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分兵

釣魚城南面,蒙軍大營。

史天澤於清晨登上小山,望向釣魚城城頭上旳宋軍大旗。

“昨夜,汪德臣未能攻克啊。”

史樞點點頭,應道:“功虧一簣了。”

“你若到了大汗面前,莫露出興災樂禍之色。”史天澤交代了一句。

“侄兒知曉。釣魚城畢竟與苦竹隘不同,王堅用兵,遠勝張實、楊立。昨夜若換了侄兒,戰果必遠不如汪總帥。侄兒不會因此而自大。”

史樞眯着眼,緊緊盯着釣魚城,依舊在思忖破城之法。

史天澤餘光瞄了史樞一眼,忽然想到一事,道:“你可發現了?軍中所有人都只想着要拿下此城。”

史樞理所當然應道:“大汗入蜀以來摧枯拉朽,只在此地休整了兩月,又遇到如此冥頑不靈之宋軍,不破城如何能甘心?威勢又何在?”

“於戰局而言,意義不太大了。”史天澤道:“釣魚城乃重慶門戶,攻之,實爲了保障輜重,只需圍住山城堵住守軍既可。”

史樞搖頭,道:“但大汗不會放棄的。”

蒙哥確實不急。京湖戰場上,塔察兒敗了,而忽必烈還未南下,不必現在趕去匯合。

“我並非是要勸大汗放棄攻釣魚城,夏季已過,有的是時間破城。”

在見過大軍被酷暑、溼氣、蚊蟲折磨得不成樣子之後,史天澤慶幸是在攻城之前度過了夏季。

否則若是長期攻城不利再迎來酷暑,這仗就難打了。

眼下,他已對拿下釣魚城充滿了信心。

“我打算向大汗請命,分兵攻重慶。”

史樞一愣,問道:“叔父有把握?重慶爲趙宋重鎮。釣魚城未破,叔父帶不走太多兵力。”

“我估計,重慶並無太多兵馬。”史天澤眼中微泛思量。

史樞道:“侄兒聽聞,蒲擇之乃李曾伯舊屬。”

史天澤擺了擺手,道:“你消息遲滯了。趙宋已遷李曾伯爲廣南制置使、知靜江府,防禦阿術。如今趙宋在京湖之統帥,乃賈似道。”

“叔父是說……重慶沒有援兵?”

“動動腦子。塔察兒敗得如此之快,宋軍該有多少兵力布在京湖,何來援兵入蜀?蒲擇之若真有兵力,爲何不支援釣魚城?”

說話間,史天澤愈顯從容。

“如今,楊大淵既得合州舊城,重慶又失一屏障。我順江而下,誰人可擋?囊中之物,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蒙哥此次伐蜀,若要從麾下大將中說出最受倚重的兩人,必有汪德臣、史天澤。

兩人中,汪德臣擅猛戰,史天澤則擅穩戰。

若重慶有兵力,史天澤絕不願冒險。

但他洞若觀火,已從各種消息、跡象中捕捉到了戰機,料定此次必能穩穩當當拿下重慶這個川蜀的防禦核心……

~~

數日之後,王堅再次登上護國門城樓,望眼望去,只見嘉陵江上,數百艘戰船揚帆,岸邊軍士如長蛇,正徐徐順江而下。

“史天澤去攻重慶了。”

“是,他不介意讓我們看到。”張珏沉着臉,道:“甚至還派人投書上山,問將軍是否敢出城去支援重慶。”

王堅走了幾步,手扶在城垛上,探出頭,似想看得更清楚些。

他不讓麾下的將士們看到他的臉色。

守釣魚城,已耗盡了他的心力。

他承受不起重慶失守的後果,卻不可能率兵去支援。

這讓他倍感壓力,比上戰場還要難熬得多。

他目光落處,山城下,一片壯闊,三江匯流成的大江奔騰向南……

~~

涪江、嘉陵江、渠江在此匯流,故有“合州”之名。

也因此,它是爲當今之軍事重鎮。

合州舊城本在涪江與嘉陵江之間,依山傍水,風景獨好。

自餘玠將州城移至釣魚城之後,舊城中已是人口稀少,但還有宋軍兵馬守衛,與釣魚城互爲犄角。

楊大淵破城之後,得到汪德臣之命,焚燬城池,以威懾釣魚城軍民之心。

於是,大火揚起,沖天煙氣直上雲宵。

釣魚城上軍民如何氣憤不提,合州以南,一座高山上亦響起了怒罵聲。

“楊大淵!老子噢你娘!”

大宋行在臨安府罵人的話也多,但最髒的字眼往往也顯得雅氣。

林子罵過之後猶不過癮,提着刀恨恨瞪向北面,只想手刃了楊大淵才能甘心。

聶仲由卻是搖了搖頭,道:“姓楊的留了手,不然合州一戰,弟兄們要死絕了。”

“留了手?”

