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轉移視線

bookmark

[愛筆樓]

“大娘娘,置榷場,您會同意嗎?”

“當然不會!”

劉娥回答的斬釘截鐵,置榷場,勞心勞力,且有資敵的風險,最關鍵的是賺不到什麼錢。

那點收益,連榷茶的零頭都趕不上。

而這一點也是實情,北宋設置榷場,賺錢是真的,但相比於賺的,更多的是被貪了,以及走私流失。

其實,宋廷並不怎麼重視榷場貿易。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的王朝都有一種優越感,以天朝上國自居,似遼國、西夏、唃廝囉等政權,擱在中原王朝眼中,都是蠻夷。

榷場貿易中更多的是政治屬性,性質大約和朝貢貿易類似。

和平時期,偶爾開放開放,給夷狄一點甜頭,以示恩寵。

而貿易本身的經濟屬性,反而不被重視。

就像朝貢貿易一般,中原王朝的回禮大多遠超上貢物資的價值,有時甚至有幾倍,幾十倍的差距。

因此,北宋的榷場並不是一直開放的,一度廢止。

另外,北宋在榷場的職官配置上也充滿了北宋的特色——冗官。

管理榷場的人員互不統屬,既有邊地任職的高級官員,也有朝廷派遣的常參官(從七品以上)。

當然,天子的耳目,內侍也是少不了的。

他們彼此之間,互不統屬,互相制衡,以跨國貿易的利潤,這些人一天到晚只想着爭權奪利,哪還有心思去管理榷場?

連帶着,走私商人也介入其中,以輸送利益爲砝碼,獲取邊地的走私權。

在強大的利益驅動下,榷場貿易的利潤,大多都進了這四方的口袋裡。

出淤泥而不染,何其難也,縱使偶爾有清流涉足其中,要麼被分化拉攏,

要麼對其隱瞞。

亦或者因爲勾連的幾方太過團結,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這些情況,天子是很難知曉的。

畢竟,榷場都設置在邊境地區,天子之身,乃萬金之軀,怎會親自駕臨邊地?

久而久之,榷場貿易的收益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收益,天子對於這點利益,自然不會上心。

如果榷場貿易的利潤能夠達到榷茶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宋真宗和劉娥,又豈會對其置之不理?

此外,有沒有榷場的存在,都不影響邊境地區的走私。

財帛動人心,凡是涉及到利益的,其中的詭譎手段,以及骯髒程度,可謂是難以言喻。

世上最骯髒的莫過於人心。

奴隸貿易,便是人性最好的詮釋。

所以,李傑毫不懷疑走私的背後,會牽着巨大的利益輸送鏈。

同時,他也不懷疑跨國貿易所帶來的利潤。

市面上的象牙、珍珠、犀角、香藥等奢侈品,其中大多都不是宋朝本土的產物,而是來自於南洋。

對於這些珍惜物資,北宋也是實行專賣制度。

太宗時期,置榷署於京中,詔,諸蕃香藥寶貨,至廣州、交趾、泉州,必須入官庫,不得私下交易。

這些來自南洋地區的奇珍,也是宋廷銷往遼國等地的重要物資之一。

“大娘娘,您還記得我七歲時,爹爹賜給我的那顆北珠嗎?”

北珠,也稱東珠,是女真五國部的特產,因顆大光潤,極爲名貴,備受北宋上層人物的青睞。

一提到那顆北珠,即便時間過去好幾年,劉娥仍舊第一時間想了起來,因爲那顆東珠品相極好。

用珠圓玉潤來形容,毫不爲過。

並且,那顆北珠的尺寸超過一寸,搜遍內藏庫,也找不出比那顆更大的北珠。

這顆珠子也很有來歷,它是當年和契丹簽訂盟約後的回禮。

“物以稀爲貴,北珠在本朝是珍寶。”

“一顆品相上佳的北珠,最少也要上千貫,而爹爹賜給我的那顆,更是難以劑量。”

“然,此物在女真部,縱使也罕見,但也不過一顆千金。”

“大娘娘,試想,如果我朝能夠和女真部直接交易,購買一顆北珠需要花費多少?”

“我想,也許不到十貫錢就能買到。”

聽到這裡,劉娥終於按捺不住,斷言道。

“不可能!”

十貫錢買一顆北珠?

絕無可能!

