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

陳貴妃早有預料流光亭的那場鬧劇不是重點,頂多就是開場曲目,卻怎麼也沒料到戲幕再度揭開時,竟是大皇子死於非命,後來得準進來旁觀,聽說大皇子並非嫡出才恍然大悟,她這時有孕在身,心腸慈軟,暗暗撫着尚未突起的小腹,心下卻驚懼着天子竟是這般狠絕。

從前她不是沒有見過天子,印象當中也屬氣質翩翩,因爲皇子之尊,當然有些高不可攀的架勢,卻絕非暴戾之輩,更何況兩人這時恩愛正濃,貴妃從天子那裡得到的只有溫情。

突地發生這樁,大皇子就算非嫡,生母位卑,可張選侍頗受寵幸貴妃也是曉得的,萬萬不想大皇子竟然死得這麼悽慘。

沒有天子縱容,皇后無論如何也不敢對唯一皇嗣下手。

陳貴妃更想不到的是楚王妃自辯脫罪後,矛頭忽然就對準自己!

臉色越發蒼白,眼睛裡全是不敢置信,僵直着腰身死盯向殿中寶座上,那一抹明黃。

她知道,眼下情勢天子定然不會捨棄妻族,而陳家卻是天子母族,只要太后還在,祖父不會與天子離心。

那麼,爲了給皇后退路,就要把自己做爲犧牲?

那些海誓山盟恩愛繾綣可仍在耳邊!

一聲低嘆,有若拂塵掃落薄埃。

陳貴妃怔怔側面,卻與鄧妃那哀怨悵惘又滿含同情的目光相遇。

這一剎那陳妃就懂得了,她自負*機心,不過是蹈人覆輒罷了,鄧妃或者還有白嬪,應當一早就看穿了薄情負心的收場。

陳貴妃略微的跑神,錯過天子分外短促地怒視——朝向皇后。

顯然,這不是天子預先安排。

皇后也沒有這般機心,一切都是秦子若爲自身打算,爲了讓此局更加完美,待蘇妃入罪被賜死,再找個適當的時機——原定是在陳貴妃生產後,倘若得子,正好陷她於死境,將那孩子記在皇后名下。另一方面,也可洗清秦家在此一事上的嫌疑,讓陳家背這黑鍋,虞渢纔不會記恨於她,大有機會讓她以情動人徹底把蘇妃取而代之。

多麼兩全其美的事。

可惜竟然讓蘇妃從陷井突圍,皇后自己個兒陷進了坑裡,秦子若才受“痛擊”無力支援,采薇護主心切,就這麼開啓了退路模式。

貴妃這時可還懷着身孕呢,儘管不知是男是女,但地位無疑顯重,更別說正與天子如膠似膝。

這不是把天子架在火上烤嗎?

不過皇后也的確被旖景逼到絕境,若不找人背黑鍋,今日當着史官朝臣諸多命婦之面,太皇太后又不肯敷衍,天子也保不住她。

情勢急轉,攻防調位,旖景成了清白無辜的受害者,完全可以袖手旁觀。

是以她乾脆又歸座,悠哉遊哉地聽着采薇唱唸出自秦子若一手編排的劇本——沒錯,旖景篤定此時此境,天子決不可能讓貴妃擋箭,皇后又難成大器,接下來的陰謀勢必是秦子若主導。

但結果早已註定。

唯一的變數是天子會如何取捨,而這纔是關鍵。

旖景知之不詳的是采薇與採蓮的區別——採蓮雖也是相府舊僕,並非家生子,此婢自從被父母賣給人牙子,與自家親朋再無瓜葛,靠着伶俐討好,才成了皇后陪嫁,這回被委以重任,確是得了帝后擔保,只要事成,便讓她更名易姓成個官宦養女,配給大族子弟爲正室,就此尊榮,再非奴婢之身,殊不想,其實帝后早有滅口之心,她絕不可能趁願,至於皇后考慮得更深一層,非但要讓她死,甚至還要讓她的家人陪葬,達到嫁禍陳貴妃的目的。

