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章 花蕊夫人

次日,李壞對陣張珏,榜首之爭來臨。兩人已經是成都城炙手可熱的人物,蜀王蕭無厭攜花蕊夫人蒞臨,蜀王蕭無厭大約三十歲,容貌瑰美,身穿白金龍衣,風度翩翩,聰明博學,博綜典籍,稽古博文,容止都雅,處事循禮,聲聞昭著,軍民懷服。蜀王與花蕊夫人如同神仙眷侶,均是才學明達聰慧之人,夫唱婦隨,琴瑟相調,鸞鳳和鳴,莫不靜好。

少年才俊大會的榜首之戰更是吸引無數觀衆,李壞綵棚之中休憩,忽然綿陽涪家莊主醫仙涪白鳳到來,原是天氣炎熱,蜀王恐花蕊夫人中暑,專門邀涪家莊前來。涪家莊祖上涪翁善方診六徵之技,陰陽不測之術,著有《針經》《診脈法》。如今涪家莊主人涪白鳳傳承祖藝,醫術高超,見有疾者,時下針石,應時而效,隱居在涪水畔涪家莊,常爲老百姓診病,不論貴賤貧富,皆全力救治不計報酬,是以仁義之名譽滿巴蜀。

蜀王問:“女神醫駕臨,孤王可是放心了。”

“不敢擅佔神醫之名。”

“巴蜀自古多勇武之人,驍勇善戰,百歲之翁屢見不鮮,奈何今日民力闇弱,體資衰退,以至於外辱不斷。神醫可有良方?”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爲漿,以妄爲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花蕊夫人笑道:“蜀川盛產美酒,劍南燒春、郫縣郫筒酒、成都全興大麴,川南更是名酒百出,這飲酒之風莫不是蜀民體衰之因。”

涪白鳳道:“強身健體,錘鍊體魄,更是重要。即便是醫家也有五禽戲、七段錦的之類,再輔助以飲食,節制酗酒,可保康健。”

“你涪家莊擇婿標準如何?是否不許飲酒!”

涪心慈道:“涪家莊家法第三條,飲酒者,杖二十,逐出莊外。擇婿嘛,還要看他出身門第、身居職位、學問修養、人品涵養。哪些庸碌江湖人,不學無術,血氣之勇,罪業殺孽之類,定然是不行的!”

蜀王道:“嗯!那孤王定要給你家姑娘尋一門好親事。”

“謝王上!”

花蕊夫人道:“我聽說涪家莊懸絲斷脈,三陽金針可是絕學啊!”

涪白鳳以紅絲,遞入簾內,道:“縛於手腕即可診脈。”

衆人屏住呼吸,靜看涪白鳳的懸絲斷脈之絕技。

片刻之後,涪白鳳納悶道:“左陰右陽,脈有男女,狀若異人,不明其故。”

蜀王和花蕊夫人大笑而出,原來紅絲一根在蜀王手腕,一根在花蕊夫人手腕。蜀王道:“不愧是涪翁傳人。”

花蕊夫人欽佩道:“奴家的病可是有救了。王上,我求涪心慈入宮爲奴家調理身體,必除病根。”

蜀王道:“王妃時而身體刺痛,腿部皮膚鐵青,不知請了多少良醫卻毫無效果。本王十分奇怪,那麼多名醫也是束手無策。”

涪心慈道:“醫之爲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乎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礙言也。夫貴者處尊高以臨臣,醫者懷怖懾以承之,其爲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針有分寸,時有破漏,重以恐懼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猶不盡,何有於病哉?”

涪心慈一般說,一邊在花蕊夫人手掌悄悄寫字。蜀王乃喝退衆人。

蜀王攜花蕊夫人前往高臺宣詞,朝廷委任的刺史郭瑀、徵夷將軍馬波以及蜀臣柏始昌、呂越人等人。當然大會主持清靜散人昝雪濤道:“有請國主致辭。”衆人皆山呼國主萬壽無疆。

蜀王道:“天子分封,期我諸國外衛邊陲,內資夾輔。今我巴蜀列夷環伺,內則以詩書禮樂化一方,外則冀圖勇武壯士,驅逐外辱,震懾宵小,威服百夷,今日麥衝、張珏爭鋒,實乃倡我巴蜀武風盛舉。”

張珏來到會場,他身材高大,氣宇非凡,張家又是巴蜀名門,世代爲軍旅的一面旗幟,因此更是衆人矚目焦點。

李壞身兼《河圖洛書百樂注》《血刀經》《混元功》,所修煉血刀門、崑崙派、百樂門的武功,武功駁雜。張珏卻是純正的張氏自儒家典籍頓悟的內功《浩氣決》,武功是天龍掌法。張珏走的是正面進攻,大開大合,以實力對決的路子,李壞絕無取巧可能,凝神決戰,血魔刀化作日月金輪,步步爲營。三十多個回合,二人不得不正面比拼內力高低。李壞的內功生化不息,張珏的內功天地正氣長存,俱是內息悠長的內功,一時紅黃罡氣相激,擂臺之上狂風大作。

兩人對決到關鍵時刻,一名快馬闖入會場,手持蜀王金令,護衛不敢攔截,此人一身藍色官袍,口中高呼:“邛王歸化,已入王城。”

蜀王道:“王然於,本王命你你出使南境,何故匆忙返回?”