林子頗驚訝,目光一掃,看向山間那些死裡逃生的士卒,又不願相信,又只能相信。

他們是遂州武信軍,守的本是遂寧。蒲擇之收復成都失敗後被調往青居山。

之後,楊大淵至青居城勸降了劉淵,殺了段元鑑獻城。

混亂中,聶仲由眼見仗還未開始打,城池就已丟了,只好領着數百殘兵一路南逃。

他們是步卒,在方山丘陵地帶躲躲藏藏,路上還要小心蒙軍哨馬。

緊趕慢趕,竟還沒有蒙軍一路破城而下快。

比起其他路能退回釣魚城的兵馬,他們運氣不算好;但比起被蒙軍追上的各路殘兵,已算是幸運的。

待趕到合州,釣魚城已被蒙軍包圍。

聶仲由好不容易進了合州舊城,才稍稍補給,竟又是楊大淵領兵殺來。

這一戰,他確定楊大淵是故意放開南門,且沒有馬上摧毀宋軍浮橋、沒有佈置伏兵掩殺。

“我聽說,楊大淵投降之前,還斬殺了蒙軍前去勸降的王仲,可見此人確有忠義的……這次看來,他之所以投降,或許真是爲了大獲城中滿城百姓吧。”

“呸!”林子啐了一口,罵道:“那也是叛逆,忘了祖宗,該殺。”

聶仲由苦笑。

楊大淵這樣,反而讓他感到局勢的艱難。

這說明,投降蒙古的,遠遠不僅是那些貪生怕死、賣國求榮之人。

此次蒙哥親征,自楊大淵以下,已有許多有戰功、懂局勢的宋將投降。

“非瑜曾與我說過,軟骨頭的、硬骨頭的,都只是少數。大部分人屬於……中間的那批,這部分人的傾向,往往就是大勢。”

“哥哥。”林子道:“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聶仲由無奈,當時李瑕說這些之時有許多艱澀之詞,他實在難以複述。

他想說的是對楊大淵這類人投降感到憂慮,偏偏沒辦法讓林子理解。

“走吧。”

聶仲由也懶得再說,站起身,領着殘部繼續翻山越嶺。

回想當時隨李瑕戰成都時,武信軍還有千餘人。

如今,卻已只剩三百餘人。

再多的士卒,聶仲由已無力帶出來。

他們艱難跋涉,三日後,行到了重慶府碚州境內,進入了縉雲山。

~~

縉雲山有白雲繚繞,似霧似煙,氣象磅礴,故稱“縉雲”。

山脈被三江合一的嘉陵江從中間切斷,形成一個峽谷。

之前,武信軍爲躲避蒙軍,一直避在山林裡走,上了這樣的高山纔敢靠近河流、官道觀望。

“往山頂走,隱藏行跡,小心些,別遇到蒙軍。”聶仲由嘴裡嚼着樹皮,下令道。

如今蒙軍圍攻釣魚城,一般不會有哨馬到這邊,但他們已謹慎慣了。

沒想到,走着走着,忽聽前方傳來叫喊。

“有蒙軍哨探!”

“殺了他們!”

聶仲由迅速吐出嘴裡的樹皮,當即下令。

“馬九,東面圍過去!邱壽,帶人散開,一個也不許逃……”

山上不過十餘蒙卒,只注意着東南方向,沒留意到後面有宋軍摸過來。

三百餘人圍殺十餘人,不一會兒,盡數射死。宋兵馬上便摸出水囊、肉乾分了。

聶仲由卻沒心思吃,快步向山頂爬去。

很快,他便聽到了馬九的大喊。

“將軍快來看!”

登上山頂,聶仲由趴在巨石上探頭看去,不由吃了一驚。

只見峽谷當中,蒙軍船隻、兵馬,正在向南進發,一眼望不到頭。

“這至少有兩萬人吧?他們要攻重慶?”聶仲由道:“我們得加快趕路了。”

“可弟兄們沒力氣了……”

馬九話到一半,忽愣了一下,擡手一指,指向東南方向。

“那是什麼?”

聶仲由轉過頭,眯起雙眼。

他隱隱看到,在蒙軍隊伍前方,峽谷出口的樹林裡,有隱隱的光亮閃過。

陽光照在盔甲上的光……

“伏兵?重慶的伏兵?”

第847章 農牧第427章 問罪第1067章 圍棋第403章 接風第1063章 分憂之臣第820章 戰略調整第1100章 回馬槍第661章 禮尚往來第214章 山脈第1237章 地頭蛇第446章 失言第127章 通敵第168章 客氣第835章 說服第1100章 回馬槍第313章 龍尾關第667章 叛徒第186章 狹路相逢第504章 漢中(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0/11)第385章 轉變第1306章 人定勝天第21章 統領第996章 起居注第1179章 傳檄第82章 虛招第833章 風氣第552章 賜宴第197章 起砲第385章 轉變第314章 殲敵第895章 找機會第1255章 腐肉第767章 戍邊策第146章 領悟第1310章 樊城第1275章 前線第453章 分兵第1222章 忍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847章 農牧第601章 夜伊始第491章 輕鬆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283章 糧草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449章 俯瞰第447章 更聰明第272章 癔症第1005章 望澤門第953章第852章 家族利益第682章 平穩第260章 遠隔重山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728章 失望第1205章 醜態第695章 權傾朝野(爲盟主“楚柳拂風”加更)第803章 潰逃第1306章 人定勝天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170章 難言之隱第660章 反制第895章 找機會第835章 說服第435章 馳援第1118章 轉變第897章 黃雀第1014章 老來糊塗第916章 騎兵對撞第872章 連襟第898章 高昌本漢土第1172章 一份子第1285章 兩都之規劃者第1064章 聖者第1006章 內戰第899章 強者第371章 交易第734章 鄧州第993章 歲幣第1093章 旺盛第1312章 虛僞第631章 多算者勝第678章 會子第95章 微山第427章 問罪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949章 寡嫂第1313章 篩除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1247章 未來之事第360章 火候第878章 歲在甲子第1218章 衆叛第433章 衝鋒第550章 先手(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7/11)第583章 心意第1296章 沒開始第909章 盟友第280章 大理世族第1044章 虛張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