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

外頭是陰森森的天色,書房裡的光線更是沉晦,楚王才喝了碗苦盎盎的藥湯,身上搭着件半舊的石青素面氅衣,一掌摁在胸口,顫着肩膀盡力剋制着嗓子裡的灼痛,咳了好一陣兒,擡眼見簾子掀開,墨姑一臉焦急地走了進來,連忙半豎了手臂阻止她靠近,仍是悶悶地咳着,聽說世子妃候在門外,才讓墨姑領了進來。

自己攏着氅衣到了窗前,敞開一扇通風,又才坐回書案前。

旖景進來時,依然聞到屋子裡濃郁的藥味,夾雜在檀香裡,不減苦澀。

“是媳婦粗心,竟不知父王染疾。”旖景福身下去。

楚王先喊了免禮,又指着一邊鋪好紫氈的椅子讓旖景坐下,帶着笑意說道:“無妨,是我有心相瞞,你當然不知,既知道了,可得小心口風,免得祖母操心。”又提起虞渢:“往年秋冬,他是最易受涼的一個,謝嬤嬤一入十月就如臨大敵般,眼下有景丫頭在,想來是更妥帖的。”

旖景微微臉紅:“媳婦年輕,只怕有照顧不周的地方,好在謝嬤嬤和楊嬤嬤都是極穩妥的,這回世子去冀州,媳婦放心不下,讓了謝嬤嬤和羅紋隨行。”

楚王微微頷首,目光裡帶着滿意,這才問道:“你今日來,可是因爲二郎聘禮的事兒?”

旖景來前已經盤算了一番言辭,這時只帶笑說道:“父王身感不適,原不該爲這事煩擾,不過世子不在家,媳婦年輕,生怕有考慮不周之處……”

“無妨,你有什麼想法,只管說來。”

旖景微沉吟了一陣,打量楚王的面色,見他眉心淺蹙,眼底難掩疲憊,許是因爲心事鬱結,晚上睡眠也不好,眼睛裡隱隱透出紅絲來,心下莫名就是一陣酸澀,那些盤算的虛話就全拋在了腦後,還是決定一抒胸臆:“媳婦覺得二嬸當真是得寸進尺,這些年來,他們一家雖住在王府,可王府終究不比普通人家,就算換作別家,兄弟手足們住在一起,一應用度、婚嫁是由公中出資,也是有陳例可依的,各房再有增添,那是各房的事,不過得有前提,各房的俸祿、收入也得上繳公中,二叔有鎮國將軍的爵位,原該分府別居,因爲祖母寬容,視二叔一如親出,又擔心府裡沒人掌管中饋,才容二叔一家住在王府,卻也只是暫時,因王府不似普通貴族,將來也不會有分家分產的事兒,自是不好讓二叔上繳俸貢,可二弟婚禮,由王府設宴倒是小事,卻連聘禮聘金都由王府一力承擔……媳婦實在認爲不合理法。”

這話說完,旖景見楚王眉心蹙得更緊,只神情卻沒有半點不豫,再是一鼓作氣:“父王與世子都不是狹隘重私的人,從不與二叔他們理論,也是體恤着祖母的心意,不願祖母爲難。這些年來,二叔一家吃穿用度皆由王府供給,若他們不懷別想也還罷了,偏偏又是心懷叵測,媳婦心胸不如父王與世子寬廣,想到母妃與世子是被他們所害,他們還如此貪婪,真不願讓二嬸這回趁願。”

這話未免觸及楚王心中傷口,忍不住又是一陣悶咳,見旖景欲上前,忙伸手阻止,接過墨姑遞上的熱茶,喝了一口,又再頷首:“繼續說。”

旖景深吸了口氣,等楚王平靜下來,才繼續說道:“不過二嬸已經將禮單遞給長史司,應是得了祖母准許,父王擔心一旦否決,祖母難免會受二嬸煩擾,又因祖母良善大度,從不在錢銀上計較,只認爲家宅安寧纔是福澤……可媳婦認爲,母妃的仇不能不報,有朝一日,必然會使真相昭然,若是那時,祖母得知二叔早懷惡意,想到這些年來待他們的好處,只怕更會傷心,有的事情,也許該漸漸讓祖母有些準備,到時事發,才免得祖母大受打擊下……媳婦是怕祖母難以承受。”

其實這些事情,虞渢與楚王也早有商議,過去也曾嘗試着暗示老王妃,但老王妃篤信虞棟,不說別的,冬雨那一件事揭穿,換作別人一定會心生孤疑,對虞棟一家心生忌防,老王妃卻堅信是冬雨信口開河,半點不生懷疑,楚王父子也擔心把事說得太明,別說沒有證據老王妃必不會信,就算信了,怕也會大受打擊。