而采薇不同,采薇的確是皇后“心腹”,蓋因父母兄妹一家老小皆被相府掌握,她雖知道把矛頭對準貴妃或者會被天子遷怒,沒有活路,但若不遵皇后之令行事,一家子都會死絕,兩權相衡,唯有“忠心不二”孤注一擲,但願能逃出性命,又能爲家人爭取一個富貴前程。

所以,這時是由她出面“破釜沉舟”。

不惜自認自己當年便與私邸親兵有私,眼下情郎調爲宮廷侍衛,幽會時被採蓮撞見,以此爲協,逼她演這一齣戲嫁禍楚王妃的好戲,采薇深知大皇子爲妓子所出,聖上無論如何也不會立他爲儲,又以爲楚王妃與相府矛盾不可調和,倘若楚王妃入罪,皇后也覺趁願,竟一口答應。

但這忠心耿耿的宮女爲了不牽涉皇后,處心積慮從採蓮口中套出陰謀的全部——是陳貴妃以採蓮家人爲協,讓採蓮趁着皇后芳辰宴,寢宮人手疏少,哄騙大皇子悄悄翻窗而出到後院蓮池邊,採蓮將其扼殺沉塘,這邊廂,采薇瞅準機會潑了楚王妃一身酒水,引她來案發地,兩個宮婢行嫁禍之事,好讓楚王妃背這黑鍋。

至於沈氏盛讚王妃錦帕,也是采薇假借皇后授意叮囑在前。

原本關於蘇氏三孃的供辭也有一番話說,因爲原本陷害貴妃的計劃不急於一時,等蘇妃獲死,將來蘇氏三娘又被滅口,供辭還不由着捏造,但這時既然蘇氏三娘並未作供,采薇便沒再提起。

陳貴妃當然有動機,即使知道大皇子並非嫡出,但這事始終關係天子而不能揭露,大皇子的存在對陳貴妃仍是威脅,那麼她收買皇后心腹將其溺殺還嫁禍於蘇妃好讓自己脫罪,倒也不算牽強。

但情勢於此,這番說辭不乏漏洞,因此秦子若焦灼不已,奈何她這時也是迴天乏力,唯有將希望寄託在天子身上,且看姐夫如何取捨。

倒也不是沒有勝算,畢竟天子離不開秦家這支臂膀,而陳家,無論陳貴妃是死是活,只要有太后在,必須站在天子立場,區區女兒,不能影響大局。

可率先驚慌失措者當然是採蓮——楚王妃入罪,她能享榮華,可要換成了陳貴妃……天子事後能饒得過她?但她這時總不能把帝后招供出來,也是死路,唯有連連叩首,咬牙不認是被貴妃指使,卻也沒有牽涉帝后。

但採蓮的供辭已經無關緊要,就算她不承認,也是“心牽家人”之故,不能證明陳貴妃清白無辜。

一時間正殿裡只有剛纔還“攜手合作”的兩個宮婢這時爭先恐後的哭訴,一個指控,一個申冤,那叫一筆糊塗帳。

而天子始終黑沉着臉。

皇后豁出去了:“聖上,臣妾當真無辜,既然采薇有此供辭,莫若扣審陳氏細察,倘若採蓮的家人真被她把控,必能察明,不是在陳家,便是在姜家!”

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毫無畏懼。

倘若天子膽敢爲陳氏出頭,置秦家於絕境,皇后也敢當衆撕破臉皮,大不了一拍兩散,看天子如何收場。

已經是破罐子破摔的架勢。

天子今日信心十足本來運籌帷幄,哪曾想自己成了左右爲難?貴妃還懷着身孕,又正合聖心,再說到底是母后的親侄女,怎能陷她於死罪?但只不過,倘若舍秦家不顧,將來處境越發艱難,更不可能與太皇太后抗衡。

秦氏黨羽中,也有不少中等勳貴,在地方享有少數兵權,這時不能捨棄。

更何況部份文臣,仍以秦氏爲首,治國治政還離不得他們支持,否則更會被太皇太后支配,手頭無人可用。

這下子天子便生敷衍之意:“這事還待細察,並非今日就能審斷,以朕之見,楚王妃卻屬無辜。”天子難免咬牙切齒:“皇祖母,莫若先將貴妃禁足……”

