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爲什麼不來找我?”
“可能是怕麻煩你吧。你們是朋友,在你看來,朋友有難他來找你自是理所當然的,畢竟你們是朋友,遇到了問題不找朋友相助又該去找誰?但是,也正因爲是朋友,在曉峰看來,最不該麻煩的就是朋友,在他看來,朋友之間是不應該有任何利益往來的,朋友就是朋友,有一份知心相交就是一切,就是一生就是一輩子了。”
“但是現在這又是什麼個情況?他又怎麼捨得走了呢?”
“李悠揚,其實我是應該恨你的。你那送給席霜老師的薩克斯風《回家》如果不問世的話,或者曉峰還不會走的這麼早,走的這樣了無牽掛,因爲就算曉峰已經病入膏肓,但是由於對我母女倆未來生活不敢保證,同時也害怕他的離去給我們母女倆太大的打擊,所以,他每天就是再怎樣的難過,他也會盡量的讓自己活着,不爲別的,牽掛還在,心氣就在……”
“…………”
“但是,你這《回家》一經問世,我就能感到,曉峰一方面真的很欣喜,畢竟這隻曲子真的是當今最好的薩克斯風,對於一生沉浸薩克斯的曉峰來說,自是見獵心喜。而另外一方面,我是他的老婆,我自是能感覺到他最近幾日很大的變化,以前的時候,他雖然也會天天的笑,可是笑聲裡面我很容易就可以聽出來他不過是不想讓我擔心的強顏歡笑,但是《回家》出來後,我則可以聽出,他是真正的從心往外的在笑了,就好像心中的一塊大石就落地辦的歡笑了!”
“…………”
“李悠揚你不要這樣的愧疚的看着我,曉峰沒有錯,你也沒有錯,我們都沒有錯。當時我還在想,曉峰之所以高興,是單純的你這名曲的問世,但是現在看來,我則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既然你作出了這《回家》,那麼,在他看來,和對你的瞭解,你一定會想到他這位昔日老友,從而很快的找到我們……”
這是這幾天內李悠揚和白曉峰未亡人邵月玲的雖然不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番對話。特別是這時,當邵月玲說到這裡的時候,李悠揚沉默良久終於啞着嗓子吧話接過。
“在曉峰看來,只要我找到了你們,勢必會照顧好你和丫丫,他也就放心的走了。從這點上來講,曉峰因我而死也未嘗不是。”
“你不要有愧疚,畢竟,曉峰的身體是真的不行了,不是任何藥物和手術可醫的了。但是作爲曉峰生前最好的朋友,他不願意求你,我今天就帶他求你一次,我個人還好說,我還年輕,我還可以去拼搏去奮鬥,但是對於丫丫,我想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特別是她在薩克斯風方面已經有了曉峰的天賦,我想讓她繼承曉峰的遺志,可以系統的學習薩克斯風,有朝一日也成爲你這樣的大師……”
…………
作爲一個母親,小玲提出的這個要求很是簡單,對於現在的李悠揚來說簡直是信手拈來,,而且就這幾天李悠揚最要好的朋友白曉峰去世的消在傳遍世界的同時,世界各地四面八方前來弔唁的人們更是源源不絕,與此同時幾乎人人或多或少按照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習俗都給小玲母女送上了一份慰問金。
以季若琳爲代表的五大娛樂公司和各大企業都是直接以百萬起步的慰問金,而一衆歌手大都是十萬二十萬的慰問金,再加上普通歌迷和社會人士自送上的慰問金,林林總總加在一起,短短的幾天內這一大筆慰問金的數額已經破了兩億!
面對如此高額的慰問金,邵月玲雖然悲痛但是也感激異常,更是當機立斷的在留下幾百萬丫丫後期的教育經費外,剩下的大額慰問金又都融入了李悠揚和女神樂隊的天使基金裡面,交由謝阿姨全權打理。
所以,這幾天之中,就算白曉峰沒有託孤給李悠揚,光憑這筆慰問金,小玲母女這輩子也衣食無憂。之所以小玲又向李悠揚提出要他對丫丫的教育,特別是薩克斯風的學習負責,說到底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在小玲看來,一定要讓丫丫獲得最好的教育,特別是要繼承白曉峰遺志的話,在薩克斯風方面,這天下又有誰是李悠揚這般最好的老師?就算是基礎教育,李悠揚沒有時間去教,也自然會去請這世上最有影響力的名師來指導丫丫。
………
所以,作爲母親,作爲朋友的妻子,邵月玲的這番話這幾日都在李悠揚的腦海裡不斷的拉扯,就是今天,站在蓉城最好的一處公墓一座上風上水的墓碑前,看着白曉峰的遺像,而身後又是成千上萬的歌迷和各界前來參加葬禮的人士,李悠揚將一杯好酒撒在白曉峰陵前的時候,他還在不斷的想着這些問題。
何謂朋友。
一歌唱的好,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
當你享受幸福請你離開我。
當你承受不幸請你告訴我。
……
只是,這個世上又有多少真正的朋友會把他的不幸告訴他的朋友呢?而只希望他的朋友可以一輩子的幸福……
“悠揚,時辰到了,弔唁該正式開始了,你得開始致悼詞了。”
作爲這場葬禮活着的一方絕對最重量級的主角,這份悼詞由李悠揚來宣讀自是當仁不讓的,所以,當時辰到了,作爲經紀人,季若琳連忙提醒李悠揚可以開始了,同時又遞給他琳音集團秘書室仔細推敲,集衆筆桿子之力寫出的一篇洋洋灑灑,道盡白曉峰平生事蹟的祭文,足以達到聽者落淚,聞着傷心的境界,用衆筆桿子的話來說,只要李悠揚今日念出絕對可以千古流芳,就像古時著名祭文《祭妹文》那般。
“哦。”
李悠揚點頭接過,然後打開這篇祭文看了一下,然後又合上了,併疊的整整齊齊的放在口袋裡之後,這又才蹲在白曉峰的墓前,點燃紙錢,一邊燒紙,一邊卻在衆目睽睽下開始絮叨,就像白曉峰生前一般,兩個好友聚在一起絮叨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