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有苦說不出

bookmark

“老爺,該入宮了。”

就在這時,管家適時的叫醒了沉思的曹韋。

“備馬!”

收回思緒,曹韋微微點頭,不緊不慢的向着門口走去。

今天入宮爲的便是討論‘裁軍’一事,本來,依照曹韋現在的職務是沒有資格參加兩府廷議的。

他是被李傑特意叫上的。

曹家世代爲將,對於中下層軍官的瞭解遠超於大多數文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如今的兩府大臣,很多大臣都沒有從軍的經歷。

另一邊。

丁謂同樣準備向宮城出發,作爲‘裁軍’的首倡者,爲了今天的廷議,他準備了很久。

‘裁軍’並非他所願。

雖然他知道冗兵的危害,但國朝現在的歲入起碼是撐得住的,還沒到必須更易的時候。

如果按照他的意思,這等事最好是教給下一任首相來解決。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

他呢,年紀大了啊,這種大風大浪,最好是能少則少。

如今,自他上書‘裁軍’已經過了一旬左右的時間,丁謂明顯感覺到了軍中的燥熱。

哪怕此次‘裁軍’的對象是廂軍,但情緒是具備傳遞性的。

不要把別人當傻瓜,把別人當傻瓜的人才是傻子。

幾十萬禁軍中總有幾個聰明人,現在‘裁軍’的刀割在了廂軍頭上,焉知下一次會不會割到‘禁軍’?

稍微讀過一點兵法的都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

當然,躁動歸躁動,軍中的情況還沒到生亂的地步。

這並不是丁謂最擔心的事。

他擔心的是官家的態度。

‘裁軍’,先帝不是沒有做過,但礙於種種原因,每次裁軍都裁的不夠徹底。

並且,先帝裁軍也是登基很久之後的事。

似官家這樣剛剛登基,就打算‘裁軍’,丁謂不知道官家到底是年輕氣盛,還是另有深意。

兩種可能中,丁謂更偏向前者。

不氣盛,那還叫年輕人嘛?

他年紀那會,同樣是意氣風發,尤其是東華門外唱名的時候。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恨不得登上雲梯,一朝入宰輔,以此實現胸中的抱負。

‘希望官家只是年輕氣盛。’

相比於這一點,丁謂更擔心官家是另有深意。

做臣子的,理想中的帝王應該是致君堯舜上,垂拱而治。

畢竟,‘雄主’可不是那麼好伺候的。

擁有凌雲之志的雄主,往往意味着變革。

中上階層最怕的便是變革。

也許,變着變着,自身的利益就受到了損害。

身爲既得利益者,丁謂自然是不想看到這一點的。

然而,這些事並不是他能左右的,隨着太后的漸漸隱退,丁謂心中的無力感越來越強。

局面已然出乎了他的預料。

借內侍之口,讓自己策動‘裁軍’,這是少年人能做到的嗎?

這種手段,簡直是老辣的不能再老辣了。

易地而處,丁謂自問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

官家今年才十來歲啊!

再過個幾年,官家的帝王心術又會高到何種程度?

無法想象!

……

……

……

承明殿。

約莫半個時辰後,一應重臣皆已到位,此時,殿內的氛圍很是靜謐,大家都在等待着天子和太后的到來。

啪!

隨着一記鳴鞭響起,衆臣立馬起身,恭候大駕。

“參見陛下!”

“參見太后娘娘!”

聽到重臣先‘陛下’後‘太后’,劉娥心中不由一暗,以前大臣們都是先‘太后’,後‘陛下’的。

一個小小的順位改動,竟讓劉娥生出了‘世態炎涼’的感覺。

人還沒走,茶便先涼了。

不過,這種感慨只是一閃而過,既然已經做出了還政的決定,這一天,劉娥早就預料到了。

另一邊,李傑敏銳的捕捉到了劉娥的異樣,於是他轉過頭去,看了一眼劉娥。

這一眼,頓時讓劉娥心情大好。

官家是顧着她的。

旋即,劉娥嘴脣微動。

“衆卿平身。”

“謝太后!”

丁謂最先反應過來,連忙一禮,將‘太后’又放到了前面。

“謝陛下!”

