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聽了楚毅勸,點了點頭道:“朕便聽大伴的!”
說話之間,朱厚照神色一正看着楚毅道:“大伴先前曾叮囑朕敕封王守仁爲江西按察使,朕若是沒有記錯的話,大伴對這王守仁似乎非常之看重,卻是不知爲何不將之調回京師,反而是令其爲江西按察使!”
雖然說江西按察使這麼一位子在地方上也算得上是高官了,但是比之京官而言明顯是差了許多。
至少朱厚照還特意瞭解了一番王陽明的履歷,朝中有王華這麼一位內閣閣老的父親,王陽明先前竟然在貴重龍場這麼一個窮山惡水之地呆了兩年多時間,這讓朱厚照對王陽明一下子有了興趣。
先前朱厚照最多是因爲楚毅的緣故瞭解一下王陽明,但是在其真的瞭解王陽明的履歷之後,朱厚照倒是對其印象深刻。
不管是楚毅的關係,還是身爲內閣閣老的父親,只要王守仁願意的話,任何一個人都足以將他自貴重龍場調會京師,甚至在京師謀一個高位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
偏偏王守仁並沒有那麼做,而是在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一呆就是那麼久。
楚毅笑道:“陛下對這王守仁觀感如何?”
朱厚照靠在牀榻之上道:“朕查了這王守仁的履歷,不得不說,他能夠不動用你還有他父親的關係,一個人在貴州龍場這等地方呆上兩三年之久,其他不說單單是這份心性就非是一般人可比。而且能夠得大伴所看重,想來此人定然是一良才!”
楚毅不禁大笑道:“陛下卻是說差了啊。”
朱厚照一臉不解之色看着楚毅,顯然是不明白楚毅爲何如此說,難道說是他高估了王守仁的才能不成。
不過很快楚毅便是神色一正看着朱厚照道:“陛下,非是臣爲王守仁美言,此人一身才學,可以稱得上是我大明百多年來之罕見,允文允武,絕對是一出將入相之大賢!”
能夠讓楚毅這般稱讚,就算是朱厚照都禁不住露出驚訝之色,楚毅是什麼人,朱厚照再清楚不過了,正是因爲如此,突然之間見到楚毅這般推崇一個人,自然是讓朱厚照都深感驚訝。
“出將入相之大賢?大伴是不是太過高看這王守仁了!”
大明一朝賢臣良將卻是不少,尤其是太祖、成祖兩位帝王在位之時,諸如徐達、劉伯溫、黑衣宰相姚廣孝,英國公張輔等人,楚毅可是同他一起點評過這些人物的,也沒見楚毅這般推崇。
楚毅笑着道:“此人將來之成就,對於後世之影響,怕是要超過陛下,若然數百年之後,後人提及,怕是不知陛下,卻是知曉他王守仁,陛下可信嗎?”
朱厚照忍不住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道:“朕還就真的不信了,朕好歹是一代帝王,哪怕是數百年之後,朕難道連一個王守仁的名聲大都沒有嗎?”
看着朱厚照那副不信的模樣,楚毅只是笑了笑。
說實話,後世之中,王陽明之心學在國內的確是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但是在東南亞尤其是在日本一地,那真的是堪稱影響深遠。
有人稱王陽明乃是有明一朝三百年第一人,雖有誇大,卻也能看出王陽明的影響力之大。
朱厚照看着楚毅道:“既然王陽明有如此之大才,大伴爲何讓朕封其一個江西按察使的官位,而非是將其調入京師呢。”
楚毅看了朱厚照一眼,神色一正,緩緩道:“陛下可知江南大變在即,所以臣才請陛下將王陽明調往江西。”
朱厚照不由得神色爲之一變,驚愕的看着楚毅道:“江南大變?大伴你的意思是……”
顯然朱厚照意識到楚毅話語當中所蘊含的意思,可是朱厚照根本就不敢相信,京城當中暗流洶涌,甚至連他這天子都危機重重,現在楚毅又告訴他,江南大變在即,這如何不讓朱厚照爲之震驚。
楚毅點頭道:“正如陛下所想,若是臣預料不差的話,最多半年之內,江南必將有人高舉義旗,行清君側之事!”
“他們敢!”
朱厚照不由爲之震怒,幾乎是怒喝一聲。
先前呂文陽行清君側之事已經是讓他大爲光火了,現在楚毅告訴他,江南之地竟然又有人要行清君側之事,若是果然發生的話,那麼朱厚照都能夠想象得出,他這位皇帝只怕是要青史留名了。
一任皇帝在位期間,能夠爆發一次清君側事件,那都要青史留名,而他一任期間搞不好就是兩次清君側事件,就算是傻子都能夠想象得出,後世史書之上,他朱厚照怕是難逃史家濃重的一筆。
深吸一口氣,朱厚照盯着楚毅道:“大伴,究竟是怎麼回事!”