話沒說完,太后先就不服:“聖上!區區宮婢之言,怎可信以爲真?貴妃決不可能加害大郎,分明就是!”太后兩道冷厲的目光直向皇后:“這宮婢是皇后心腹,而皇后今日當衆維護秦七娘,又有秦相鼓動言官構陷楚王妃失貞在先,分明就是意在讓秦七娘取而代之,這纔打算藉着這個機會,一來嫁禍楚王妃,再來嫁禍貴妃,擺明就是皇后心懷妒恨!”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竟成爲陳、秦兩家你死我活。

而貴妃卻已垂眸,心裡一片冷沉。

“母后,朕並未斷定貴妃之罪,但這事必須細察……”

“不需細察了。”太皇太后乾脆利落地打斷紛爭,冷冷看向“激憤不已”的皇后:“這個什麼採蓮的家人,的確暫居姜家名下田莊。”

“母后!”太后驀地側面,指掌扶緊椅柄。

太皇太后鎮定自若:“不過此事與姜家無關,而是相府總管收買姜家莊頭暗中操作,那莊頭本欲脫身,已經被哀家扣留,早將實情供出,皇后,倘若你還不服氣,那麼哀家立即下令逮捕相府總管入獄,而這二婢,立即當衆施刑逼供,不怕他們鐵齒鋼牙死不供罪!”

這話一出,秦子若剛剛恢復的體力又再崩潰,徹底匍匐。

皇后也險些坐立不穩,臉上一片蒼白。

就連天子,臉上也呈死灰之色。

楚王妃輕易從陷井脫身,太皇太后竟然早知相府私下動作,這說明什麼,說明蘇、楚早有防範,並且已經呈啓慈安宮!天子原以爲自己這個陷井密不透風,足能引蘇妃入甕,哪知被埋在坑裡而不能翻身的卻成了他自己!

天子甚至不知哪個環節打草驚蛇,才導致一敗塗地。

他哪兒能想到,早在他拖延虞渢赴藩、重用黃陶收買京衛意圖架空衛國公,強逼虞渢另娶秦氏之時,這環環相扣的陷井已經由楚王殿下親手持鏟佈下,而今日,還遠遠不是填土的時候。

天子仍在驚怔,卻聽太皇太后徒然沉聲——

“今日之事昭然若揭,皇后與秦七娘本欲陷害楚王妃謀害皇嗣不遂,卻早安排好退路,倘若揭穿,便推貴妃頂罪,都是出於皇后妒恨與秦家不臣!聖上,你欲如何處置。”

這是逼他要自斷其臂,可是卻百口莫辯。

一問之後,正殿攸然死寂。

旖景微擡眼瞼看了一眼龍椅上的天子,再瞄了一眼爛泥般癱軟在地無力掙扎的秦子若,收回之時,又遇身旁人頗爲讚許的目光,澄靜如水,映着殿外遠天上已經淺淺一畫的霞色,微有漣瀲。

若說今日的勝局離不開虞渢兩年來的步步謀劃,但能反擊得這般漂亮,當然也有旖景今日自辯脫罪的關鍵功勞,否則也不可能逼得皇后姐妹自亂陣腳,無知無覺就步入陷井,王爺當然是要付之嘉許。

如此緊肅的氣氛下,這對夫妻尚有閒睱眉目傳情。

而秦氏姐妹已經完全陷入了驚懼,不說本就有勇無謀的皇后,便是自詡智計無雙的秦子若也心如死灰——事到眉睫,便是天子執意相保,太皇太后也不會放過,更有陳家虎視眈眈!

不能善了,功敗垂成!