可以想見,當老王妃知道正是她當年篤信謝妃,受其蠱惑,強逼着兒子納妾,結果被虞棟利用江氏之手毒殺兒媳,險些連孫子也沒保住,十餘年間,又將謝妃之子視若親出,更把虞洲兄弟當作親孫子般疼愛,說句養虎爲患也是輕的,老王妃一旦知道真相,必然傷心欲絕,到底是上了年紀的人,受到這般打擊,就怕在氣憤難解又愧疚不安下染了病症,反而傷及自身。

楚王忍不住嘆氣:“這事是說來輕巧,景兒既然說出這番話來,必然深悉祖母的性情。”

旖景頷首:“原本媳婦也覺得不易,可是經了謝三太爺的事兒,倒啓發了媳婦,若說前事,真難說服祖母盡信,不過人情事故隨着時轉星移變化,或許慢慢能讓祖母明白二叔與二嬸的貪婪,三太爺從前在祖母面前也好,諸位舅公面前也罷,何嘗不是謙遜和氣,日子一長,一樣露出了貪心,祖母看在眼裡,不也厭惡了三太爺?二叔雖能隱忍,二嬸的氣性卻大,就說聘禮的事兒,若媳婦與她論理,她說不定就會惱羞成怒,與我當面爭執起來,祖母再怎麼顧及二叔,私心裡還是偏疼父王與世子。”

楚王聽到這裡,眉心才漸漸鬆開,眼睛裡笑意更增。

“媳婦倒不怕與二嬸鬥心眼,也不擔心擔個小器愛財的名兒,家裡有祖母心疼,父王維護,外頭有王府、國公府的赫赫聲名,旁人哪敢非議,就算議論,也落不到媳婦耳裡,就算到我耳裡,我也不在意。”旖景脣角一掀,只有未出閨閣的女子,纔在意落下厲害跋扈的名聲累及婚事,她已經嫁人,只要有婆家維護,外人的議論就算有如鼎沸,對她也沒半點實質傷害。

至於孃家待嫁姐妹,那就更不需擔心,這時以衛國公府的聲威,蘇家女兒只有旁人求而不得的,哪裡會因楚王世子妃太厲害就嫁不出去。

“便是阿月進了門兒,以後也少不得爭執的時候,就算我溫良恭儉,和氣待人,他們也不會消停,爭執一多,祖母也會覺得煩心,只要我站得住理,不怕顯不出二叔一房的惡意,到了那時,再勸說祖母,同意了讓二叔自立門戶,待他們一家離了王府,漸漸就與祖母生份起來,再把那些舊事緩緩告訴祖母,溫言勸慰着,有朝一日真相大白,祖母只恨二叔狼子野心,不致爲這事落下心病。”

旖景一番長篇大論下來,墨姑已聽得心潮澎湃,託着茶盞站了好一陣,旖景話音才落,就遞了上前,旖景也不客套,端起茶盞貌似斯文實則如逢甘露地飽飲解渴,剛一擡眸,便聽楚王大笑起來,說了一句:“難怪渢兒耽擱了這些年,婚事上一直就不曾鬆口,到你長大,才稱非卿不娶,果然是……天作之合。”

墨姑抿着笑,見旖景羞了個大紅臉,卻仍維持着端莊的坐姿,不顯扭捏,心裡更覺歡喜,王爺已經好久不曾開懷大笑了,又想王妃若在天有靈,見世子得此良配,應也是心懷安慰,眼角一陣陣泛溼。

楚王大笑之後,又沉吟了一陣,頷首說道:“這事就這麼辦吧,虞洲娶妻,聘禮聘金原不該王府承擔,渢兒不在,二弟那頭有我支應,只不好去與弟婦女流之輩理論,只好交給景兒你轉寰,名聲什麼的本就是累贅,你不上心最好,若聽不得那些議論,告訴父王一聲兒,管保讓那些多話的人閉嘴,就是祖母面前,要注意着些分寸。”

旖景連忙起身應諾。

楚王又說:“二弟到底還是住在王府,婚宴的事兒還是得由王府出面,你別廢心,交給長史司籌辦就好,一應瑣碎只讓弟妹與屬官們商議操辦,不過既是王府出面,咱們邀些親朋是理所應當,衛國公府自不消說,還有衛侍郎……聽說景兒已經去了衛府拜會?”

