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

“唔,說到京裡,欽差再有半月也該到南京了……”張伯行目光稍有凝滯,眉棱現出些堅剛來。

陳鵬年只道張伯行是問及宜思恭的案子,當下裡一定神,朗聲直言了多日的疑慮,“此案擱在兩江辦怕並不容易,就這幾日下官在任所知江蘇藩庫之情,依着下官淺見,江蘇布政使任上本就有錢糧積欠,多少是奏銷未靖,多少是虧空挪借,都尚待查明,若是空口定一個數目,再借着覈查貪墨的幌子一筆勾清,下官恐其當間還有私弊。加之此事噶制臺並未查明便行參劾,朝廷驟然依議派欽差下來,未免有失兼聽之妥。”

言不及義,張伯行不免搖了搖頭,微嘆了一口氣,“你所知還是甚少啊。”

“怎麼?”

“我說與你聽罷。”看一眼這位全不通官場世故的陳藩臺,張伯行也欲同他說些情理,遂略略輕咳了一聲,“邸報也見了,你是知道的,今次欽差以戶部張鵬翮爲首,會同噶敏圖、桑額一同前來辦理。漕督桑額年事已高,雖管着兩江漕運,但也不會同地方壓的太過,都是老封疆了,又怎會同蘇省官員真起齟齬?噶敏圖不過一個做得煌煌文章的滿洲錦繡人,又及不上董鄂世胄,哪裡真起什麼作用,惟運青兄我是深知的,清介剛達一人,極惡貪惡官員,憑十數年府藩而至督撫封疆的任下來,這點子地方事故真要處置,怕也是甚屬容易,斷不會留半分情面。”

張伯行更又想着張鵬翮將至,心中倒有些翹首期盼的念頭,雙手扶着膝蓋,半是述舊情一般地,對着陳鵬年感謂道,“我同雨亭老弟(蔣陳錫字,時任山東巡撫)便多承運青薦用之情。尚記得康熙四十年,皇上曾有上諭‘張鵬翮、李光地皆不輕於薦人,惟恐薦後或有不法之故,故甚鄭重之。’呵呵,非是我自矜,非與運青兄脾性相投不能如此,只如今看來,他這份‘惠民以利’的心腸,處境卻未必佳,先是駁了皇上蠲免天下錢糧的旨,百姓可未必領他的情,如今怎麼又擔待起這麼個差使來……”張伯行一拍大腿,徒然生出幾分悵悵情懷,“哎!竊不爲其取。”俄而又看見陳鵬年在側,不由解嘲一語道,“運青性理撰述稱著,筆法蒼古,手書頗爲精妙,北溟老弟你亦是工書之人……唔,你們兩位還真頗有緣法,不單如此,就連錢糧計較也是一般的,我是臬司出身,不通這錢糧一道,只是我想着,凡這名諱應了一個‘傳扶搖而上九萬里’的氣勢升騰,總都不免要來個‘水擊三千里’的同河道糾結整飭一番,而後乃‘揹負青天,今將圖南’,倒也真是妙事。”

“這……”陳鵬年一噎,明知張伯行調侃的話,此刻也是聽懂了的。減免地丁錢糧一事,早已是傳遍了蘇省,雖他也覺張鵬翮於此天下大利之事上做梗頗不合情理,但此刻聽來,倒覺是他先時淺薄了,又彷彿覺得張伯行在說宜思恭一事,更加不明白,不免一拱手又問了,誠懇非常道,“孝先……大人可否教我?我實不明如今這局面,就任蘇州知府僅不過半年,已是深知地方百姓重賦,朝廷但能推恩蠲免總是好的,張司農好歹也在蘇省撫牧一方過,不會不知田產日少而丁銀日增的通弊罷,何以又要兩下里不得人心?再者,聽大人適才的意思,是覺宜思恭一案繁難?可大人恐有不知之處,如今連着江蘇糧道任上都有虧空,這都是明擺着的事,有什麼難於措置……。”