朱厚照心中那是又驚又怒,他身爲一國之主,竟然連江南大變在即這等變故都沒有察覺到。
楚毅微微一嘆,只能說朱厚照的注意力都被京城之事給吸引了,楚毅甚至懷疑木齋公前來京師行刺天子,是不是故意爲寧王制造機會的。
如果說木齋公行刺天子成功的話,到時候天下必然會有一段時間羣龍無首,畢竟即便是重新選立新君,那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可能短短時間內便一下子推選出一位天子出來。
而有這段時間的話,寧王一旦起兵,必然會天下大亂,羣龍無首之下,搞不好真的就讓寧王造反成功了也說不定。
因爲木齋公身邊有高手保護,楚毅派去的人也只能夠遠遠盯梢,卻是不可能潛伏進去,所以說楚毅根本就不知道木齋公同蔣冕他們商議之下,一旦朱厚照駕崩,他們便要擁立興獻王爲新君。
如果說楚毅知道這點的話,他就不會猜測木齋公是寧王的幫手了。
準確的說,江南這些豪族、權貴們並非是將希望寄託在一個人身上,他們一方面在寧王身上下注,支持寧王造反,另外一方面則是由木齋公等人以另外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
反正不管是寧王造反成功,還是木齋公改天換地成功,最終勝利的都是他們江南豪紳、權貴一方。
楚毅緩緩將寧王在江南積聚糧秣,打造兵器之事告知朱厚照。
朱厚照一聽不禁皺了皺眉頭道:“寧王?朕似乎聽聞寧王在江南素有賢王之稱,如今看來,寧王還真的是潛藏極深啊。”
楚毅頗爲不屑的道:“區區一個寧王而已,若是沒有察覺那倒也是罷了,如今既然已經察覺,寧王根本就翻不起什麼風浪。”
朱厚照突然看着楚毅,臉上露出古怪之色道:“大伴,朕怎麼突然之間覺得,寧王造反,大伴頗爲期待呢?”
實在是楚毅的反應太過怪異了,甚至隱隱有期待之感,難怪朱厚照會一臉古怪的看着楚毅。
楚毅不禁輕咳一聲道:“陛下法眼如炬,臣就知道臣這點心思瞞不過陛下。”
朱厚照眼睛一亮道:“哦,看來大伴這是真的在挖坑算計寧王啊!”
朱厚照想到楚毅素來算無遺策,禁不住笑了起來。
寧王造反又如何,他寧王縱有天大的辦事,難道說還能是楚大伴的對手嗎?不是他朱厚照瞧不起寧王,實在是楚毅算無遺策給他的印象太深了。
楚毅苦笑道:“陛下當知曉臣屬意加收商稅、礦稅等,又準備開海,而江南之地是什麼情況,陛下應該心中有數,不將江南那些頑固不化的豪族、權貴們剷除了,加稅、開海之事怕是到什麼時候都實施不了。”
朱厚照道:“所以說大伴你便算計寧王,然後借寧王之手,一舉掃蕩江南之地?”
楚毅眼中閃過一道寒光道:“不是我要算計寧王,如果寧王自身沒有反意,臣就算是有百般算計又有何用,臣也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朱厚照自然明白這一點,就如楚毅所言,寧王自己若是不反,楚毅也是拿他沒什麼辦法。
君臣二人針對寧王之事交談了一番,朱厚照得知楚毅的種種安排,原本還有些擔心,不過聽過楚毅的安排之後,一顆心卻是落了下去。
這一日,浩浩蕩蕩足足兩萬多兵馬出現在京師之外,旌旗密佈,赫然是自東南之地募兵歸來的定武伯程向武。
雖然說這麼多兵馬突然出現,但是朝中百官卻是一點都不驚訝,因爲早在幾日之前定武伯程向武的奏章便已經入了內閣,那個時候天子尚未遇險昏迷,已然做出了批示。
程向武押送朱氏一族數百人重犯回京,此刻大軍駐紮在京師之外,隨着囚車在士卒押送之下緩緩進入京城,不少收到了消息的文人士子皆是趕了過來。
朱氏一族被押赴京師不久之前那可是在京師造成了極大的轟動,甚至朝中文武都有不少上書天子。
如今朱氏一族一個個被關押在囚車當中,緩緩駛入京城,那些文人士子看着囚車當中的朱氏族長等人不禁神色變得非常之難看。
朱氏一族是儒家理學一脈的一面旗幟,有朱氏一族在,那麼儒家理學一脈便能夠凝聚成一股,成爲大明儒家最強的一股力量,這一點是大多數出身於理學一脈的文人士子所樂意見成的。
【第三更送上,求月票,打賞吧!】