王然於跪地道:“託王上聖威,臣幸不辱命,邛王歸化前來。”

蜀王大驚道:“此話當真?”

冉駹乃上古蜀人,蠶叢氏即出自此部族,南遷邛海。冉駹部族皆依山居止,累石爲室,高者數十丈,爲邛籠。王然於道:“邛王僅率百餘王族入城,請求王上允准邛王親自謹獻國寶和人口冊書。”

花蕊夫人道:“自薛勳病故,南境諸蠻不服歸化,多少良臣未能說服,今日王然於竟然如此神速,立此大功哉?”

王然於道:“微臣不敢居功,全賴王上和王妃的神威鴻福!”

蜀王道:“今日比試暫罷!快請邛王覲見!”

邛人好青色,服飾多青藍布。邛王一名老者頭裹手帕,帽子上插着兩根彩色羽毛,身穿青藍色條形服,率領四人擡着寶物進入會場。蜀王和花蕊夫人親自降階迎接,衆官民皆隨其後。

邛王道:“今王城地陷,邛海氾濫,方四十里與城一時俱陷爲湖,邛人失之五六,餘者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特來規劃國主,懇請國主收留邛人,延衍邛人血脈。”

蜀王道:“巴蜀國庫富足,自當援救,邛王請起!”說着雙手扶其老者。

老者嘆道:“自先蜀王感召我邛部已有二十餘哉,老朽糊塗未能歸化,今日國主不計前嫌,老朽倍感慚愧,今日老朽盡率家族前來成都,亡王上收留。”

蜀王道:“先王在王城周邊見有十二府,止有四府啓用,今邛王來歸,那百畝邛王府終於實至名歸,迎來他的主人啊!”

邛王跪地高呼:“國主慈悲!”

李壞問:“滇國諸部不是與巴蜀爲敵?這邛王是何人?”

張珏道:“滇國包含昆明、勞浸、靡莫、越雋、楪榆、桐師等部落與巴蜀相距甚遠,在東南夜郎、南部滇國與蜀川之間有大涼山邛人、魯南山筰人、烏蒙山徙人(可樂城柯倮洛姆)金沙江兩岸廣袤山地,部落酋長有幾十個,其民皆高束髮結,耕耘水田,種植水稻,善奔越山林,高唱山歌。這些部落中邛部最大,都城於大涼山,臨近邛海,邛部素來與巴蜀接壤,多有貿易來往。先蜀王曾派薛勳前去招撫諸多部落,止有四部酋長來歸。自薛勳染病去世,此事便無進展,不料這邛都地陷,邛海氾濫,反而促成邛王來歸!”

411章 南下荊州474章 今日成往事475章 選花魁391章 澱殿自焚394章 拜火教總舵239章 克里雅人232章 龜茲546章 巫巴第159章 傳信453章 南海國第二十三章 刺客322章 奇逢魯大腳508章 蘇毗第八十一章 斷糧383章 猿飛佐助377章 本多忠刻的秘密374章 悟道寶藏院第140章 鯨魚449章 霹靂堂的內鬥372章 一刀齋的貪杯544章 開國何茫然226章 五星聚第五十九章 神族託鏢382章 木村重成377章 本多忠刻的秘密261章 逍遙老人227章 燕燕于飛343章 花田橋第十九章 浮舟論羣俠163章 平匈奴之策412章 調虎離山第三章 前傳之參合陂(3)402章 晉王牧野玦的身世492章 蕭關421章 楚王宮第145章 極樂老人228章 天山派二宗第二十三章 刺客212章 血刀門379章 拯救千姬第七十五章 十缺老人457章 萬獸山莊171章 宇文部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第九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2)445章 雷氏霹靂堂的火雷術372章 一刀齋的貪杯403章 復仇瘋狂者墮無間地獄第四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1)第三十七章 疫毒來襲第十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3)519章 魔尊之會301章 衢州六怪449章 霹靂堂的內鬥第139章 遼西陽樂487章 壺口鎮331章 極樂門245章 象雄、呼揭與沙陀279章 八不中道第146章 鄒衍485章 五青璇505章 崆峒派第十八章 匈奴質人府270章 青龍幫345章 天下第一485章 五青璇371章 石舟齋的劍道218章 天殘門364章 竟然是鬆平忠輝423章 茶荈的使命第三十七章 疫毒來襲第一章 前傳之參合陂(1)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393章 林崎甚助的拔刀術332章 渡來人170章 馬邑之謀第五十三章 吃大戶526章 峨嵋派435章 魯大腳的果報475章 選花魁351章   耳鼻冢407章 宛城之變第五十五章 小試牛刀409章 亡命之徒第三十八章 淮南劍派212章 血刀門359章 德川家康的計謀第五十三章 吃大戶196章 忘憂公主第四十四章 醫學?武術?459章 在劫難逃第八十三章 羽公子第七十九章 慈幼園409章 亡命之徒238章 大漠曾滄海426章 屈原流放之地第八十一章 斷糧452章 武夷山的大禮儀481章 鬼王247章 亞歷山大帝的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