張伯行爽颯爲人,又一口一個北溟老弟的喚,待陳鵬年極爲親切,難得這麼一個投心對味的上官,陳鵬年自也樂意與他親近,只是要他喊一個‘孝先兄’很不容易,一來恐僭越職分太不恭敬,二來又怕將來熟絡落了人諂諛的口實,這才兩個字出口,就又換作了‘大人’,再他本不是健談善言的敏變人,更做不出花團錦繡的嘴上文章,面上還剩着進退尷尬,撫着及襟的髯須,彆彆扭扭地喊出這一稱謂來,把個張伯行直聽得強忍了笑,虛指着他打斷道,“你啊你,只喊我孝先兄便又何妨?聽聽,倒喊出個‘孝先老大人’的意思來,好嚒!你我不過一點子私誼,君子之交耳,憑什麼旗下大員、耳目私人的底下去具折參奏,我也不懼他。”

噶禮自是陳鵬年曆來看不對眼的,只這一句話,把江蘇地面上兩個有密摺陳奏之權的人物都包攬進去了,張伯行說的是暢快不羈,陳鵬年聽來卻覺有些個不恭敬,心贊張伯行氣節之餘,這裡不免也要爲曹寅說一個‘情’,當日在德州爲阿山、太子所忌,命懸一線,固然是方昀豁出性命叩閽陳情,在康熙面前替自己回寰,可也是多承曹寅援手之義的。再自他到了這江南地界,便同曹寅有些公務往來,知其爲人,更見明瞭康熙對曹氏的恩信,是以生怕張、曹二人生出什麼嫌隙來,當即舉杯笑道,“江寧那一位風骨頗高,不至於的,時候長了孝先兄便能見出來了,小弟這裡自罰一杯。”

“地丁錢糧的事,你待運青來了,自可去問他,這種術業專攻的事兒,我可同你說不着。我說的是於準,其祖於北溟(北溟,於準之祖父于成龍字)的家風尚在,就能掉價兒的去支使宜思恭、賈樸撈銀子?再說了,你且想想看……”張伯行在二人間先指了陳鵬年,又指了自己,“若是你我不合,互相掣肘,你這個署理的可能長久咯?”

“這,怕是絕不能的……”

“於準自康熙四十四年任的蘇撫,到如今也有五年餘了,且不說時年阿山尚在,就是邵穆布起任兩江總督的三年間,也只督撫相安無事,怎麼噶禮一到,不出半年就出了這樣的事?宜思恭一個藩司,賈樸一個糧道,怕醉翁之意不在酒罷?你且想是不是罷。再者,官場節禮、火耗貼用乃是常情,前頭宋葷就沒有麼,我在福建也不能免俗,呵,我且觀這江蘇的輿情如何。”

陳鵬年這方知張伯行見地,正說間,樓下猛一陣雷鳴喝彩,開唱的正是《桃花扇》首出《聽稗》,“孫楚樓邊,莫愁湖上,又添幾樹垂楊……”因是坐在此間,陳鵬年也自生出一句慧性言語來,當下笑道,“小弟是這麼想,如孫子荊這樣枕流漱石的總是世外之人罷,我等入世的凡人,能成就修治之功也可了。曹棟亭早有言說,但有撫臺如此,蘇省官員,總都要是‘才藻卓絕,豪邁不羣’的了。”

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74章 南巡(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52章 議儲(五)第81章 出征(四)第20章 圍獵(四)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71章 從軍(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77章 從軍(八)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168章 封爵(一)第222章 渾水(三)5 諍臣第176章 南巡(七)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220章 混水(一)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45章 麻煩(五)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74章 南巡(五)第84章 出征(七)第29章 傷逝(三)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56章 洗三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60章 風雲漸起(六)第227章 渾水(八)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106章 嫌隙(一)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221章 渾水(二)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171章 南巡(二)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72章 南巡(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80章 問鼎(四)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207章 驚變(三)第382章 問鼎(六)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24章 兄弟(二)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14章 家宴(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248章 議儲(一)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