皇后甚至已經聽到了自己牙關顫抖的響聲,刺在血脈裡,銳痛森冷。

可是又有人挺身而出振救她們。

是她們的母親。

秦夫人踉蹌出列,跪倒堂前,叩首之時已是眼角深紅。

“娘娘容稟,聖上容稟,今日之事與皇后無關,臣妾纔是罪魁禍首,一切皆是臣妾主導,是臣妾怨恨蘇妃苛待折辱七娘,怨恨衛國公府給予難堪,才心生毒計,欲陷蘇妃於死罪,採蓮、采薇二婢皆是受了臣妾授意,一切都是臣妾的罪行,皇后並不知情,請聖上、娘娘明鑑。”

“母親!”皇后驀地撲上前來,儀態盡失,說不清是跪倒還是摔倒,總之匍匐在秦夫人身邊。

“娘娘莫要爲臣妾求情,臣妾也知一旦事敗必是死罪,娘娘,今後好生保重。”

旖景看着秦夫人的背影,也感覺到她的決然與悽愴,又見皇后真情顯露,是真不忍讓秦夫人代她受過,母女倆緊緊握牢的手掌,青突的指節不斷顫慄,淚眼對着淚眼。

摒棄私怨仇恨,旖景心頭不免也有不忍。

可是她卻看見秦子若在一剎時放鬆的肩脊,卻似乎重新積蓄了力氣,而不再呈癱軟之勢。

這姑娘,沒救了。

與天子當真是一對——唯利是圖,狠絕果辣。

怎麼就沒進後宮呢?倘若秦子若身在後位,的確更難對付。

“秦夫人,你好大的膽子。”天子緊咬牙關,卻忽地起身,向太皇太后一揖:“祖母,此案已經水落石出,朕以爲皇后確是無辜,都是秦夫人因私慾妄爲,該當死罪。”

“聖上!不行,聖上!”皇后語無倫次。

但她卻被秦夫人緊緊拽住:“娘娘,臣妾自知難逃死罪,娘娘休爲臣妾求情……”

但太皇太后顯然不肯甘休,直盯了天子好一陣,才淡然說道:“即使皇后與此事無關,但哀家認爲,秦氏身爲中宮卻不能公正禮法,一昧護私,失盡賢良,秦懷愚身爲國相,持家無方,才引這樁滔天惡行,當受處責,不能置身事外。”

“祖母,皇后到底是孫兒結髮元配,爲先帝當年賜婚,還請祖母寬恕。”天子一掀黃袍,竟跪地懇求。

好一副情深意重的模樣。

旖景不無諷刺地想,卻在移開目光時,瞧見對面的陳貴妃脣角輕卷,那不是笑意,而是難以言說的諷刺與淒涼。

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應動情,無恥索助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九十章 正面交鋒,勝負難料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五百七十八章 當衆揭露,劍指皇后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談,蹊蹺遺言第一百四十二章 願得一心,白首莫離第一百六十四章 變故突生,生死一線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親往賜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兩百零九章 宮宴歸來,卻有訪客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四百九十七章 脫離掌控,怎生收場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復得,完壁歸趙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婦,恩威並施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兩百七十八章 聲名掃地,暫扣死獄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三百一十章 一語成讖,前路未明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三百七十五章 風向直轉,將有良妾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七百七十二章 陳相投誠,名單到手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無嫌隙,兩心契合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一計落空,又生一計第四百零七章甄府賞菊,鬱集黃氏第兩百七十八章 聲名掃地,暫扣死獄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四百四十五章 無奈世俗,忽生陰鬱第八十八章 一見傾心,是否冤孽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時憤怒,便埋禍根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機會,能否重頭第五十八章 巧用心計,更改姻緣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一百七十九章 箇中真相,委實驚心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第五百九十三章 註定撲朔,慶王出手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七百三十九章 撥亂反正,太后施令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六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火燒“虎穴 ”第六百二十一章 盡在籌謀,世子心計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條暗線,完成拼圖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府裡,已有暗涌第六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火燒“虎穴 ”第四百九十四章 還有後着,滋生嫌隙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五百章 恩封確實,將有險關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殺機早伏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真同心?十分未必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七百三十二章 總算潑酒,快去更衣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問名第三百三十八章 依偎之間,細數疑惑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兩百五十四 驚人隱情,滔天惡行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面見殷氏,得證實情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迫於無奈",自曝家醜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一百四十章 勝負之間,一步之遙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七百一十六章 針鋒相對,固執不讓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