旖景心思這會子已經大半在怎麼和小謝氏打擂臺上頭,到底有些心不在焉,順口就是一句:“是,媳婦已經去拜會過舅母,怎麼父王還不曾去……”

突見楚王神色一變,似乎帶着些悽苦,旖景登即醒悟過來自己“得意忘形”下多了嘴,險些沒咬住舌頭。

楚王笑意卻全,半響,才輕嘆一聲:“我是無顏見大舅兄,當初言猶在耳,應允讓予雅幸福安樂,是我對不住她……”悽苦卻也只是數息,楚王極快地收斂了情緒,溫和地對旖景說道:“我知道岳父對當年的事耿耿於懷,並不願意與咱們來往,不知這回相邀,大舅兄願不願賞臉。”

旖景卻也沒有把握,思索了一陣,才斟酌着說道:“當日媳婦去衛府,並未見着舅父,舅母也是禮數週道,倒是昭妹妹活躍善談……我倒有個法子,過幾日是媳婦生辰,原也打算着邀幾個姐妹來小聚,莫如正式給昭妹妹下帖子,若舅母允了她來,想必也是願意與咱們來往的,婚宴時再去邀帖,也不致讓舅父舅母爲難。”

楚王見旖景聽音達意,心裡越發覺得安慰,問得旖景生辰是在哪日,笑着說道:“也不知渢兒趕不趕得回來,這是你在王府過的第一個生辰,他不在,是委屈了你。”

旖景連忙答道:“不委屈,祖母心裡惦記着呢,連生辰禮都送了,極貴重的一套頭面。”

楚王便囑咐了墨姑,去取五十兩銀來:“是父王的一片心意,那日好好樂上一場,乾脆請個戲班來,正好祖母也愛熱鬧。”

旖景自是不會推託,笑着道了謝,見楚王直揉眉心,便告辭出去,當下忙着與各位下邀帖,自家姐妹除了臥牀養病的旖辰,一個不落,包括三娘,雖說她仍在服喪,可自家姐妹幾個聚會,也不拘於這些,雖考慮到衛昀正在待嫁,應是不會出席,可帖子仍是送到了,候府六娘那兒也下了邀帖,籌謀了一番,又邀了韋十一娘與楊柳、卓應瑜、彭三娘幾個閨中好友,突地想到平樂郡主,若這回缺了她,事後被她知道,少不得一場埋怨。

帖子親手寫好,旖景交給夏柯,讓她與臘梅送去各家,春暮又提醒一句:“世子妃連幾個好友都邀了來,獨缺慧娘,若是被她知道了,說不定又會在老王妃面前挑事生非。”

旖景渾不在意:“隨她怎地吧,原就看不慣我,邀了她也是晦氣。”

心下想的卻是,眼看着這兩天就得與小謝氏打出擂臺,徹底撕下“和睦相處”的假面,安慧一個出嫁的女兒,才懶得理會她的心情。

這一晚因着許多心事,一忽感慨楚王孤苦,一忽又牽掛虞渢,不知他有沒有順利到達冀州,住行可還安穩,一忽又盤算着與小謝氏即將理論的事兒,直到三更將盡,纔有些睡意。

次日,當旖景去榮禧堂,得知小謝氏因忙着虞洲的婚事,一早問了安,就腳不沾地忙碌去了,對手不在,正是暗中拆臺的機會,旖景趕忙讓夏柯呈上攜帶的禮單,先給了老王妃過目,笑笑就是一句:“祖母,二嬸想得周全,備下的聘禮無不精緻、貴重,可見對這門親事甚是看重,可孫媳婦覺得疑惑的是,婚期這般緊促,二嬸不趕着照單準備,怎麼反而把禮單交給了薛長史,連父王都滿頭霧水,因這些日子忙於公務,實在抽不出空,只好讓薛長史找我商議,原想今日問問二嬸是個什麼打算,哪知竟沒見着面。”

第六百零三章 惶懼劫數,再應當年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談,蹊蹺遺言第三百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兩百九十二章 關鍵一步,聖旨忽降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發傳言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韓聯姻,已成定局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殺機早伏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似退路,委實陷井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一百零一章 疏漠不再,關切依然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五百零九章 世子“寬容”,大度求情第四百零九章 風雲突生,順勢嫁禍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喪心病狂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三百五十章 爲君之故,怨痛滿懷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兩百五十五章 世子絕斷,直面陰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誰將作亂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親往賜死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兩百六十六章 各自出子,正式開局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七十九章 小五獻計,皇子請罪第九十一章 勝負委實,定於最初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終場,盛世開端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無疑,絕不饒恕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六百九十章 張氏利氏,連袂出場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厲害,自尋死路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蹺,指向何處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僅泄憤,關係大局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兩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計,搶奪先機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顏自認,當真悲憤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兩百二十一章 有人中計,有人隱忍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別重逢,情意綿綿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對策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第十章 先發制人,小勝一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示恩愛,時日無多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四百九十六章 突封郡主?爭端升級第四百二十二章 挑唆示好,大有成效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五百三十五章 正欲滅口,天降救兵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襲擊又至第七百七十二章 陳相投誠,名單到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離開,我已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