緊接着,衆臣紛紛跟着附和。

臺上。

劉娥微微點頭,此時她看向丁謂的眼神中,莫名的多了幾分讚許,只是重臣都是半低着腦袋,無緣得見。

倒是一旁的李傑,看得是清清楚楚。

對此,他心中也沒什麼反感。

些許名頭上的便宜,讓劉娥佔了便佔了。

不過,丁謂這傢伙的反應是真的快,不怪乎能爬到首相的位子。

只是一句‘衆卿平身’,就讓他抓住了一次討好太后的機會。

待到衆臣紛紛落座,劉娥微微轉頭,看了李傑一眼,重新將話語權交到了李傑的手中。

臺下。

丁謂用眼角的餘光注意到了這一細節,剎那間浮想聯翩。

‘太后和官家的關係,遠比想象中的和諧許多啊。’

雖然之前的種種跡象已經表露了這一點,但細節之處,更是耐人尋味。

“上旬,丁相上書重議廂軍揀選一事,朕看過之後,深以爲然。”

“今日召集諸卿於承明殿議事,正是爲了此事。”

“丁相,你是此事的首倡者,關於上書的具體內容,且由你向諸卿概述。”

聽到李傑口中的‘首倡者’,丁謂心中不免一苦。

首倡者是自己?

該是官家您纔對啊!

臣當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但沒辦法,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家既然點名了,他只能硬着頭皮站出來。

“至道年間,先帝即位,故王司諫(王禹偁)時任知制誥,王司諫上書言五事。”

“其中第二事便是‘減冗兵, 並冗吏’,使夫山澤之饒,稍流於下。”

“如今,距離王司諫上書已過半個甲子,然,冗兵之事,並無緩解,今內外禁軍約爲四十三萬餘人。”

“其中州郡廂軍、鄉軍、義勇、諸軍小分、剩員,皆不在此數,軍人日多,農民日少。”

“若長久爲之,天下必大困矣!”

對於‘裁軍’一事,丁謂雖然是不得已爲之,但既然做了,該做的準備,他還是有的。

他的這番話,大多屬實,並沒有誇大其詞。

畢竟,朝廷歷來有收災民入軍的傳統。

比如這次蘇湖秀地區遭災,倘若不是朝廷及時處理,調撥糧草,恐怕三州地區的廂軍又要來上一次大增員。

第九十四章 轉折第五十八章 撲空了第三十六章 落網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答第八十一章 老兩口的欣慰第二百二十七章 王曾的本意第三十六章 心思第七十九章 破爛候帶來的好消息第三十九章 滋味難言聊聊第三十六章 小插曲第八章 領導的怒火第三十二章 前往復興島第十三章 各自的反應第九章 雷擊第五十九章 請你離開!第一百九十三章 採選第二十四章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第五十五章 倔強第二百五十八章 擴大皇城司第五十七章 奉天討胡檄第九十三章 尾聲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足爲懼第十章 皆大歡喜第四十一章 他不是我的父親第二十四章 起風了第五十七章 入學第七十三章 季昌明的決斷第一十六章 離別第十五章 孤墳第十章 黑店第三十一章 撿到寶了第九章 計劃第六十八章 賺點外匯第一百零二章 統一戰線第四十八章 出國第五十三章 100010000富翁第四章 困難第二十章 考研第九十八章 沉寂第四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三十一章 反應第五十五章 暴露第一百五十章 番薯(補更)第七十四章 十年第二十四章 震動第六十七章 人和人的悲歡並不相通第七十八章 泄憤第三十六章 安撫第六十九章 敗退第71章 五行候第四十八章 滾石內部的爭議第一百零六章 神經大條的邱瑩瑩第九章 變化第十八章 驚嚇!第四十八章 一葉知秋第四十四章 見面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年第二十七章 前夫和前妻第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十八章 1024工程第二十七章 買石記第六十六章 濂江林氏(求收藏推薦)第十五章 意外來電第四十章 改變第三十一章 高木的心思第三十五章 餘韻第二百五十一章 自請貶黜第五十六章 斷姻緣第43章 什麼叫極致的薅羊毛?第二十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章 抵達第五十一章 租房第二百九十八章 御前策評第七十五章 恰飯第六十五章 新專輯發售第35章 RNM,退錢第二十七章 路遇第八十二章 僚機上線第五十章 亂套第五十三章 加印!加印!第八章 課題組?第五十二章 斷貨了第五十章 捉摸不透 (第三更奉上!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二十章 亂成一鍋粥第三十五章 惡意第三十五章 安排第二十七章 黑吃黑?(二合一)第三十六章 物是人非第六十二章 循循善誘第八章 馬丹娜上山了第80章 飛昇靈界第一百章 末路第八十一章 王炸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十八章 敗家?第四章 糧票二十三事第六章 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