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戎,兵也

bookmark

邇英閣。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祀,禮也。”

“戎,兵也。”

這一日,邇英閣的講官又換了一人,聽他那蒼老的聲線便知,此人的年紀已然不小。

事實也確實如此,今天授課的是新鮮出爐的翰林侍講學士孫奭。

雖然孫奭是去年剛剛調到兗州任知州,任職還不滿一年的時間,但這在北宋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

有時,某位官員還沒抵達任職的地方,新的朝廷誥命就下來了。

其實,對於入不入京,孫奭本人並不是很在意,尤其是現在執掌相印的是丁謂。

當初,孫奭正是因爲反對林特和丁謂的茶法,從而得罪了丁謂一黨,然後被貶出了京城。

如果不是王曾特地寫了一封書信,信中言明此次入京乃是爲了教導官家,他還真不願意回來。

對於丁謂這幫南人,孫奭是很看不慣的。

他看不慣倒不是因爲瞧不上他們的能力,恰恰相反,丁謂的能力很強,丁謂擔任三司使時,功績卓着。

真正讓孫奭瞧不起的是,王欽若、丁謂等南人上位的手段。

東封西祀,不知花費了多少錢財,這些事大多都是由這幫南人挑起來的。

不僅如此,爲了供奉天書,先帝耗費巨資,修了玉清昭應宮,這一修,便是八年時間。

佔地四餘頃(一頃等於一百畝),長達八年的修建時間,花費億萬兩,亭臺樓閣兩千餘間。

爲了建玉清昭應宮,幾乎花光了國庫裡的銀錢,並且還召集了大量的役夫。

論規模,論花費,只怕當年的阿房宮也不過如此。

如果不是國朝承平日久,天下富足,修玉清昭應宮,絕對是亡國之舉。

因此,孫奭是極其討厭丁謂等人的。

一羣只知迎合上意,不知民間疾苦的奸邪!

不過,討厭歸討厭,孫奭卻不會藉着給官家上課的機會幹點什麼。

他是一個很傳統的文人。

該上課,便一板一眼的上課。

比如,他今天講的便是《左傳》,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

另一邊,李傑一本正經的坐在榻上,看起來像是認真聽講的樣子,不過這只是表象。

孫奭這個人,人是好人,也是一個好老師。

但這種教育方式,與他不合。

毫不客氣的講,天下間沒有人能給他上課。

李傑現在唯一的弱勢,便是年紀太小,吃了年齡的虧。

如果他稍長几歲,他有十數種辦法直接親政,可現在,十三歲的少年,想要接過天下的擔子,旁人肯定是質疑成分居多的。

而今,他只能慢慢的等待。

幸好他從來不缺少耐心。

半晌。

孫奭講完這一篇,問道。

“官家可有所悟?”

李傑微微一笑,章口便來。

“戎,兵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然,不宜妄動,亦不可不動。”

聽到這話,孫奭臉上沒什麼表情,心中卻暗自皺起了眉頭。

官家這發言,有點危險啊。

昔日秦皇漢武,皆是窮兵黷武的獨夫,窮兵黷武,乃暴政,秦皇漢武,皆暴君。

(ps:聲明一下,這不是小星星的看法。

在宋朝,文人士大夫的普遍觀念裡,始皇帝和漢武帝都是暴君,原因嘛,窮兵黷武佔了大半,北宋士大夫的追求是,致君堯舜。

所以,宋朝對刀兵一事,也是很排斥的,不然的話,也就沒有遼國和西夏的歲幣了。

在他們眼中,歲幣的花費遠小於戰爭的耗費,且不傷民力。

至於什麼封侯拜相之類的,那不是他們的追求

順便吐槽一句,什麼致君堯舜,與民休息,tmd很扯澹,應該用與士大夫休息纔對)

“藝祖(指宋太祖)曾言,石晉苟利於己,割燕雲以賄契丹,後,藝祖設封庫樁,欲以募勇士,期其圖攻,取之於國。”

此話一出,孫奭心中頓時咯噔一聲。

當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燕雲之地,早在後晉時期便有石敬瑭割讓給遼國,至今已過將近百年時間。

官家欲取燕雲之地,遼國豈會答應?

