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派點人手,務必確保蔡卿的安全。”
李傑對蔡齊談不上好感,也談不上惡感,救他一命,完全是因爲他的諫言,間接導致了劉美去世。
劉美一死,禁軍的掌控權雖然沒有落到他的手上,但總比劉美掌控要來得好。
“臣記下了。”
“去忙吧。”
李傑大手一揮,直接調走了張茂則。
身爲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當然不會只培養張茂則一個人,前不久,他從入內高班裡又挑了一名小內侍。
這邊,張茂則剛退出內殿,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內侍就走了進來。
劉茂勤進門後,先是瞄了一眼官家,眼看官家正在看札子,於是便輕手輕腳的走到御臺邊,默默地等待着。
片刻後,眼瞅着漏刻快到未時了,劉茂勤低聲提醒道。
“官家,快到未時了。”
李傑聞言放下了手中的札子。
“更衣。”
北宋服喪期實行的是雙軌制,即宮外以日易月,而宮內仍然需要服喪滿期,即二十七個月。
因此,李傑現在於宮內仍然需要着喪服。
相比於常服,喪服穿戴的東西要多一些,並且有特定的樣式,布斜巾、布冠、首絰(服孝的麻帶)、大袖、竹杖等等,一共十二件。
簡而言之,喪服的配飾配件多,穿起來很麻煩,所以,李傑在福寧殿時,一般是不穿的。
唯有出行纔會去穿。
待會他要去承明殿議事,承明殿位於宮城的北邊,仍屬內朝,所以,他還是要穿喪服過去。
(ps:如果是去外朝的話,是不用穿喪服的)
今天議事的主題是——救災。
蘇、湖、秀三州乃是南方的重要產糧地區,僅僅只是依靠常平倉調度,是無法徹底解決災情的。
三州已經鬧了小半年的災,劉娥一直沒怎麼重視,她現在的精力全都放在朝政上。
這一次救災的倡議者是晏殊。
準確來說,是晏殊發起,然後由丁謂上書的。
丁謂是蘇州人,他的家鄉受了災,如果沒人主動提起,他倒是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一旦有人提起此事,他若是繼續充耳不聞,以後哪還有臉去見父老鄉親?
王曾雖然和丁謂不是一條心,但此時的黨爭還沒有發展到非我必異的地步。
治水救災,事關國政要務,王曾等人自然也不會反對。
兩大巨頭都有心救災,即便劉娥不想折騰,也沒法抵擋兩大集團的集體上書。
治水已然變成了刻不容緩的大事。
於是便有了今天的承明殿聽政。
李傑能參加今天的治水廷議,也是因爲晏殊,在他的上書中,開篇之初便提到了李傑。
並且還將李傑的言論附在上書的札子中。
對於這封上書,劉娥是有點不高興的,救災,救便是,可她不想看到李傑過多的參與國事。
李傑參與的越多,成長的就越快,到時候她還政的日子就越快。
然而,這一次劉娥也沒有正當的理由去拒絕。
早在先帝病危之際,‘原身’就參與過類似的聽政環節,雖然那時的聽政更多是學習。
可不論是學習,還是決斷,聽政本就是天子的權利。
未時三刻。
承明殿。
此時,兩府大臣們皆已到場,除了兩府大臣之外,今天到場議政的還有學士院的翰林官們。
劉娥坐在李傑的右側,眼看人都到齊了便輕啓朱脣。
“今天召集諸卿到此,是爲蘇、湖、秀三州的水災,前天,晏學士上書中提到。
蘇州湖秀,膏腴千里,乃是國之倉庾,如任其長期受災,恐誤東南之地。”
“晏學士,卿是此次廷議的首倡者,對於此次災情,卿有何高見?”
廷議一開始,劉娥就牢牢地把握住了主動權,她先聲奪人的意思,不言而喻。
她纔是現在的主政者。
坐在她身旁的官家,只要聽政即可。
晏殊微微一禮:“水之爲物,蓄而停之,決而流之,各有利害,今蘇湖秀三州,水利不興,所以爲害。
官家曾言,治水有三策。
一曰引,二曰疏,三曰興,此三策皆言水利之事。”
“然,水利之事,牽連甚廣,耗費頗多,當由朝廷主之,地方輔之,
同時,宜擇精幹之吏,選能任之官,並派遣往。”
聽完晏殊的發言,劉娥點頭道。
“卿可有人選?”
晏殊起身道:“臣推薦江淮發運使趙賀主持此事。”
趙賀?
劉娥心裡默唸了一遍這個名字,全國大大小小三百多個州府,她自然不可能記住所有官員的名字。
但像江淮發運使這樣的地方大員,她當然會銘記於心。
不過,對於此人,劉娥不是很滿意。
不爲別的,只是單純因爲,趙賀是寇準的人。
“晏學士提議的人選,卿等覺得如何?”
在座的大臣們,互相對視了一眼,丁謂正準備發言之時,坐在御臺上的李傑忽然開了口。
“大娘娘,臣推薦江淮發運副使、知泰州張綸,以及泰州西溪鹽倉監范仲淹。”
此話一出,現場的氛圍頓時爲之一變。
劉娥雖然臉上無喜無悲,但心裡卻不是很高興,官家這就迫不及待的要參政了?
而大臣們則是各有所思。
官家此舉,到底是另有其意,還是單純的爲了國事?
誰也不知道。
不過,劉娥和大臣們的想法雖然不同,但有一點,他們的反應是一樣的。
他們只記住了張綸的名字, 下意識的忽略了范仲淹。
一個監當官而已?
誰會關注?
倒是張綸,在座的大臣們大多都知道此人,即便不熟悉,也聽說過他的名字。
此人雖是蔭補入仕,但頗有才幹,鹹平年間,益州有戍卒聚衆起義,朝廷準備派兵鎮壓。
彼時,張綸提議以招撫爲主,鎮壓爲輔。
因爲他的諫言,朝廷確實少費了許多功夫。
另外,張綸在鹽業上也頗有貢獻,在他擔任江淮制置鹽運副使期間,革舊制,建鹽場,使江淮地區鹽稅扭虧爲盈。
天禧末年,張綸知泰州時,曾上書泰州沿海地區,舊堤年久失修,多處潰決,以致於海潮倒灌,淹沒良田,毀壞鹽竈,沿海百姓深受其害。
爲此,他建言重修堤壩。
只是,那時丁寇之爭正處於最激烈的時候,哪有心思去關注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