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

燕南喬縣,時值傍晚。

貫穿秀河鎮泛白的石板路上,已經鮮少見到往來的人影。

一處院落,竹門半掩,兩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正放下手裡書卷,從院子裡的一棵茂盛的槐蔭下,一個迎出門前,一個轉身往裡。

“郎君怎麼又來了?”迎出的少年瞪着一雙清澈的眼睛,努力挺胸擡頷,似乎要在氣度出衆的青衣男子面前,表現出他毫不示弱的風采。

竹門之外,青衣男子含笑在前,身後站了一排三人,穿着裋褐的白臉小廝,腰懸長劍的黑麪武士,還有一位淺灰布衣,負手在後的青年,正好整以睱地打量着周遭的街景。

“自是前來,拜會尊師。”青衣男子才說完這句,便見院內一排樸素的竹舍裡,行出一箇中年文士,依然是一襲略微泛白的烏襟長袍,袖口半挽,頷下留着淺須,方正的下巴上,沾了一個指尖的麪粉,這讓他有意沉肅着的眉目,頓時缺了拒人千里的氣勢。

江漢這才收斂了四顧的目光,直盯着傳說當中的“隱士”打量,數息,眼睛裡露出淺淺的訝異,一手掩了嘴角,與小廝晴空竊竊私語:“我依稀明白了世子何故等到傍晚纔來拜會。”

他早聽晴空說過喬寄衆的固執高傲,與幾個特點——重義、薄利,尤其愛妻。

喬寄衆眼下的身份,是鎮上的教書先生,但並非所有的學生,都能成爲他的門生弟子,因其中極大的部份,是鎮上富甲、商人家的公子,多數送來寄衆門下,求的不過是識字而已,這也是無奈,隱士也得養家餬口,而讓喬寄衆青眼有加、因資質出衆,人品清傲得以正式拜師的弟子,多數是家境貧寒,別說付以學資,甚至有時還得靠老師接濟。

白日裡爲了生計,忙忙碌碌,教書育人,唯有傍晚,寄衆才得以閒睱,與妻子一同“洗手作羹湯”,爲自己的子女與寄讀家中的弟子們,準備一餐晚膳。

世子說,傍晚是喬先生心情最佳的時候,這時與他談話,多了幾分成算。

據說世子初次來訪,當時正是下午,喬先生教導富商公子們“識字”的時候,應是心情急躁,故而,世子被拒之門外。

江漢正對世子“挑選時機”的睿智滿心折服,便見喬寄衆已到門前,目光忽冷,張口就是一句:“世子請回吧。”

恩?莫非世子是弄巧成拙了,原本人家正與愛妻親密,對不速之客自然沒有好臉。

江漢抿了抿脣角,又悄聲說道:“神機妙算的世子,也有失誤的時候呀。”

晴空白了興災樂禍的江漢一眼,鼓了鼓腮幫,氣沖沖地對喬寄衆表達他默默的不滿。

虞渢卻只是輕輕一笑,環手一揖:“還請先生給某一盞茶時,因不會再有第四次登門了。”

雖見喬寄衆沉默數息,神情複雜地一側身,讓了世子入內,並請入內堂,江漢卻依然對此不抱樂觀,輕拍了拍晴空的肩膀:“我與你作賭,世子這回又將無功而歸,賭資是……一兩白銀。”

晴空深爲不屑,輕哼一聲:“金銀俗物,有甚好賭?”

灰渡卻破天荒地表示了興趣盎然:“我與你賭,世子必然能說服先生,不過我若是贏了,可不要你的銀子,只要你實言相告,去千嬈閣究竟……”

江漢瞬息黑了臉。

不想剛纔那語氣不善的少年,這時對幾個“世子跟班”的話題也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兩眼忽閃,一步跨出門檻:“這位兄臺,在下與你作賭,若世子說服了先生,兄臺便輸那一兩銀與我,若還與前幾回別無二致,我便輸你一兩銀何如?”

江漢大疑,看了看灰渡,又看了看少年,最後問晴空求證:“你們當真這麼有把握,篤定了世子會說服喬先生?”

