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筆樓]
和曹韋敲定了曹倩出使唃廝囉政權後,李傑便先行離開了翔鸞閣,將空間留給了曹韋兄妹二人。
曹修媛十五歲入宮,初爲才人,後升美人,婕妤,充媛,如今雖是從一品的修媛,但這並不代表她多麼受寵。
她能晉升修媛,靠的還是她的家世。
曹彬的女兒,這一點足以讓宋真宗善待。
因爲不受寵的緣故,曹修媛膝下並無子女,只是收了一名養女。
細細算來,她和曹韋已經有好幾年沒私下見過面了,李傑多留點空間給他們兄妹,也是應有之理。
回到福寧殿後,李傑立刻就收到了寶慈殿那邊的傳訊。
太后今天的心情似乎不太好,午食的份量只有平時的三分之一。
劉娥爲什麼心情不好,李傑多少能夠猜到一點。
如果沒有李傑橫插一缸子,劉娥現在的處境不會如此逼仄。
外有權相丁謂,內有朝氣蓬勃的官家,內憂外患,不外如是。
晌午時分,寶慈殿的內侍將昨日進傳的札子送到了福寧殿,李傑隨意翻閱了幾份,便將其置之不理。
毫無新意!
這些札子除了日常的政務,剩下的大多都是討論茶法更易的。
其中,最離譜的一份札子是知湖州李子昂上奏的,這份札子裡上告,蘇、秀兩州湖田裡生了聖米,救濟了大量的饑民。
當真是和他爹的名字一樣,有夠離譜的。
李子昂是李溥的長子,李溥是丁謂的鐵桿,並且和林特也是姻親。
也不知是李子昂久不在京,不知京中的變故,還是別有用心,竟然又搞出了一出祥瑞。
若是宋真宗還活着,也許會給李子昂一些賞賜。
畢竟,
這是聖米,是祥瑞之兆!
宋真宗最喜歡的便是祥瑞。
其實,祥瑞這東西,明白人都知道是假的,宋真宗也知道是假的,你知道是假的,我知道你知道是假的。
但這不關鍵。
關鍵是“祥瑞”是真的!
天命在我,纔是真的。 首發更新@
天書封祀,不過是一場自我安慰,自我催眠的鬧劇,是皇帝的新衣。
苦的不是天子,也不是滿朝服朱服紫的大臣,受苦的只有百姓而已。
可惜,不論李子昂是什麼心思,他的謀劃註定是要落空的。
不僅是李傑不信祥瑞,連劉娥也不太信這些東西。
這一點其實可以從劉娥的舉動中看出。
如果劉娥真的信祥瑞,她就不會同意王曾和呂夷簡的奏議,將天書從葬於真宗皇陵。
當然,王曾和呂夷簡的建議也很雞賊,他們提議隨先帝入葬的理由是,天書乃天賜,專屬於先帝,天上之物,不可留於人間。
語言確實是一門意思,同樣的意思,換個不同的表達方式,其結果也許便是南轅北轍。
寶慈殿。
聽完林氏的彙報,劉娥此時的臉色黑的跟鍋底似的。
自先帝登仙,官家那邊就沒有讓她省過心。
召曹韋回京也就罷了,現在還要派曹韋之子曹倩出使唃廝囉?
官家到底想做什麼?
難道就不怕引起夏人的報復嗎?
唃廝囉和夏人的關係一直不太好,雙方互有攻伐,以前朝廷的態度是聽之任之,兩不相幫。
對於本朝而言,不論是唃廝囉,還是夏人,統統都是蠻夷。
兩個蠻夷彼此攻伐,對於朝廷而言,完全是好事。
坐山觀虎鬥,難道不好嗎?
此時,朝廷若是偏幫唃廝囉,平靜已久的西北,很可能又會再起刀兵。
其實,這一點還不是劉娥最生氣的地方。
真正讓她氣憤的是,官家壓根就沒有和她提前商量,直接繞過。(本章未完!)
第六十八章 當面質問
wωω ★ttКan ★c o
了她,拍板了這等軍國大事。
呼!
吸!
呼!
吸!
劉娥深吸了幾口氣,勉強平復了一番胸中激盪的情緒。
“擺駕福寧殿。”
一聲令下,整個寶慈殿瞬間就動了起來,帝后出行,哪怕只是在宮內,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不多時,李傑便收到了劉娥即將到來的消息。
這次過來傳信的小內侍很有意思,居然悄悄地給他提了個醒,告訴李傑,太后很可能是過來質問的。
當然,小內侍說的很是婉轉,沒有翻譯過後的這般直白。
約莫一刻鐘後,劉娥抵達了福寧殿。
“大娘娘躬安。”
擱在平日,劉娥或許會笑着應下李傑的請安,但今時今日,她卻沒有那番閒情逸致。
入殿後,劉娥剛一坐下便出口直言道。
“官家,你今日可是發了一份中旨,令曹將軍之子曹倩出使唃廝囉?”
“沒錯。”
關於這件事,李傑並沒有隱瞞劉娥的意思,因爲想瞞也瞞不住。
人家唃廝囉又不是傻子,倘若曹倩不帶上點東西,僅憑曹倩空口白牙,唃廝囉怎麼可能會信?
所以,中旨是必須要有的。
李傑不僅下了一份中旨,還特地從內庫中調取了一批貴重物品,如犀角、香藥等物品。
畢竟,總不能讓曹倩空手上門吧?
帶點賞賜物品,自是應有之意。
前有中旨,後有動用內庫物資,劉娥的眼線布及宮城四方,這麼大的動靜,她又豈會不知?
“官家可知此事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
“官家有沒有考慮過曹倩能不能擔此重任?”
“官家有沒有想過老身,想過先帝?”
劉娥起伏的胸口,足以證明她現在是多麼的生氣。
“大娘娘,稍安勿躁。”
李傑表現得很是平靜,面不改色的回了一句。
然而,他表現得越是平靜,劉娥就越是氣憤。
都什麼時候了,官家似乎還沒有察覺到自己的錯誤?
剎那間,劉娥想起了前夫哥劉美曾經的建議。
將涇王之子允初收養至宮中, 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首發更新@
在劉娥看來,官家現在的態度很有問題!
如果不是先帝只有這麼一個皇子,官家肯定不會如此的肆意妄爲!
念及此處,劉娥心中忽的涌出一股傷感的情緒。
若是自己膝下有子,皇位又哪能落到旁人手中?
若是自己有膝下有子,自己又豈會被這麼欺負?
沒錯,在劉娥的眼中,李傑這麼做,便是輕視她,欺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