屆時,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恐怕是逃不過的。

燕雲之地,藝祖曾欲取之,太宗亦曾欲取之,然奮兩代之力,皆未成功。

況且,出兵燕雲,名從何來?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宋承於後周,後周承於後漢,後漢又承於後晉,如果要承認正統之位,也就意味着,必須承認後晉割讓燕雲一事。

但這是能拿到明面上說的嗎?

顯然,不能。

退一步而言,如果承認正統,也就得接受後晉割讓燕雲的事實。

‘唉。’

念及至此,孫奭不由長嘆一聲。

官家有雄主之志,亦有雄主之相,這對於天下而言,到底是好事,還是禍事?

孫奭也不知道,他也不敢擅自評論。

但有一天可以肯定,刀兵一起,百姓肯定得遭殃。

漢自孝惠至文景,與民休息六十餘載,民衆大增,國用益足,這情況與國朝何其相似。

然而,武帝登基之時,家底子厚實啊,哪像國朝,繼先帝東封西祀之後,又修了玉清昭應宮。

國庫裡的錢,根本就不夠支持官家的雄心。

雖然孫奭隱藏的很好,但李傑還是看出了他心中的憂慮,只是李傑並不在乎這一點。

他今天發表這番言論,也是順勢而爲。

既然提到了兵事, 他便順着孫奭的話繼續往下延伸。

目的嘛,也很簡單。

李傑是故意向外釋放信號,他很清楚,今天課堂上的言論,要不了多久就會傳到太后的耳中,兩府大臣的耳中。

然後便是勳貴們的耳中。

當兵的最怕什麼?

怕沒仗可打啊!

沒有戰爭,只能混跡於京中享樂。

固然,很多胸無大志的人就喜歡這麼混。

但他們代表不了所有的武臣。

李傑表露出興兵的意思,便是給他們希望,只有打起來了,他們纔有改變現狀的機會。

不然的話,他們會一直被文臣壓着。

一張空頭支票就能換來大量武臣的親近,以及支持,似這種無本買賣,可謂是一本萬利。

第44章 沒根第九十一章 站臺第一百七十九章 疑雲第四十九章 怨念第六十五章 拒絕第52章 神級表現第49章 商場得意第五十八章 曝光第一百九十章 平叔,你糊塗啊第九十九章 北洋士官三傑第八十八章 我要創業!第五十章 提前回滬第11章 憤怒的巴巴塔第六十九章 慢慢調教第十六章 求證第七章 古代版‘演員’第四十四章 露一手第十八章 邱瑩瑩‘獻寶’第十二章 再添一員第五十六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四十八章 千鈞一髮第六十八章 挑釁第二百四十九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九十七章 遼夏的應對第十五章 覆盤第三十四章 處置第67章 翻車第五十一章 ‘拌嘴’(第四更奉上!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知所措第二十四章 看房第二十五章 後續第二十一章 智商重新佔領了高地第一章 我成了武屍?第七十七章 無能狂怒第四十二章 幹就完事了(新年快樂!)第三章 上壩的大學生們第二十一章 樊勝美(第二更)第一章 新的任務第八章 馬丹娜上山了第六十八章 師生第三十六章 困難第二百一十二章 是榮耀,也是負累第四十章 影響第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十三章 意外第五十章 新任特高課課長第五十三章 報復第二章 進入(二合一)第四十章 捷報(求收藏、推薦)第44章 歐冠首秀第八十五章 新的循環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36章 程廠長:好傢伙,趕緊走第八十章 籌備英文首專第四章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第35章 RNM,退錢第四章 留下第十五章 批評第四十三章 情況不太樂觀第十四章 試探第六章 有恃無恐第69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章 困難第十四章 心亂如麻第二十三章 順手爲之第七十一章 棘手我四十九章 我有對象了第四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37章 老丈人退休。第四十四章 尋找況國華第三十四章 泄密第54章 三殺切爾西第四十七章 苦悶第六十六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四十章 懷疑第五十四章 歸巢第七十二章 給大姨上堂課第九十一章 大結局第五十四章 歸巢第一百零三章 上裡鹽場第三十六章 落網第一百章 最後的掙扎第六十章 起風了第四十四章 改變主意第九十九章 收‘學費’(三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勃然大怒第三十八章 後手第八十章 會元第六十六章 開酒莊第10章 怪異第十二章 出手第八十九章 態度第七十五章 遠行第54章 艱難的融合第九十六章 老司機翻車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玉石街第三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十一章 大中祥符八年榜第七十章 商場如戰場第三十章 返回 (求收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