晴空滿面“驕傲”:“世子要做的事,怎麼會做不成?”

灰渡重重頷首,也用“必勝”的目光覷向江漢,胸有成竹。江漢又問少年:“你也覺得世子能說服尊師?”

“這倒不一定。”少年輕撇嘴角:“不過既然要與你作賭,當然要選與之不同的結果,否則,豈不是讓你白佔便宜。”

江漢蹙眉,顯然沒有轉過彎來,晴空卻“別有深意”地看了看那少年,提醒江漢:“你選的是世子不能說服,假若結果如此,你贏了灰渡的一兩銀,但這小兄弟若也賭世子不能說服,你大可用灰渡之銀賠他,豈不是自己沒有絲毫損失,反之,假若世子說服了先生,你贏了小兄弟的一兩銀,卻不用給灰渡這個傻子,只消說出去千嬈閣見誰,當真是白落了好處。”

江漢這才明白過來,少年是不想讓他佔便宜,纔將賭注押在世子這邊,倘若世子真說服了先生,他既要告訴灰渡實情,又得輸出一兩銀子,但倘若喬先生沒被說服,他便能贏二兩白銀,五成機會,贏則是雙份,輸卻只消掏出一兩賭資,實際上還是自己佔了便宜。

想通了其中“關健”,江漢自然願賭。

那少年卻就大喜過望起來,彷彿已經得了一兩白銀,將三人迎入院中,又殷勤地搬出了杌子來,請他們落座。

而正堂裡,虞渢與喬寄衆隔幾而坐,瞧着情形的確不容樂觀。

“世子若還是那來意,便不需再廢言辭了,在下並無入仕之心。”喬寄衆甚是斬釘截鐵。

虞渢輕笑:“先生的心情我瞭解幾分,應當不是僅僅只是對眼下官場的失望。”

喬寄衆眼瞼輕垂,不置可否。

“先生倘若當真無心仕途,何故收門生弟子,教導他們經史子集,臣子之道?先生自身不願出仕,卻期望着門下弟子能爲百姓造福的清官,爲大隆之政盡力。”虞渢自顧說道:“某兩次拜訪,一回不得見,一回只獲了先生直言拒絕,但先生雖然沒有解釋理由,某眼下卻能領會七、八分。”

見喬寄衆眼瞼依然不擡,但卻還願意洗耳恭聽,虞渢又是一笑:“先生重義,心繫蒼生,並非不懷抱負之人,但因着一些舊事,對權貴、朝官誤會太重,此乃其一。”

喬寄衆總算動了動眼角,冷冷地看向虞渢。

“先生是幽潭先生門生,當年有個同門師兄,姓尹名節字中虛,高祖帝時,曾是左晗雲門下慕僚,後被左氏謀逆案牽連,一家老小、父母妻兒盡被獲斬,先生爲此痛心不已,曾投往秦相門下,欲爲師兄血冤,可是,後來先生心灰意冷,因是知曉秦氏一族也與金氏一黨別無二致,皆爲富貴權勢角逐,全不爲百姓蒼生盡心,先生至此,再信不過權貴,寧願大隱於市,在這山清水秀之鎮,以保家人平安,可終究是心存不甘,之所以教習弟子,授以鴻圖之志,是希望不負一生所學,讓門下弟子,將來或者能得伯樂清正之人賞識,爲天下蒼生盡力。”

虞渢一嘆:“但事隔多年,金、秦二黨仍然跋扈於朝,把控政事,先生更是心灰意冷,之所以將我拒之門外於先,後又直言厲拒,無非是因爲不信任,一是不信我身爲王公貴族,能無涉權勢;二是不信我弱冠之年,有根除奸黨,助聖上推行新政之能;先生擔心應我入仕,結果不過是‘助紂爲虐’,爲爭權奪勢利用;又擔心將來重蹈尹中虛的覆轍,累及家人妻兒。”