李傑聞言對着張茂則揮了揮手,一旁的張茂則見狀連忙將準備好的賬簿遞到了官家手中。

“大娘娘且看一看這份帳籍。”

結果賬簿,劉娥面帶疑惑的看了一眼封面,朝廷的賬簿自由法度,這封面一看就不是官賬。

緊接着,劉娥迅速的翻閱了一番賬簿,看着看着,她臉上的訝色便愈發的濃郁。

少頃,李傑的聲音又一次響在了劉娥的耳畔。

“大娘娘,湖南產的山色茶,論品質,只是算是中等,朝廷的統一收購價每斤約在兩百文左右,售價約在九百文。”

“扣掉其中的各項開支,最終的收益大概在五百文左右。”

“這一項開支中,佔比最大的便是運費,每斤的運費高達一百文。”

шωш ✿ttκǎ n ✿C 〇 “不過,和收益相比,運費開支縱使高一點,也是能接受的。”

“而九百文一斤,只是本朝境內的售價,大娘娘可知山色茶到了邊地,一斤可售多少?”

劉娥擡頭看了一眼李傑,她並沒有答話,但她的表情足以說明一切。

對於山色茶的邊地賣家,她很好奇。

“五貫一斤!”

李傑攤開手掌,比劃了一個數字。

“如果包裝足夠精美,且品相足夠好,一斤山色茶,甚至能夠賣到十貫一斤!”

聽到這個數字,劉娥瞬間心中一震,她的第一反應仍舊是不信。

區區山色茶, 她連看都不會看一眼的東西,卻能賣到十貫一斤,不,即便是五貫一斤,也是一個難以置信的高價。

“大娘娘,可是不信?”

李傑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她手上的賬簿。

“繼續看下去,這本賬簿中皆有實記。”

這本賬簿是曹家交上來的,曹韋經略邊地數十載,雖然他沒有參與邊境走私。

但走私這種事,哪能瞞得過他?

這本賬簿不過是他某次‘剿匪’的戰利品之一。

如今,借用賬簿中的內容來說服劉娥,再合適不過。

利益動人心,縱使劉娥貴爲太后,看完這份賬簿後,也由不得她不心動。

第三百一十三章 倒黴蛋呂夷簡第三十五章 調查第五十二章 計劃(補更第二彈)第五章 想……研究第七十章 損招第三十章 上線!第九十六章 小傢伙第九章 二次登門第二百一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初一和十五第七十五章 調戲第九章 熱情的老王第三十八章 主流和非主流第四十六章 小三元(求推薦、收藏)第三十八章 初啼 (求推薦、收藏)第十九章 關係升溫 (求推薦 收藏)第六十七章 半年第五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變化第四十章 沒門!第二十章 將近第七十三章 季昌明的決斷第三十八章 主流和非主流第六十八章 開除第三十章 那些過往沒有在意過的細節(二合一)第二章 現狀第二十四章 老金溝第五十三章 通知書來了第一章 新的任務第39章 帶話來了第三十章 輕敵的代價第二十一章 暗中行動(四千大章)第二十二章 接連打擊(補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半同居第七十一章 董大爺來京第三十章 態度堅決的水花第三十七章 手到擒來第五章 父女重聚第一百八十章 幌子第一十一章 提議第十六章 天子的目光第一百章 來京第45章 升官第七章 誰是鬼?第七十章 到底是誰?第七章 意外之財第三十七章 通水了第三十八章 意難平第四十七章 新年快樂第七章 誰是鬼?第五十二章 老許買房第一百零四章 終日熬波煎淋滷第1章 新任務第41章 三十年第六十八章 開除第四十章 議定第16章 初至星海第107章 爬榜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結果第十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六十八章 當面質問第一百六十五章 苦悶的樊勝美第四十一章 重拳出擊第四章 安慰第五十八章 暴揍李和滿第七十二章 你好,1973第八章 一致認可第五十一章 震動第三十一章 圍攻第三十一章 閒棋第十八章 好消息!好消息!第二百九十六章 富國強兵策第四十三章 你說什麼?第六十五章 解除懷疑第九十八章 林場成立第一百零八章 任務完成第七十章 招攬第六章 第一步從贏錢開始第二十二章 爲官家效死!第八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七十二章 安心第五十九章 晚年第四十七章 分頭行動(4K)第十三章 危機來臨第五十九章 抉擇第五十六章 江德福一家第二十三章 媽媽是騙子第七章 初見小顧第二百四十二章 狂歡第一百四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八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九十一章 章得象再行動第十章 拉一派,打一派第五十六章 損失慘重第八十六章 改進第二十五章 去永川第一百一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八十二章 僚機上線第五十四章 兄妹相認第52章 離開金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