,就像是做面試一樣。

楊銳邊聽邊記,同時和腦海中的東西做比較,他工作過兩個實驗室,見識的實驗室倒是更多,但真正的參與實驗室建設,是一次都沒有,也需要有個人從側面說明一番。

當然,等到建實驗室的時候,肯定還是要請人來幫忙的,在80年代,只要出得起美元,國外基本沒有什麼政策上的限制,這比日後的實驗室佈置還簡單。

兩人一路出說話,很快到了站前廣場,塗憲要扯着楊銳去公交站,被楊銳給攔住了,說:“東西多,打車好了。”

“打車?”塗憲腦袋裡根本沒有這個概念,等見楊銳走向一輛伏爾加,且拉開車門的時候,連忙追了上去,小聲喊:“哎,這個車貴的很。”

“上來吧。”楊銳笑着招招手,道:“師傅,北京飯店。”

出租車司機看了一眼楊銳,道:“我們十公里十塊錢的。”

“人民幣嗎?”

“這不廢話嗎?”

楊銳笑了一下,把塗憲拽了上來,道:“走吧。”

他現在的身家比曾經更豐厚了,自然不在乎打車的10塊錢。

塗憲有點受不了楊銳的大手大腳,說:“你現在賺錢了也不能亂花,省一點,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也好。”

“好好好,楊銳一個勁的點頭。”

司機問:“走不走?”

“走。”楊銳示意了一下,靠在了座位上,擺出一個舒服的姿勢。他拿幾千塊薪水的時候,也是放心大膽的打車,何況現在揣着上百萬美元,每月光是銀行利息就要不少了。

伏爾加號稱是蘇聯大奔,早幾年的時候,是妥妥的高級公務用車,在83年也是非常舒服的,尤其是車體寬敞,很有豪華轎車的風範。

司機也開的相當穩。現如今,出租車司機是排名前五的好職業,除了車輛本身需要較高的成本以外,既沒有高昂的出租車管理費,也沒有坑爹的高油價,收入很是豐厚,賺的還是乾淨穩定的錢。

塗憲在後座上擰來擰去的,很不自在,等到了北京飯店,趕緊的下車,站在路邊摸腦袋,道:“以前坐學校裡的車,沒覺得這麼怪啊,你說這車也怪,坐的人就是膈應。”

楊銳不禁一笑,自己進門去辦手續去了。

塗憲在後面想了想,再沒阻止,只在前臺的小姑娘報出120塊的高價以後,暗自伸了伸舌頭。

楊銳交錢拿鑰匙,自己上樓把行李放了,又出來要了一輛車,和塗憲道:“你中關村熟嗎?我想把實驗室弄那裡去。”

“中關村?那裡怎麼建實驗室?”塗憲顧不上楊銳再叫車的浪費了。

楊銳笑笑,道:“我不是聽說中科院有研究員,在中關村開了公司?”

“哦,聽說了,陳春先嘛,中科院物理所的四大金剛。不過,他那個公司也就是個土房子,沒什麼意思。”塗憲雖然年輕,卻不看好陳春先在中關村的行風氣之先,事實上,如今看好陳春先的人也不多,中關村能活下來,也很難說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塗憲的是搞化學的,現在是做生物的,與物理和計算機也都不搭界。

楊銳不在乎現在是什麼樣的,道:“土房子沒關係,有地方就行。咱們可以自己蓋個院子。”

“那也不一定弄中關村啊,放在城裡多好?”

“城裡以後連蓋個高樓都不行。住城裡的四合院過小日子挺好,在裡面開研究所不行,再往後,咱們的大型儀器設備什麼的,都不方便運輸,另外,城裡的地也緊張,咱們別和他們爭了,就在中關村弄塊大的。”楊銳還指着以後佔科技園的光呢。

塗憲想想覺得有理,遂陪楊銳在中關村轉了一天。

其實,現在的中關村也就是一條街的長度,轉悠的重點就是看一塊地,再想辦法得到海淀區政府的同意。

這既難也簡單。

找地很容易,未來高樓林立的地方,現在依舊是荒地和農田相雜的,只要給錢,想要多大的地方就有多大。

得到海淀區政府的同意就稍微有點難度了,主要是楊銳和塗憲人頭不熟,在國內,沒人幫忙就太難辦事了,尤其是和政府打交道的時候。

除此以外,一些政策也是以後的人想不到的,比如說公司名帶“科技”兩個字,就需要科委的同意,而需要多蓋章子的地方,對一傢俬人公司來說,遠不止一處,每一處都會遇到單獨的麻煩。

好在楊銳還有一家香港公司。現如今,這家香港公司已經由一家開曼的離岸公司所控股,在表面和裡層都與中國境內的楊銳無關,可以用來做外資公司來投資。

不過,外資公司投資北京地方,仍然是挺複雜的流程,楊銳也只能安心等待。

接下來的幾天,楊銳和塗憲做了些基本的準備工作,又檢查了運到酒倉的儀器。

而在閒下來的時候,楊銳則繞着北京城,仔細的玩了一圈各種旅遊點,足跡遍佈滷煮店、爆肚店、烤鴨店、炒肝店……

吃的肚圓以後,楊銳才戀戀不捨的從北京飯店退房,拉着箱子前往北大。

只要有這些景點,對於未來的4年生活,楊銳就信心滿滿。

……

第1508章 倒找(二更)第382章 西堡中學1983級第565章 聽得懂嗎第271章 桃花眼第597章 一起去美國第67章 翻案第937章 大報第397章 五一停電是好事多磨?第282章 出版社第615章 提問第1223章 回家做夢第259章 望塵莫及第319章 猜第831章 沒想到第677章 擴散(求月票)第781章 超標第971章 食品藥品管理局第1171章 資本家的世界第740章 侵蝕第311章 成敗之間第598章 出國第15章 習題冊第867章 一夜好夢第44章 香港蘋果牛仔褲第535章 觀者雲集第1227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9章 賣教材第508章 碳酸飲料不健康第456章 聲望宜人第1187章 兵馬未動第25章 預算第301章 論文第262章 軟臥包廂第1150章 活力第1504章 首發第525章 分贓第424章 會場第927章 愣頭青第1472章 順利第972章 代課第1122章 黃牛第573章 祭品(第二更)第865章 紅了臉第634章 買畫第437章 預警第748章 看的更遠第600章 了不起第1044章 迷醉第1302章 戒指上的血(求月票)第21章 銳學秘卷第1028章 老同學第777章 成功不僥倖第35章 新聞稿第1024章 魄力(求月票)第1019章 傲骨嶙峋第273章 新學科第1247章 國家級推進(求月票)第677章 擴散(求月票)第36章 獎學金第1112章 命名第867章 一夜好夢第1154章 我們的醫藥代表第650章 分錢第50章 印刷第1045章 足不出戶第682章 交接第535章 觀者雲集第770章 活力第174章 美羊羊第1273章 一幕歌劇第1098章 疑惑不解第100章 破裂第1516章 審覈委員會第208章 密談第642章 我就是法第1478章 升級第526章 請大使第1412章 照片第1038章 前路迷途第604章 驗證第629章 騷動的心第1081章 收益第750章 教材出版第963章 節奏第1323章 提前畢業第988章 勾結第1493章 遺失第1264章 拉贊助第1324章 一起參加第598章 出國第712章 生在紅旗下第930章 戲謔第329章 學霸之氣第32章 民兵團第1526章 大結局第832章 實報實銷第637章 我是地頭蛇(第二更)第918章 反對者第1052章 別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