話及於此,虞渢總算是看見喬寄衆的滿面冰霜,有了震驚融解的痕跡,垂於膝上的握拳,下意識地擡至茶案。

“先生起初一回,才聽說某之身份,竹門不敞,應是不屑;後,先生應當也打聽過某的一二事蹟,到第二回來訪,有所意動,纔給了我一個開口的機會,雖仍然直言拒絕,但已有試探之意,後,我拜託魏師兄登門,先生與他言談甚洽,應是聽他說起南浙諸事之故,於我更有改觀,但還是婉言謝絕,先生以家人平安喜樂爲慮,原本也無可厚非。”虞渢垂眸:“今日我再度來訪,先生能給我登堂入室,直抒胸臆的機會,已經很是難得了。”

正如虞渢所料,喬寄衆數回拒絕,一是不信楚王世子能以“公心”爲念,第二也是以爲世子不至弱冠,不存與金、秦二黨相較之能,儘管聽魏淵說起南浙之事,後來,果然聽聞金相遭挫,但依然還是有些搖擺。

但凡權貴,有幾個重情重義之人?說什麼愛才招賢,無非是爲己所圖,加以利用而已,就算真遇左晗雲那樣的忠臣直吏,捨身忘死地與奸黨較力,但終因能力勢弱,一敗塗地。

喬寄衆雖懷抱負,可難免沒有私心,家人的平安喜樂,於他同樣重要,楚王世子就算是真的爲清平之政,不惜與朝中奸相角逐,他也擔心世子能力不足,最終,自身難保,又怎能保他家人完好。

一再試探,一再猶豫,也是想看世子決心如何,若一遇刁難險阻,就此放棄,他又怎麼能以身家性命投靠?

但虞渢再度登門,並坦承如此,一番話切中喬寄衆的心事,顯然,已經讓喬寄衆大爲改觀。

“先生,此次登門,實在事急,郫南、湯縣遭遇水患,卻有奸黨存心隱瞞,某獲聖令,前往幷州賑災,可若不察明水患之因,只怕等連日暴雨落下,導致洪澇氾濫成災,累及更多百姓喪命。”虞渢緊跟着說到。

喬寄衆原本不聞水患一事,此時聽說,卻是孤疑:“難道朝中無人,工部水利官員竟察不明水患之因?”

“個個晦莫如深,若非如此,我也不疑其中隱情必重。”虞渢忽然起身,恭恭敬敬一揖:“此行險惡,某不敢擔保先生萬全,但幷州數萬百姓,安危迫在眉睫,我知道先生於水利一事深有認識,故而懇請,還望先生以蒼生爲念,冒這一回風險。”

喬寄衆不言,虞渢持禮不起,兩人相持半刻。

終於,喬寄衆起身,扶了虞渢一把:“世子此回以百姓安危爲邀,匹夫不敢拒絕,但是!在下只承諾於水患一事傾力相助,至於入仕……”

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第七十章 拈花識香,實有內情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聖令抵楚,不能饒幸第一百一十章 蘇氏七娘,爽郎大度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離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六百三十八章 獲勝關鍵,讓人膽寒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三百一十章 一語成讖,前路未明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兩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託終身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歸來,一段舊怨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無憾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願灑脫,無奈世事第七百零五章 你來我往,鬧劇開鑼第七百二十九章 還未揚眉,又再屈膝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厲害,自尋死路第八十九章 一門姻緣,皆大歡喜第四百二十章 歸化遇襲,一個時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衆叛親離,千人唾棄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兩百八十章 一人醉死,一人遇刺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五百四十三章 良辰吉日,和親西樑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四十二章 巴掌甜棗,俱都給之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問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碟香瓜,萬千愧意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扇有耳,貪慾顯明第三百六十一章 揮鞭相助,美人英姿第六百一十三章 隱忍僞裝,爭取脫身第六百九十七章 三大收穫,混亂局勢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稱誓在前,決不另娶第七百零一章 陳二太太,爲女爭貴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兩百八十五章 非是良人,怎託終身第三十二章 郎如青竹,女若幽蘭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發威,王妃駁回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無敵,可惜安瑾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言不諱,嫡母庶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虛榮,妄自尊大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五十二章 情竇初開,驚變頓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漸次浮現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兩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頭,古怪青年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兩百八十九章 身臨其境,決心更堅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兩百二十八章 天災難避,人禍可防第三百零八章 漸揭真相,所謂慈母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